金融风险管理
1.信用风险狭义指由于债务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广义指由于债务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或者由于债务人的信用评级或履约能力变化导致其发行的债务工具市场价值下降而引起债权人损失的可能性。
2.融资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反映商业银行在合理的时间、成本条件下迅速获取资金的能力
3.重新定价风险也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形式,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或重新定价期限所存在的差异
4.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从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到全体员工全员参与,在战略制定和日常运营中,识别潜在风险,预测风险的影响程度,并在公司风险偏好范围内有效管理公司各环节风险的持续过程。
5.系统性金融风险指以金融系统为风险载体的系统性风险,指的是客观存在的、金融系统本身遭受严重损害的不确定的状态。
6.操作风险缓释指商业银行根据操作风险识别、计量的结果,结合银行发展战略、业务规模与复杂性,通过采取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保险、业务外包等一系列缓释技术,对操作风险进行转移、分散、规避,减少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
7.空头套期保值交易指投资人预期利率上升可能带来的损失而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利率期货的一种套期交易
8.多头套期保值交易指投资人预期利率下跌可能带来的损失而买进利率期货的一种套期交易
1.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 现金流量管理 流动性风险预警 流动性风险的限额管理和融资策略
流动性风险的并表管理 融资抵押品管理 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 建立压力测试制度
2. 远期利率协议的利弊 优点:灵活性强 交易便利 操作性强缺点:①信用风险较大 ②远期利率协议为场外交易③远期利率协议和利率期货一样虽然避免了利率的不利变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但也放弃了利率有利变动带来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3. 操作风险的主要类型 内部欺诈事件 外部欺诈事件 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事件 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事件 实物资产的损坏 信息科技系统事件 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事件
4. 操作风险的成因 风险管理文化缺失、管理制度失衡、人力资源状况欠佳、操作风险信息不对称、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转型期社会环境及市场变动相对复杂、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
5.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 (1)外部性(2)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性(3)与投资者信心直接相关的特征(4)产生于融资过程(5) 导致的危机具有传染性(6) 要求政策反应(7) 涉及实质性的经济产出和经济效率的损失。
6.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商业银行风险的主体是货币资金而不是有形资产 使用银行风险与其客户的风险紧密相连 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都面临风险 商业银行的风险不能消失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全员的全过程的 商业银行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商业银行风险具有很强的外部负效应
7. 基金管理公司流动性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现金需求预测 基金投资者分析 流动性评估 资产配置选择 投资证券选择
8 基金管理公司业务运作中的主要风险类型 募集风险 品种风险 财务风险 流动性风险 投资风险 操作风险
9.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对客户资金及证券进行审查 规范对证券经纪人的管理 建立风险监控机构 扩展技术管理手段 加强审查力度 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加强外部监管
10金融监管的方法 事前筛查 现场检查 非现场检查 内外部审计相结合 事后处理
1. 我国对银行业预防性监管的主要内容。
对银行体系的监管是世界各国监管的主要方面。各国金融监管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预防性监管即事前监管。事前监管主要包括开业登记、资本充足率、清偿能力、业务活动、贷款集中制度、管理层、稽核检查等方面的监管。援救性监管,即事中监管。为了防止商业银行过度依赖最后贷款人而不负责任地扩大资产业务,最后贷款人的确切职能范围一般不予公布。补救性监管,即事后监管。事后补偿措施的主要形式是存款保险制度,它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西方多数国家已建立了这种制度。上述3个方面的内容统称为3道防线,构成金融监管的基本制度。
2. 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声誉风险、环境风险、国别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特征:商业银行风险的主体是货币资金而不是有形资产 使用银行风险与其客户的风险紧密相连 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都面临风险 商业银行的风险不能消失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全员的全过程的 商业银行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商业银行风险具有很强的外部负效应
3.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的变动、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之间的关系及商业银行在预计利率水平将要上调或者下调的情形下,如何应对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某一时段内的资产-负债>0,产生正缺口,即资产敏感型缺口。此时,若利率上升,金融机构会获利;若利率下降,金融机构会受损。
某一时段内的资产-负债<0,产生负缺口,即负债敏感型缺口。此时,若利率上升,金融机构会受损,若利率下降金融机构会获利。
当资金缺口为零时,金融机构的净利息收人不会受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
当利率上调,扩大正缺口或缩小负缺口,这样降低利率波动带来的损失调整利率敏感性缺口,当扩大正缺口的情况下,调资产增加短期资产和浮动利率资产,减少长期资产和固定利率资产;当缩小负缺口的情况下,调负债增加固定利率负债和长期负债,减少浮动利率负债和短期负债;
当利率下调,缩小正缺口或扩大负缺口,调整利率敏感性,当缩小正缺口的情况下,调资产增加固定利率资产和长期资产,减少浮动利率资产和短期资产;当扩大负缺口的情况下,调负债增加浮动利率负债和短期负债,减少固定利率负债和长期负债。
4.从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入手论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本质
(1)风险因素
①体制或制度性风险因素,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不相适应。金融监管体制与金融发展所处的阶段不相适应。开放程度与经济、金融发展所处阶段不相适应。利率自由化深度与金融发展所处阶段不相适应。汇率制度及政策的选择与宏观经济条件及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不相适应②结构性风险因素。产业结构不均衡金融体制结构不均衡③金融市场内风险因素。金融系统内部约束机制缺位或不完善,国际游资游弋④其他因素。预期心理因素 政治因素 组织保障因素 外来突发事件
(2)风险事故及损失
①货币危机导致的损失 。货币贬值、资金外流、通货膨胀率上升② 银行危机导致的损失。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银行挤兑③债务危机导致的损失。政府偿付能力丧失 公众对经济发展丧失信心 ④金融危机导致的间接损失。金融危机导致的间接损失 、金融系统遭到破坏、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信用风险定性计量方法:专家:5c品德资格资金担保经营商业 评级 信用
信用风险控制方法:限额管理 关键业务流程环节控制 贷款定价: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贷款订价的影响因素
流动性风险内涵: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即使获得重组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其他资金需求
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大于2000亿流动性覆盖,比例,匹配。 净稳定,小于2000为优质流动 流动比例,匹配
董:审监持真 高管层:制确传建充 流动:拟识定
金融风险特征:普复隐潜双突扩管周
董 基本政策战略制度 股最高 监财务状况
金融风险管理流程:风险识别分析风险计量评估风险监测报告风险控制缓释
风险控制方法:事前限额风险定价指定应急预案 事后风险缓释转移 风险资本重新分配 提高风险资本水平
1.怎样理解财政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
(1)一般属性的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它涵盖了一切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及其财政最基本的和共同的属性,换言之,财政一般属性指的是财政最基本和最稳定的部分。
(2)特殊属性的财政是与具体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的财政模式,比如与君主政体和农业经济社会(奴隶制与封建制社会)相适应的君主财政模式,与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模式,以及曾经与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的传统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全能型计划财政模式等。财政的这种特殊属性,是由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在这一层面上,国家财政又被具体化为解释某个国家在某个时期的财政现象和特点。
2.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市场机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最有效方式。所谓完全竞争市场是附加了种种严格假设条件的市场,这些条件包括:第一,市场上拥有众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第二,市场中的各种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第三,买卖双方拥有完全信息。第四,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和无差别的。
3.如何识别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举例说明
区分或辨别标准是排他性或非排他性,竞争性或非竞争性。纯粹的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如面包,衣服等)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国防)。
4.举例说明负外部性及其主要治理方式
(1)政府管制。或称公共管制,即对生产消费行为做出某些限制,主要适合对负外部性的矫正。限制的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比如,为了控制污染,政府可将污染物排放限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或直接禁止有污染物的生产,等等。
(2)法律手段。对于因权利界限不明确而造成的外部性问题,可通过立法来解决。根据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在产权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在相关交易方之间将既定的权利自由交换是有效率的,政府仅通过设定初始权利归属就可以使外部性内在化。这其实是通过法律确定产权归属,借助市场机制的作用来矫正外部性。
(3)实行一体化。实行一体化意味着经济主体边界的扩展,从而将之前不曾考虑的外部收益或成本纳入决策考量范围。比如,养蜂和果园可互为对方带来外部效益,如果果园的主人同时经营养蜂生意,外部收益就得到内在化。
(4)政府征税。政府征税主要是用来矫正负外部性。矫正性税收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
5.社会经济组织与政府财政在绩效评价上存在的差别
(1)二者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由于社会经济组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利,因此在进行效益分析时,衡量某项支出是否有效益,其标准很简单,就是经济效益。只要该项支出带来的收益大于其所花费的成本,就视为有效益,收益比成本大得越多,效益越高;而在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衡量效益的标准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由于政府职能的范围非常广泛,财政支出的内容相应地非常丰富。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使用方向不同,其所获得的效益也不一样。有些支出项目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有些支出项目却只有社会效益,还有些支出项目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在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衡量某项支出是否有效益,其标准是双重的,既要考虑文出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支出的社会效益。而且,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财政支出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
(2)计算所得与所费的范围不同
社会经济组织在进行效益分析时,只计算自身的各项成本费用与收益,不考虑其他人为之付出的成本费用及从中获取的利益。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则不仅要计算自身的成本费用与收益,而且必须将外部性计算在内,站在全社会的高度来核算各项支出的成本效益。
(3)择优的标准不同
社会经济组织在进行效益分析、确定某项支出是否应该进行时,其择优标准很简单,即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财政的择优标准却不是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有些支出项目,就财政自身而言效益很差,甚至是赔本的,但由于其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很大,财政仍然要安排该项支出
6.政府介入教育领域的原因
(1)教育是具有较强收益外溢性的混合产品(2)教育是社会价值容易被低估的优值品(3)教育具有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功能(4)教育支出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
7.政府投资相比于非政府投资有哪些特征
(1) 政府投资对象的公共性、基础性。(2) 政府投资目标的社会性(3)政府投资决策的复杂性。(4)政府投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
8.政府介入基础设施领域的理论依据
(1)基础设施消费中存在外部收益(2)基础设施的生产与消费有与其他产品不同的特点(3)基础设施配置存在地区公平问题
9.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的异同点
相同点: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同属于社会保障,在性质上显然具有有相通之处,主要体现为两者都具有强制性,且都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目的服务的。不同:(1)社会救助具有无偿性,贫困者不用为接受政府的救助而支付任何费用,而在社会保险方式下,受保人先得缴纳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相应的生活保障;(2)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贫困者,因而是一种事后补救,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所有的劳动者,因而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性措施。因此,社会救助实际上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在西方国家,社会救助项目主要包括贫困补助、赡养补助、住房补助、医疗补助等。
10.哪些因素影响一个国家的税制结构
(1)政府的税收工具范围。税收最主要的职能是筹集财政收入,因此,一国开征哪些税,以什么税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首先要考虑政府手中掌握着哪些有效的税收工具,即哪些税征收率高,征收成本较低。这实际上是从管理角度考虑税制结构问题。
(2)政府的税收政策目标。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前提下,税制结构还要服务于政府的微观税收政策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看政府在公平和效率目标之间如何进行选择。政府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的侧重点不同,税制结构制定就可能不同。
(3)财政支出规模。税制结构与财政支出规模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要受一定的税制结构所制约;另一方面,政府一定的财政支出规模又要求有适当的税制结构与之相适应。
11.宏观税负轻重的判定
税负轻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们衡量一国税负的轻重首先要看宏观税率,即税收收入占该国GDP的比重高低;这个比率越高,税负往往就越重。
一国税负的高低要看税负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
考察一个国家的税负轻重,还要结合税收收人的使用方向。
12.政府性收费的特征
征收主体是履行政府某种管理职能的部门或单位
使用方向的特定性
征收上的有偿性、自愿性和不固定性
资金管理方式的特殊性
13.政府性收费存在的理由
第一,需要税收之外的其他财政收入来补偿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第二,需要通过政府性收费矫正某些「负外部性」第三,需要以适量的政府性收费等非税收入作为公共财政收入的补充。
14.公债的偿还方法
买销法、比例偿还法、抽签偿还法、一次偿还法
15.什么是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
增量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以以前财政年度的财政收支为基数,依据新的财政年度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预算。零基预算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状况,所有财政收支计划必须从零开始,重新审核,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6.中国的复式预算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产生的各项收支预算。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险种分别编制,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内容。
17.谈谈你对分级财政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职能分工的看法
(1)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受益特征极强,而地方政府在了解本地居民消费偏好方面处于较佳的地位,这会有助于使地方政府财政将来源于本地区的税收同本地利益切实地结合起来,进而有效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
(2)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收入分配职能具有全国性意义,收入分配职能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地方政府进行个人收入分配活动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分工。与收入分配的职能相似,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是中央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18.你认为什么样的财政平衡口径是合理的
(1)财政平衡是相对的或大体的平衡,不存在绝对的平衡。(2)应树立动态平衡的观点,不拘泥于静态平衡或一个预算年度内的收支平衡。(3)财政平衡只是一种局部平衡,它应该服从或服务于宏观经济总体平衡。(4)不仅要关注中央政府的收支平衡,也要研究各级地方政府的收支平衡。(5)应该注意将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区分开来。
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发达60% 发展中45)
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额 15%——20%
财政偿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额 20%
外债负担率=当年外债余额/当年贸易和非贸易收汇率 100——120
外债偿债率=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汇额 20——25
推进了投融资业务的开展,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资本市场在经济中的地位确实非常重要。它能够提供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同时,资本市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财富增值。然而,我也认为资本市场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经济领域的作用。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本市场应该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结起来,资本市场中心论的观点认为资本市场在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争议。首先,资本市场中心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事实的。少数金融中心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金融交易活动和影响力,这是由于它们拥有先进的金融机构和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投资者。然而,我认为资本市场中心论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地域不平衡可能导致资源的集中和分配不均,对其他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其次,金融霸权可能导致金融规则和制度的不公平,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最后,金融中心的风险传染性可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我认为应该在推动金融中心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他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以实现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证券公司在项目酸资中的主要工作是;项目評估、融资方采设计、有关法律文件的起草、有关的信用評级、证券价格确定和承销等。(六)公司理财公司理财实际上是证券公司作为客户的金融顾问或经营管理顾问而提供的咨询、筑划或操作。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根据公司:个人或政府的要求,对某个行出、英种市场、某种产品或证森进行深人的研究与分析,提供较全面的、长期的决策分析资料:第二类是在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帮助企业出谋划绝,提出应变措施,如制定发展战略、重建财务制度、出售转让子公司等。(七)基金管理基金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它由基金发起人组织,吸收大量投资者的零散资金,聘请有专门知识和投资经验的专家进行投资并取得收益。证券公司与基金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证券公司可以作为基金的发起人,发起和建立基金;其次,证券公司可作为基金管理者管理基金;最后,证券公司可以作为基金的承销人,帮助基金发行人向投资者发售受益凭证。(八)财务顾同与投资咨询(九)资产证券化(十)金融衍生品创新根据特性不同,金融创新工具即衍生工具一般分为两类:远期类和期权类。使用衍生工具的策略有三种,即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十一)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风险大收益高
保险公司的基本业务就是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从被保险人那里获得保费收人,根据约定承担保险赔付责任,按照规定管理、运用保险基金。从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看,其基本的业务运作包括:筹集资本金;出售保单,收取保费;当风险发生后给付赔偿款;通过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发放抵押贷款等进行保险资金运作
银行挤兑/太阳黑子观点:存款挤兑和银行危机是由外生因素造成的,存款保险制度是防止存款挤兑和银行危机的最优公共政策选择;真实商业周期观点:存款挤兑是对真实商业周期的事先反应,具有内生性,存款挤兑可以实现存款人之间的风险共担,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政策可以解决存款挤兑带来的非效率性。银行挤兑太阳黑子观点解决办法一:加强监管和监控机制,确保银行业的稳定运行。这包括建立更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监督,以及加强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要求。 解决办法二:提高公众对银行的信任度,加强金融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对银行业的了解和认知,减少恐慌情绪的产生,从而降低银行挤兑的可能性。 真实商业周期观点解决办法一:实施逆周期调控政策,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来平衡经济的波动。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采取紧缩政策,抑制过度投资和过热经济;在经济衰退时期,采取扩张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解决办法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的韧性和适应性。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等措施,减少经济的波动性,降低银行危机的风险。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的情况,我认为商业银行体系的混合经营更为适合。 首先,混合经营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商业银行在混合经营的模式下,可以同时从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如证券、保险、信托等。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来降低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混合经营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在分业经营的模式下,商业银行只能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业务,无法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而在混合经营的模式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整合各类金融资源,提供更加全面和综合的金融服务,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此外,混合经营可以促进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商业银行在混合经营的模式下,可以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的经验和技术,引入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混合经营更为适合。混合经营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提高竞争力,并推动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当然,混合经营也需要在监管的框架下进行,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金融中介四大类型融资类 投资类 保险类 信息咨询服务类
融资类金融中介机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储蓄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业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投资类金融中介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
保险类各类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政府退休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等各类可用于投融资的保障性基金的管理机构。
信咨信用评估公司、征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提供金融法律服务业务的律师事务所等
2.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五个方面,便利支付结算、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管理与控制风险
3.直接间接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概念
直接融资中,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主要在于为促进融资活动提供各种服务。例如,商业银行对商业票据的承兑为企业间利用商业信用融通短期资金提供了重要条件;证券公司的代销或包销业务有力地促进了证券的发行;证券交易所通过其特有的组织及管理功能在股票和债券的流通交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规范作用;各种信息服务系布成机构则通过信息搜寻、信用评估、财务分析、投资顾问等业务生产信息并向客户提供试不咨询服务,在直接融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间接融资中,金融中介机构促进资金融通的功能更为突出。①金融机构作为借贷双方的中介,可以提供数量不同和期限不同的资金,可以提供多种金融工具和借贷方式供融资双方选择,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资金。②间接融资中的风险主要由金融机构来承担,而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负债的多样化和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可以分散风险。③金融机构一般都有相当的规模和资金实力,拥有专业化的人才、技术和信息,可以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调度资金,很容易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5.金融中介机构演进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金融创新 信息技术 金融管制政策 经济全球化 金融体制
6.金融中介机构的特殊性是货币和金融业务
7.金融服务产品区别其他一般产品的特点
有形性和无形性并存 不可分割性和广泛性 产品的一致性和价格的一致性
8.金融中介机构的基本特性
资本管理部门 流动性管理部门 风险管理部门 各类与业务产品有关的业务部门
9.各类大的背特点
H型大机构分权 U型小机构集权 M型事业部
大型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可以选择控股公司、事业部制、矩阵制等形式,而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如合作性金融机构等,则可以选择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等U型组织结构形式
10.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①制定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和政策②挑选和聘用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③监督并协助金融机构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正确的放款或投资④掌握、管理经理人员的报酬与奖惩⑤协调金融机构与股东、管理部门与股东之间的矛盾⑥组织制定金融机构的基本管理制度⑦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⑧组建各种委员会,以贯彻董事会决议,监督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活动。
董事会常设机构
11.金融中介机构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
银行法 货币法 证券法:是调整直接金融关系的主要立法 票据法:是调整商业信用的重要法制制度 保险法 信托法
12.金融中介机构业务经营 三性原则 营利性 安全性 流动性
13.巴塞尔3支柱
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市场纪律
1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存款性资金来源包括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也常根据存款的特性,将其分为交易账户和非交易账户。
非存款性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同业拆借、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借款、证券回购、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和发行中长期债券等。
15.信托的本质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16.投资类金融中介机构三公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
17.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按是否可赎回分类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
18.保险公司的分类以被保险人不同划分,保险公司可以分为原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
原保险又称为第一次保险是指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承担直接责任的原始保险。
再保险是与原保险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原保险人为避免或减轻其在原保险中所承保的保险责任将其所承保风险的一部分再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一种行。
原保险公司是经营原保险业务的商业组织机构,再保险公司是经营再保险业务的商业组织机构。
19. 保险密度 保险深度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保险业发展的总体指标。保险密度即人均保费,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的保费收人总额与总人口的比率;保险深度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通常 1年)内的保费收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保险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重要指标
20.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多层次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満足基本生活需要
21. 因被评价的债务主体不同 信用评级可分为 国家主权信用 企业信用 个人信用评级三大类
22.我国资信评级机构的组建:商业,政策性银行(银行系统组建的资信评级机构)还有股份制形式组建的非银行系统的资信评级机构
我国资信评级公司发展的市场环境
从整体上讲,我国资信评级公司发展的市场环境的基本特点是:对评级的需求不够,资信评级市场非常小。
23.20世纪盛行的三种金融脆弱性根源理论
(一)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理论核心是「金融不稳定性假说」该理沦认为商业银行和具有信用創始功能的其他金随机构的内在特性,使得它们不得不经历周期性危机利破产浪潮,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酸部门的周期性波动又会外溢到经济的其他部门,最终导致经济周期的发生。
企业的现金流入包括四个种类:一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人;二是债务人偿还产生的现金流入;三是借人或资产变卖产生的现金流人;四是企业持有的少量现金。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和未来现金流量将企业分为三类:一是避险型企业,二是投机型企业,三是高风险型企业。
(二)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
克瑞格说明金融制度的脆弱性问题。安全边界的关键。
(三)费雪的金融制度脆弱性理论
他认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债务、流通手段、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净资产、利润、贸易、商业信心和利率9个变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加剧了银行危机,另一方面使整个经济陷人萧条状态。
24.金融危机四大类
货币危机 银行业危机 外债危机 系统危机
25.银行危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房地产和金融资产泡沫的形成和膨胀;第二阶段是资产泡沫的破灭;第三阶段是大量企业和银行经营陷入困境和倒闭,导致信贷收缩和经济衰退的发生。
26.资产泡沫破灭的影响
尽量避免信贷收缩和经济衰退发生最直接的方式 是通过政府对银行的注资 ,使银行的自有资本比率达到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27.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
根据现代金融理论,政府严格保护政策下银行的特许权价值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约束银行道德风险的制度基础。
28.在现实的存款保险制度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思路是让市场参与者(如存款人和银行其他债权人)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使市场参与者有一定的积极性去监督银行的行为,发挥市场纪律对银行的约束。
29.审慎性银行监管的主要方式
审慎性银行监管的主要方式包括对银行资产和银行业务的限制、银行业务与其他金融业务的分离、对银行业竞争的限制、资本充足率管制、信息披露制度、银行执照的限制和银行检查六种。
30.金融中介机构监管的基本理论
公共利益论认为,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个体的行为可能损害基他人的利益,甚至使整个社会遭受损失,这就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自然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三种情况,管制是消除市场失灵的主要手段。
31.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内涵
广义的金融监管涵盖了旨在实现金融监管目标的各种手段,包括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以及行业自律、内部控制以及市场约束三个组成部分。金融监管当局外部监管是核心,
32.金融监管机构模式
机构监管法、功能监管法和目标监管法三种金融监管机构模式。第一种金融监管机构模式是机构监管法,即按金融中介机构的类型来设置金融监管机构,比如按银行、证券和保险类金融机构分别设立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不管各金融中介机构从事何种具体业务。通常所说的分业监管体制就是按机构监管法来设置监管机构的。第二种金融监管机构模式是功能监管法,即按金融中介机构所从事的业务来设置监管机构,比如按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来分别设置银行业务监管机构、证券业务监管机构和保险业务监管机构,不管这些业务由哪类机构经营。
33.金融衍生产品是由基础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外汇等)所派生出来的金融产品,最常见的有运期、期货、互换和期权四类,并且这四种产品可组合成新的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互换期权等
34.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质量,在建立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遵循四个原则:全覆盖原则、制衡性原则、审慎桂原则、相匹配原则。具体简介如下;
(1)全覆盖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2)制衡性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3)审慎性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坚持风险为本、审慎经营的理念,设立机构或开办业务均应坚持内控优先。
(4)相匹配原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与管理模式、业务规模、产品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等相适应,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1.资本充足性管理
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监管层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新增资本的具体目的.
2.回购协议
指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达成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3.银行承兑汇票
是由收款人或承兑人申请人签发,并由承兑申请人向开户银行申请,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票据。
4.托收承付
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想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收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
5.打包放款
是一种短期贸易贷款,指在国际贸易中,银行用以出口商为受益人的信用证为抵押,向出口商提供用于生产、备货、装船的贷款。
6.损失贷款
指在采取所有可能得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那部分贷款
7.出口押汇
在信用证业务和托收业务下,出口商根据买卖合同的规定向进口商发出货物后,取得各种单据,同时开出以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跟单汇票)。将(汇票连同)单据抵押给银行,从而得到银行扣除押汇利息及费用后的有追索权的垫款。
1.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1)资本是一种减震器(2)在存款流入之前,资本为银行注册、组建和经营提供了所需资金(3)资本增强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消除了债权人(包括存款人)对银行财务能力的疑虑。(4)资本为银行的发展和新业务、新设施的增加提供资金(5)资本有助于银行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6)资本在银行兼并浪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商业银行资本与一般企业资本金的区别
(1)资本金所包含的内容不同(2)资本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例不同,绝对数额相差很大(3)固定资产形成能力与资本金的数量关联性不同
3.金融债权的一般特征:
(1)专用性(2)集中性(3)高利率性(4)流动性
4.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
(1)成本(2)贷款的风险程度(3)贷款的期限(4)银行的目标收益率(5)银行与客户的整体关系(6)金融市场竞争态势
5.代理业务的管理原则:
银行不动用本身的资金资源;银行不为客户垫款;银行不参与客户盈利的分配;银行不承担客户的经营风险;银行主要以收取手续费或者佣金的方式获取收益
6.托收的业务流程:(1)委托人委托(2)托收银行委托(3)提示:代收银行收到汇票及货运单据,向付款人做付款或承兑提示(4)付款人付款(5)代收银行付款(6)结汇
7.短期借款的特征
(1)主动性(2)集中性(3)利率风险性(4)用于弥补头寸短缺
8.活期存款的特点
(1)活期存款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2)活期存款流动性高,存取频繁,手续复杂,风险较高(3)活期存款相对稳定部分可以用于发放贷款(4)活期存款是密切联系银行与客户关系的桥梁
一 假如你是一家银行的经理,该银行有1500万美元的固定利率资产,3000万美元的利率敏感性资产,2500 万美元的固定利率负债,2000万美元的利率敏感性负债。试对这家银行做缺口分析,并说明如果利率上升5个百分点,该银行的利润将受到怎样的影响?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减少以后的利率风险?
(1) ISG = ISA-ISL=3000 万-2000 万=1000万,为正缺口
(2)△NII== ISG*△r =1000*5%=50万美元
(3)当判断利率还会上升,将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少固定利率资产,或减少利率敏感性负债;当判断利率会下跌,则反向操作
二 假设一家银行的总资本为 3000万元,表中给出该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和表外业务情况 (单位:万元)
资产负债表表内项目 金额 权数
现金 2500 0%政府债券 10000 0% 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银行的债权 2500 20% 住房抵押贷款 2500 50% 对私人企业的贷款 32500 50% 总资产 50000
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为 OECD 成员国银行的一般负债发行提供担保开出备用信用证 5000 20%
对私人企业的长期贷款承诺 10000 100% 表外项目总额 15000
(1)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是多少?(表外项目备用信用证和长期贷款承诺的信用转换系数分别为 100% 和50%)
(2)判断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否符合【巴塞尔协议I】的要求
(1) 表内项风险加权资产=Σ资产*风险权数 =2500*0%+10000*0%+2500*20%+2500*50%+32500*50%=18000(万元)
(2) 表外项目风险加权资产=Σ资产*信用转换系数*风险权数=5000*100%*20%+10000*50%*100%=6000(万元)
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表内项目风险加权资产 +表外项风险加权资产=18000+6000=24000 (万元)
(2)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加权风险资产*100%=3000/24000*100% =12.5%银行该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5%,大于8%,所以符合【巴塞尔协议I】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