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健康

抑郁焦虑休学了一年多,但还是极度厌学恐惧学校怎么办?

2022-09-11健康

谢谢邀请!据题主所描述的情况,造成休学以及压力大的根本原因是家庭关系紧张。学业压力以及学校的制度带来的焦虑感是家庭关系紧张带来的次生结果。但题主描述的并不详细,题主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成长经历等细节并没有叙述,所以无法给特别具体的建议。我这里粗略说一下我遇到类似的个案是如何处理的。

9月20日 更新

在很多人看来,抑郁焦虑是一件很糟糕的事。这是「非对即错」的二元视角,可是世界上有很多事并不能光用好坏对错来判断。跳出时间纬度来看,一个人的经历可能像一部记录片,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遇上不同的困难,由于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结局也会随之不同。所以 不管他人告诉你,抑郁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改变不了你抑郁的现状,而让趋势向你想要的方向发展的决策权始终在你的手里,接下来怎么办才是关键。

抑郁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由意志要执行,但又没有足够的力量穿越他人自由意志的阻碍。而这期间就是一个自我疗愈与内在力量积累的过程。心理咨询起到是往往是一个情绪缓冲、宣泄的辅助作用,真正让自己重新拥有力量的只有自己。 不要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度来看问题,那样解决问题的力量就落不到自己手里。

我产后抑郁了一年半,这段时间充满无助与怨念,当时我最讨厌别人跟我说,出去走一走,你就是在家里待太久了。也讨厌别人跟我说,可以去运动一下或随便找一个工作,让自己不那么无聊。不理解又自以为是的建议让我非常难受。

我没有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是用冥想与情绪清理的方式,花了两年让自己满血复活。现在我回想起来,仍感谢那一段痛苦的经历,如果没有痛苦作为纠偏系统,我就无法改变束缚自己的某些信条,重新审视人生意义。

9月14日 更新

1. 抑郁焦虑不是矫情

有些人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抑郁焦虑,觉得孩子没吃过苦,建议他们进入社会多面对现实就会好一些。所以我想借这个问题多说几句,这些孩子表现抑郁与焦虑并不是矫情,而是他们的自我已经被压缩到了逼仄的空间里,无法呼吸了。

造成自我被压缩的孩子往往是情感较为细腻敏感,能捕捉到周围人的情绪感受细微变化的人。就像小婴儿皮肤敏感就容易红屁股,起疹子,而成年人的皮肤相对不那么敏感就能抵抗得住外界的刺激。所以这时建议这些孩子多去外面走走,或者承受社会现实的毒打,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2. 为什么我强调情绪释放?

抑郁焦虑,恐惧社交其实只是一种表象,在这表象背后,是一个人对于世界认知的不确定感,自我无处安放的不安。说白了就是他的存在感、掌控感、价值感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内在是虚弱无力的。而存在感、掌控感、价值感是需要在成长初期,与抚育者的互动中产生的。父母在孩子的生命初期就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镜子与窗口。所以父母的回应、反馈、夫妻关系、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人生底色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受到家庭暴力(包括语言暴力、冷暴力)或 由于父母关系紧张,被迫选边,承接某一方的情绪;抑或于父母精神共生,被父母道德绑架,都可能会有存在情绪难以释放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孩子既不能好好做自己,也不愿完全听命于他人,精神上是极度痛苦的。所以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会选择自残来释放情绪。

3. 解开印痕链条,提升价值感是关键

印痕就是人在受伤或受挫时没能释放的情绪以声音、场景、指令、气味、感受等糅合的信息记录在身体里。这种信息积累会让当事人以扭曲的视角里看待过去的痛苦。

比如,当一个人在看到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蚕身上上爬满了蚂蚁,蚕痛苦地扭动,自己也感觉很痛苦,甚至恶心。这时他闻到炒空心菜的味道。从此,他每每闻到炒空心菜的味道就反胃。他以为自己突然不喜欢吃空心菜了,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感觉痛苦恶心。

再比如,有个孩子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想领养的小猫被一个男人活活摔死,他内心是恐惧、心疼跟绝望的。这孩子长大以后却表现得十分不喜欢小动物,甚至害怕小动物。因为在他内心深处有着对那条逝去的生命的深深的愧疚感,害怕自己再伤害其它的生命。

你看,这些触及深处的情感如果没有经过多次的情绪释放跟深入的自我觉察,很难被挖掘出来。所以,我十分建议题主或者有类似经历的人可以尝试着自己清理情绪。

提升自我价值感是在情绪释放清理之后发生的,当情绪可以自由释放,自我就不会被压缩,内在的力量就会慢慢增强。人的内在就像面粉袋,自己不断往里头填充面粉,这袋面粉装实了,任你拳打脚踢,都很难让它再凹陷进去。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一些思路,加油!

9月12日的回答:

在我接手的几个个案中, 孩子无法正常上学的时间点,通常与父母关系出现问题的时间点发生重合。 哪怕有些孩子并不知道父母之间具体发生什么,但父母的相处模式,以及谈话中传递出来的情绪感受或氛围已经足以让孩子感受到令人窒息的压力与抑郁。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孩子是天然无条件爱父母的,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甚至会通过牺牲自己来维系自己父母,保存这家庭完整,哪怕表意识上,他们看上去很厌烦父母的争吵,巴不得他们分开。所以,我一般会从几个方面入手:

1. 跟父母沟通

让他们明白,不能再向孩子施加压力,逼孩子去上学,更不能绑架孩子,以此作为离不离婚的筹码。同时找到父母之间沟通的症结,协助他们重新回到理性对话的状态。而对于题主来说,需要分别单独跟父母沟通自己目前的情绪承受能力较低,请父母私下谈判或处理他们之间的问题。

2. 跟孩子建立沟通渠道

确保孩子有个倾诉渠道,以免孩子情绪压抑到极限,同时协助孩子表达自己未能表达的情绪与意愿。

对于题主来说,目前所能做的是:

1) 学会建立自己的界限

告诉自己:父母之间的问题只能由他们自己处理,自己作为孩子不能替他们处理。

2)提高情绪承受力

除了像题主一样,屏蔽父母的争吵,将自己关在小屋外这样的物理隔绝外,还要 学会宣泄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情绪承受能力。 打游戏能够转移注意力,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正念中的身体扫描方法、零极限、瑜伽的腹式呼吸法都可以尝试。具体操作可以看以下链接:

如何对潜意识中一直阻碍自己成长发展的关键进行心理疗愈?

3) 提高自己的自我价值感

在家庭关系紧张的环境中,人的自我价值感往往没有锚定的基点,因为父母本身不具有给予孩子价值感提升的能力。所以孩子需要重新建立自己价值锚定的基点,自己给自己肯定,而不是通过外界肯定来获得自我价值认知。

有些孩子认为只要我努力读书,或完成某项艰巨的任务,我父母的关系就会因此改善,这是一种自恋。父母之间的问题从来就跟孩子本身无关,从来都是父母自己的决定。哪怕父母离婚了,某一方说,这都是孩子造成的,那也是父母自己推卸责任的说法,与孩子无关。所以 孩子无需背负这个问题,对父母负责。孩子一定要记住:这一切与你无关,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4)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自己定目标,自我负责。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不管你现在多大,题主目前所遭遇的,其实只是比同龄人更早地看到父母没有能力再为你的人生负责,要比同龄人更早学习自己定目标,自己负责。每天对自己念几遍「我是独立意识」,体会独立的意义。

用更多的精力来思考自己人生走向。如果你在打一场人生游戏,你现在只是刚在选择完角色的阶段,接下来怎么打才能升级转职,只能你边打边摸索。

5)相信自己可以挺过去

要相信 「相信的力量」 。当你开始相信自己有无限潜能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会改变,你的意志力也会随之增强,而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在这过程中得到提高。

在我接手的个案中,挺过来的孩子都会感慨当初自己的遭遇就是自己蜕变的一个机遇。他们提升价值感以后,看问题的视角也发生了很大的不同。

这些具体操作起来还会有很多问题,先从学会清理宣泄自己的情绪做起,当你开始实践,有问题可以私信留言。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