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健康

如何判断肾阴虚和肾阳虚?

2018-07-31健康

【友情提示】本回答涉及的药物仅作为医学科普, 如需用药请线下就医。

这年头,「肾虚」这个词似乎已然跟「上火」一样被滥用了。然而,大家知道肾阴虚与肾阳虚该如何判断吗?

今天,咱们就借着这个话题来聊一聊~

一、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

学过唯物辩证法的朋友们,应该听说过对立统一规律。其强调了矛盾具有同一性与斗争性,即矛盾双方既有相互联结的性质和趋势,又有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1]

阴阳学说其实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所谓的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常见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2] 如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将该学说应用于概括人体生理功能,可以把人体之气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而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 [2]

以肾气为例,可以看看下面这张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3]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二、此「肾」非彼「肾」——兼谈中医「肾」的生理机能

在讨论肾阴虚和肾阳虚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中医理论中的肾具有哪些生理机能。

中医所说的肾不同于现代解剖学的肾脏。尽管前者具有解剖学基础,与后者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却又超越了现代医学有关认识。具体来说,中医理论中的肾,与西医的泌尿、生殖、内分泌、免疫系统及代谢功能等都是有关的 [4]

至于中医「肾」的生理机能,主要包括:

  • 肾藏精:肾具有贮存、封藏精以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气化的生理机能。
  • 肾主水: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作用,包括肾气自身的生尿和排尿作用,以及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 肾主纳气: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3]
  • 三、肾阴虚和肾阳虚,究竟如何判断?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肾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有句话叫做「肾病多虚」,就是说肾病以虚证为多见,此外,由于肾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因此肾病一般会出现上述生理机能减退及相关体、窍的症状,比如腰膝酸软或疼痛,耳鸣耳聋,齿摇发脱,阳痿遗精,精少不育,经闭不孕,水肿,呼吸气短而喘,大小便异常等 [2]

    肾阴虚和肾阳虚,两者的病位都在肾,区别在于病性,即一个是「阴虚」,另一个是「阳虚」。

    与此同时,阴阳之间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因此,阴不足,可导致阳气相对偏亢(阴虚生内热);阳不足,可导致阴气相对偏盛(阳虚生外寒)。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一张表来对比阴虚和阳虚的辨证依据 [5]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

    更进一步,肾阴虚和肾阳虚各自的表现又是如何的呢?

    肾阴虚 ,主要以腰酸而痛,男子遗精,女子经少,头晕耳鸣以及虚热症状(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脉细数等)为主要辨证依据。

    肾阳虚 ,主要以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以及虚寒症状(畏冷肢凉,面白,舌淡等)为主要辨证依据 [5]

    四、怎么补有讲究——以肾阴虚为例

    所谓「虚则补之」,对于虚证,自然需要用补法,比如阴虚和阳虚主要是通过调补阴阳来治疗。同时根据阴阳相互制约原理,阴虚生内热者,治宜滋阴以抑阳;阳虚生外寒者,治宜扶阳以抑阴。

    以肾阴虚为例,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一个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这六味药组成),它源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后经宋代钱乙加减化裁而成。

    该方具有以下配伍特点:

  • 三补三泻,以补为主(补而不腻滞,泻而不伤正——药性平和)
  • 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6]
  • 由于此方配伍精当,故而成为经典名方。

    当然,如果属于真阴不足,肾精亏虚,表现为头目眩晕,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而没有明显虚热征象,可以将上方去掉「三泻」之丹皮、茯苓、泽泻,加入枸杞、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和菟丝子。

    经过如此加减化裁后,滋阴作用增强,并且由于配伍鹿角胶,兼有阳中求阴的特点 [6]

    五、总结

    在对中医阴阳学说和肾的生理机能有初步理解后,可以更好地对肾阴虚与肾阳虚进行判断。

    临床上可以根据「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调补。

    参考

    1. ^ 李福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2. ^ a b c 孙广仁. 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3. ^ a b 孙广仁.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讲稿[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4. ^ 全建峰, 吴承玉. 中医肾系基础证规范化研究中肾概念的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1):2.
    5. ^ a b 朱文锋. 中医诊断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6. ^ a b 李飞. 方剂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