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如何评价【末代皇帝】?

2018-11-26影视

前言:其他的一些关于末代皇帝的回答

被人误解的【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在艺术层面太过于优秀,相比之下影片传达的政治立场比较隐晦,所以被各路人马拿来当枪使。许多影评与其说他们是在解读电影,不如说他们是在把自己得出的答案往电影里硬套。

我在查阅大量资料,自己拉片、做了许多笔记后,发现根据他们的解释很多地方无法自圆其说,这才萌生了写一篇长文章的想法。在此之前也将很多碎片化的想法写入了许多【末代皇帝】话题的其他答案下。

先说结论:【末代皇帝】总体基调并不是个反建制的电影。本片的格局比他们大得多,本片着重探讨的是历史和人。故事主线是溥仪人生的几段大起大落,以及在改造过程中溥仪完成了从封建帝王向新中国公民的转变。

观看版本建议:1.看加长版 2.看英语原版



一.关于末代皇帝的误解和谣言

  1. 这部电影内涵当时的新中国和文革、以及因此这部电影被大陆禁映,10年前经常有一些媒体评出的「中国十大禁片榜」【末代皇帝】也是这类榜单的常客。


许多人刻意或者无意的隐瞒了一个事实:导演贝托鲁奇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关系很大。而且电影配乐坂本龙一当时也是一名坚定的日本左翼青年代表、和宫崎骏等人一样都是「赤色分子」,对年轻时候的坂本龙一来说,中国就是他心中的「红太阳」,他在上学时期就模仿当时中国组织学生罢课,决心要创建「属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音乐」,年轻的时候组建乐队Yellow Magic Orchestra,成员们还都带过红袖章、红腰带、解放军军帽等元素拍摄专辑照片。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我们官方的态度比较微妙。因为这部电影虽然和大陆官方意识不矛盾,但是作者属性还是较浓的,导演为了戏剧冲突性派出的电影和真实历史差距还是有一些的。比如溥仪在感化所待遇比电影中好得多,感化所也没有狱卒殴打犯人的事情,并且因为溥仪本人合作态度非常良好,历史上也是第一个从感化所里被释放的人

有些人建立的逻辑是:是这部电影有提到红卫兵和感化营——这部电影展现中国「黑暗面」——因为「说了真话」所以被禁了

事实上这部电影提到的中国的每个时期都有展现苦难的镜头,导演还是想做到相对的客观的。比如封建时期买卖人口、军阀时期杀害学生,可是许多人把前3个小时的对旧社会统治阶级残暴的画面都无视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故宫的奇幻景色和尊龙的脸上,直到最后他们最感兴趣的」红卫兵「出场,他们又来了精神。



2.事实上该片从来没被禁过,甚至没有删减,只有伊朗删减了一些色情镜头,中国上映的版本和意大利、美国的版本一秒钟区别都没有。

院线上映后有一个3小时的版本,这个版本不是「原版」而是「电视版」,是增加了一些戏份给电视台放的。 这几点都被许多无良媒体反复造谣。

3.本片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许可在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全力合作的关于中国的西方电影、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被许可进入紫禁城拍摄的电影。



也就是说按照一些人的说法,【末代皇帝】是我国政府特批一位意共导演,带着「日共」配乐师,一起拍摄了一部黑他们这群人自己信仰的电影,然后再把这部电影禁了

这种解读的搞笑程度就像出土了一本乾隆年间的书,一群人解读出这个作者愤恨文字狱,字里行间都在内涵清朝政府,结果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是乾隆。


二.如何理解剧情



前文提到笔者认为许多国内的影评人对于【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解读因为受限于自身的政治偏见,以及对于背景资料了解的不够,导致了在国内许多人对这部电影解读非常的错误。

许多影评人仅仅将眼光聚焦于溥仪前半生的「光辉岁月」,忽视了其他角色和时代背景。比如他们先入为主的把劳改营当做一个象征着迫害的符号,没有考虑到溥仪为什么进来,也没关注审判长、监狱长等人的表演,所以忽略了最重要的溥仪在劳改营里的人物内心活动的线索。

劳改营和过去,是两条并行的主线,象征着这部电影的「过去」和「现在」,「梦境」和「现实」,你直接忽略电影的一半的内容就只能得出这是一部怀念过去、伤春悲秋的电影。

结果就是很多人写出来的影评都是对于清朝、国民党、甚至伪满洲国的莫名其妙的怀念和历史虚无主义,以及对新中国戏份莫名其妙的阴阳怪气。

溥仪在感化所里并不是再一次的遭到「莫须有」的关押,为什么把溥仪带过来,溥仪要怎么样才能出去,监狱长说的很清楚了:



溥仪在开头也认为这里又是一个新监狱,就像他过去被日本人、被军阀关起来一样,事实上他后来参悟到了新中国和过去那些政府不一样,只要他能够正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他就可以出去,他获得了过去没有的把握自己的命运的自由,溥仪在自己的仆人被释放后和监狱长和解,并且认同了监狱长的观念开始改过自新

这也是为什么他结尾会叫监狱长叫「老师」说他是个「好人」



包括对监狱管理人员也有一定的描写,比如这一段审判长的自白,目的就是说明为什么他对溥仪这些人如此抱有敌意,其实也是在提醒观众溥仪过去干了多少混账事


如果你犯了错误,不关注这些配角角色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和溥仪「共情」,这个电影的剧情理解会被带的非常歪,这也难怪尊龙长的太帅演技太好,坂本龙一的配乐过于感人,很容易就把人带偏。



三.电影主题和主线


前文提到【末代皇帝】不是一部追求剧情真实的「历史片」而是一部「作者电影」,贝托鲁奇希望借借溥仪这个人,表达自身的一些理念。作者的理念就藏在电影的故事主线里——也就是溥仪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历。

电影的矛盾主线有两条:

  1. 溥仪和历史环境之间的矛盾
  2. 溥仪和自己心魔之间的斗争


溥仪的外在矛盾是他在历史中的身不由己,被各种各怀鬼胎的人利用,他爱的人一个个离他远去他又无能为力。溥仪想要抓住自己的命运,他觉得自己可以改变命运,但是他没有意识到他以为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事实上他只是被欲望驱使着的奴隶,一次又一次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是回忆部分的主要矛盾,这个大部分人都能看出来。

溥仪的内心矛盾是他对于皇权从厌倦、到迷恋、再到释然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的变化。小时候的溥仪对皇权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是当他尝到权力的甜头以后就再也不想放弃。溥仪本身也是一个被欲望操控的人,孩童时期离不开奶妈,一方面是他缺乏母爱,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溥仪一直是一个不懂得克制欲望的长不大的孩子。小时候的他不懂得克制对奶妈的爱,长大了不懂得克制对权力的渴望。

直到他进了劳改营依旧觉得自己是皇帝,会怒斥自己的仆人忘记给自己挤牙膏,直到在监狱长的开导下才逐渐的放弃了对皇权病态的留念。

整部电影就是溥仪从梦境中逐渐清醒,逐渐认识到现实世界的真相,最后回归现实的过程。他完成了从满清皇帝溥仪,到新中国的共和国公民溥仪的心态转变,这种心态的变化也体现在了电影片尾片头拍摄的故宫的不同:开头的故宫虚无缥缈非常梦幻,结尾的故宫非常干净和真实。

如果想要看懂【末代皇帝】首先就要理解清楚「现代」时间线,也就是劳改营这个场所象征着什么?
劳改营是溥仪的最后一所学校,是将溥仪从心中的牢笼中解救出来的地方,监狱长是溥仪的最后一任恩师。最后溥仪战胜了内心的执念,重获思想的自由。

在出狱了之后,他对自己的认识开始由「罪人」向「普通人」转变,在和恩师「告别」后,他买票进入了自己的老家故宫,溥仪终于和自己完成了和解,露出了久违的孩子般的笑容,当他拿出自己童年的玩具,那只爬出来的蝈蝈,象征着溥仪终于获得了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褪去了最后一点皇权给他的枷锁,完成了最后升华,带着观众回到了现实世界。

电影开头的故宫拍摄的非常梦幻
结尾的故宫拍摄的非常写实

回忆中的过去,也就是溥仪的前半生,讲述的是皇帝身份带给他的影响和困扰。
童年时期开始,溥仪因为皇帝身份亲情缺失非常严重,和家人分别、家人去世也无法到场,这些童年的悲惨记忆给溥仪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这种创伤的具现化物品就是:「门」和「墙」这两个反复出现的事物,都代表了溥仪对于自由、亲情求而不得、无能为力的痛苦。
青年溥仪逐渐适应了皇权,但是又对皇权对他带来的痛苦感到愤懑。这时候庄斯顿老师出现了,他把遥远的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来当做自己的精神寄托,他想要出国留学、想要娶一个懂西方文化的老婆。他有了自我意识,获得了身体上的自由,肉体也不再被束缚在小小的紫禁城里,但是思想依旧被权力控制。溥仪因此一次又一次的误入歧途,一次又一次被人利用,身边爱他的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直到他心灰意冷的被带到了「抚顺感化局」。

包括文秀和婉容两个人的命运,也体现出了导演认为的「欲望会驱使人毁灭」的观念,文秀早日摆脱了皇权的枷锁,在雨中获得了自由,婉容深陷其中越陷越深最后毁掉了自己
这才是【末代皇帝】想要表达的主题



四.人物

陈宝琛、庄斯顿、监狱长,是三位溥仪的老师,给溥仪传递了三种思想:儒家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
很多人在这里只看到了陈宝琛和庄斯顿这二位的老师形象,于是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得出了导演认为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优越的错误结论。


1.陈宝琛老师象征着传统的儒家思想,他代表着中国的传统美德,他本人也不是一个冥顽不化的老学究,在和庄斯顿的几次交流中也并未落得下风,陈宝琛比较实用主义,他并不是不懂道理,而是在利益权衡之下选择了妥协,俗话说就是「装糊涂的高手」。陈宝琛最后一次出场是在溥仪前往伪满洲国的前夜,历史上陈宝琛也曾劝过溥仪不要去投靠。陈宝琛的儒家思想和厚黑学思想教会溥仪成为一个君主,但他本人在电影前半段一直是一个规劝溥仪的人,也让溥仪产生了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丝反感。


2.庄斯顿老师代表着西方文化,他的资本主义思想和人文关怀让溥仪的自我意识觉醒,让他开始憧憬西方,但是也让溥仪迷失在了各种欲望中。庄斯顿这个角色带有很强烈的白人救世主的色彩,基本上代表了一切人类的美好品质,可以说这个角色是最「无聊」的一个角色,除了夸没什么好聊的,另一方面这个角色也代表了溥仪对西方的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


3.监狱长老师教会了溥仪「认识自己」让他返璞归真,溥仪接受学习了社会主义思想,才最终摆脱了前两种思想带给他的负面影响,让他放下了皇帝的身份和包袱,让他开始做一个完整的人,溥仪不再执着于皇帝身份,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共和国公民


批斗戏之后,溥仪告别了自己的最后一任老师,买票回到了紫禁城。结局这里溥仪才真正的放下了过往的一切云烟和恩怨,真正的迎来了思想上的自由

4.婉容和文秀
婉容和文秀两位是一组对照组。文秀跟随溥仪到往天津后,首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知产生了怀疑,之后也认识到了皇权的虚无缥缈,他果断的选择放弃了「皇妃」的身份选择离开溥仪,在雨中她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她说的「我不需要」一方面是指仆人给他的伞,另一方面也可以解读为她不需要的是皇妃身份带给她的虚荣感。



文秀选择放弃了皇权,获得了自由的人生。

相比之下婉容就是深陷在各种诱惑中一步步被毁掉的代表。婉容和溥仪很像,他们都是被自己的欲望所困的人。婉容和溥仪房事不和,她就选择抽大烟出去偷情,和川岛芳子这个仇人发生肉体关系。婉容知道川岛芳子、皇权等诱惑就像鸦片一样,虽然可以给自己和溥仪带来一时的欢愉,但最后也会毁掉它们,婉容恨他们又离不开他们,于是最后一步步走向了悲惨的结局——这也是溥仪前半生的缩影。

5.溥杰
溥杰弟弟是唯一一个陪溥仪从清朝到文革的角色,也是为数不多的得善终的角色。溥杰和溥仪的互动集中在童年时期,溥杰是个没有被皇权侵蚀的正常的小孩,和拿腔拿调自称「朕」的溥仪形成鲜明对比。



6.仆人小李
小李是伴随溥仪后半生的一个小仆人,我很喜欢这个角色和他演员的表演。他出场其实蛮多的:给文秀送伞的是他,最后陪着溥仪被抓的也是他,其实他和溥仪两个人从主仆情到友情的暗线也很感人。他在感化所里完成了从奴才到公民的转变,也促使溥仪完成了自己的改造


五.细节

  1. 墨水瓶

墨水是溥仪对皇权认识的具现化表现。

小时候的溥仪通过命令太监喝墨水来证明自己是皇帝。

之后在劳改营里,墨水瓶的出现象征着链接过去皇帝记忆的线索

他在观看了日本人作恶的纪录片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抛弃自己皇帝的包袱揭露真相,墨水瓶再次出现并且被打翻,这里象征溥仪良心发现,要和皇权等糟粕决裂

这一动作和开头形成了呼应,墨水瓶第一次出现象征溥仪成为了追求权力的奴隶,结尾处的墨水瓶象征着溥仪的开始走出对权力的执念。

  1. 帽子

帽子也是片中人物立场和思想的具现化表现。溥仪和溥杰两兄弟念私塾的时候两个人带的都是清朝人带的小瓜皮帽。庄斯顿先生和溥仪上课的时候,帽子则是欧式的礼帽和皇帝的帽子。

风筝

溥杰和溥仪的第一次见面,溥杰送给溥仪的礼物是风筝,风筝象征着溥仪这个人的一生:看起来自由自在飞翔,但是一直被牵着走,是一个被权力和时代束缚住的奴隶。

  1. 门和墙

门和墙对于溥仪来说是不可抗的历史和权力的外化表现,很多次溥仪都被拒绝在了墙外或者门外,门和墙都代表着溥仪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



5.电影的开头场景亲王府、和慈禧驾崩两场戏,场景布置的极其虚幻,烟雾缭绕、还有种种类似跳大神的奇怪场面,都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梦境的感觉。结尾的故宫则是非常的写实,前后对比给人一种黄粱一梦如梦初醒的感觉



6.乌龟、蝈蝈
慈禧和年老的乌龟一起出场,溥仪登基后也和一个小乌龟一起出场,很明显这俩乌龟分别代指这两个角色所处的生命阶段,这个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同样的片头和片尾出现两次的蝈蝈,也是代表着两代人之间的传承。蝈蝈第一次交给了溥仪,又由溥仪交给了小红卫兵。



六.总结


总的来说末代皇帝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惊喜非常多,在我再次观看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往没有发现的细节和伏笔,我的三刷经历是很愉快的。想要看懂这部电影还需要大家认认真真观看,不要沉迷于尊龙的颜值和坂本龙一煽情配乐,然后觉得这个电影仅仅在说一个倒霉蛋的故事。


这部电影看似是在说溥仪,实际上还是在说历史,历史像是滚滚浪潮一样裹挟着所有人前进,就算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溥仪,也不过是白驹过隙的一瞬,溥仪从最初「我是皇帝」到「我是罪人」到最后认识到「其实我是个普通人」,大彻大悟之后才获得了自由。


【末代皇帝】结局的意境,给人的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扑面而来,我觉得很像【三国演义】的片头: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