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国内有什么好看的历史剧。?

2015-11-05影视

历史正剧背后的中国

宗城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正剧拍的是历史,讲述的却是我们所在的今天。

1994年,唐国强用一部【三国演义】洗刷奶油小生的大众印象,他不会想到,自己饰演的诸葛亮会在二十年后成为年轻人最喜欢恶搞的对象。

1999年,【雍正王朝】塑造了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想象。自此之后,曾经被知识分子批判的暴君雍正,一跃成为光明正大的改革者。

2007年,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卫视首播。导演张黎说,这是他最想拍的作品。编剧刘和平放言,这将是一部达到文学高度的历史电视剧。没有想到,这部剧的收视黯淡却终止了一个历史剧的黄金时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四十年历史剧风云激荡,折射的也是四十年中国的沧桑巨变。

士大夫气息与庙堂立场: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剧

在中国,历史正剧不同于戏说剧,也不是纪录片,它没有必要完完全全照搬史书,而是需要艺术性地表达历史真实,用影像来反映一个时代的世道人心。所以,哪怕是【大明王朝1566】这样虚构了「改稻为桑」案件的剧,业界也公认它是历史剧。

中国大陆历史剧的流行开始于八十年代。在当时,国家或地方政府出钱,知识精英出力,历史剧有着浓厚的知识分子气息。像观众耳熟能详的94版【三国演义】,艺术品质几乎和文学无异。

早在1988年,福建电视台导演张刚和制片人俞月亭就向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申报了【三国演义】的立项,1988到1989年,【三国演义】的剧组正式成立。任大惠挂名总制片,戴临风做剧本统筹,原本76集的剧本,四易其稿,最终定稿,剧集拉长到84集,为后来家喻户晓的94版【三国演义】打下基础。

当时历史剧的创作首要考虑艺术品质,其次才是市场,一批遗留了传统士人习气的读书人,在新兴的电视剧行业挥洒汗水。94版【三国演义】剧本每写完一集,都需要通过导演、制片人、摄影组,美术组,化妆组层层把关,根据修改意见走出调整,同时剧组也会请来一些三国方面的历史学家,对历史细节做出校对。定稿后,才送厂印刷下发到演员手上。

为了更好地呈现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央视专门建了两座影视基地,一座是涿州影视基地,另一座是无锡影视城三国城。除了两座影视城,剧组为了拍摄七擒孟获,还专门在云南曲靖彩色沙林建了一座三国城。在那个年代,曲靖交通不畅、地势复杂,犹如与世隔绝,但94版【三国演义】的剧组愣是在那里拍了三个月。

当时一位新加坡导演路过曲靖采风,目睹剧组的艰难情形,不禁感慨道:「你们才是真正在为中华民族拍戏。」

而为了还原原著中出现在七擒孟获中的木鹿大王兽阵之展,导演张绍林、张纪中特地去西双版纳借大象,到青藏高原拍牦牛,甚至走了一趟成都军区,找来火焰喷射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1994年,随着杨洪基嘹亮的歌声,历史大剧【三国演义】拉开帷幕,从此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以【三国演义】为标志,中国历史剧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千禧年初,中国历史剧诞生了一批优质作品,其中的代表作就是【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它们共同的关键词是:改革。

改革进入深水区:历史剧折射了中国的社会转型期

「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

1999年,伴随着刘欢爽朗的歌声、唐国强戴红顶穿黄袍的横身而出,改编自二月河小说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横空出世。该剧塑造了励精图治却不被理解的雍正形象,一举扭转了雍正皇帝的风评。但在最初,【雍正王朝】背负着翻案争议,在知识界招致了两极分化的评价。

【雍正王朝】播出前,知识分子对雍正的评价不乏负面意见。比如说他手段残酷、大兴文字狱,在位期间强化皇帝集权,这在八十年代自由主义为主流的知识分子看来,都是一等一的问题。但【雍正王朝】之后,雍正在民间和知识界的风评都大幅改善,一举成了铁腕改革的明君形象。

【雍正王朝】不但刻画一个明君形象,而且将历史政治作为内容核心,为「什么是历史剧、怎样拍历史剧」确立了新的思路。简而言之,历史剧的核心是政治,决定一部历史剧高度的是它的政治眼光。优秀历史剧必然有深刻的政治思考,敢于对政治中的人事关系抽丝剥茧,理清特定时代的时势人心

而该剧的现实意义,其实是服务于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社会改革。在当时,邓小平南下,市场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国企改制,企业私有化风气大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社会矛盾激增的隐患。有鉴于此,中国历史剧以改革为主旋律,集中塑造了一批开拓进取的历史人物,比如【雍正王朝】里的雍正、【走向共和】里的孙中山、【大明王朝1566】里的海瑞和张居正。

为历史人物重新定调,成了历史剧的一大潮流,仔细留意,就会发现那些在九十年代风评好转的历史人物,主要都跟改革有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鸿章。他曾因签订丧权辱国的条款背负历史骂名,但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同情李鸿章的人大幅度增加,因为随着【走向共和】和一批晚清题材历史著作的出版,人们意识到李鸿章维持洋务运动的艰难,在整个清廷的昏庸衬托下,李鸿章虽然有过,却已经算是难得的开明改革人物。

市场化改革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具体来说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问题,有意思的是,世纪之交的几部经典历史剧也纷纷从钱入手。【雍正王朝】,黄河发大水,国库缺钱,于是有了四阿哥筹钱救灾,冷面王催逼各大臣;【走向共和】,慈禧太后要修园子,北洋水师要军费,于是有了李鸿章扩大卖官鬻爵、翁同龢克扣军费开支;到了【大明王朝】,皇帝要修宫室,沿海有倭患,北方有鞑子,都需要钱,但国库缺钱。于是有了「改稻为桑」。

2007年1月8日在湖南卫视首播的【大明王朝1566】,可谓是这类改革剧的巅峰。导演张黎、编剧刘和平并不局限于简单地还原历史,他们希望通过适当的艺术处理,以两个主要事件(倒严和海瑞谏主),若干分支,勾勒出象征着中国两千年封建体制里百姓、君主、文官、宦官等群体的绵绵画卷。政治斗争不过是【大明王朝1566】的表象,它聚焦的还有一个集权社会下改革的艰辛,以及理想与现实如何权衡等问题。

一场大雪而起,一场大雪而终。【大明王朝1566】里有很深的对天的敬畏,天不只是王侯将相们的信仰,也成为命运的象征。命运弄人,穹顶之下,更显个人渺小。【大明王朝1566】流露出浓郁的人情味,这种人情味超越政治立场、善恶忠奸、阶级隔阂,渗入到几乎每一个人物的骨髓。海瑞、嘉靖、严嵩、杨金水、沈一石、芸娘,他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直臣、君主、士大夫、宦官、商人、歌女。司礼监值房里,吕芳对冯保说的「为官三思」;浙江总督署签押房,胡宗宪对谭纶的点拨;点点月光下,王用汲和海瑞的惺惺相惜;出皇城后,杨金水在水中的挥臂呐喊;还有严嵩倒台后在六必居的感慨、嘉靖雪夜里的若有所思……大明朝的日光之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交织在一起,就是天下。

如今回看,不得不佩服湖南卫视当年的魄力,在拥有大量偶像剧、时尚剧资源的情况下,湖南卫视却花了大量资源支持【大明王朝1566】,并将其定档为2007年的开年大戏。可令人惋惜的是,即便登陆的是国内最成功、收视率最高,最善于造势的地方电视台,该剧的收视率依然惨不忍睹。当时有一则新闻写道:

「被寄予厚望的【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卫视播出至今,收视率竟不到0.5,而衡量一部电视剧是否成功的标志通常为收视率达到2.0。对于这超低的收视率,【大明王朝1566】的导演张黎坦然面对:‘这一切早在我的预料之中。’」

【大明王朝1566】收视惨败后,湖南卫视一度抛弃历史正剧,彻底走向娱乐化。而自那以后,中国再没有拍出堪比此作深度的历史正剧。

历史剧的衰落和转型:市民化和多元化

曾经,历史剧因为帝王戏太多被人诟病。【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王朝】【汉武大帝】……有一段时间,历史剧都被「王朝戏」占据,皇帝和士大夫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但是那些天下的芸芸众生,却被淹没在朝堂的尔虞我诈之中。而随着市场化的进行,历史剧创作开始发生重要改变。

首先是在资金上。国企改制,由国家支持拍摄的历史剧减少,大量历史剧创作者不得不投入到市场的拼杀中。在度过初期的不适后,市场出现了一批风格更多样化的历史剧,它们有的跳出帝王叙事,展现庙堂之外的社会,有的虽然讲述的还是宫廷故事,但所用的手法已大为不同。前者的代表是【大宅门】【人间正道是沧桑】,后者的代表是【大明宫词】【少年天子】。

「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大宅门】标志着历史剧视角的下移,它的主角不再是帝王将相,而是市井百姓,这个其实是继承了中国小说家老舍的趣味。

这部剧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兴衰,观众也从这兴衰中体会时代更迭的苍凉。令人感动的是,大宅门里的人尽管平日里多有纷争、龃龉,但关键时刻却有一份顶天立地的气魄。就像导演郭宝昌说的:「他们辉煌,他们龌龊,他们顶天立地,他们卑怯猥琐,他们敢爱敢恨,他们懦弱无情,我分不清他们是好人、坏人,可这样的一群人,魂牵梦绕地跟随着我,使我骚动,使我不安,我写出来了,拍出来了,我松了一口气,死亦瞑目了。」

相比之下,【人间正道是沧桑】是革命叙事和家庭叙事的融合,它把中国宏大的现代革命历史融入到两兄弟的不同选择中,它把一个社会的巨变,浇灌在日常生活里的煎熬时刻。这部历史剧面对的时代不可谓不大,从北伐战争一直到解放前夕,但与【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所不同,这一次导演张黎在大历史中所选取的主角,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虚构的杨家兄弟妹。

作为一部涉及国共斗争的剧作,【人间正道是沧桑】没有走入意识形态的窠臼,而是跳出阶级、党派、传统历史叙事的束缚,力图探讨一种超越意识形态和党派对立的理念,是为「正道」,呼应该剧名字「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一种身系家庭伦常和友谊的处世之道。它出现在21世纪初不是偶然,因为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经济自由化所带来的个人主义风潮中,中国社会也面临着和剧中主角一样的困惑,那就是如何重拾信仰,如何重塑一种凝聚社会各阶层、令人信服的集体叙事?

直到现在,中国的创作者依然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2008年以后是一个历史剧衰弱和转型的年代。经济危机、网剧对电视的冲击、审查加剧的压力,以及历史剧本身制作成本的高昂,让一批热爱历史的人也退出了历史剧创作。中国历史剧从年年出精品,变成了两三年才出一部大制作。而像【琅琊榜】【长安十二时辰】这样难得的现象级古装作品,与其说它是历史正剧,不如说它们是历史架空。

再比如说【军师联盟】这样惹人争议的制作,它反映出历史剧作者迎合网络潮流,又渴望兼顾严肃精神的两难。于是,这部剧一会儿出现曹操晚年回顾一生的华彩章节,一会儿又冒出司马懿身穿女装气诸葛亮的雷人桥段。

历史剧网剧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千禧一年更适应快节奏生活,弹幕、造梗、强拉CP已经成为他们追剧的流行方式,今天的历史剧缺少厚重之作,喜欢把服化道作为噱头,每一部剧上新的时候都说,自己原汁原味地还原了那个朝代的风味。然而,它们对服装等道具更重视了,却在涉及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的部分浅藏辄止。

它们有很美很美的服化道、星光熠熠的演员,可它们对历史和政治的想象,要么为了迎合市场和审查做了浅薄化的处理,要么中规中矩照搬正史的解释。深刻的历史剧不只是隔靴搔痒,它还有对一个朝代政治秩序的理解。中国懂写历史戏的编剧太少,那种既懂历史,又懂艺术,还能拐着弯把话说透了的作者更是少之又少。

九十年代,有深厚历史文化素养的,又和商界、官场打交道的,也还不少,所以那时候的历史剧,经得起推敲的多一些。另一方面,那时候很多剧是国家出钱的,编剧也还不用太顾着市场。今天不同了,很多编剧一个缺少职场经验、政商经验,一个本身就是给大编剧、大导演打工的,即便有才华,也没有话语权,有思想,也要被资方凌辱、阉割,电视剧是最考验编剧才华的,但中国编剧的话语权不如制片、导演。

这些原因加起来,深刻的电视剧变少,深刻的历史剧,更是一年难出一部。所以这个年代的历史剧迷,很难有不怀旧的,当年,很多演员拍完【大明王朝】,都说像做了一场梦,很久没缓过来,如今这种锥心刺骨的历史剧,市面上基本拍不出来了。

新时期历史剧:大国心态与冷战隐忧

2015年后,转型期的中国历史剧也反映了中国社会上扬的「大国心态」和「冷战隐忧」,这在近几年很火的【大秦帝国】系列中体现地最为明显。历史剧中秦始皇形象的变迁,折射了世道人心的改变。

七十年前,建国初期,秦始皇是被当作反派角色塑造的。那时候管秦国叫「暴秦」,秦始皇被描绘成一位残忍专制、滥用民力的暴君,郭沫若写过一部【高渐离】,就是歌颂高渐离,讽刺秦始皇的。因为新中国是在反帝反封建的价值上建立的,而秦始皇是帝制社会的开创者,所以早期社会主义者反对秦始皇。

但因为秦始皇对大一统做出的贡献,当新政权统一国家,追求社会融合、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秦始皇大一统的功绩就会被追认。

直到九十年代,历史剧作者对秦始皇依旧持有功过参半的评价。这种对秦朝的贬低,对帝制社会的批评,其实也表现出八十年代,中国文化界把自我放低、学习西方民主的思想风气。那是一种发自内心认可现代民主,反思本国传统的精神倾向。

九十年代末以后,中国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情况为之一变。一方面,中国国力上升,民族自尊心提振,文化界和市民社会的崇洋风气开始下滑。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后冷战时代,中国一度成为美国的头号假想敌。对社会稳定的渴望,对大一统的叙事的维护,让中国文化工作者对秦始皇做出了价值重估。于是首先出现了姜文、葛优主演的【秦颂】,然后是张艺谋争议巨大的【英雄】(剑客不杀秦王)、陈凯歌诡谲华丽的【荆轲刺秦王】。

世纪之交,知识分子对秦始皇的看法已经愈发复杂,随着大一统叙事的流行,社会主流对秦始皇的评价水涨船高。近十年(2010到2020年)【大秦帝国】系列,秦始皇和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国已经成了典型的正面角色。而六国子民的牺牲都成了历史车轮碾过的灰尘。

许多人对秦国的共情,其实是对近现代中国的共情。秦国从小小弱国到一步步崛起,在六国虎视眈眈的局面下变法改革,最终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这正好呼应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从列强侵入到重新崛起的历史。而在新冷战的阴云下,面临美国主导的自由主义秩序制裁的中国,在不少人心中也和当年的秦国处境相似。

所以,【大秦帝国】的流行和秦始皇形象正面化,既跟多数中国人认可大一统有关,也跟当前的世界格局及民众心态有着微妙的联系。

以【大秦帝国】为标志,中国历史剧在强化一种大国心态。从【大秦帝国】对赳赳老秦的歌颂,到【清平乐】的盛世图景,大国崛起,天下太平,依然是当代中国历史剧最着力描绘的图景,这背后反映的正是当下主流的社会心态,是中华民族在告别屈辱历史后自发流露的一种内心渴望和隐隐忧思。

所以,一切历史也是当代史。历史正剧给我们呈现了过去,而它真正在拍的,其实就是看历史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