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贾宝玉真是个「银样镴枪头」吗?

2020-02-10影视

不止。

贾宝玉的形象,实际代表了文学上一种细分的人物类型:社会多余人。

"多余人"形象一般认为是由屠格涅夫首创,比如【春潮】中的贵族青年萨宁.巴甫洛维奇,但是中国文学里有更早更典型的代表人物,如贾宝玉,杜少卿,方鸿渐之类。

以上人物的共性是:自幼家境优越,受过良好教育,知识驳杂,有一点叛逆思想,时有惊人之谈,而性情宽厚,和三教九流的人都能交往——不谈功利的话,是很有趣的朋友,对异性也有相当的吸引力。而偏偏一无是处,从未作成过任何事,没了家族朋友庇护,连基本的生存都困难。"你是好人,但全无用处"是对他们的共同评价。

他们是一种懒懒的寄生虫,也不贪婪吸血,也不分泌毒素,持阶级斗争立场的人对他们也很难恨得起来,而更愿将其视为剥削制度的受害者。当真是无用亦无害,多余而已。他们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证明人有这样一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我以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一项社会学思想实验:将各种禀赋的人置于某种社会环境中,看看他会如何发展,会说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结局。卡夫卡之后,西方兴起了一种"没有人物"的小说风潮,其实不是没有人物,是没有传统的具有鲜明性格和特定生活背景的典型人物,而以像你我一样普通平淡的人作为观察对象,这使得文学减少了可读性和趣味性,洞察力或许是更强了也未可知。

"多余人"就是这样一种设置:把一个天生就没什么野心和抱负,智力水平还可以的人,放在一个完全没有生存压力,没有事业压力,物质和精神都很充裕的环境中,看一看他会长成什么样。毫无例外的,他们都成了精致的废物——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有多少人做梦想成为这种废物而不可得。只是有时我在想,到了传说中的共产主义时代,这样的人应该到处都是吧?

一个社会上总有一些无所事事,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就是人们对他们所持有的态度——越是宽厚,说明普遍的生活水平越高。沙威警长对盗窃的穷人毫无同情心,是那个时代普遍贫困现状的心理折射:都一样过苦日子,为什么你要干坏事呢。比较起来,因为立志不打工而盗窃的周某在中国成为另类网红,时代真是变了。对此我只能说,变得还不够。说句难听的,一个普遍把"不干活白吃饭"当成罪过的社会,是配不上"社会主义"四字的。

贾宝玉的苦恼就是,他所处的时代容不下没用的人。即使在当时的制度下,他的出身允许其不受谴责的不劳而食,那他也必须在其它方面为维护这种制度作出贡献,否则就是不肖无状。贾宝玉没有意识到,他追求的个性解放和自由会摧毁自己的生存基础——想得到什么,就必须拿出东西交换,而他没有可交换的价值。当然最后他也没摧毁,甚至没动摇什么,就被朝堂上的斗争附带伤害了,所以才是彻底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