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省级常委如何排名?

2023-03-25影视

某些机构号,先转载了一篇文章,说省委常委(不含书记副书记,下同)只是按照入常时间排序的,和具体职务无关,过了几天又发了一篇文章,说顺序和职务有关,某些重要职务会靠前。包括网上很多人,讨论起来都会说 按照入常时间排序 ,也有少数人会说是按照资历排序的,也就是 担任副省级职务的时间 。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某些重要职务靠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看一下2014年澎湃新闻是如何说的:

目前,省级党委常委有两个主要来源:一、官员空降或异地交流;二、本地擢升。 本地擢升的官员排序比较简单,一般按照进入常委班子的时间。 …… 如果是同一时间进入常委班子的本地官员,排序一般参照其成为副省级干部的早晚顺序。 …… 不过,空降或者异地交流的官员,并不以进入常委班子的先后排序。这些官员在常委班子中所处的位置,取决于其成为副省级干部的时间。 如果将任职副省级职务的时间视为「资历」的话,这些官员的排序一般只能在比其资历深的官员之后,而在比其资历浅的官员之前。 为便于理解,我们不妨用「插队」的思路来解释空降或异地交流的官员在党委常委中的排序。 …… 31个省级党委常委班子中,戎装常委是其中必然人选。 戎装常委一般由省级军区(卫戍区、警备区)的司令员或政委出任,其在班子中的排序,基本可以参照本地官员的排序规律。 不过,军职级别与党政干部级别无法一一对应。 「本地」官员排序和「外地」官员「插队」时PK的是第一个副省级职位的履职时间,而戎装常委与前述官员们PK的则是履新当地军区(卫戍区、警备区)「一把手」的时间。 …… 这些规律适用于绝大多数省级党委常委的排序,不过在少数省份,确实存在着一些难以解释的「例外」。 …… 此外,不排除存在中央指定排序的情况。
澎湃新闻讲述的山西排名算法

澎湃新闻的这篇文章,写的比较详细,但放到今天(2022年1月15日)是否仍然适用?这篇文章有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如果本地擢升干部按照入常时间排好后,它们的升副省级时间是混乱无序的,那么外来的插队,该如何比较副省的时间,应该插到那个位置,文章没有给出具体解释。

我们来看一下现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北京的10位,其中4位是从中央和国家机关调任,他们内部的排序是按照升副省部的时间来排的(部委党委委员、党组成员暂且视为副部级职务)。其他6位是本地擢升干部,他们内部的排序就是入常的先后顺序。但是前4位如何「插队」进入班子,他们的入常时间都很晚,分别排在4、6、7、9的位置上,是根据什么原则?——不清楚,完全看不出来。

说到这里可知, 所谓仅仅按照入常时间先后排序的说法,很显然是不准确的 。澎湃新闻还是可以相信的,但是似乎在北京的戎装是按照本地擢升的模式算的。

天津的10位,有7位是本地擢升,3位是异地交流或部委空降: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排序和入常时间完全无关,和升任副省级职务(任警备区主官职位)的时间却是完全吻合。

可知,在天津,入常先后理论失效;澎湃新闻的理论,仅剩下「戎装担任省军区主官时间与其他人上副省的时间比较」这一论断还是符合的。很明显,每个地方的安排习惯不是一样的。

河北10位,本地5位,异地5位。本地擢升的是同时入常,所有人按照担任副省的时间排序。

山西9位,其中本地6位按照入常先后排序,异地擢升3位依靠丰富的资历、按照升副省的时间插到了1、2、4的位置上。山西还是基本符合澎湃的描述的,毕竟澎湃当时采访的是一位山西的相关人士。

内蒙古10位,前半部分按照副省级资历排,后半部分又按照入常时间排——不清楚。

辽宁10位,既不是完全按照入常时间排,也没有严格按照副省+入常时间排——不清楚。

吉林10位,本地5位,异地5位,所有人按照担任副省级的时间排序(正军职算作副省级)。

黑龙江10位,基本全部按照担任副省级的顺序,戎装常委是按照任副军职的时间参与排序的,所以他在班子里的位置罕见地排在了第三位。

上海8位,所有人按照升副省的时间排序,警备区按照入常时间参与排名,排在最后。

江苏9位,本地擢升7位按照入常先后排,异地交流2位按升任副省的时间排在最前,目前是最符合澎湃新闻的描述的。

浙江8位,符合副省级时间的顺序,同时本地6位也符合入常的顺序,异地两位的入常时间晚,但是按照以副省级时间插队的方式排在了2、3位置。戎装是按照入常的时间、而非履新当地的时间计算的。

安徽9位,完全是按照担任副省的时间排序,和入常时间先后无关。

福建10位,如澎湃新闻所说,本地擢升(含戎装)按照入常先后,异地交流按照副省时间,只有一人例外,即原厦大书记,2021.10入常,以2014年担任副部级大学书记的资历排在最前——从教育部直属大学来,他应该被算作交流官员。

江西10位,全部按照担任副省的时间排序,戎装参考入常的时间。

山东10位,既不是完全按照入常时间排,也没有严格按照副省+入常时间排——和辽宁一样,不清楚。推测是将具有中央纪委委员、候补委员身份的两位单独排一栏,其他人按照副省级时间排。

河南10位,本地擢升的同时入常,故全体按照升任副省级的时间排列,戎装按照入常时间计算,排在最后。

湖北9位,全部按照担任副省的时间排序,戎装参考入常的时间。(和江西一样)

湖南10位,除了组织部长外,所有人按照「本地入常时间+异地副省时间」的规则排名。

广东8位,基本按照升任副省的时间。

广西10位,除了空降的组织部长可能由上层指定排名,其余所有人既符合入常先后,也符合副省级时间。

海南9位,全部按照担任副省的时间排序。

重庆8位,完全是按照担任副省的时间排序,和入常时间先后无关。

四川9位,所有人既符合入常先后,也符合副省级时间。

贵州8位,除纪委可能被单独明确,本地擢升(含戎装)按照入常先后,异地交流按照副省时间。

云南9位,几乎完全是按照担任副省的时间排序,和入常时间先后无关,只有一人例外。

西藏10位,几乎完全是按照担任副省的时间排序,和入常时间先后无关,只有纪委一人可能为单独明确,戎装依惯例排在最前。

陕西9位,似乎和时间没关系,可能和职务有关系。

甘肃7位,只有一位是本地擢升,几乎完全是按照担任副省(正军)的时间排序,和入常时间先后无关,只有一人例外。

青海9位,是按照他们第一次进入各地常委班子的时间先后排序。其中有7位是本地擢升或者异地擢升进入本身班子,来自外省班子的2位凭较早地进入当地班子排在前两位。目前青海是唯一一个接近完全「按照进入班子的先后」排序的省份。

宁夏9位,大概率是本地擢升干部用进班子的时间,和空降交流干部升副省的时间比较,来混合排序,纪委可能被单独明确。

新疆10位,完全是按照担任副省的时间排序,和入常时间先后无关,戎装依惯例排在最前。按照澎湃的「先入常后插队」模型,也是符合的。

兵团11位,大的顺序是:戎装常委(正军职)、4位副政委各自分管纪检、政法、组织、统战(中管正局级)、4位副司令员(新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管正局级)、一位秘书长(正厅局级)、一位无兼职常委(正厅局级)。其中4位副政委、4位副总经理各自的内部排序可能是依照履新正厅级时间的。

粗略的统计了一下:

符合「全部按照副省时间排序」的有19个,

符合「本地进班子、异地上副省分开考虑排序」的有10个,

符合「按照职务排序」的有2个,

完全符合「按照进入‘班子’时间排序」的有1个,

混合排法、说不清楚的有5个,

前两种情况的并集,有24个之多,「按照资历排序」的说法显然要比「按照进班子时间排序」的说法准确很多,也合理得多。

我们可以注意到:

一、重要岗位的排名可能会被指定或者有其他要求,比如组织口、纪检口等。

二、官员被明确为副省部级的时间,组织部认为的副省级开始生效的时间,和履新副部级新职务的时间可能并不重合。过渡阶段暂时担任的党组成员、代市长,具有准副职意义的省部长助理、秘书长等职,均有可能被视为副省部级的开始。

三、对于不在同一系统的官员,其参与排名的副部级参考点在各个省份不同。例如戎装常委,其副部级对应的时间点有很多种算法,有的按照履新当地主官的时间来算,有的按照进入班子的时间来算,有的按照升任正军职的时间来算,有的按照副军职的时间来算。还有比较少见的情况,中管企业的副职级别、企业级别,可能会随着董事长个人级别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导致交流干部的排序依据难以推断。

四、有些职位在班子里的排名是固定的,比如某一阶段的湖北省纪委;新、藏两个军区的中将主官,都是固定排在常委第一个。

五、兵团领导层的级别架构,比自治区低半格。

六、正军职在参与地方党政体系时,是被看作省部级副职的。

常委班子各项职务的平均排名:

纪委5.87 常务副6.46 政法6.48 省会7.13 组织7.43 统战7.60(8.11)
宣传8.07 重要市区8.93 非常务副9.47 戎装9.56(10.04) 秘书长10.19 教工委、工会11.25

所以说有些职务如秘书长,排名靠后,其直接原因不是职务,而是他们通常资历尚浅,刚从正厅级岗位上擢升进入班子,算法使得他们排位靠后;而组织和纪委,通常由异地转岗或空降,一般已经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副省部级职务,算法使得他们排位靠前。常委的排名与实际地位和前途无关,如副省级、省会书记,位置一般不会很靠前,但可以越过专职副书记职务直接提拔为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