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如何评价【步步惊心】里的女主?

2019-05-25影视

这个问题提得好。

刚看到这个提问以为下面会有很多回答是反面的,毕竟桐华当时连载时,就有好多蹲坑的粉丝是不买账的,觉得若曦太过自私,面对八爷的深情,既说出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誓言,却又避之以厉害。

没想到事隔十多年,当初看穿越言情小说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当经历了世情,遭受过挫折之后,梦想变得零落,体会到更多的不是玉石俱焚的轰烈,而是蝇营狗苟、蹉跎岁月下的无奈。

或许正因大家都明白了生活不易,才更能理解若曦的很多抉择,也才更加钦佩她所拥有的正义、善良和勇气。

试想如果自己就是若曦,能不能体会她的痛苦?

很多小朋友说,若曦为什么把自己熬成这样,明明有一个拿自己当女儿的康熙皇帝,有一个深爱自己的雍正皇帝,有一批跟自己交情深厚的王子公主,凭着她受过现代教育又熟知历史结果的先天条件,她完全可以活成女版项少龙啊,不说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好歹也该看得通透如鱼得水才是。一群古代人的命运是早已注定的结局,按电视剧的结局,灵魂回到现代,那群古代人的身前身后也不过是书上记载的几句话而已。

是啊,我蛮同意的,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若曦整天用佛经自省醒人——「从喜生忧患,从喜生怖畏;离喜无忧患,何处有怖畏?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一辈子都想要活得通透,一辈子都想要活成局外人,却偏偏生就一副软心肠,亲情、友情、爱情,人间三情无一不苦,她短短34年的人生(其实只有21年,穿过去的时候已经13岁了),被这些感情牵引着,卷到了历史的车轮下,碾成了粉碎。

或许是因为这段人生既实际,又梦幻吧,让人置身其中,不辨真假,就像在做一次体验,看似活得小心谨慎,其实一腔孤勇最是惊人,敢夹在清朝历史上最惨烈的斗争中心中谈感情。

一个现代人,深知人性不可试探的道理,却偏偏一再试探。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悲惨的,政治是山洪,是猛兽,若曦在穿越前不是看过二月河的小说吗,既然知道邬思道,就该知道邬先生讲过一句至理名言:皇帝没有私事。

身为帝王,站在权利的中央,肩挑的是江山社稷,面对的是世道人心,他无法只做一个善良温和的人,穿上龙袍的丈夫只是一架运转的机器,尤其是当了三、四十年皇阿哥,刀风血雨里滚过来的雍正,他又何止是冷面冷情的冰块脸,他的心不硬,手腕不铁血,岂能在九龙夺嫡中生存到最后得到胜利?

若曦不该不明白,就算她不明白,现代教育也会让她明白。她因为深陷其中,就逼自己刻意遗忘这些残酷的斗争现实,只沉浸在情感之中,看似个「明白人」,其实最糊涂,什么都往最美好的地方去想,她的想法说到底是「以爱化解天下事自然无为而治」,最后又怎么能不绝望?

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个玛丽苏的故事,女主一朝穿越,全大清朝的皇子阿哥都喜欢她,为了她斗得死去活来,而若曦自己却打烂一手好牌,简直圣母白莲花在世为虐而虐。

我不同意。让我们来看看若曦到底有一手怎样的「好牌」。

1、康熙是她的「好父亲」。

现代社会和封建社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民主和自由。我这样说,好像很虚无缥缈。在身处自由和民主之中的我们,当这些是空气一样自然而然存在的东西,却忘了这是一种被赋予的权利,曾经的人们求之不得的权利。

当你的「父亲」手握对你的生杀大权,他一句话可以将你随意嫁给天下任何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你的「父亲」。所有的怜惜宠爱不过是他赐予的恩惠,你可以感恩,却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

作者是偏爱十四的,观众也是偏爱十四的,所以当皇帝下旨赐婚的时候,大家才没有那么深切的感受,总觉得退一万步来讲,嫁给十四也是另一种幸福。撇开十四本身的魅力和气度不谈,他能安享晚年,又能让若曦远离紫禁城的斗争旋涡,对若曦也是真心实意的好。所以大家总是能体谅康熙赐婚的原意,是想把自己最珍惜的「女儿」嫁给自己最中意、想要托付江山的儿子。在他心里,若曦值得天下最好的男人,值得一个最完美最幸福最贵不可言「天下女儿皆求之不得」的结局。

若曦抗旨,康熙震怒非常,将她贬去浣衣局一去就是六年,好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康熙那么狠心,从而将这行为解释为君权至上,不容置疑。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完整。

还记得当年太子求婚,看中的就是若曦背后的势力,有康熙的重视、蒙古人的结盟、西北军效命,若非下一任的皇帝,有哪一个皇子敢有这样几乎能跟君权分庭抗礼的势力?所以当康熙心里明白太子并不是继位人选的时候,面对这个求婚,他是打从心底里不答应的,不答应的理由中最小的那个或许是出于对若曦的疼爱,但最重要的必然也是为了势力的平衡。就如若曦自己所说,她这步棋,如此重要,岂能白白浪费在太子身上?

既然若曦的赐婚对象必然是万万人之上的储君,那么假设康熙看中的储君人选是四阿哥,那么赐婚的对象也必然是四爷,换言之,既然有意将若曦赐给十四,那么康熙就是很明白地要巩固十四的势力,好让他安安心心地继承皇位的。然而既有「棋子」之用,又有「儿女」之情的若曦竟然抗旨不嫁,这自然让苦心孤诣的康熙皇帝震怒之余十分为难。

逼她嫁吧,强扭的瓜不甜,也大大削弱了十四的权威,何况若曦性子硬是康熙一直都了解的,她决定的事情八匹马也拉不回来,万一到时候一根白绫上吊了才是笑话。收回圣命吧,若曦背后所代表的势力无处安放,既然不能为我所用,当然也不能为任何其他人所用。生气之余贬黜出去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很能理解吧?但是理解是一回事,接受是另一回事。这位「好父亲」从头至尾没有问过若曦一句,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她有没有喜欢的人,她想不想当这枚棋子。对比一下敏敏的父亲苏完瓜尔佳王爷,就知道当康熙的「好女儿」是有多么悲惨。

他待你再好,给你选了一门再好的亲事,依然是给你打造一座金碧辉煌的牢笼,你还要满心欢愉的磕头谢恩。古人大概可以,换了我们任何一个现代人都无法接受,没有心上人也就算了,有了心上人,你试试?

2、雍正是她的好丈夫

我的妈呀!

若曦真不是个圣母,她愿意原谅,凡事看人的好处,是因为她受过现代的高等教育。懂得什么叫宽恕,懂得什么叫理解。她对这些「古代人」有着天生的悲天悯人之心,因为她知道他们每个人的结局,也知道他们一路走来的无可奈何。

她见过八福晋、十福晋颐指气使的嘴脸,却也知道她们跟自己的丈夫同甘共苦的艰辛;她知道玉檀欺骗她、利用她的恶毒,却也知道她情不自禁、两头为难的痛苦;她为八爷因权势而抛弃爱情而痛苦,却也怜惜他才华横溢但屈屈不得志,最后破釜沉舟、败者为寇的悲哀。

这叫圣母吗?这如果叫圣母,我不知道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善良正直,又是什么?

说穿了,这些喷若曦是圣母白莲花一级绿茶婊的人,如果是她们穿越到那个时代,只怕确实不会有这么玛丽苏的故事产生,因为她们得不到康熙、李德全、蒙古人的欣赏,也不值得一众皇子的倾心相交,更不可能有王喜、巧慧的忠心。她们心里只有自己,活得既不聪明,姿态也不优雅。

而若曦不同,正因为她有着悲悯的心,才更容易被身边的各种情分所打动。

初到这个完全不能理解的时代,孤独寂寞又惊慌失措,是姐姐给了她温暖,是姐夫给了她袒护(和明玉打架),是十阿哥做了她第一个朋友,十四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就冲着这些,她早已把八爷党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明明早已对八爷动心,却迟迟不敢答应,就是出于对历史结局的害怕,如果若曦对结局一无所知呢?或许早已顺从了自己的心,跟八爷在一起了,也或许她跟明慧一样敢于跟八爷同生共死。可是熟知历史的她知道这是一条风雨飘摇的破船,看着壮丽宏伟,但顷刻间就会覆灭,所以她不敢跟他们同坐一条船上。

接下来就是考验操作的时候。一般如果你害怕被连累会怎么做呢?避开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毕竟已经在康熙身边工作,完全有理由避开,但是若曦却选择了一个很玄幻的操作路数,她想要编织一张情网,把八爷套进去,用情「感化」他,逼他放弃争夺王位。

这个脑回路还是很清奇的,不得不说这就是若曦这种性格会做的事。她从来不怕牺牲自己,她想做的只是凭一己之力去挽回已知的痛苦的结局。

可是用感情去逼迫一个男人放弃自己毕生心血铸就的梦想,甚至是搭上全家性命的赌局,这种天真身为局外人不禁要唏嘘一番,可身为梦中人,你叫她又有什么办法不孤注一掷呢?

这一套套了个空,不仅看出八爷并非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还对比出了四爷的真诚。那句「想要」何止打动了若曦?亮出自己的底牌只为了打开你的心门,这特么谁受得了?于是若曦恰恰是自己编织出的情网里唯一的猎物。

因为同样真心爱她的四爷,最后也因为仇恨而杀死了爱情。就像八爷说的,四爷跟他没啥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是一个愿意放手成全,而另一个却亲手毁灭。

不能因为他对若曦情深义重,就否认了他阴狠毒辣、睚眦必报的性格人品。

做皇帝,因为够狠所以够稳,可是做丈夫,也因为够狠,所以诛心。

具体不讲了,若曦一次次所受的打击大家都看得明白。这个丈夫实在很可怕,曾经两个人虽然多少年都不说一句话,但心却紧紧联系在一起,可是现在,朝夕相伴,心却早已相隔千里。

四爷还不如十三明白,当年的拼命十三妹怎么可能因为一句「后宫不得干政」而坐视不理?虽然不忍,还是要说,若曦失子、早亡,四爷都是第一助推器。四爷那句「她只在乎别人,而我只在乎她」,真是说得我无比心寒,他只看到了自己的深情,却何曾看到过若曦的痛苦为难,何曾了解过她情深义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康熙都比雍正了解她。

这个好丈夫,实在是个大笑话。就算不是皇帝,我也不认为四爷和若曦会是良配,这俩人的性格、三观都实在相差很远。

3、众皇子公主的朋友之义

十阿哥是若曦第一个朋友,事实证明,他们互相关心,无论斗争再怎么激烈残酷,他们之间的情谊最终都没有改变。这个朋友交得实在很值得。最记得的是十阿哥被派去蒙古之前跟十四一起去看若曦,当时若曦已经是雍正的人了,阵营明显,而十阿哥也随着八爷党的消散吃尽了苦头,可是他待若曦依然是一片赤子之心,在十四质问若曦到底算是什么身份的时候,是十阿哥阻止了十四,一句「你嫌她还不够苦吗」道尽了这些年的相知相交。真不枉费若曦最后为了十阿哥而跟四爷「拼命」。

十三阿哥没啥好说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对她的理解、维护,都出于早年的一句「非关风月,只为真心」,即使知道自己十年圈禁是因为若曦当年的提醒,也没有丝毫怨怼。而若曦对十三阿哥也是倾尽全力,为他雨中跪了三天三夜,跪出风湿和一身的病,为他养育承欢,为了当年无心之失害了他而愧疚到无法自拔。这两个人的情分真是超过世人的想象,即便在现代也是可遇不可求。

十四阿哥跟若曦从小就不合,打打闹闹着长大,说起狠话来一个比一个狠,可互相维护关心起来却又比谁都上心。十四雨中送芙蓉糕,跪求一天一夜的情分,比起四爷在雨中陪着的情分也毫不逊色,只是我们都被四爷的爱情迷了眼,没看清十四的感情,这条暗线私下何等汹涌?若不是这样的感情在,十四怎么会三度求婚,手持圣旨却不逼婚,只在若曦求救的时候才亮出来带她逃离紫禁城,给她一方天地,庇护她的周全?而十四这份情,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若曦用命拼回来的。十四大概从来没想过,身子柔弱只会嘴硬的若曦竟然会为了保护他的周全而不顾性命地去赛马,那时的震惊和感动只怕早就在他心里生了根。可是他心里一直觉得若曦是为了八哥才这样做,从不敢把自己放在那个跟八哥一样高的地位上去期待什么。直到那天看若曦为了十三不顾性命,才非要问个明白,若曦是不是为了他们这些人都可以不顾自己的性命?那么当初在草原上,若曦究竟是为了八哥才救了自己,还是纯粹为了他而不顾性命?这个问题对十四的重要性超过我们的想象,因为从这个回答得到若曦的证实之后,十四也才真正正视了自己内心对若曦的渴求,无论这份渴求是爱情,还是友情,至少从若曦身上开始,他已经不是八爷的附属品。

敏敏作为草原上无忧无虑的公主,有着最纯粹干净的内心,喜欢上了十三阿哥却求之不得,并没有怨怪,而依然跟若曦成为了要好的朋友,平心而论,敏敏和她身后的蒙古势力原本是若曦的依靠,然而最后却成了若曦在紫禁城里风雨飘摇的根源,这是她们相交之初谁都不会想到的。可是若曦是怎么得到了敏敏的尊重呢?赛马时的勇敢、劝慰她的智慧、帮她实现愿望的心意,凡此种种,都是以真心换取真心。

说了那么多,都是想说,若曦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护,并不是天上的馅饼恰好掉进了一个美貌女子张开的樱桃小嘴里,而是若曦屡次用命去拼回来的。她完全可以不这样做的,换一个人完全不会这样做的。可是她都做了,所以她得到了这些过命的交情,可也正因如此,她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无法撇清这些关系。

十三和十四都劝过他,兄弟之争里没她什么事,她不必牵扯进来,也不必为此苦恼。可是若曦早就因为自己的善良和恩怨分明的性格而泥足深陷,再也回不了头了。往后更是因为这些情分被人反复利用,伤人伤己。

玉檀用若曦和八爷党的交情来离间她和四爷的感情;八福晋利用她和十三的交情,来打击她,要把自己承受的十分痛苦给她五分;皇上要把她赐婚给十四、八爷去跟四爷坦诚自己跟她有过一段情,以上等等、处处,都是因为她有情、有义才无法保护自己。

这个女主角,是我能够想象现代人穿越回古代,穿越回那个时期最可能的结局。而若曦本身的品质、聪敏、淡泊,都是吸引人的魅力,同样身为女性,我在看书的时候也被若曦深深折服,我想如果我是男人,也会爱她、敬她、怜她、好好待她,何况那些常年斗争,缺乏真心的皇子们呢?若曦就像是一股清泉滋润了他们缺乏情感、只讲利益的心灵,也像是一阵暖风,为他们冰冷的人生注入一股暖意。

只是可惜了,若曦这一生温暖了别人,却将自己献祭了出去。紫禁城里,没有自由,旧时代里人性扭曲,受尽压迫,最后只能香消玉殒,凋零红尘了。

说个题外话。

康熙皇帝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里最会生儿子的一个,真正称得上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他的孩儿个个都教育得非常好,都是雄才大略的人。可是这样出色的孩子,又怎么能屈于人下?正因为每个都出色,他们之间的争斗才显得格外凶险惨烈。康熙皇帝通过各种手段去压制他们的斗争,二立太子、打击党争都是为了避免手足相残,但是康熙晚年吏治不清却是现实,他也无力改变,只能顺应局势。

八爷党是党争牌面最大的一方,八爷连同九爷、十爷,营私舞弊,买通官员,形成党羽,党羽之多足以只手遮天,而历来党争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互相包庇,结党营私,康熙怎么可能让八爷通过党争上位?这才有了让官员投票选太子,却打击得票率最高的八阿哥以及投票给八阿哥的官员这样看起来前后矛盾、极不民主的事情。

十四阿哥不明白,当场顶撞康熙,我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明白,还是假的不明白,当时年少,或许还有一腔意气吧。但是八阿哥不明白吗?满朝文武不明白吗?这招引蛇出洞、敲山震虎,确实又辛辣又残忍。几乎是断了八阿哥争位的活路。

八阿哥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放弃,或许正是康熙对他最大的保护。然而八阿哥没有放弃,也正是因为他的党同伐异,最后失败时才会被雍正以那么激烈的手段处置掉(不处置掉的话,留着这么庞大随时可能影响君权的党羽过年给自己逼个宫玩玩吗?)。

也正是因为八阿哥集团的崛起,才逼得康熙不得不再次启用不堪继任的废太子,那确实是件相当令人郁闷的事,别说康熙跟太子的父子情义非同一般,就是皇帝被逼到这个份上,不得不把自己儿子当傀儡来应付另一个儿子,也是非常痛苦、甚至尊严扫地的一件事。这才有了后来毙鹰事件康熙睁一眼闭一眼非要打击八阿哥到底,甚至不惜下旨折辱八阿哥的生母。辛者库贱婢所生,这句话,曾经是我最看不上这位千古一帝的地方,你自己宠幸过、晋封过的妃子,什么仇什么怨要这样折辱她身后之名,不是连自己也一起骂了吗?现在想想,这其中夹杂了多少不得不为之的无奈?康熙会喜欢八阿哥才有鬼!

可是康熙始终明白太子是不能继承大统的,早晚也要在其他皇子中挑选一个当做继承人,八阿哥不行,那么他身后的同党阿哥们自然也是不行的,九阿哥、十阿哥不行(九阿哥牵扯舞弊最深,十阿哥智商不行),三阿哥、五阿哥都没有争雄的心,四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这三个自然就成了继任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

四阿哥阴鸷深沉,对于贪污舞弊是最痛恨的,态度非常刚,优点和缺点一样明显,优点是意志力强,手腕硬,一定能肃清康熙晚年吏治不清、贪污之风大盛的劣局;缺点是他嫉恶如仇,八九十这一党营私舞弊几十年,势力盘根错节,要清除这股势力,只怕最终依然是落个手足相残,对朝堂上的臣子也不会宽容。一个不宽容仁和的皇帝,是不是个好皇帝呢?这实在见仁见智。

十三阿哥英气侠义,但是侠者讲的是义,帝王讲的是术,两者南辕北辙。何况十三阿哥也没什么争雄的心,他会是个忠心辅佐的良臣,未必能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好皇帝。

十四阿哥呢?给康熙算算,这位也真的是最好的人选之一了。一来八爷党势力仍在,绝对不可能随着八爷的失势就消失,总得给他们找个出口,才不至于失去朝堂上的平衡,那么党内的十四爷几乎是最合适的人选。而十四比八阿哥又好在哪里呢?十四有个地位显赫的母亲,且跟四阿哥是同胞兄弟。他不像八阿哥,除了结朝臣之党,没有别的路子可走,也就不会被臣下左右;而且十四阿哥的性格跟四阿哥不同,他不会像四阿哥那么没有转圜的余地。何况为八爷求情不惜顶撞康熙那一出,也让康熙看到了十四对兄弟的爱护之情,以及为了道义舍生忘死的勇敢,在满地跪着却不敢求情的阿哥中间简直脱颖而出。

这样一来,其实也就是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之争。历史上康熙皇帝到底属意的是谁,不得而知(我更倾向属于的本来就是雍正),但是小说剧本里康熙明确是要传位于十四阿哥的,这才有了悉心培养,封抚远大将军王等一系列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