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原著粉觉得影版【异人之下】拍得如何?

2024-07-24影视

导演乌尔善眼中的「漫画」「动画」与漫改电影具体操作

做真人漫改电影项目其实是个很容易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漫威的MCU在08年【钢铁侠1】上映前,已经濒临倒闭,是集所有资源于一身豪赌一场,才成功翻身,开启了2010S年代长达十几年的漫改电影高潮。那之前就没有漫改电影吗?

有,但除了上世纪70年代开始,DC的克里斯多夫·里夫的超人系列、90年代蒂姆·伯顿的【蝙蝠侠】三部曲、2000年左右21世纪福克斯的【X战警】系列、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以及同时期索尼的【蜘蛛侠】三部曲之外,其他漫改电影基本都是大暴死,或者胎死腹中。

即使是上述这些例子,历代超人电影的改编也充满了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神奇操作,X战警也有很多项目都没有面世的机会。

那么作为同样漫画文化盛行的日本呢?因为日本人特殊的审美,除了近期的【浪客剑心】真人版,其他漫改真人电影不建议正常人观看,甚至原著粉也不要看,具体原因不赘述了……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首先,商业电影的制作过程是个极其复杂的工作,无论是前期、制作期还是后期,无论哪个环节出了幺蛾子都会功亏一篑,资金回笼也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所以大公司在电影立项阶段就会做大量考察调研,要考虑诸多因素。一般人不会在这上面像粉丝那样倾注过多的心血,都是拿钱办事,钱都拿到了谁管你那么多。

再者漫画、动画、电影,三个东西的逻辑大相径庭。无论是从制作流程,观看逻辑、还是面向的读者观众群体都是完全不同的。要把漫画、动画和电影结合,必然要求创作者面临具有横跨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体系,这对于商业导演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钢铁侠1】和【复仇者联盟1】能够获得空前绝后的成功,得益于乔恩费儒和乔斯韦登两人都是浸淫好莱坞多年,同时也深入美国漫画工业才能完成这样完美的电影;

【超人】系列能成功是因为好莱坞影视特效开始爆发,【蝙蝠侠】的两个三部曲,得益于蒂姆·伯顿和克里斯多夫·诺兰两位导演的天纵奇才,从视觉美术和剧情上分别做了大胆的创新,在结合两人专业的电影制作经验,得以成就这两个经典系列;

【X战警】系列和【蜘蛛侠】系列又得益于好莱坞特效工业的升级,能够完成以前电影里无法呈现的漫画里哪些飞天遁地的效果。

纵观这些成功的漫改真人电影,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或者导演个人的风格化,才能保证电影质量。

那么说回到这次【异人之下】的电影改编,乌尔善导演也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

如何把米二笔下漫画世界的异人们搬上大银幕,和他的「电影逻辑」结合呢?

上述那些成功的例子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1 用电影工业特效完美还原原著中的战斗场面、异能场面,贴近漫画;

2 完全摒弃漫画,把原著中的人物拿出来,用电影叙事逻辑原创剧情,用导演的才华硬撑。贴近电影。

第一点相对简单些(注意只是相对),第二种就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了,那么乌尔善是如何选择的呢?

全都要 。就是复联和钢铁侠的路子。

那么他必须要同时懂漫画和电影,这我都能想到,乌尔善导演肯定也能想到。在电影方面乌尔善导演已经是个成功的大导演了,无需多言。那么漫画方面呢?就是这里出了问题。

在预告片没放出来之前,我和朋友讨论异人电影的改编,毕竟我和朋友都参与了前期电影改编剧本的活动。我最担心的就是「落入对所谓二次元的刻板印象」,加入大量「搞笑」音效和所谓「漫画感」的画面。

「漫画感」也是个伪命题,当一个人抛出这个词的时候,本人,包括看到的所有人,对这个词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是漫画感?一堆人物顶着白毛粉毛,穿着杀必死的水手服就是漫画感了吗?影视的逻辑没这么廉价。这是cosplay,不是电影。如果单纯堆砌这些元素,平面图片你这样可以出效果,真人一旦动起来就不是恐怖谷效应了,是史诗级的灾难。

那么乌尔善导演理解的漫画是什么呢?他本人总结成了「年轻人对抗世界的规则和束缚」,电影里最明显的就是柳妍妍的自述。

包括最后张楚岚大战沈冲,也暗含了这个主题(沈冲这个来源于 @segelas 对电影的拆分)。

这个母体也不能说全错,但这个母体,它不是漫画这个艺术形式的母题,它只是一个切面。就像我上面聊天记录里说到的,漫画的深度来源于文学本身的力量,在这个层面上它和文字,影像、图画一样,它只是一个文学的承载形式,说准确点就是创作者选择的一个抒发自我的形式,我可以写文字表达我的情感,我也可以用影像讲述我的故事,我当然也可以选择用漫画来抒发我的情感。

首先漫画=年轻人,就不对。世界上有大量成人漫画(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成人),更有大友克洋松本大洋这种天纵奇才,还有古谷実藤本树这样的神经病(多说一句我觉得【从21世纪安全撤离】的导演李阳是中国的藤本树),这些作者怎么看都不是年轻人的代言人。你让十几岁孩子去看他们的作品,要么看不懂,要么根本就没兴趣。更别说涵盖面更广的欧美漫画了(人家现在取了个更高大上的名字——图像小说,跟你漫画做切割)。

那么「对抗」这个主题呢?

也歪了。

咱回看异人之下原著里的张楚岚,他对抗过所谓的成人世界规则吗?

当然有,他选择接过徐翔保护冯宝宝这个事情的那一刻,他就选择了对抗整个异人世界。异人这个族群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对抗普通人建立的世界体系。

但他们是那种传统意义上所谓「热血」的对抗吗?

不是,无论是异人这个族群,还是张楚岚,选择的方法是:融入规则,熟悉规则,随后最大限度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完成自己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什么?

异人的目标是:活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张楚岚的目标是:活着的同时保护冯宝宝并且寻找冯宝宝身世的真相。

异人是正常世界的「outlaw」,冯宝宝、陈朵这些临时工是异人这群「outlaw」之中最极端的「outlaw」。少数群体之中的少数群体,异人整部漫画的主题可以说是「异于常人的我们每个人,如何能够在这个正常人占大多数的世界中自处、自洽、顶天立地做个人,活着」。

每个人都自命不凡,都觉得自己不同于凡人,那你不想当个凡人,又要在「凡人」的世界里活着,你怎么办?你怎么看待这个凡人的世界?你怎么看待你自己?你怎么才能自洽地接受自己的「不凡」(魔化后的陆玲珑),或者最后发现自己也是个「凡人」怎么办(比如诸葛青看王也)?

这才是每个青春期少男少女都会有的思绪,大多数人成年后接受自己是个凡人平庸地活着,少部分人成年后倔强地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凡人,仍然保持着这种少年心性,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少年感,少女感。米二是把这种感情平移到了自己漫画里的「异人」身上。

所以异人原著里有对抗,但更多的是张楚岚们融入世界,甚至精于此道,世故圆滑地用世界的规则把所有成年人,所有成年异人玩弄得团团转,这才是异人漫画里「年轻人」们的处事方式,而不是单纯刻板的「对抗」。

乌尔善导演非常努力地分析了原著漫画的主题,得出来自己的结论,然后与自己的电影逻辑相结合。可以说努力了,但努力歪了。

那么在本部电影里具体如何实现乌尔善的这个母题?

单部电影叙事逻辑的完整性与原著草蛇灰线的天然矛盾

当代的商业电影大片一般是两小时左右,作为导演要在这两小时里铺垫前期剧情、世界观、立人物、推进剧情,最后要在结尾处选择一个节点作为单部电影的最大剧情高潮落位,完成主角的人物成长和剧情完整。异人原著漫画作为一个连载长达十年的长篇漫画,这个工作是非常非常难的,尤其是漫画里各种角落里的细节,比【进击的巨人】还要多,可能随便一句台词就是一个很久之后的关键剧情的伏笔,更别说群像戏里每个人物之间复杂无比的关系和情感。

作为一部漫改真人电影,你要怎么拆分原著的线索?你要怎么重新安排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你要怎么合理安排剧情才能符合三幕剧的基本格式?这些都是导演在前期要带领剧组进行的工作。

在电影的前半部,乌尔善选择了大量还原原著漫画中的「名场面」画面,导致了一个问题:剧情推进节奏飞快,在原著漫画里每一个情绪高潮的关键剧情像不要钱一样地一股脑全扔进去让观众看。

全是高潮,那就没高潮了……我以前写文章也是,每个角落我恨不得事无巨细呈现,我还沾沾自喜,结果被老师痛批:平了,没重点。

而剧情节奏过快又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张楚岚和冯宝宝的人物没立起来,观众无法代入,从这俩主角身上找不到情感共鸣点。等好不容易到了原著前期两人情感关系的关键节点:天下会大战,剧情急转直下转入原创剧情……

为什么天下会这里是张楚岚冯宝宝关系的关键节点?因为在这段剧情里,张楚岚面对冯宝宝无法控制自己的原始欲望,也不明白冯宝宝和自己张家的关系;冯宝宝的「天人之姿」又完全无法理解张楚岚。在张楚岚看来,眼前这个绝世美女虽然倾国倾城,但完全没把他张楚岚作为一个「人」来看待,来尊重。你要是个色胆包天的成年男性,冯宝宝请来一堆女孩左搂右抱那也就算了,作为少年人的张楚岚,他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原则(像GOT电视剧里的Jon Snow面对梅丽珊卓那样)。而这些,冯宝宝不明白。她只会想,你不就想下半身那些事吗,我给你解决不就完了?

不,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原始欲望驱动的禽兽,是因为人需要关注,需要爱。这也是为什么张楚岚得知自己之前整个人生时时刻刻都在得到冯宝宝的关照后,才接受冯宝宝的原因。

这道理连代表色欲的夏禾都明白。

这是两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产生裂痕。在这次事件之后,两人才算是建立了彻底的「信任关系」。张楚岚接受了冯宝宝,冯宝宝也接受了张楚岚。

之前制作剧版【异人之下】相关节目的时候,我们聊到过张楚岚与冯宝宝的关系,剧里有些镜头很像市面上爱情片男女主的镜头。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影视这门艺术,有些镜头的组合客观上会让观众往男女之情的方向去想,但并不代表导演主观上就是想呈现男女主之间就是男女之情。

张楚岚和冯宝宝这对关系,在天下会事件之后,就确定了他们两人是超越男女情之外的感情。

那么在电影里是怎样呈现的呢?

没来得及详细呈现这段关键人物关系,反而进入了原创的最后一幕……

也许在乌尔善的设想里,我把这段人物关系融入到我的最后一幕,是一个很完美的电影呈现手法。但这样就会产生最致命的问题:

在最终幕里,观众失焦了…… 我是要关注年轻人对抗世界的主题,看张楚岚大战金刚葫芦娃沈冲呢?还是关注张楚岚和冯宝宝这对男女主的人物关系呢?

更别说隐藏在最深处的张楚岚这个男主的成长线……

无论关注哪个,都会导致其他主题的弱化,从而失去关注焦点……

漫画分镜与影视分镜逻辑的不同

在整部电影里,乌尔善导演力求还原原著漫画,这倒是没错,只是,他忽略了一点:漫画分镜逻辑和影视分镜逻辑,完全是两个东西。

哪怕是黑白漫画与彩色漫画,分镜逻辑与视觉重心都完全不一样。

漫画是一个没有时间轴的形式,由一个个静止画面分镜构成,分镜(也就是大小不一的格子)的排列顺序,大小编排,观看顺序组成了虚拟的时间轴。

影视的观看逻辑是完全被时间轴把控,而且画面大小是一样的。

同样的一个画面,把漫画的分镜完全照搬到影视里,会导致视觉效果大打折扣。

比如漫画分镜的技法里有个最简单的手法:翻页的惊喜(富坚义博精于此道),即前一页用大量细碎的分镜或者对白铺垫剧情和人物心理,当翻到下一页的时候,忽然接一个完整大跨页或者单张画面,以达到阅读时的高潮体验(比如灌篮高手山王战最后流川樱木的击掌)。

井上雄彦亲自执导的【灌篮高手】动画电影已经上映(视频有版权问题就不放了,其实图片也有版权问题),在电影里看到这一幕完全和漫画是两个感觉。你看,即使是原作者亲自操刀,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更别说他人改编了。

异人电影前半部充满了把漫画分镜平移到电影分镜里的例子,如果制作前期绘制故事版能有个顶级专业的漫画家把控指导,和电影分镜师充分沟通(米二老师这不就是现成的),至少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割裂效果,希望第二部第三部前期阶段能够修正这个问题。

真人拍摄转描AI绘图是功是过

我明白乌尔善导演为何要在电影的回忆镜头里加入大量AI镜头,即真人拍摄后转摹,当然是力求还原出所谓的「动漫感」,与真人电影有一个明显的区分。而且这样可以节省大量人工和制作时间,对于电影工业化来说是个「好事情」。

但不得不说,先不提AI视频技术发展到后来会不会完美呈现这件事,目前的技术导致的画面抖动,展现的不是电影工业技术力,而是廉价感。电影里呈现的所谓「动画效果」,与市面上一堆视频软件里的AI滤镜,并没有任何区别……

我在我手机上就能看到,我为啥要花钱进电影院看这个呢?

想真人拍摄一遍,然后转描动画,不是没有先例。

哪怕看看押井守编剧的动画电影【人狼】,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人狼】整部电影,先是找真人拍摄了一遍,随后一帧一帧转描图像制作。

还有岩井俊二的【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

两部动画里呈现出流畅的真人动作与手绘风格的结合同样能出来「真人与动画」融合的完美效果。

当然这种方法会造成动画制作部分预算爆炸,而且国内优秀的二维手绘师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多能够支撑这种体量的制作,有钱的前提下量力而行。

电影工业化是个好事情,【封神】剧组当时用的模式连郭帆都去取经随后拍摄【流浪地球】。

我想僭越说一句,大胆开拓进取未知的领域是一件好事情,创作者就是要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才能够创新。但是过分沉溺于「工业化」的「术」会忽视「影像叙事」本质的「道」,封神第一部能够成功,肯定离不开前期阶段对主题和人物的把控,这点我觉得乌尔善导演比我更清楚。

我名字在电影结尾字幕,原本不想说这些,但实在是不吐不快,也是希望国内的真人漫改能够多出作品,毕竟从无到有,从0到1是开天辟地的事情,难度之大难于上青天,在摸索中前进。

至于美术部分,艳丽的色彩这些我就不多嘴了,我不是电影美术,而且我素描速写色彩三样色彩最烂,但实在是……

算了,不说了,多说了我怕我骂娘。

更多内容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