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该怎么理解王家卫的电影?

2016-08-20影视

王家卫的电影语言是独树一帜的减法,他用尽量只呈现情绪绽放点的方式,去流畅地构建电影结构本身。

墨镜王

一般电影叙事语言中的情节推进、人物全面展示等等,在他的电影能减去就减去,即便实在减不去的也尽量把其过场化,或者让其成为情绪绽放的一部分。

所以很多影评者看完王家卫电影会写很多关于情绪的文字,这种呈现出来似是而非欲说还休的感觉,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王家卫本身就是用情绪绽放的各点来构建电影结构的。

不对,是因为王家卫不是在表达情绪本身,而是用情绪做结构来讲故事。

a

大家应该都知道毕加索画牛的事儿吧,毕大人画出一条牛,然后不停地减少线条,来探索怎么能用最少的元素表达清楚这是一条牛。

毕加索的牛

换到王家卫这里,他的尝试比毕加索的还夸张。

如果说毕加索的尝试是在寻找最共性认知表现里的最基础元素。

那么王家卫的尝试就是寻找把基础元素削减到什么程度,只用感性修饰的笔触就能让大家准确地看出这是条牛。

我们以【花样年华】来看:

如果用毕加索画牛的思路来,那么这个故事就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两个各自伴侣出轨的人灵魂碰撞却没能走到一起。

而王家卫的表达尝试是,她很美,他苦闷,她婀娜摇曳,他克制而张力十足……一路描述下去我们会发现,事关整个电影剧情推进主线的那部分被简化省略到了极点,有些东西甚至根本没拍,但他把整个故事用光影的方式讲述得准确而精彩。

花样年华

b

王家卫的这种电影语言,由于在情绪绽放点上的着力表达,往往给人一种文学感极强的错觉。

为什么说是错觉?

因为王家卫的这种电影语言,恰恰是反文学化的,或者说至少是反文学结构化的。

首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电影和文学不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概念。

但这个具体怎么不是一种形式的感觉,还是有不少人是模糊的,也正因为此,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观众包括专业影评都完全用文学的方式去解读解构一部电影。

之所以出现这种模糊,是因为大家虽然意识到电影和文学不是一种形式,但还是固执地认为电影一定是文学视听呈现外延。

再想想,电影一定是吗?

或者说,电影制作需要文字或者文学这个工具,但她的视听语言是独立的一种表达方式。

那么,怎么才能在观众包括电影创作者本身接受文学表达耳濡目染千年的前提下,跳出文学表达的习惯,去呈现视听语言的独有魅力,并且让这种呈现让观众能够接受得到呢?

这第一步就是最难的一步,去掉文学表达的结构习惯。

这太难了,难到一开头就走不动,为什么?

就一个问题,去文学表达结构分的话,剧本怎么写?

没有剧本怎么拍?

说到这里,不知道各位意识到没?

王家卫电影大多没有剧本,不是他装逼,更不是他其实脑子里有成熟的剧本,毕竟他随时都在改,甚至拍很久又推倒重拍。

而是因为王家卫从构建一部电影起,就在心里去文学结构化,他自始至终是用块状图像和听觉在心中进行创作。

而这种创作的实现,因为本身构想就非文学或者文字形态的,所以在传达上就会很困难,只能不断地尝试和修正。

这也客观上造成了王家卫电影的难产,各种很久拍不出来一条,拍了一半重拍等等,原因就在这里。

【东邪西毒】就是典型的这种创作。

很多人会觉得这是金庸人名的古龙式电影,还是那句话,对也不对。

抛开文学化解读来说,这就是王家卫在大漠金黄的色块上,把离别、追忆、责任、况味等等情绪本身糅合在一起的一次表达尝试。

东邪西毒

c

那么王家卫是如何在心中去文学结构化,又通过什么方式去构建这些情绪色块的呢?

又或者说,观众要怎么去阅读王家卫的这种用一个个情绪绽放点来构建的影像呢?

其实也不难,一个关键词,记忆。

记忆的永恒(达利)

回想过往,会发现我们对很多深刻事件的记忆,是由点到面的。

先是一个最深刻印象的情绪画面在脑子里出现,比如爱情里第一眼时的战栗且迷茫,又比如送别亲人时,亲人的面孔会和送别画面重合再喉咙发紧等等。

好,现在我们跳出理性的要文学结构性地理来龙去脉的方式,不要去想具体的先后顺序和线索,是不是就会发现我们的记忆里是由一个个情绪绽放的画面组成的?

只要我们不刻意去整理,很多线索推进甚至过场都不会出现。

好,王家卫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在脑海中构建电影的,而我们看他的电影,就是在阅读他脑海里未经过系统文学结构化的情绪绽放组合。

最重要的就是跟随,即所谓的代入。

因此,王家卫的电影会呈现出一种观众代入后觉得把事儿和情绪都看得很明白的,但如果无法代入那就只是各种精致片段逻辑理不顺的感觉。

那么,我这里给感觉无法代入的朋友支个小招,你们把自己想象成时空警察,正在看系统传过来的一个人的记忆视听碎片。

也许就能帮你找到看王家卫电影的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