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纪录片?

2014-05-13影视

最近看了很多教育相关的纪录片,如【盗火者】、【出路】、【毕业后的大多数】、【高十】等,这里挑【父亲】聊一聊。

时间背景是2005年,故事发生在陕西蓝田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孩子韩胜利考上了西安一所三本,西安石油大学。父亲韩培印为了给韩胜利筹措学费(一年一万,三年三万),变卖了家里值钱的物件,猪牛羊,跑到西安的工地上打工,希望能挣得多一点。

为什么家境贫寒的韩培印愿意倾家荡产,不惜代价地送孩子继续读大学?我从纪录片中得到的答案是,韩培印对知识有种信仰。

片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在工地寝室里,工友们位在桌前打着扑克,韩培印坐在床头,抱着小本子念着自己创作的对联。工友们不耐烦地应和道,「挺好挺好」,就能让韩培印乐的很开心。那个本子上写满了他的「创作」和日记,内容也多是关于给孩子的寄语,无非是「只有你今天的辛苦才能换来明天的回报」。(每个月韩胜利找韩培印要生活费的时候,韩培印总会拉着儿子给他念念小本子上的内容)

韩胜利选择了当年热门的通讯专业。父亲还想象着,等到儿子这四年一过去,孩子就能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对着电脑办公。至少不用再像自己一样,种地,打工,下苦力讨生活。嘱咐孩子的话都是:你一定要在大学学一技之长;我看到报纸上有人得网瘾,你可不能去打游戏;我在工地上花不了多少钱剩下的都给你,在学校好好学习就行了,千万不要想着去兼职挣钱。

父亲在工地上挣的钱当然不够儿子的生活费和整个家庭的开销,每次儿子来找自己要钱之前,韩培印都要向工友们五块二十地借钱。他明白虽然自己为的是自己家的大学生,但毕竟工友们的生活也不容易,所以不敢多借。

韩胜利在西安石油大学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学费已经带来了足够的压力,而韩培印不允许韩胜利去兼职挣钱,「开源」不行,就只能「节流」了。韩胜利在学校早餐吃一块、午餐两块、晚餐两块,平时都吃便宜的素菜,隔两天吃一次荤菜改善生活。

他很懂事,功课上很刻苦。镜头中, 他捡起乒乓球台、篮球架下的矿泉水瓶放到自己的塑料袋里,从垃圾桶里翻出来啤酒瓶攒在宿舍里,收废品的来了就拿这些瓶子换钱;他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室友、父亲的工友送给他的旧衣服;跟记者说,他的室友有手机、有电脑、有MP3,而仅有一台公用电话属于自己。

我常听到的故事里都是,农村孩子读完大学就飞上枝头当凤凰了,有出息后能出人头地。但是韩胜利的故事与这些完全无关。毕业之前,大家都忙着找工作,韩胜利也在招聘会上走走停停。但一上午转下来,韩胜利连嘴都没有张开。我觉得原因有三点:

  1. 韩胜利可能性格本身就比较内向;
  2. 其次,他在学校收破烂、接受室友的施舍,这些经历可能让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再面试官面前丝毫不敢展现自己;
  3. 另外,就是他在学校里只学了课业内容,没有考虑将来工作需要什么能力,嘴里念叨的还是「通讯专业好,将来好找工作」,但根本不知道应该找什么工作、去哪儿找、该怎么赢得工作——这些在学校里都没有教。

对知识有信仰的韩培印,对儿子毕业后光辉前途充满了憧憬,他念叨着,大学生总是一个光鲜的身份,不可能面临没饭吃的问题。但是另一边,求职路上屡屡碰壁的韩胜利说,父亲接受不了他做保安、服务员、导购也得接受啊;得接受现实啊,现实就是这个样子。

韩胜利最终也没能留在西安,而是去了青海的一个县城。并且在户外工作,工资甚至不如在工地的父亲。

父亲也慢慢怀疑,当初倾家荡产让儿子读大学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中学毕业,在深圳打工的女儿的工资是儿子的两倍。别人问起,以后是否还会让孙子孙女上大学,往日对知识充满信仰的韩培印说「我看读书是没用的」。

这让我想到,身边的很多人对于高考、大学都有一种迷信,所以这些言论很容易听到:你考上一高,就能把一只脚踏进大学的校门了,将来就能在办公室吹空调了;等你考上大学你就轻松了;高考能决定你的命运,等等。

真的吗?我考上大学就能放心享受成功了吗,大学毕业我就可以衣锦还乡、光耀门楣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则韩胜利就应该有个美好点的结局了。

可这样的结局能怪谁?

怪韩培印?在工地上卖苦力,舔着老脸问工友借钱,为韩胜利筹措学费生活费。

怪韩胜利?农村家庭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总是差人一节的。能努力考入大学之后就不容易,又省吃俭用刻苦学习。虽然长进不大,但似乎也无可厚非。

既然都不能苛责,那就只能怪社会了,怪现在的教育体制了。

教育是一个大话题,但也是一个与每个人相关的话题,与这部【父亲】关系更为密切的是寒门学子的教育。「高考是寒门学子翻身(或者阶级跃迁)的最大希望」这个论点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没有异议,但是却没有多少寒门学子真的能够靠高考改变命运。

寒门学子的义务教育

对于在乡村学校接受小学教育的孩子,他们难以接触到 优秀教育资源 。一面中央要求清退民办代课教师,另一面在编公办教师根本留不住——乡村的交通、水源、网络、卫生条件,任何一方面都让师范毕业生望而却步。

熬过了小学考上中学,还要面临着 教育资源集中化 的局面。优秀的师资力量,优秀的生源都被集中在县市中几所中学。在落后的教育条件下,唯有心无杂念地苦学,才可能相较于其他考生在高考中有些竞争力。

寒门学子的高等教育

少数的幸运儿,在落后的义务教育中脱颖而出,在家庭的支持下坚持读完高中,与受过优越教育的学子经受同一张试卷的考验,来到了大学面前——1999年扩招以来,大学之门可能敞开得更大些。但是「出身越底层,考的学校越差」的大趋势是很难改变的,考不到有国家财政补贴的重点大学,只能自己掏高价上民办大学。

我们的教育输在哪儿?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入学典礼时,党委书记陈小筑的演讲。内容记不太清了,大概意思是: 大学四年重要的不是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能否找到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深以为然。

高考,大学真的重要吗?重要!但是重要的不是我高中的知识点背的有多么熟、大学的考试考了高分,而是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方向。

很多像韩胜利一样的寒门学子,因袭了父辈对于大学的幻想——大学就是最好的出路。他们在大学里刻苦学习兢兢业业,但毕业之后,却发现出路难走,全是绝路。这不是在宣扬「学习无用论」,而是在学习知识之外,「 培养思维方式」应被给与更多重视 。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活得明白。

衡水中学、深大附中都会向清华北大输送人才,他们无非是接受了不同的初等教育:前者以考点为导向,后者除了知识点考虑了更多综合素质。相似地,各种层次的大学也都会有好出路的毕业生,以及找不到工作的loser。在相似的环境下造成如此差距的原因,是在高中、大学这七年中,培养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群人会在学习之余,思考更多未来——考虑着: 现在的专业适不适合自己;如果不适合应该为转专业付出怎样的努力;将来从事怎样的职业;我应该如何充实毕业时的简历。如果自己成为一个科研型的人才应该把基础课程掌握扎实;而如果自己以找工作为导向的话,就看哪些功课对于岗位更有用,对于那些性价比低的科目,即使学分很高也不值得花太多精力 。这叫做「拎得清」的大学生。

而另一群人盲目地乐观着,他们认为我考进了一个好大学就完了,我的任务就是按部就班地把每一门功课学好,丝毫担心毕业之后怎么找工作。身边不乏这样的同学,他们说看到身边的朋友读完研究生,找的工作都很不错,所以他也打算考研试试。他们一面在学校开黑打游戏,上课就没抬过头,找人代写大作业,另一面高不成低不就,埋怨找不到好工作。毕业没俩月,本科学的知识忘干净,大学四年除了一身膘什么都剩不下。最后的结局就是—— 毕业了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失业的

很多中国父母对于教育抱着狂热的态度,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始终担心着哪个老师选错了、哪个补习班少上了、哪个大学报错了——他们给孩子的目标只有「考上好大学」。然后呢?很多学生在高三毕业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专业,听亲戚说金融挣钱多、电气就业好、材料有研究前景,就盲目地选了学校、专业。我们接受的教育中甚少有发觉自身职业兴趣,细致规划职业生涯的启蒙。后果就是,进入大学校园之后, 一部分人觉醒后成了忙着积累经验找工作的「功利主义」,一部分沉浸在自得中成为了得过且过混日子的「虚无主义」

韩培印已经老了,他时常会很自然地想到死亡。他在笔记本上写道:「我不可能再活50岁,大概能再活20年吧。20年是多么的快啊,在我30岁以前,总觉得人生的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可我现在才觉得人生的路是曲折的,但不是漫长的,而是飞快的。」

韩培印还是没有埋怨任何人、天意,或是体制——人能承受能力远远超乎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