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改稻为桑必须要在浙江进行,在南直隶(江苏、安徽)不可以嘛?

2024-01-21影视

可以,当然是可以。

对老道长来说,改稻为桑的目的就是充盈国库,其他的你们随意。

胡宗宪的意思是要慢慢改、分批改,先让愿意改的改,有了好效果,其他百姓就自然会配合。

这样的改法当然更符合民意,但皇帝可就会不大高兴。或许还会治他国策执行不利的罪名。

这个罪名胡宗宪个人也担得起。

但杨金水和严世蕃的首要任务是为君父分忧,哪敢惹老道长不高兴。老道长要求10分,他们要保证12分的完成任务才行。

于是杨金水急功近利凭自己的本事谈下五十万匹布的生意讨得圣心,以为是天大的功劳。看胡宗宪都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他自以为这事办的妥帖,还可以联合严党再捞一笔。把五十万匹丝绸的任务转变成地方政府官员的业绩和压力。

小说里写得很清楚,其实是有摊派的。

杨金水也端正了面容,声音里却透着兴奋:「咱们说正题吧。一年要多产三十万匹,上面打了招呼,十万匹让应天那边的作坊干,浙江的二十万匹当然是你来干。」

接了这五十万匹丝绸的订单,一年需要增加三十万匹丝绸产量。二十万匹让沈一石完成,另外十万匹交给应天府。

只不过【大明王朝1566】把视角给到浙江,没有写南京那边的情况。

浙江这边,这笔账就需好好算算。

杨金水和严党算盘打得很好:

1、让老百姓自己改效果不如让大户买田改的好。

理由严世蕃说得很清楚:

让那些百姓自己去改,产的丝都卖给了小作坊,织的绸便卖不起价。

所以只能让大户买田增加产量。

2、说是让大户买田,其实是让沈一石去买,买来的田名义上是沈一石的,实际上是织造局的。

织造局的本质是什么?织造局是皇帝的私产。所以田价只能低不能高。

若按市价买了田,怎么体现出沈一石对君父的一片忠心?沈一石背后的司礼监和严党及浙江的政府官员又如何从中捞钱?

所以要用最低的价买田。名为买田实为夺田。

杨金水要为皇帝和司礼监的人捞钱,严世蕃也要为严党捞钱。

这两人一拍即合,总要捞上一笔大的,浙江只不过是不幸被选中的牺牲品而已。

这把刀砍向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砍向哪里,都会有大量百姓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