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如何看待编剧圈111位老师抵制郭敬明和于正?

2020-12-22影视

氧叔在看到这个问题一下就想到了最近频频在综艺上犀利发言并有新剧上线的于正老师,所以这篇回答氧叔重点讲一下可爱的于正老师~

在表演综艺上担任导师赚尽热度的于正和郭敬明,被业内111名编剧联合抵制: 抄袭剽窃者不应该成为榜样。





这111位编剧中不乏行业大佬,【家有儿女】【还珠格格】【山楂树之恋】这样大作品的知名编剧赫然在册。



于正因为抄袭被告不是第一次了。琼瑶在2014年就公开起诉于正抄袭, 法院判决【宫锁连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编权,于正被要求向琼瑶公开赔礼道歉,五家被告则共计赔偿500万。



但于正拒绝道歉,接受媒体采访称:「 没文化才说我抄袭 。」

案件结束后,中国编剧协会139名编剧联名呼吁封杀于正,【人民日报】评价于正是「文贼」。



按照劣迹艺人塌房后再难复出的思路,于正的结果应该是退圈、再无翻身机会。可是,当抄袭门淡去,于正又回到了大屏幕,以导演身份坐在嘉宾席上,凭借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各种话题和综艺蹭流量、立人设。



于正的作品跟他本人一样,新品上架一定要占据热搜、捧出新人。 相比于其他编剧和制片人追求的经典作品,于正更愿意生产爆款,来势要凶、流量要大、演员必火、资本得强。



作为商业影视作品的编剧、制片人,于正的审美也极尽商业化。 一边极力迎合大众审美喜好,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作品,同时掌控着作品和演员。 他更像一个目标清晰的精明商人,这样的精明自然不会把抄袭放在眼里。



求利的审美

于正求利的商业审美,跟早期经历密不可分。

于正的初心是成为一名演员。两次报考上戏表演系都未被录取,他只好改考新闻系,再去表演系做一名旁听生。然而,不论是站在舞台还是剧组龙套,他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差生——身体颤抖、记不住台词、连续NG。



于正和杨蓉是大学同学

演员梦破碎,于正被迫转为编剧,凭着几部剧本被赏识,跟随香港导演李惠民学习编剧,但工资少、压力大、剧本不能署名,甚至在父亲去世时也不允许回家,被关起来完成剧本。



基于这样的经历,于正拼了命要大众看到自己,并且要对作品有完全的掌控权。 离开李惠民后,于正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将昔日恩师告上法庭,争夺剧本署名权。



编剧对演员的话语权有限,他就去做制作人, 用敏锐的市场嗅觉迎合大众审美,并不断试水,再把改良的作品在合适的时机呈现给观众,完成一个个爆款神剧。



相比于张艺谋偏爱平颧倔强电影脸、郭敬明喜欢在男主身上找投射, 于正对女主角长相审美并不体现在个人喜好上,而是尽量贴合观众口味。
10年初期,于正一手捧红了杨幂、赵丽颖、杨蓉、袁姗姗,都是当时大众喜欢的饱满甜美脸。





脸型饱满流畅,软组织丰富,几乎没有骨骼感。眼睛大而圆,双眼皮较宽,嘴唇饱满,鼻梁高挺。 没有距离感的灵动清甜,和当时流行的穿越、宫斗、甜虐感情戏完美适配。



近几年,甜美脸扎堆,剧情又从纠葛的恋爱线转向成长系大女主剧,于正的女主脸迅速转向由甜系转向盐系, 比如【延禧宫略】的吴谨言、【凤囚凰】的白鹿、关晓彤。



饱满亲切的邻家感减弱,软组织轻薄的脸颊凸显骨骼感、五官线条凌厉, 隐隐散发着攻气疏离感和强势个性。 能谈甜甜的恋爱,也能手撕黑莲花。



演员的长相也是作品服装色调的必然选择。
在色调布局上,于正要抓住大众眼球搏出彩。 无论是【美人心计】、【宫】还是【延禧宫略】,或鲜明夸张、或莫兰迪的色调风格给于正的作品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痕迹,保证观众第一眼看到作品时,就能迅速辨认并记住。





10年初的作品, 清一色荧光口红、饱和度极高的衣服、毫无质感的衣料道具 ,这些一同成了市面上最流行的风格。饱和度和对比度极强的阿宝色、整个屏幕一个亮度树立了「于正审美」。



虽然充斥着廉价感,但阿宝色在当时色调偏灰的电视剧大军中冲了出来,快速被大众记住,还捧红了一批小花小生。
甜甜的浓颜小花脸也能扛得住这样浓烈的色彩,不会被压制模糊掉。



而盐系脸和冷灰调的莫兰迪配色风格相同,禁欲、克制、朦胧。



阿宝色或是莫兰迪,也都是于正把握观众喜好的选择。

尽管流量资本双丰收,但于正知道在强烈同质化的冲击下,观众对于阿宝色的疲惫是必然,所以不断用其他作品试探大众的喜好。 电影【宫锁沉香】的调色和布景,就是在观察观众对莫兰迪配色和电影布景的反应。不过,当时时机不对,就没有批量搬上大荧幕。





【宫锁沉香】电影

在阿宝色和情爱主线的双重冲击下,观众逐渐疲惫,转为追求制作精良、人物饱满、女主不再是满眼爱情的傻白甜。
看到【琅琊榜】等剧电影版的调色和布景风格受到欢迎,于正立马转变,用电影【宫锁沉香】中摸索出的经验,【朝歌】【凤囚凰】情节、配色和布景立马转变,尝试迭代,最终在【延禧宫略】成名。





所以,【延禧宫略】说不上审美突飞猛进,而是于正摸清了市场规律,知道这样的剧当下能火,才搬上荧屏。 他始终都是那个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的商人。



照搬照抄也是转变之快的原因。听到【如懿传】立项的风声后,于正马上组织【延禧】剧组,两部剧的服化道和剧情极为相似,并不是偶然。



【如懿传】

而这些审美变化的成功,也在于把握住了三四五线下沉观众和年轻观众的喜好。 虽然同质化严重,但故事情节要么喜闻乐见,要么有大女主逆袭情节支撑,大众买账故事情节支持商业审美不垮。





对流量的掌控感才是安全感

对于年轻时被前辈压制的于正,掌控权和主动权等同于安全感,永远是「我说了算」。 他知道哪些事能挑起网友的兴趣,说什么能带来争议。把作品和自己不断推向风口浪尖,才会名利双收。



他把编剧、制作人和捧红新人流程化标准化,一切由他拍板。

于正会给新人配角机会,如果演得不错、合作愉快再安排主角。 如果演员符合当下审美、流量又不错,于正会量身打造与演员人设贴合的角色剧情, 不论是角色融入度和后期宣传,都顺水推舟,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杨幂敢自黑敢说话,性格直爽、快言快语的晴川刚好适合。农村出身、拼搏倔强感的赵丽颖,由宫女努力坐到女官位置的陆贞就是她的投射。这套捧新人的方法论,屡试不爽。





自信过头就是盲目自负。 于正总沉浸在大家长式的认知里,对自己的审美有着笃定的坚持:我捧红的演员,就是艳压众人,我也要负责到底。「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溢美,一旦用力过猛就会招至黑评。



评价袁姗姗是「第二位范冰冰」「绝色大美人」,把吴谨言和孙俪的演技对标,把自家艺人推上风口浪尖,让网络上出现了不少负面声音。合同到期后,袁姗姗并没有和一手捧红她的于正续约。后来,靠马甲线才洗去了于正当年的影子。



这套营销策略,于正也用在了自己身上。 被怼不要紧,有话题、有热度、能引战就行。内涵小作文、出口成瓜频频上榜。



19年和20年,于正上热搜达70余次,比一些演员明星的露面频率还要高。





于正部分热搜,「把椅子坐塌」上热搜也行?
著名编剧刘和平评价于正:「于正不是在搞创作,他是在赚钱,笑骂由你笑骂。「收割了资本、流量和名气的于正,自然不会把抄袭指责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这些只不过是助他成名的东风罢了,他的目光只追随市场。



遭到百名编剧集体抵制,于正也没着急。编剧的话语权有限,加上商业审美和抄袭情节资本方和观众都买账,于郭也一直能活下去。但时间长了,劣币驱逐良币,辛苦原创的编剧被打压,最终损害的是影视作品质量。



想要清风徐来,就要靠资本、导演、观众各方面共同抵制。对于吃资本红利的抄袭编剧,持续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直到退出市场和行业。 在这场支持影视品质原创作品的运动中,哪怕如你我这样的吃瓜群众,也是决定行业生态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