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数码

如何评价某些人把Hi

2015-07-30数码

因为评测器材的不一定懂音乐。

声音和音乐,是两码事。

就好像评测器材的不一定懂摄影艺术一样。

徕卡照相机为啥迷人,因为设计照相机的人,既懂机械和光学,又懂摄影艺术。

声音和音乐不都是声波吗?

光照和光影不都是光波吗?

不是。

你能说出二者的区别吗?

区别在于:

音乐和摄影,可以令人愉悦。

注意,这里的愉悦是广义的愉悦,即可以让你开心、伤心、乃至愤怒。但整体而言,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爽」。

在记录、储存、重放设备,都远离真实感官的情况下,

对于音乐和摄影艺术的理解,

则是出好效果的关键。

毕竟,一首曲子,通常不太可能从头至尾只有1KHz这一个音高。

别跟我抬杠,还有一首曲子4分33秒,从头至尾一个音都没有呢。

如何放好帕格尼尼24。如何放好肖斯塔科维奇。如何放好勋伯格。如果你不了解他们的音乐,你可能就不知道什么是个好。

你会说,我失真低,低至0.1%

低失真就能放好音乐吗?

显然不能。

因为失真是有测量方法的。

而测量方法又是有测量的声音样本的。

只要这个样本不是帕格尼尼24。

测出来的东西,就不能保证在播放帕格尼尼24时,非常接近现场录制时,演奏家正在演奏的情况。

所以各种参数都只是相对简单的模型进行测试而已。

与真正复杂的音乐相比,微不足道。

什么时候测试能够测试一首曲子是否充分表达了肖邦的哀伤、贝多芬的思想,可以说这个测试才完整。

显然现在的测试,都是脱离音乐的测试。只是声波测试,频率发生器测试。

请问,有没有音色还原测试?

没有对吧?

1把意大利名琴,现场演奏,现场录制,现场重放。

对比不同的音箱/耳机,哪个最能还原小提琴的音色,这样才行。

同样,影像,也很难还原。

真人在左边,显示器在右边。左边和右边完全一致。

可不可能?

显然不可能。

就怕对比。

你可以单独显示拍摄的图像,但是你不能去和真的东西对比。

一幅梵高真迹在眼前,一个EIZO显示器在旁边,就能显示和梵高真迹一模一样了么?

显然不现实。

不然美术馆,就不用展示显示器尺寸范围内的画作了,直接把显示器套个相框,翻拍后显示就好了。还省的被偷被损。

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你在网上看,根本不知道。

你看到的,是拍摄蒙娜丽莎微笑相机、调色人员对比画作和他的理解与认知后进行校正的颜色,并不是原画在正午阳光下的颜色。

真画,和你看到的、显示屏显示的画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如果你身边有苹果旗舰店,你可以看看他们旗舰显示器播放的影片,逼真、震撼,可是不真实、不感人,只是刺激。

人的感官又好骗、又不好骗。

就像【盗梦空间】一样,人的感官有时候会发现一些不合理的细节,而识别出当前是虚构的。

比如听音乐时的齿音,一听就是假的。

而没有齿音,又会有解析不足的问题。

人耳对于变化中频率声压强度的变化有时候也蛮敏感。会觉得突然亮或者突然暗。

影像方面,分辨率和对比度没办法同时提高。但真实世界不存在分辨率和对比度的问题。

所以影像很容易出现瑕疵。

从声音录制的角度,现在还分为两个派别呢

一个派别,是单乐器的干净。

一个派别,是整体感。

比方说一架钢琴,你怎么录?

哦,俩麦克风,放在钢琴里。

录出来的声音,超干净,超清晰。

但听众可能趴在钢琴里听钢琴吗?

不可能。

所以你给这对麦克风,得加混响。

可以通过专门记录环境反射声音的麦克风,把录制下来的环境音与钢琴内麦克风录制的声音混合。

得到的就是既清晰,又有现场感的声音了。

但这样的声音,与你在音乐厅听见的声音一样吗?

显然不一样。

太清楚了!

音乐厅听见的声音,是混在一起的。

所以又有一种录音的方法,是给你一个整体的感觉,录出来真实的声场,而不是混音混出来。

但这样的录音,不是纤毫毕现,而是有些混沌的声音。

尤其是交响乐,你应该每一个乐器一个麦克风,最终混音;还是整体就用两只麦克风,模拟人耳,在音乐厅最佳位置进行录制?

其实是无解的。

两种录音师对音乐完全不同的理解,录出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从话筒的摆放位置,甚至从录音师选择话筒开始,这件事就没有一定之规。

录音介质同样有唱片、模拟开盘带、PCM录音机、DSD录音机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声音的技术规格也不一样。

到还原。

音响老师傅说,你听到的声音都是「模拟」的,而不是真实的。

这里的模拟,指的是「假」的的意思。

如何真,就看谁「模拟」的惟妙惟肖。

那么播放「高清晰度」录音,和播放「具有整体感」录音的设备,显然也是不同的。

一个追求的就是纤毫毕现,另一个追求的就是临场感、脱箱脱塞感。

前者声音直白就是好,后者就需要有一些「味道」。

有时候录音师和乐迷对声音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各有各的局限性。包括音乐演奏家,对于声音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那么音箱耳机能以低失真来不变应万变吗?

实际上很难。

一个设备有一个特色,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大而全,耳机至少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举个例子,耳机:

人声好。

音乐整体感强。

解析力爆棚。

音色好。

通透度高。

低音量感质感十足且下潜很深。

大动态、大编制、大声压下层次分明。

没有齿音。

久听不累。

久听不闷。

可以挑瑕疵。

可以无视瑕疵。

声音甜美。

暖。

冷。

温润。

迅速。

密度高、过渡好。

延伸好。

可以播放超声波。

可以播放次声波。

声场与定位准确。

隔音好。

舒适度好。

摇头晃脑不会掉。

可以戴眼镜。

。。。

从聆听无扩声现场、录制无扩声现场、到重放无扩声现场,每一个环节其实都会夹杂「人」的因素在其中,无可能脱离「人」来单独研究。

你只是做简单的双盲也没啥用,因为你没法确定这个人是乐迷、演奏家、还是录音师的角度并且功力如何。

并且你从源头上,就无法不掺杂人为的因素,这是谁做的小提琴,这是谁演奏的小提琴,他是否在世,是否可以当着你的面在同样的录音环境,一遍遍对照录音反复演奏给你听。

你这样去辨别器材的结果,才是最接近真实的结果。

而你在这个过程中,所进行更换电源线的行为、更换USB线的行为,甚至不要USB线,采用光纤、甚至无线传输的方式的行为所带来的进行双盲实验判定所带来的提升,才是更为客观一点的。

而且,这演奏家和录音师的水平、以及琴的音色、乐队的级别还得是世界一流水平的。

显然,这很难实现。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甘于「玄学」而不去追求「真实」的声音了呢?

张枝摞的建议是,相比提升器材,更应该从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入手。

有机会多听现场,尤其是大牌。

多买唱片,CD、黑胶唱片都来着,

而不是在在这讨论「黑胶是不是智商税」。

听音的过程中,讲究「最简通路」。

比如Apple Music,支持iOS/macOS的DAC,直接插耳机,或AES输出到数字有源音箱,或AES/光纤/同轴输出到数字功放推动无源音箱,或模拟输出到模拟有源音箱。

听黑胶,模拟唱放,模拟有源音箱。或分体式模拟前后级,最好后级是纯甲类功放。

这样从听音通路上,你是最简,就避免了音质经过多次DAAD而劣化。

至于重放的级别,就看你的消费能力,以及是否舍得投入了。你会得出属于你的实践结果。

我目前的数字通路还是可以的(避免广告,不涉及品牌及型号,有需要可付费咨询)

iOS Lightning >

闪电转USB3相机转换器>

< Lightning 充电线(充电宝)

USB type-A 转 USB type-B >

支持iOS协议的声卡 >

XLR模拟输出模拟有源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