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数码

如何看待李楠发帖表示小米与徕卡合作是「把华为嚼过的口香糖捡起来贴自己身上」?

2022-07-24数码

说小米不够有品牌意识和原创精神,我觉得这句话没毛病,在和徕卡的这波合作里,小米最大的问题是把徕卡抬得太高了,技术进步依赖于徕卡可以理解,品牌塑造依赖于徕卡就奇也怪哉!

我此前说过这个事儿:

我就问小米几个问题:
第一、徕卡对于小米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助力小米成就高端品牌,还是取代小米品牌,就直接卖徕卡品牌?这个过程中,小米是核心和主力,还是说,只是徕卡的ODM厂商?
第二、小米整个的营销过程,基点到底是小米,还是徕卡?营销的结果到底是小米牛逼,还是徕卡牛逼?如果营销支点落在了徕卡身上,那么如果说接下来其他品牌也推出和徕卡联名的品牌,是不是其他品牌的产品就一样牛逼?人家买这台机子是冲着小米来,还是徕卡来?不要说不可能,实际上徕卡联名的产品不只小米一家,手机上就有夏普,手机之外好几个产品了。
第三、小米和徕卡合作,到底是助力小米实现品牌的高端化,还是说依靠徕卡品牌,借用徕卡品牌,做眼前生意,手机卖一台算一台?
想要借助徕卡的品牌做支点,这没什么,挺好的事儿,但支点的未来在小米身上,还是在徕卡身上?

从技术角度,和徕卡合作问题不大,学华为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作为中国最成功的高端手机品牌,华为的每一步成功的关键动作,都值得小米借鉴和学习。

这句话不是贬义,也不是嘲讽。实际上,华为也在做类似的事儿。

比如设计上的学习苹果。

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儿,MatePad Pro 12.6发布的时候,华为引入了Dock栏设计,在发布会之前的一次内部沟通会上,媒体们看到这个设计的时候直接提问,华为的这个Dock栏设计有非常明显的苹果风格,后续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抄袭苹果,华为怎么看?

华为给出的回答是, 消费者体验是第一位的,苹果身上有非常多的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点无需否认,也不需要刻意避开

后续关于MatePad系列抄袭苹果的言论其实并不多,根本原因在于MatePad系列平板的整体产品特点是鲜明的,其所选择的产品进化方向和iPad是不同的,MatePad系列以-平行视界、智慧分屏为核心的系统交互革新、以超级终端为基础所构建的跨端协同,等等,这些东西是华为主导和迭代演进的。

当两个产品的整体内核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的时候,细节上的相似之处其实没那么重要,只要你是为了体验的提升而相似,而不是为了相似而相似,即可。

为了体验而相似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了相似而相似则是精华糟粕一把抓。

至少营销上来说,小米把徕卡抬得太高,就属于典型的精华糟粕一把抓了。

在12s 系列的整个传播过程中,小米花了太多的精力去抬高徕卡,绑定徕卡。

比如发布会之前雷军说的,徕卡卖得贵是靠技术:

徕卡作为一家实质性上的数码科技领域的奢侈品品牌,这是一个公认的结果,在数码相机时代,徕卡早就落伍,早就不是当年德系双巨头时代的技术支持和驱动的品牌了。

徕卡相机卖得这么贵,也和技术没半毛钱关系,卖得其实就是所谓的情怀和底蕴。

纯论技术,在民用相机领域,徕卡和日系的距离已经是代差级别的了,徕卡现在很多东西其实就是依赖于日系完成的,比如和松下的联名,真的就是联名而已,松下做技术,徕卡贴标。

雷总说这个话的出发点其实不难理解,奢侈品和联名溢价和小米的传统叙事语境是冲突的,小米的语境是良心和性价比,这和徕卡的溢价模式是背道而驰的。

为了解决这个冲突,小米硬生生和徕卡来了个反向定调,可徕卡就摆在那里,指鹿为马的营销并不会改变徕卡本身,恰恰相反,会让人这个品牌不诚实。

更何况,高端化本身就和小米过去的叙事语境是冲突的,性价比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句话在高端化过程中,一定要认清楚,高端化的本质就是溢价能力的构建!

这也是小米给出的另一个让人迷惑的点,一方面全力追求高端化和品牌溢价,一方面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然后就有了我们所熟悉的米系高管的日常合集。前脚刚刚我卢本伟打死不吃,后脚就真香定律了。

抬高徕卡之后绑定徕卡,这是我感受到的小米这次传播中最大的主线,所以就有了那句神一样的广告词「这真徕卡」:

这句广告词按照粉圈的解读,那就是,这是真的徕卡,那谁是假的徕卡?暗示讽刺华为。

这个解读当然是可笑的,它的可笑之处在于,在一个默认徕卡高高在上的语境里的思考,而这个默认,恰恰是错的。

华为和徕卡的合作五年,本质是华为影像的成功,而不是华为联名徕卡的成功。

实际上,在今天的主流消费者群体里,徕卡的存在感是极低的,这个极低其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相机本身在大众消费市场的存在感就在不断下降,另一个是徕卡在专业相机领域本身也是明日黄花了。

华为联名徕卡这个事儿重要的从来就不是徕卡这两个字,而是传统影像巨头这个概念。

但过去十年里,整个消费认知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恰恰是,手机对相机的替代,手机是比相机更好用的日常记录工具。

所以这个时候,更好的概念是传承和进化,在传统影像巨头的经验能力帮助下,构建新的影像认知,完成新的影像进化,这个才是一个很适合的概念。

小米学习华为,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和徕卡合作也没什么问题。

但把徕卡供起来,当成小米旗舰的精神内核去塑造,问题很大。任何一个真正强大的品牌,你可以在产品和技术上依赖供应链,但在品牌塑造,尤其是品牌精神内核的塑造上,一定要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你技术和产品打造依靠供应链,你品牌塑造还依靠供应链,那么什么才是你小米的呢?

是不是接下来有一个品牌,买了高通的芯片,三星的屏幕,索尼的传感器,加上谷歌的系统,然后再贴上一个徕卡的标志,就可以取代你了?

反正这真徕卡嘛,跟你小米有什么关系?

又或者,我再来点这真蔡司、这真尼康、这真佳能、这真索尼、这真富士、这真适马、这真奥林巴斯、这真宾得、这真adidiaos?

所以,某种意义上,李楠的这个话,是对的。他也的确是从传播的角度来评价这个事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