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白芸豆阻断片真的能减肥吗?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2023-02-23科学

可以帮助减肥,但它不是「减肥药」。

所以,你只有知道它的「原理」和局限性,才能用好它

白芸豆能限制能量摄入的原因是里面的 α-淀粉酶抑制剂。

它利用了小肠只能吸收小分子糖、不能直接吸收大分子淀粉的特点

  1. α-淀粉酶抑制剂抑制了小肠里α-淀粉酶的活性;
  2. 活性降低后,一部分淀粉不能被分解成小分子;
  3. 不分解的淀粉无法被吸收,只能被排出体外。

这个原理简单粗暴,很多文献也证实了它的有效性——为什么有些人吃了却不管用呢?

因为它有以下这些局限性。

一、能量的来源远不止淀粉

白芸豆中的 α-淀粉酶抑制剂只能降低对淀粉的吸收,对其他的营养素是无效的。

比如蛋白、油脂,甚至同为碳水化合物的蔗糖、葡萄糖等。

部分商家宣传的阻断油、糖、淀粉的吸收,是夸大了它的作用。

在我们日常膳食中,淀粉提供的能力占多少呢?

我们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60kg成年人一天摄入的食物为例:

  • 肉、蛋、奶 :250g左右;
  • 主食 (米饭、薯类、杂粮):300g左右;
  • 水果 :100g左右;
  • 食用油 :40g左右
  • :50g左右,约为500ml可乐的量;
  • 蔬菜 :不是主要热量来源。
  • 1940大卡的热量摄入,淀粉大概只占720,还不到40%。

    而且,年轻人饮食中,零食、奶茶、饮料的占比较高。

    ——这些食物里,油脂和糖是提供热量的主要营养素,是白芸豆管不了的。

    简单来说,白芸豆能影响的热量可能只占热量摄入的40%,甚至更低。

    二、淀粉酶抑制剂不能完全阻止淀粉水解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淀粉在人体中不只有一个消化场所:

    从口腔开始、到胃部、到胰腺小肠、再到大肠,我们都在消化淀粉

    而白芸豆中淀粉酶抑制剂需要经过胃部的消化,在小肠那儿集中以后、才能开始作用。

    也就是说,它不好抑制唾液淀粉酶在口腔和胃部的作用~(虽然淀粉的主要分解场所在小肠)

    另外,酶抑制剂一般都达不到100%抑制生物酶的作用

    ——没有具体做过白芸豆的抑制剂效果,但在我平常实验当中,抑制剂能抑制50-70%的酶活,已经是相当好的结果了。

    而且,前提是抑制剂必须吃够量!

    在我看到显示有效的实验,白芸豆提取物的摄入量都在1500-2500mg/天,量太低了可能就抑制10-20%的淀粉酶活。

    所以,两项加起来一算:

    假设淀粉有75%在小肠分解,抑制剂在小肠能抑制60%的酶活,就是75%*60%=45%。

    算上每天从淀粉中摄入的热量大概720kcal,吃足量白芸豆能阻拦的热量是:

    720*45%=324kcal

    大概就是两罐330ml可乐的热量。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最后

    简单来说, 白芸豆类的功能食品在吃够量的前提下,是有一定效果的 ——这也是我知道为数不多的,光依靠吃就能瘦的食物。

    但是,它毕竟不是药物,在上面最理想状态下,也只能影响300多kcal热量的吸收。

    实际使用可能还达不到,这也是大家觉得它时灵时不灵的重要原因。

    所以,白芸豆类食物只能作为减肥助力,而非主力——想要减肥,还是得在控制热量和增加消耗上下笨功夫。

    如果想要用好它的话,可以加上两个使用小技巧:

  • 吃够量 :建议选择带标识含量的白芸豆提取物(胶囊),要吃够量才有效;
  • 减少非淀粉类热量的摄入 :尤其是高油高糖的食物,这是白芸豆能力范围外的领域。
  • ——谢谢阅读!

    资料:

    1. Regular intake of white kidney beans extract (Phaseolus vulgaris L.) induces weight loss compared to placebo in obese human subjects. Shenli Wang, Lishui Chen, Haiying Yang, etc. Food Sci Nutr. 2020;8:1315–1324.
    2. Structural factors governing starch digestion and glycemicresponses and how they can be modified by enzymaticapproaches: A review and a guide.Konstantinos Korompokis, Kristin Verbeke, Jan A. Delcour. Compr Rev Food Sci Food Saf.2021;20:5965–5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