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具体看来有三个原因,下面咱们来一个个讲。
其一,创作者能力有限。
三国、水浒、西游都是群体创作,故事从出现到成书,经过宋元明多个朝代的说书人打磨,几百年迭代之后,最终才由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写定成书。
这些故事的主要创作者是活跃于瓦舍勾栏的说书人,文化水平一般,对历史和地理认识不够精通是很正常的。
比如【水浒传】第一回开门就错: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嘉祐三年是1058年,而范仲淹去世于皇祐四年(1052),死了六年居然还能「越班启奏」,这个时间相距水浒的故事也就是70年左右,以范文正的名望,出现这么大的纰漏显然不应该。
其二,故事来源不一样。
水浒不同于三国西游,三国有【三国志】这样的底本,西游有【大唐西域记】这样的底本,
水浒的故事发生的晚,主线梗概就是造反招安,因此创作空间更大,拼凑剪切的痕迹更明显,漏洞相对也就更多。
水浒传的故事发源地有四个:
太行说(山西)——【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