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怎么看待重庆主城都市区扩至21个区?

2020-05-11科学

今儿个不用加班,就来说说这个折磨了一批人的话题。 首先说总结论:「主城都市区」这个名字不新鲜,但它的提出是重庆都市圈建设从虚名走向实质建设这样一个转折阶段的重要节点。这是重庆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遵循都市圈发展客观规律,进一步明晰的区域发展战略。

这就涉及到几个话题。

话题1: 重庆区域发展战略的沿革。

为什么说主城都市区这个名字不新鲜,重庆全市分区发展和分区治理的概念是由来已久的,主城都市区这个范围分分合合,从98版总规就有「市域中心城市及其城镇密集区」,不过那时候少了南川、涪陵。现在「一区两群」的提法和06年的「一圈两翼」范围划分其实基本是一致的。为什么改名了呢?

「1小时经济圈」改为「主城都市区」,其实本来双城经济圈出来前是叫主城都市圈的,是响应发改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提法,要建设都市圈,然后1月份双城经济圈区一出,为了区分开来,改成了主城都市区。(PS,「都市圈」「都市区」这些概念太混乱,学术上经常混用,一定要配合这个改名进行界定的话,就当都市圈是可以跨行政区的吧,比如广安都可以算到重庆都市圈里,四川的知乎er如看到请内心diss就行。)

「两翼」改为「两群」,这个么感觉是受到城市群提法的启发,但渝东南、渝东北实在是谈不上城市群,so城镇群来了。这样名字上就突出城镇之间联动协同发展,带了发展导向,而原来的「两翼」是单纯的地理区位。

请勿COPY使用

话题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这么一句话,地方怎么解读,重庆中心城市是哪里?重庆的答案是「主城都市区」。改变以前主城九区小马拉大车的格局,而是将重庆主城都市区作为带动成渝地区发展的大马。

话题3: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首先,希望能有一个认知,主城都市区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都市圈的概念,半径都120公里了。类比长三角,都从上海到无锡了。so,不要再提12区不觉得自己是主城的了,确实就不是一个城市,未来也不会是一个城市。

2019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发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发改规划〔2019〕328号)。为什么发这个文,这就涉及一个新型城镇化的话题——「城市群」。17年10月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还不具备建设城市群的条件,或者说还处于城市群建设的初级阶段。

so,国家发改委是这样说的「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年来,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但城市间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更加聚焦「都市圈」,相对弱化城市群。本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出也是隐含了这个意思的,16年发改委提的是成渝城市群,为什么改名,就是因为成渝地区发展阶段还没到,瞄准近中期更应当重视的是「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与强调都市圈发展是呼应的。

话题4:重庆都市圈发展

结论中提到的「重庆都市圈建设从虚名走向实质建设这样一个转折阶段」,是要在这里谈谈的。

前面也说了,主城都市区这个名其实是有历史对照的,「1小时经济圈」那个阶段应该说都市圈的建设还止于名上,或者说在于打基础上-交通设施建设,但经济互动,产业扩散并没有发生。但随着主城区发展越来越成熟,营商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提高,以及重庆政府隐形的政策引导和主动地搬迁企业,产业外溢在实实在在的发生。渝西地区尤其是璧山、江津等区的制造业发展应该是还是不错的。10年以前,渝西12区在主城都市区的经济人口占比都是下降的。但10年以后,渝西12区经济占比开始回升,人口占比开始稳定,可以预见未来人口和经济占比都将进一步提升。

渝西12区在主城都市区的GDP/人口占比

主城都市区的提出一定会有配套政策的,对于渝西12区来说肯定是政策利好,这些政策可能是平时很难感知的,但确确实实会影响地方发展。就拿上一轮的工业用地的配置来说吧,15年以后重庆工业用地指标是向渝西地区倾斜了的,配合了渝西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从土地出让数据来看,15年的时候主城9区和渝西12区出让工业用地差不多是1:1,但19年的时候大概1:5,这是政府土地出让指标控制和市场选择的共同结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