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该住住,新风系统加开窗就可以了。从数字上说,0.07已经符合要求(国家标准0.08),孩子可能更敏感一些,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如果家里是有孕妇这种情况,就最好再处理处理。甲醛的急性毒性是比较可怕,但通常也要在0.1以上才会让人有感觉,而要出现咽喉痛乃至失明之类的中毒反应,那都是0.5以上了。低浓度的甲醛长期积累,风险主要是致癌和致畸,国家标准的0.08,致癌风险也可以忽略,但是致畸风险,目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所以孕妇房的甲醛浓度还是要尽可能低一些。当然了,致畸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甲醛只是风险之一,毕竟胚胎发育阶段,就是机遇巧合,说得不好听,可能坐一趟飞机的辐射恰好让胚胎发育不正常了,那也没准儿。
然后我要开喷了。
知道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甲醛焦虑吗?看看 @白垩纪 的回答就知道了,神特么仪器检测0甲醛0tVOC,这要不是用仪器玩一些伎俩,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为
环境中甲醛和tVOC就不可能是0!
甲醛的分子式是HCHO,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醛类物质。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很多人都误以为甲醛只是来自于装修材料,特别是各种板材。但是,自然界本身就是甲醛的释放源,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就是有甲醛本底的,而且这个数字并不低,室外差不多0.02-0.04,而室内差不多是0.03-0.06(老房子)。这些数字是我经常拿着手持式小仪器测出来的,最高的数据曾测到过0.25。可能很多人觉得小仪器精度会很差,但是咱有文献佐证 [1] :
图片里面的单位是μg/m3,换算回来纵轴就是0.01-0.05,测试结果显示,室外甲醛浓度在0.023-0.030,而室内则是0.024-0.035;的确比我的测试结果精确,但是我测出来的结果也基本落在误差棒的范围里面,还是比较可靠的。
如果你觉得这个数据还有质疑,那我再附上测试位点示意图:
这是室外取样点,位于重庆市,密密麻麻的取样点,都可以证明,甲醛的实际浓度不可能为0;
这是室内取样示意图,也还是很科学的。
至于测试方法,大致是这样的:
相比于绝大多数野鸡检测机构,这个够专业了吧?
如果觉得这是国内检测的数据,也许作假了(并没有必要),那咱们看个欧洲的 [2] :
这是德国一项测试的结果,上面的小三角是同一年竣工的新房子甲醛浓度;下面的方框,是使用了新风系统后的老房子,综合下来室内的甲醛浓度就是0.03-0.05,至于0.07,确实是高了点,但不离谱。
现在请说说,0是怎么测出来的?
仪器问题吗?那我可以明确地说,如果不是仪器本身的传感器有问题,或者干脆对仪器做了手脚,小仪器的数据都是会往上飘的。这是因为,市面上的传感器基本都是通过和甲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检测电流大小测算甲醛的浓度,那么在这里面,它不可能只对甲醛反应,所以其他还原性物质也会干扰测试结果,最典型的干扰物质是氨和硫化氢。基本上我把仪器放到厕所,都会有比较明显的上升。
我的确不信任我手持式仪器的结果,但是你说用这玩意儿能测出0?我测了这么多次,室内室外全都有,最低示数也还是0.02,而且这也符合实际。
那好了,什么人需要要对你证明,我能把甲醛的浓度变成0?哪怕是瞬间的?
有趣的是,在上面那个回答的评论区里,作者一直在用「初中物理知识」打发那些反对他的人,我寻思初中物理也不会教甲醛吧?甲醛这个分子,至少也要到高中化学有机部分才会说到,而且中学根本不会接触甲醛的处理问题。而他一个看似专业做甲醛处理的人,居然坚持认为空气中甲醛浓度为0,只要把脏空气都抽走了,读数就应该是0,看到这儿我也算明白了,要想骗过别人,先得把自己骗过去。
正是因为他误以为空气中没有甲醛,所以才这么执着地「追求」甲醛读数为0,可惜也正是这个做法,暴露了甲醛处理行业的臭味勾当。那些看着处理以后室内甲醛浓度居然为0,然后兴致勃勃住进自己的房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当了冤大头。
所以,再回到问题,如果实测数据0.07并不可怕,可怕的反而是一些通过作假手段,谎称能让你的房间0甲醛的人。就这现在有上千人点赞,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屁颠颠地去找他做所谓的0甲醛处理了。
另外说个事,我自己喜欢随身带着甲醛仪,自己家其实倒还好,每次开机测试都是0.04和0.05两个数字变化,因为频闪问题,只能拍个小视频看一下(好像比照片费的流量还低一些?)。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2347216400384000但是,有的酒店就比较夸张了,我猜测应该是和酒店里大量用板材隔断有关,而且酒店室内不是地板就是地毯,而家里面用的是地砖,所以差别比较大。我建议带个这种手持式的,出差什么的有个参考,遇到0.15以上的就果断换店,酒店怕惹事,一般也不会为难消费者。当然了,如果想靠这个维权,证据也比较薄弱,所以我也不建议去和酒店硬刚,出去毕竟是为了住得舒服,不是为了吵架。
我这个仪器是霍尼韦尔的,用了四五年了,当时买了一千大几,还是做活动抢到的,查了一下现在相同功能的只要四百块了,果然民用品实现量产了成本降得很快,想当年在工厂用霍尼韦尔的工业传感器,那叫一个贵。四百块买个不被奸商忽悠,顺便还能外出随时检测,总还是划得来。
不建议用试纸型的,那玩意儿真就只是看个大概,没什么意义。电子传感器虽然有误差,但误差还是可控。
参考
- ^ Li B.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in residen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its emission rate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9, 147(1), 540-550
- ^ TungaSalthammer, Formaldehyde sources,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s and air exchange rates in European housing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9,150,21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