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如果有一个存在了上亿年的垃圾堆,会进化出吃塑料的生物吗?

2022-02-09科学

答案是肯定的,甚至更加快:生物的进化可能远比你想象的要快,根本不需要上亿年。

首先,垃圾堆早就存在了,不用说「如果」。

过去七十年,塑料制品的数量只增不减。据统计,塑料的生产在过去七十年间从每年200万吨到现在每年有3.8亿吨,虽然其中不少会去特别处理,但是每年仍然约有900-1400万吨塑料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排入海洋中 [1]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海滩上出现的塑料垃圾 | 图源:Anadolu Agency

抛开环保的因素,针对题主的问题来讲:这每年成吨的垃圾倾倒到自然界中,就是一个「自然」的垃圾堆演化发生地了。但是,不需要上亿年吗?

因为进化的时间单位是「代」数,而不是时间。

我们高中课本学过,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而种群要怎么传递他们的遗传信息呢?需要通过交配与繁殖。所以当我们计算一个种群进化的时间时,相对于我们理解的时间概念,从父母到子子孙孙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代」数,是一个更合适的时间单位。

举个例子,假设人类平均生殖的年龄是20岁(这里仅仅是假设),那么一百年里人类群体只会出现5代的遗传信息传递。但是细菌呢?昆虫呢?大肠杆菌繁殖一代只需要20分钟,果蝇繁殖一代只需要大约10天,这就意味着在相同时间里,它们的代数会远远高于人类。

不同细菌繁殖所需要的时间,都是以分钟为单位的 | 图源:Wikipedia

所以我们去找能降解塑料的物种,比如微生物、昆虫,它们所需要的时间完全不需要上亿年,几十年的演化,再加上环境带来的强选择(以塑料为食那和生存是直接挂钩的,选择力可以很强),对它们来说已经是一个足够长的时间了。

所以,其实现在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讲清楚题主这个前提条件,我们就可以回到这个问题本身了。 @赵泠 和 @Dr.Hu 都举到了很多与塑料分解相关的例子,比如黄粉虫、昆虫肠道微生物、日本发现的 大阪堺菌( Ideonella sakaiensis 等等。我这边稍微系统梳理一下,作为补充。

其实微生物能吸收塑料的道理也不复杂:生物关键需要的物质除了水之外,是碳和氮。而塑料中具有的物质比如塑料袋里的 聚乙烯 [PE] 、食品包装用的 聚丙烯 [PP] 、饮料塑料瓶的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等等,都是含有碳元素的,本身就是可以作为微生物的 碳源 ,需要的是关键的 蛋白酶 ,来将这些分子降解,就可以达到塑料吸收的目的了。

但是几十年的演化实验很难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观察 。2016年,日本科学家从塑料瓶回收站里发现并分离出了一种可以降解PET的微生物新种, Ideonella sakaiensis 它含有可以降解PET的关键酶(PETase和MHETase),通过2-3步的生化反应就可以将PET降解为对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也就实现了PET的降解了 [2]

Ideonella sakaiensis 降解PET的过程 | 图源:Yoshida S, et al. Science, 2016.

而后的发现则是在昆虫的肠道菌群。不少昆虫要食用植物,纤维素的降解往往很依赖它们体内的微生物,而当昆虫开始吃塑料的时候,它们体内微生物也在被选择:在实验室中发现了印度飞蛾的幼虫体内含有可以降解聚乙烯[PE]的两种肠道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很好的在PE薄膜(也就是塑料袋)上生长 [3] 。黄粉虫的研究则更加丰富——能够降解PE、聚苯乙烯PS的肠道细菌都被依次发现 [4]

昆虫肠道菌群,是一项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研究 | 图源:Jang S, Kikuchi Y. Current Opinion in Insect Science, 2020.

还有一类叫蜡蛾( Galleria mellonella )的昆虫,它们往往会以蜜蜂不要的蜂蜡为食,而蜂蜡的结构和PE很相似。科学家利用抗生素消除蜡蛾幼虫体内的大肠杆菌发现,蜡蛾自己就可以消化PE,但肠道菌群可能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5]

蜡蛾体内的代谢过程 | 图源:Kong H G, et al. Cell Reports, 2019.

还有的研究更绝:观察进化是吧,一个个观察太慢了,干脆一口气全观察了。研究者采集了世界上两百多个地方的环境DNA,再结合能降解10种塑料分子的30000多种酶序列的数据库,在海洋中发现了12000多种塑料降解酶,在土壤中发现了18000多种塑料降解酶,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科学家们从未看到的 [6]

这时候再回到题主的疑问:完全不需要上亿年,在如今海洋和土壤的「垃圾堆」里,这样的生物已经成千上万种了。而回到进化理论本身来看,也许这些能降解塑料的酶只是偶然突变产生的,但是当无时无刻的选择发挥作用时,偶然,也就成为了必然。

参考

  1. ^ Lau W W Y, Shiran Y, Bailey R M, et al. Evaluating scenarios toward zero plastic pollution[J]. Science, 2020, 369(6510): 1455-1461.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ba9475
  2. ^ Yoshida S, Hiraga K, Takehana T, et al. A bacterium that degrades and assimilates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J]. Science, 2016, 351(6278): 1196-1199.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ad6359
  3. ^ Yang J, Yang Y, Wu W M, et al. Evidence of polyethylene biodegradation by bacterial strains from the guts of plastic-eating waxworm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48(23): 13776-13784.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es504038a
  4. ^ Jang S, Kikuchi Y. Impact of the insect gut microbiota on ecology, evolution, and industry[J]. Current Opinion in Insect Science, 2020, 41: 33-3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4574520300869
  5. ^ Kong H G, Kim H H, Chung J, et al. The Galleria mellonella hologenome supports microbiota-independent metabolism of long-chain hydrocarbon beeswax[J]. Cell Reports, 2019, 26(9): 2451-2464. e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124719301809
  6. ^ Zrimec J, Kokina M, Jonasson S, et al. Plastic-degrading potential across the global microbiome correlates with recent pollution trends[J]. MBio, 2021, 12(5): e02155-21. https://journals.asm.org/doi/10.1128/mBio.021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