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为什么东京、纽约、香港有种高级感?

2022-02-19科学

城市的设计和规划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性命题,其中牵涉到并远不限于建筑、景观、基础建设、政策、文化、历史、城市定位等错综复杂的专业领域和线索。这个回答不是来评定一个城市是否有高级感,而是从从业者角度来分享一些我们用来量化城市空间的方法论。

作为一个建筑和城市设计专业毕业,并在纽约工作且并同时参与过两国一线城市项目的建筑工作者,我想在有限的篇幅内从一个剖面来提供一个思路。我大概想,这个思路可能可以尝试解构题主的疑惑。

这个剖面,被称作

城市肌理(Urban Fabric)

这个概念对于业内的伙伴们一定不陌生,我先把百科上的专业释义拿上来(专家审定词条):

城市肌理是由反映城市生态 和自然环境条件 的自然系统与体现在城市历史传统、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人工系统相互融合、长期作用形成的空间特质,是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所共同构筑的整体,这一整体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式反映了城市所处地域环境的文化特征。 城市肌理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时间的打磨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因而城市肌理是有一定规模、一定组织规律的人类城市聚居形态。它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亦与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及城市形态密切相关。 [1]

这一段虽然啰嗦,但是其实写的很不错,其中不乏对于这个概念在实践上的引申,甚至于我读了以后觉得, 最后一句似乎已经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但是这个表述有些许地形而上而让人还是无法去具体量化所谓对于造成城市不同的主观感受的裁定。而在英文语境中,它有个非常简单的基础定义:

Physical texture and granularity of an urban area. [2]

即, 城市空间的物理纹理和粒度 。其中包含了两个具体的衡量体系:空间的 物理特征 建造尺度 。这两个变量,即是造成我们对于城市空间观感有巨大差异的原因。

而在设计者的眼中,这两个变量又可以拆分为在 二维 三维 空间中的表现。

表现城市二维肌理的诺里图

拿以上这张图为例,这种风格的地图叫做诺里图(Nolli Plan),是18世纪意大利的建筑师和测绘师Giambattista Nolli最先开始绘制的用来 表现城市街道和建筑体块空间关系的二维抽象地图 。他的作用是用直观的黑白色块来对比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街道、公园、公共建筑的地面层大厅等)和私人领域(公众无法进入的建筑内部)。容易发现,哪怕不是接受空间设计训练的对象,只要对于某个城市足够的熟悉,便不难从这些图片中辨认各自所处的城市。而这便是每个城市在二维拓展尺度上最有辨识度的名片。

我对纽约和上海最熟悉,我就先来对比一下这两个城市的二维肌理 [3]

左为纽约,右为上海

这两个地图是放在同一比例尺比较的。从这两个地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明显的区别。一个是他们 街区的尺度 有着巨大的差距。每个上海,尤其是浦东新区规划的街区,大概是五个以上曼哈顿的街区。第二个是他们街区的 几何排布 :纽约,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蓝本,在1811年就确定了互相垂直的矩形街区的基本形态,而上海相对不规则的街网则 因经历了其历史上的自然城市居民房屋聚落形式、租界时期规划、和现代国际都市规划而表现出了一种杂糅的城市空间形态 。由于黄浦江的存在,沿江的路网趋向于平行于江岸,这也是城市早期居民开始聚居的位置,而随着城市扩张,离江较远的路网便开始互相以有机的方式耦合,呈现了一种「歪七扭八」的感觉。而这其实是大部分有河流经过的城市的共同特点。但是纽约的规划则是尽可能地保持规整的纵横路网,尽管如此,也可以看出在最早有人聚居的下城区路网的脉络并没有像总规划之后的中城上城那么协调。出现了很多锐角地块,而这些死区(dead space)大多被用景观来填充。街道宽度和地块面积也是非常局促(经常去中国城和downtown的伙伴应该深有体会)。

纽约下东城 (Lower East Side, New York)
1811 Commissioners Plan of New York City

光看二维地图,似乎还是不是那么直观,所以现在我们把空间投影转换到三维视角进行观察。我尽可能选择了一个视角类似,且能说明问题的对比。

这是纽约
这是上海(6.1 修改)

因为其星罗棋布的路网,纽约的楼房呈现了一种较高的 秩序感 。(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笼统的归纳,纽约市对于建筑的开发、设计,到建造有一整套的法律、公共政策和设计规范)每个楼房几乎都是90度垂直于街道,并且因为纽约严格的分区条例(Zoning Regulations),同一类型建筑的容积率(Floor to Area Ratio)和退线(setback)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保证建筑物的形态维持在有限的变化之内(有兴趣的可以到文末链接了解相关条文和其历史发展 [4] [5] )。而观察上海的照片, 不同类型的建筑高度、角度和朝向、道路建设、城市公共空间都似乎按照独自的规则存在 。甚至在相当多的区域会呈现一种规划的混乱。在我接触的不少最新的中国一线城市建设项目中,对于建筑体块的限制规则是相对模糊和「灵活」的。不仅如此,上海,如同大部分的中国大都市,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棚户区和老城区,增加了一个现代都市建立在历史包袱下的撕裂感。在这个镜头下的上海,秩序感会大打折扣。而回到题干中关于「高级感」的体验,或许很大一部分的感受也是来自于此。

思考

然而,在我们主观地发起批判和情绪化的论断之前,允许我把大家的思路带回到上文引用的城市肌理的定义中的一句话:

城市肌理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时间的打磨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内容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而我们所身处的城市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才成为了现在的形态。每个目光所及的空间体验可能都是规划者和设计者经历了各种努力和妥协的结果。上文中纽约和上海的对比也仅仅是提供一种对城市的主观视觉体验的解构。我们不会把上海建成纽约,不仅是因为两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脉络截然不同,更加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在重新思考城市的最终形态。从城市肌理的角度来看,纽约做的还不错,但是它的弊端也非常明显。所以当我们在思考是什么造就一个「高级」的城市的时候,我们大概是在思考如何让我们这些跨越历史的城市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写到这才发现还有很多的东西想聊,但篇幅有限,就先这样吧。如果反响不错,我会希望继续更新这个回答,从另外的城市尺度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欢迎讨论。

参考

  1. ^ 城市肌理 https://baike.baidu.com/item/城市肌理/3628951#:~:text=城市肌理是由反映,地域环境的文化特征。
  2. ^ Definition of Urban Fabric https://www.designingbuildings.co.uk/wiki/Urban_fabric#:~:text=The term 'urban fabric' describes,texture of an urban area
  3. ^https://encounteringurbanization.wordpress.com/2011/03/01/urban-form-in-shanghai-vs-new-york/
  4. ^https://www.milrose.com/insights/-nyc-zoning-history
  5. ^https://www1.nyc.gov/site/planning/zoning/about-zoning.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