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天赋到底是什么东西?

2022-11-29科学

如果从获得某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就的容易程度来看,那不得不承认天赋是分层级的。

最顶级的是一种真正的召唤,但它只存在于有限的领域内,譬如音乐和数学,这些领域的特点是它们是一种近乎先天的、超越经验的结构或公理,所以拥有这种天赋的人可以无需来自外界的引导,仅从自己身上就发现这种召唤,比如莫扎特和高斯。

次级的天赋是一种显性的身体表征,譬如外貌、身材、反应速度之类的东西,它不像上一种天赋一般是一种来自自我灵魂的渴望和焦虑,只是天然比较契合某些既定的事业或者方向,所以它是需要外界的辅助和培养的,也就是说,它只是一种优势,但并不具备顶级天赋的那种必然性。

而如果你既没有感受到过那种召唤,又确实没看出来自己有什么非常明显的过人之处,那你就属于第三种,这也正是大多数人的情况。

但「大多数」并不意味着相同的大多数,它只是一种方便的归纳法,它有点类似于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即将一切标准的欧洲生产方式演进路线范畴以外的社会形态皆归于此,但其实它们内部的差异同样是巨大的。

这种巨大的差异来源于每个具体个人的不同思维结构,因为它是独特的、隐而不显的,所以必须要求一种深入的反思和主动的探索。

显然,如果将人生比作一条道路,那这三种天赋的区别就在于在这条路上的方向感的明晰程度——「擅长」就是方向的正确,顶级天赋是一条明确的线路,次级天赋拥有显性优势作为路标,而「大多数」则是一片模糊。

那么,作为一个既感受不到召唤,又看不到路标的隐藏天赋拥有者,我们该如何踏上属于自己的道路呢?这就需要一套「还原「的方法论。

大家都知道毕加索曾经画过一组牛,如图所示:

这组画的进程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一个对「本质直观」的揭示过程,通过对一些附着性的东西的不断削减,这头牛终于被根本的呈现了出来,也就是说,它无法再继续做任何减法了,否则它就不再是一头牛了。

这与我们对自身的沉思是相似的,我们需要从外部观看自我,不断对一系列观念性的、被要求的东西(比如作为一个山东人你当然应该考公,到年龄了当然就得结婚)进行怀疑性的悬搁,直到无限接近自己存在的本质,即我究竟是如何渴求、如何思考的。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对外部世界做探索,因为除了要了解自身,我们还必须去外部寻求某种事业或者知识与自身的对应(一种结构上的对应),比如列维-斯特劳斯发现自己无法始终对同一个问题保持长久的兴奋,所以选择放弃哲学,转行去了可以不断研究各种文明的人类学,比如福柯热衷于「极限体验」,所以他选择研究的是罪犯、疯人等边缘性的存在。

当然,这是需要一些运气的,因为这些可以与你对应的领域很可能是一些「未知的未知」,即你甚至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必须靠尽量多的探索和体验才能发现它。

但毕竟,一来真正诚实的自我沉思需要经过足够的训练,并且需要太多勇气和耐心,二来对外部的探索和体验又有太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三来这其中还有强烈的运气成分,所以「大多数」中的大多数最终都只能无奈成为了「普通人」。

但我们开篇就已表明,这个「普通人」只是世俗功利角度的一种定义,事实上,体验和过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获得成功」本身也只不过是体验的一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