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马未都说:「我知道一个真富豪,在厦门鼓浪屿拥有160套别墅,他旗下的银行拥有发钞的权利。」他家中办喜事,在门口放4个大桶,里面全部装满银元,凡是路过的人都可以拿一块。
马未都在节目中还强调:「这个人当时的富裕程度是现在国内任何一个商人都比不了的,如今的二马一王捆起来也没有当年他的地位高,他早在100年前就进去了【世界商业名人录】,他就是黄奕住!」
黄奕住,也被称为「糖王」,是福建南安人,他的祖辈曾当过高官,只是到了他父辈这一代时已经没落了,黄奕住小时候连私塾都上不起。
家里劳动力不够,黄奕住就帮家里种田,到了12岁,他拜了一个匠人师父,学习帮人理发,也就是如今的洗剪吹。
黄奕住特别机灵,学习也很勤快,三年后,他终于出师了,每天就挑着一个担子吆喝,帮别人理发,虽然辛苦,但日子也能过下去。
但黄奕住不是那种安稳的人,他一直渴望改变自己落魄的状况,在和别人交谈时,他得知南洋有发财的机会,于是他决定放弃理发这个行当,去南洋闯一闯,万一失败了,大不了再回来接着干理发。
终于有一天,16岁的黄奕住带着父母的资助,再加上自己这几年存在的钱,一共36块银元,开始南下闯荡。
刚到南洋,他人生地不熟,没有谋生的手段,于是他决定还是干回老本行,先看一看当地的环境,他又开始每天挑着担子给别人理发,顺带着卖一些日杂用品。
后来,他发现卖日杂用品居然比理发很赚钱,于是他开始专门卖货,每天走街串巷,沿街叫卖,后来,他不仅买卖商品,还开展代购代售业务,当地的民众对他都十分有好感。
有了一些积蓄后,他干脆买了一家店铺,招收了几个工人,专门经营日用杂货和土特产品,这样赚钱就快多了,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他甚至娶了一个当地小有名望家族的女子,两人一起经营店铺,也算是十分红火。
他所在的地方是东南亚的抓哇地区,有名的甘蔗产地,而甘蔗又是制糖的原材料,周边所有的地区,都会来爪哇采购甘蔗,黄奕住十分敏锐地看到了这个商机,开始经营甘蔗,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此时的黄奕住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沿街叫卖的小商贩了,他不断扩充店面,招收人手,将所有店铺统一命名为:「日兴行」,寓意日日兴旺。
后来,时局动荡,一战爆发,很多商人不敢大量进货,但黄奕住成功预测了战争的走势,趁机大量囤积蔗糖,等到抛出时,黄奕住的总资产高达3000万,他也成为了爪哇地区最大的「四大糖商」之一。
大家常说时势造英雄,的确,乱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灾难,但总有人眼光独到,手腕奇高,能将不利局面瞬间换化为优势,抓住机会完成财富积累。
然而他的崛起却动了别人的蛋糕,于是印尼和荷兰殖民者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针对他制订了一系列策略,让他缴纳巨额的出口税,还逼迫他加入荷兰籍。
黄奕住义正言辞的拒绝,最终对方势大,他也只能想办法抽身,随后,他卖掉所有资产,带着一亿现金回到了祖国,到了老家福建南安后,他手握巨资,于是开始投资,当时整个厦门的自来水公司、电话业务公司都是他名下的产业。
除此之外,她在厦门还修建了160多栋别墅,十分地奢华,黄奕住用这些别墅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关系。
马未都在节目中就对这批别墅十分羡慕,他说:「这里面我进去参观过,里面的大理石当时全部从意大利运过来的,而且墙上的花纹全部是黄奕住自己设计的。」
马未都仔细一看,发现所有的花纹全部和黄奕住早期的职业有关,都是个剃头相关的花纹,比如胡须刀、推子、剪子、刷子等等,有点怪异。
而黄奕住自己的那套别墅,更是大气,差不多有三座大楼高,里面还有一个足球场,在鼓浪屿岛上,修建一个足球场,真是太豪横了,让马未都都表示这才是真正的大佬。
黄奕住后来到上海考察,希望能在此实现多年的愿望,开办银行,1921年,中南银行成立,他占70%的股份,是绝对的大股东,自此,黄奕住开拓出金融事业新版图。
虽然民国时期的银行多如牛毛,但中南银行是仅有的三家可以发钞的银行之一,因此不难看出,当时的黄奕住资金是多么的雄厚,可谓是富可敌国。
黄奕住除了开创中南银行,他还投资参股了多家银行,比如厦门商业银行、香港东亚银行等,还有国外的一些银行。
黄奕住白手起家,短短几十年就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商业传奇,超级巨富,虽然这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但这也是黄奕住自身的品质和能力的体现。
抗战爆发后,黄奕住捐款捐物,毫不吝啬,极大支持抗战救国,他努力奔走,在南洋为祖国筹集物质运送到国内,他为国家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1945年6月,黄奕住病逝,享年78岁,没有亲眼看到抗战的胜利成为了他终生的遗憾,他临终之际,仍谆谆教导子孙,要继承其遗志,忠于祖国。他曾经孤身创南洋,后来成为民国巨富,这种人生相当传奇,也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