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为什么国家要建城市群,而不是去大城市化,让小城市发展起来?

2021-03-14科学

谢邀。

因为不平等能够产生效率。

个人不学无术看了一堆杂书得出的印象,姑妄说之姑妄听之。

不平等能够产生效率,越是不平等就越能产生更大的效率,就像自然界里的温差冷寂一样。

粗暴地观察各个后发剧本,似乎都存在这个人为的不平等操作:通过不平等地规划资源,将某些核心地区的效率拉高,进而形成面对外界的竞争优势。

不管是德国的鲁尔区、老毛子的莫斯科工厂集群还是日本的八幡制铁所,其实包括我们画了个圈,都是在严重不平等地将资源集中在某些核心点。

现在回头看,知道是国家投资行为,是有前瞻性的。但别忘了,这些投资原本应该是给到全体国民的,特别是对当年的老毛子和日本,他们那时候可不富。

八幡制铁所花了带清马关条约赔款的1920万日元,要知道马关条约带清的两亿两白银,折当时日元也就3.9亿元。和之前日俄战争的结果一样,日本没有把抢来的钱拿去改善多少国民生活,甚至也没怎么提升老兵待遇,基本都进了国家投资。

很多「大城」派的理论内核——在我看来——就是这个。「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核心区域」,翻译翻译,就是继续不平等地分配资源。

这些资源既有最直观的钱,例如产业项目投资;也有不那么直观但影响同样巨大的政策,例如某些市场准入的放开。

这两年面对外资开放部分金融市场,可不是每个省份每个城市都能开的。外资在政策引导下进入特定城市,足以形成强烈的不平等政策优势。

而这个逻辑,我能认可其中一定的合理性。

最大的合理性,就是我们的竞争力还不够,所以只能暂时牺牲一部分的内部平等,来换取整体面对外部的竞争优势。

这个竞争力不仅仅是生产效率,也包括军事及科技力量所支撑的各种定价权。能源呀原材料呀币值呀,都听过很多了。

在不掌握大量交易的定价权的前提下,你只能用效率来换取参与交易的资格和交易规模,进而用交易规模来挤压出一部分定价权。

我们就是在这么做的。只不过麻烦在于,我们有14亿人,不是一两个产业门类完成交易规模的垄断后就可以开始抬高定价,不够。对内部,这点垄断红利还不够分;对外面,面对美帝的军事及科技优势,你还不能保证抬高定价后不发生产业转移。

所以只能追求近乎全门类的垄断,而且最好是数据层面的垄断,直接垄断全链条的生产。但这等于直接冲击美帝的科技与金融霸权(以中国制造2025为起点),自然遭到最直接的科技战与贸易战压制。

在完成军事与科技的竞争力的超车之前,必然存在长期的不平等,因为这是效率所需,这也是大城派的基本合理性。

但,普通人谁都知道这种过度集中(约等于不平等)的后果。从老毛子的民意党(黄金神威好康!)到昭和维新之歌,都是这种不平等的反噬。

作为一家公司,你长期剥夺小股东的分红,拿去发给部分大股东,并表示「大股东直接参与公司运营,等业绩好了你们也有的分」,小股东总是会在一个时间点上炸毛的。

小股东毕竟人数占优嘛。

这就回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老话上。我们其实这几年在底线平等上是花了很大力气的,这也是全球历史里的开天辟地,这块我觉得倒没有舆论表达得那么愤懑。

只是底线平等对于中间层的感观非常轻微,甚至他们是属于停滞的一方。而中间层其实在舆论上最为活跃(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且相对有闲一丢丢),因此情绪表达比较强烈。

总地来说,局面是比较复杂滴,体量摆在这,各地情况都不一样。

例如题目里说的「去大城市化」,妥妥不会发生,未来至少十年内只会加强;

但是也没有不让小城市发展。实际上大城周围的小城,未来十年应该是新一轮黄金增长,因为他们要承担大城的功能配置,要承接大量大城的产业转移。

所以真正的不平等,其实是体现在区域上的,也就是没有大城在身边的那些小城们,他们会陷入一个长期的衰退里。

我一直梦想有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内陆投资,但现在看来,路线选了这条折中线。至于结果是全面倾倒东南,还是拉起中部稳住北方(某些学者提的「长江防线」),最大的考验,其实不在大城和大城周围的小城,反而在次一级大城和大量小城的管理者身上。

就是拼社会治理的能力,拼运营。

有些管理者一调任,地方民间一片挽留声。这不是说老百姓有封建思想,而是说这些管理者及其团队有着更高效的运营思路。

在折中线已经确定的当下,地产及工程红利必须与产业紧密衔接,很难再单刷GDP数字。这时候谁能运营,谁就决定了一方兴败,在总体不平等里争取出当地的平等。

不好也不坏。

至于个体,方针确定后只能顺应历史的进程。没事,深圳边上有惠州,杭州边上有湖州。男儿立志出乡关,买不到房誓不还,青山处处埋忠骨,此地房价一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