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内的景点维护都有这个问题。
最典型的案例就比如 敦煌月牙泉。
月牙泉之所以被看做是沙漠奇景,就在于其虽然被鸣沙山环绕,流沙与泉水之间仅隔几十米,最大水深不过才5米,但它却做到了千年不干涸,从高空俯瞰,就像一轮弯月镶嵌在黄沙之中,所以被称为「沙漠第一泉」。
之所以能这么近距离却不被沙漠吞噬,主要就是因为地下水补给和独特的地形地貌,千年前的月牙泉属于古党河的一段河道,虽然后来古党河改道,河道被流沙淹没,但这些河水却并没有消失,而是下渗和地下水融合到了一起,地下水位随之上升汇集成了月牙泉。
6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过度,地下水下渗也受到了影响,月牙泉的水位持续下降,水域面积减少到10亩以下,最深处也不足一米,到了1985年时这里的水底也变得赤裸起来,轮廓也变成哑铃型,后来当地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花费了40亿元灌水维持现状,硬生生的用钱恢复了月牙泉原本的水位,西北地区长大的孩子基本上都听说过这个谣言,说是月牙泉其实早就没了,是靠底下接的自来水管道维持水位。
当然,用水管续命这个属于无稽之谈,如果月牙泉的水要靠水管续命,那么水管用的水又来自哪里呢?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
经过查阅资料,果然验证了我的猜想,1986年敦煌曾采取‘掏泉注水’方法,即深掏月牙泉,挖小泉湾人工湖,铺注水管道,通过人工注水方式提高月牙泉的补给量和水位。掏泉工程实施后,确实有一定进展,月牙泉最大水深由1.9米增至4.2米,平均水深由0.8米增至3.5米。然而停止注水观测31天,泉水面下降了61厘米,基本回落到原来水面。后来,向月牙泉人工输过几次水,注入的水和泉水「泾渭分明」,且两种水色有日渐混浊的趋势,于是1992年就停止了人工输水。
但是实际上,考虑到月牙泉的实际价值,那么说是用钱恢复了月牙泉,这个说法其实一点不为过。
2011年,国务院批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是规划的八大工程之一。2018年7月,补水工程完成建设。
敦煌当地政府也专门出台了一个【规划】,投资47.22亿元拯救千年月牙泉,其中就有为月牙泉补水这一工程,通过将党河河床纵向一分为二,让东侧的党河形成了12个渗水池,从而延长月牙泉河段的最佳补给时间,补充地下水提高月牙泉水位。如今随着工程运行至今,月牙泉的平均水深也从1.35米上升到1.6米左右。
所以,月牙泉如果不救,大概率就会被风化的沙漠正常掩盖,救了,就要全流域治理,做长期的工程投入,要不要救呢,答案是肯定的。
仅在2024年的五一假期,敦煌市共接待了55.19万游客,其中鸣沙山月牙泉就接待了11.18万游客,占总接待量的五分之一,成为接待游客最多的景区,单日旅游收入高达597.1万元,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价值。
所以也能理解景区的想法,一个延续了千年之久的沙水共生的自然景观,如果因为人为的因素消失,那未免太过可惜。而另一方面,延续月牙泉的生命,则是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灌区节水改造、敦煌市地下水源地置换、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引哈济党工程调水等8大主要工程措施,整个敦煌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调配机制都得到了改善。
所以我建议云台山景区也别太遮遮掩掩,虽然景区的做法有其合理性,但透明度的不足也引发了游客的质疑。如果景区能提前告知游客这一措施,可能会减少误解和不满。
另外,毕竟是收费景区,看事情要长远,瀑布断流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也关系到全流域生态治理,有时候不是加一根水管就完事的,使用人工手段改变了瀑布的自然状态,对景区文化的纯粹性和真实性造成影响不说,关键也有可能对自然地址造成影响。
要想抱住这颗摇钱树,还是得下力气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