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旅行

太原有什么值得去的地方?

2013-02-21旅行

第1天 太原 :山西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 北齐壁画博物馆 --- 纯阳宫 ---山西大学堂旧址---崇善寺(走不动了取消)---首义门---迎泽公园(夜景)

第2天 太原 :迎泽公园(雪景)--- 山西博物院 ---中国煤炭博物馆---太原大关帝庙---晋商博物院(走不动了取消)---食品街钟楼街--- 懿曲社相声茶馆

第3天 太原 永祚寺(双塔寺) ---晋阳阿育王塔---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晋阳古城城墙--- 晋祠博物馆

2024年2月2日,霾,太原

(1)山西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推荐指数★★★

点评:现场看壁画前热身的地方,建议只看2楼的壁画源流展(60元)即可,3楼永乐宫朝元图壁画展(50元)和娘娘庙实物壁画展(150元,不能拍照)性价比较低。

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是由山西省文物局批准备案,山西省民政厅登记注册,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专题性民营博物馆。2023年10月8日正式开馆运营。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从2009年至今在壁画原地数字化扫描了上万平方米的壁画,进行原大复制后予以展示,为山西壁画的保护研究收集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虽然博物馆展出的都是复制品,但是对于一些实地位置受限,不能在现场好好观看的壁画(如:朔州崇福寺千手观音图、高平开化寺壁画等),这个博物馆提供了另一个观赏角度,可以作为壁画观赏热身之地和壁画资料备查之地。如果以后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能够出版数字化壁画作品,那就更是善莫大焉了。

朔州崇福寺千手观音图

1楼大厅后部的【忻州九原岗壁画卷轴】值得一看,精喷打印的卷轴展现了壁画的各个细节,可以补充现场观看的一些视角。

【忻州九原岗壁画卷轴】(高像素图)
【忻州九原岗壁画卷轴】(高像素图)
【忻州九原岗壁画卷轴】(高像素图)
【忻州九原岗壁画卷轴】(高像素图)
【忻州九原岗壁画卷轴】(高像素图)
徐显秀墓壁画---墓主人图
定州市净众院塔基地宫壁画---释迦牟尼涅槃图(高像素图)
高平开化寺壁画(高像素图)
高平开化寺壁画(高像素图)
高平开化寺壁画(高像素图)
高平开化寺壁画(高像素图)
繁峙岩山寺壁画(高像素图)

(2)北齐壁画博物馆(推荐指数★★★★★)

点评:强烈推荐!给人惊喜的高配置壁画艺术殿堂(防反光高透玻璃展柜),涵盖九原岗、娄睿墓、徐显秀墓、水泉梁墓葬壁画精髓。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于2023年12月20日正式开放,是中国首座遗址类墓葬壁画艺术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以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为基本视点,汇集了山西境内九原岗、水泉梁、娄叡墓出土的北朝时期墓葬壁画 (都是壁画原迹) ,全方位展示北朝历史、晋阳文化以及北齐壁画艺术特色。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门楼图: 位于门墙上,为三开间庑殿顶楼字建筑,是目前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北朝建筑图像。由于北朝木构建筑没有完整保存下来的实例,以往仅有石窟寺图像和墓葬石椁模型可供参考。九原岗门楼图以直观的视觉形象,展示了北朝木构建筑的形制结构和材料构件,意义重大。

在这幅壁画里,我们可以看到人字栱、较为少见的双柱斜交斗栱、鸱尾、脊首、铺首、门钉等建筑元素,还可以看到斗栱后面的防鸟网。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门楼图(高像素图)

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回归图: 前面一组为导引图,二人二马,一中年、一老年男子,各牵马匹,正在交谈。

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回归图

中间一组为主骑图,五人五马,五位中年男性,均穿圆领长袍,人物、马匹均神态各异。图中所有人均为椭圆形脸,高鼻梁,腰束蹀躞带,分别佩、弓等。马络头齐全,鞍鞯俱备。

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回归图

后面一组为导引图,二人二马,亦为一中年、一老年男子各牵马匹,正在交谈。

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回归图

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鞍马游骑图: 前面一组为鞍马导引图,导骑二人,戴黑色长裙帽,穿黑色长束蹀躞带,手扶殳。 后一匹马因受惊竟拉出一串粪便。

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鞍马游骑图

中间一组为鞍马游骑图,为首骑手紧勒缰绳,回首窥视。赭色马长鬃双分,双目炯炯有神,昂首长嘶。骑赭色马的长者,腰束蹀躞带,手执殳和殳套。从者有四人静静注视着主骑者。 画面正中间有一匹红马的眼睛很神奇,不管你在哪个角度看它,它都在注视着你。

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鞍马游骑图

后面一组为鞍马导引图,导骑二人,戴黑色长裙帽,穿黑色长靴,手扶殳。外侧一匹马因受惊而前腿上扬,似在嘶鸣。

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鞍马游骑图

太原北齐娄睿墓---门官图: 门官一,广额丰颐椭圆形脸,前额饱满,浓眉大眼,高颧骨,高鼻梁,嘴唇微开,连鬓络腮胡,长须飘逸。戴梁冠,右贯玉笄,着朝服(朱色大袖衫)。肃穆端庄,两手曳袖拱胸前,拄班剑。裳如衫色,拖于地,下露笏头履。

太原北齐娄睿墓---门官图
太原北齐娄睿墓---门官图

门官二,形象基本与前一门官相同。此画由专人按照粉本以淡墨起底稿线,并在朝服肩部和胸部都注明「朱」(色),提醒后来涂抹颜色者要用朱红色。

太原北齐娄睿墓---门官图
太原北齐娄睿墓---门官图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狩猎图: 山林间,两人正在骑马猎虎。左一人头扎淡黑色绸巾,身穿白色窄袖长袍,脚蹬黑色短靿皮靴。腰左侧挂一紫褐色弓囊,右侧佩一箭囊,露出一排箭羽,骑一匹白色骏马,脚悬于马蹬之外。他左手拉满大弓,回身射向扑向马背的猛虎。右一人头扎浅黑色绸巾,穿红色窄袖长袍,骑一匹白色骏马。他双手紧握一柄带矛头的黄色长条旗帜,直刺虎背。两马之间的斑斓猛虎呈站立状,虎尾倒卷,前爪已经抓住了前骑的马尾。狩猎紧张的氛围油然而生。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狩猎图(高像素图)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狩猎图: 画面中,山林之间,两名武士,一人身穿白色窄袖长袍,骑红马,另一人身穿红色窄袖长袍,骑白马。二人均张弓搭箭,策马疾驰,正在猎杀成群的动物,受惊的熊、虎、鹿、野羊等动物四散奔逃。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狩猎图(高像素图)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狩猎图: 画中人物为一位骑红色骏马的中年男子,头戴方顶小帽,浓眉大眼,身穿浅灰色窄袖长袍,白色长裤,脚蹬皮靴,腰挂箭囊。他拉满弓弦,瞄准前方奔跑的野羊和野猪。其身后为慌张奔逃的两头鹿,其中一鹿背侧中箭,血流不止。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狩猎图(高像素图)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狩猎图: 面面中左一白马骑士,头扎淡灰色绸巾,身穿红色窄袖长袍,拉满弓弦,准备放箭。身后一名白马骑者,头戴红色小帽,身穿浅灰褐色窄袖翻领长袍,左手握弓,似已射出一箭。其侧后一骑,头扎淡灰色绸巾,身穿红色窄袖翻领长袍,腰左挂一弓囊,弓仍插在囊内,右侧箭囊中露出一排灰色箭羽,展现的是尚未投入狩猎的状态。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狩猎图(高像素图)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

神鸟之一:疑为【山海经】神怪,神鸟秃顶鹰嘴,神态凶恶,奔跑中吞食着一条大蛇,半截蛇尾紧绕鸟颈。上方还有两只鹰在盘旋俯视。

獬豸: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神兽,龙头独角,蹄足凤尾,胁生双翼,扬蹄飞奔。古人认为它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是勇猛和公正的象征。

疆良:【山海经】神怪,人形怪兽,血盆大口,正吞食一条斑点蛇,蛇身后半挣扎缠绕在怪兽的右臂之上。【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其状虎首人身,衔蛇操蛇,专食蛇虺。

神鸟之一: 暂不知名,口衔瑞草,奔跑欲飞。前上方又有一只形似天鹅的神鸟,也在吞食一蛇。还有一兽头巨蛇,蛇身盘卷,昂首疾行。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高像素图)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

风伯:壁画中形象为一裸体神人,长发后飘,右手攥一口袋,向前狂奔。【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善于奔走开道的「风伯」到南北朝时,已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主要神祇之一。

畏兽之一:紧跟着风伯的,是一个双臂挥舞,獠牙焰肩,腿带羽毛,大步向前的畏兽。

骑龙仙人:在鹿头独角马蹄凤尾的飞龙之上,一仙人装束的男子,骑于龙背,衣带飘举,神态安详,与西壁「骑鹤仙女」遥遥呼应。

持扇仙人:在骑龙仙之后是一大步奔走的仙人,左手握麈尾,神情悠闲,回望后方。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匆忙奔跑之中带着一点悠哉,淡然回首仿佛在说「来追我啊!」,囧字形的麈尾透露出一点幽默。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高像素图)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持扇仙人)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

畏兽之一:暂不知名,焰肩袒腹,穿红色短裤,赤手空拳张牙舞爪,侧身奔走。

雨师:【山海经】神怪,蹲踞于臀部有火焰宝珠的怪龙背上,上身赤裸,面似鬼魅,双手捧一水瓶于龙首之上,瓶水泛酒。古人认为,天降雨水,应为其功。上方绘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雨师」与东壁的「风伯」 约略对称,有先驱开道之意。

畏兽之一:暂不知名,全身通红,腹部突出,上身裸露,下着短裤,双手持物向前奔走。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高像素图)

徐显秀墓墓盖和墓志铭:

徐显秀墓墓盖篆书:「齐故太尉公太保尚书令徐武安王墓志」。

徐显秀墓墓盖

墓志底座带四角,长71、宽72、厚21.3厘米:志文隶书,30行,行30字,共873字。

王讳颖,字显秀,忠义人也。昔启宗淮沂,或.王或子,致唅矢于鲁邦,留宝剑于坟树。亦有美貌盛颜,擅高名于齐北,洁心苦志,标绝操于海隅。自兹以降,分源弥广,扬声朔野,繁如椒实。祖安,怀戎镇将,温良简素,行在言先。考珍,司徒,蕴异韬奇,礼申运后。王上禀雷精,旁承金气,阚如貙虎,烈似冰霜,宏量恢然,独恣心赏。关下豪杰,尽慕侠风,边地少年,同归壮概。既而北服尘飞,中原云扰,尔朱天柱,始辑勤王,宿挹英异,厚相招结,籯粮杖剑,遂参麾鼓。颜行别将,咸必冠军,搏战致师,无不陷敌。授前锋都督,马邑县开国伯、太中大夫。高祖定业,除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直閤将军、帐内正都督、凉州刺史、新城大都督,复除使持节、都督朔州诸军事、朔州刺史。一从真主,驰展英规,常冲死地,屡入虎口。体兼伤以方厉,衣浴血而逾猛,多陵始阵,每殿还师。是曰九军之雄,唯万夫之特,盟府已盈,赏典斯茂。除仪同三司、桑乾县开国子。天保初,加开府,仍除骠骑大将军、汾州刺史,转肆州刺史,清惠为资,高明成用,两部均詠,二蕃同偃,赐食平原郡斡,加特进,除成州刺史,封金门郡开国公。大宁初,别封武乡县开国伯,除宜州刺史。伪隣不逞,连祸作寇,南倾巴濮,西尽牢烧,士若渭沙,戈犹林木,盛轒橹于金墉,舒旌旆于芒阜。救兵未会,元戎始交,多少相悬,车徒异势。王跃马抽剑,/独奋孤挺,遂破百万之师,仍解危城之急。功大礼殊,业隆袂茂,乃封武安王,除徐州刺史、大行台尚书右仆射,阈民多术,宣威有庸。骖传不停,除南朔州刺史,食赵郡斡,俄转食南兖州斡,拜司空公。冬官崇邈,懿德是推,我膺逾往,下台增/耀。迁太尉公。西鼎隆绝,非贤莫允,式从休命,阴阳以调。惟王灵府凝深,天机/俊发,慷慨衷于顾眄,义列形于音旨,难不爱身,胜无伐善,故能立此元功,开兹荣业,轹天衢以长迈,腾太阶而上驰。宜其整遗,永锡斯保。树风不静,奄以武平二年正月七日,遘疾薨于晋阳之里第,时年七十。诏赠使持节、都督冀瀛沧赵齐济汾七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太保、尚书令,祭以太牢。太常谥曰,礼也。以其年十一月乙巳朔十七日辛酉,葬于晋阳城东北卅余里。敬勒徽猷,寄之泉路。

其铭曰:峻岳播社,贤宿降精,应时为世,粹在人英。公衷王骨,将气雄名,耳垂吴坂,锷蕴/丰城。世道威夷,天方长乱,怀剑入楚,捐躯从汉。时遇始基,事逢多难,聿为心膂,兼称贞斡。匈奴合骑,黯羌连党,奋身迥入,提卒孤往。平城解围,崤函复象,懿勋/光绩,大赉超赏。四衣公衮,八振蕃麾,绛灌等烈,黥彭并驰。申酉易没,舟壑俄移,始类辞家,终同成郢。国伤旧齿,朝追后命,典册并褒,口物俱盛。一棺永往,九泉无竟。

徐显秀墓墓志铭
徐显秀墓封土和墓道
徐显秀墓墓门(两侧有门吏壁画)
徐显秀墓墓道左侧壁画
徐显秀墓墓道右侧壁画

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鞍马游骑图: 二位男骑在六名从者和一匹马的护卫中前进。为首的男骑勒马侧向主骑,似正在交谈。第二位骑者,似为主骑,广额丰颐椭圆形脸,高鼻梁,小嘴。戴黑色长裙帽,外罩赭色窄袖左衽长袍,细口裤,黑色靴。腰束蹀躞带,佩弓和弓囊。勒马端坐,马首高昂,装备齐全。背后六名随从姿态各异。为首二人位于二男骑间,聆听骑者讲话。三、四两人侧面相对,正在交谈。第五位从者,侧面向身后全神观望。第六位从者,正在关注随行的枣红鞍马。

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鞍马游骑图(高像素图)

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鼓吹图: 四人双双对吹长角。前二人正面像,后二人背面像,皆广额丰颐椭圆形脸,浓眉大眼,高鼻梁,小嘴。戴黑色山字形风帽,身穿国领窄被左衽长袍,细口长裤,黑色靴。腰束蹀躞带,挂有鞶囊和长剑。四人吹长角姿态基本相同,右手将长角的义嘴按在唇旁,左手前悼,高举长角号筒,吹角手腮帮鼓起,脸色通红,昂首鼓腹,全身用力。由于用力过猛,踮起胸跟、脚尖点地,给人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村托着宾客云集的宴享欢乐。

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鼓吹图(高像素图)

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七人宾礼图: 前排正中一人地位似乎稍高,广额丰颐椭圆脸,浓眉大眼,高鼻梁,小嘴,八字胡,连鬓络腮胡。头戴黑色山字形鲜卑帽,身穿赭黄色圆领窄袖左衽缺胯长袍,腰東黑色蹀躞带,佩弓、弓囊、剑、矢菔和鞶囊。他左侧的中年人,似乎随同其一起迎接宾客。后排一中年人侧脸看鼓吹者演奏,另一中年人手扶旗杆,在听旁边人讲话,其他人则谈笑风生。七个人地位不同、等级不同、身份不同。画师把每个人的姿态神情,甚至内心都刻画了出来。

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七人宾礼图(高像素图)

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鼓吹图: 四人双双对吹长角。前二人正面像,后二人背面像,皆广额丰颐椭圆形脸,浓眉大眼,高鼻梁,小嘴。戴黑色山字形风帽,身穿圆领窄袖左衽长袍,细口长裤,黑色靴。腰束蹀躞带,挂有鞶囊和长剑。四人吹长角姿态基本相同,右手将长角的义嘴按在唇旁,左手前伸,高举长角号筒,吹角手腮帮鼓起,脸色通红,昂首鼓腹,全身用力。由于用力过猛,踮起脚跟,脚尖点地,给人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衬托着宾客云集的宴享欢乐。

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鼓吹图(高像素图)

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鞍马游骑图: 画面残,现存三人三马。前者回首,正在与后面骑者交谈。他广额丰颐,高鼻梁,八字胡,连鬓络腮胡。头戴黑色山字形鲜卑长裙帽,坐赭色马,左手勒紧缰绳。马首低沉,额前长鬃飘扬,颈下挂有红缨,马背铺有杏叶状障泥,前有黑色攀胸。第二位骑者身体略残,仅可见椭圆脸,浓眉大眼,高鼻梁,八字胡。戴黑色山字形长裙帽。座下马与其他部分被第二匹马遮挡。第三位骑者上身残缺,穿灰绿色长裤,黑色软靴,脚踩马镫。马首高昂,黑红色缨,红色攀胸,背铺赭红色虎皮障泥。骑者左手紧勒缰绳,欲止马行进,似乎是发现前面鞍马受惊而做出的反应。后边一匹枣红鞍马,残,马低首行进,络头齐全,鞍鞯俱备。画面背景有三旒旗帜,随风飘扬。

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鞍马游骑图(高像素图)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狩猎图: 二骑士一前一后纵马驱犬突入熊群,一棕熊人立而起,抓上前骑马臀,骑手回身,挺矛刺熊。后骑引弓疾发,救援同伴。前方还有一名骑士,左手握弓,右手正从箭囊中抽出箭矢,在猎犬的导引下追逐猎物。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狩猎图(高像素图)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

仙人:仙鹤前方有一奔走仙人,白衣飘飘,右手持瑞草,左手持麈尾,侧身回望,头飘两缕长带,御风疾行。

仙女骑鹤:仙人后有一只硕大的天鹅状神鸟(通常为仙鹤),浑身雪白,尾羽翘卷。其背上端坐一位仙人装束的贵妇,客貌雅致,螺髻并立,袖带飘举。与东壁骑龙仙人遥遥相对,或以为即墓主夫妇化身。

畏兽:仙鹤后的畏兽,兽面人形,额上凸起,发丝飘立,环眼圆睁,阔鼻宽口,獠牙毕现,肩生火焰。右手持盘,盘中置一仙丹。上身赤裸,身着红色短裤,四肢强壮有力,两腿膝后翎羽飞扬,正在回望前行。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高像素图)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

挟石:畏兽之一,鬼面焰肩,肌肉发达,将一座小山扛举在头顶,凝力前奔。

雷公:【山海经】神怪,环眼獠牙,肩生火焰,左手握槌,作击鼓之姿。古人认为,打雷声即其所为。

驳:【山海经】神兽,形似天马,胁生双翼,口中衔虎。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可御刀兵,防止战争。其上方有一不知名神鸟,口衔瑞草,振翅飞行。

仙人: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物,左手持尾,右手持瑞草,正在御风飞行。

畏兽之一:暂不知名,利爪獠牙,肩生火焰,通体靛蓝,上身赤裸,下穿红色短裤,侧身前行。

忻州北朝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高像素图)

朔州水泉梁北齐璧画墓: 壁画分布在甬道和墓室内,总面积约80平方米。甬道内绘门吏、仪卫和骑行仪仗队。墓室壁画分为四层,最上层的穹顶绘天象图,包括银河、日、月。第二、三层分别绘四神图与十二时图。最下面一层为主画面,北壁绘墓主人夫妇宴饮图,左右为伎乐、侍从。东西壁分别绘以鞍马和牛车为中心的出行仪仗图,主图之外还以中远景的方式画出骑马仪仗队伍。南壁门洞两侧绘鼓吹图。水泉梁北齐壁画墓整体保存较为完整,生动再现了北齐社会历史风貌。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和壁画内容推测,该墓的年代为北齐后期,墓主人应为镇守朔州地方的军政长官。

朔州水泉梁北齐璧画墓---墓主人宴饮图
朔州水泉梁北齐璧画墓---出行仪仗图
朔州水泉梁北齐璧画墓---出行仪仗图
朔州水泉梁北齐璧画墓---胡人侍从图
朔州水泉梁北齐璧画墓---牛车出行图

(3)纯阳宫(推荐指数★★★★)

点评:碑刻、造像藏品丰富,「九宫八卦」「歪门斜道」是特例亮点。

太原纯阳宫又称吕祖庙,位于五一广场西侧,现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晋藩朱新场、朱邦祚兄弟二人扩建。太原纯阳宫是一座集庙宇、园林风格为一体的五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道德之门、献殿、吕祖殿、九窑十八洞、玉皇阁。

纯阳宫大门

一进院 院中央矗立一座造型优雅、结构巧妙的四柱三楼木牌坊。牌坊前后两匾「吕天仙祠」和「蓬莱仙境」,道出了这里的内涵和景致。

四柱三楼木牌坊
四柱三楼木牌坊
四柱三楼木牌坊

木牌坊西侧有一只铁獬豸,明万历年间打造,根据獬豸身上铭文研判,其为汾河镇水神兽。

铁獬豸
铁獬豸铭文

一进院东侧石阶旁有一伎乐人石幢,基座覆莲,上层仰莲座上为八面石柱,各面设壶门,中间雕刻人物虽有风化,但仍能看出伎乐人手持阮、箜篌、笙等各种乐器。

伎乐人石幢
伎乐人石幢---阮
伎乐人石幢---箜篌
伎乐人石幢---笙

一进院东侧是太湖石堆砌的石山,沿小道拾级而上,山顶可见玄通弘教披云真人石棺和明代关公铜像。披云真人即宋德方,曾随丘处机见成吉思汗,后来主持刊刻道藏,在晋南筹划营造永乐宫,在太原兴建龙山石窟,一生大部分时间活跃于晋地,是全真教名道之一。据说他曾为太原纯阳宫主持,此石棺在纯阳宫发现,但却是他的衣冠冢。石棺四面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前方碑刻落款「大元大德元年」(1297年)。

玄通弘教披云真人石棺
玄通弘教披云真人石棺
玄通弘教披云真人石棺

山顶平台四角亭内是关公骑马铜像,关公着软巾幞头,面相方阔,浓眉树立凸起,丹凤细目眉角上挑,神情威严肃穆,抬首昂胸,手提青龙偃月刀,下跨赤兔马。此尊关公像做工精美,但却没有美髯,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明代的关公像很多都是使用外挂美髯的,仔细看看关公脸部耳朵旁边是有美髯挂孔的。

明代关公铜像
明代关公铜像
明代关公铜像
明代关公铜像

西侧墙边碑廊,嵌有古碑二十余通,汉唐时期石佛、石兽、石经林立。其中, 涅槃变相碑 是我省临猗县大云寺的遗物,雕刻于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涅槃变相碑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碑高302厘米,宽87厘米,厚25厘米。意在表现佛祖释迦摩尼涅磐前后的情景与佛陀讲法度人故事。碑身正面中央浮雕为佛祖涅磐之时众弟子举哀情景,上部分雕「纳棺」「临终遗戒」「荼毗」「送葬」四图;下部为难陀供养图,碑额部雕众弟子将之护持须弥山,下层刻施主姓名。整部作品布局严谨,构图紧凑,雕工细致,颇具隋唐时期雕刻的圆润华丽之风。

涅槃变相碑
涅槃变相碑---涅槃图
涅槃变相碑---纳棺、临终遗戒、荼毗、送葬
涅槃变相碑---难陀供养图
飞天说法图石碑

二进院 九宫八卦院,穿过「道德之门」进入第二院,门两侧有明代著名道人孙一元撰书的石刻楹联。二进院门背墙上方刻有「蓬壶佳瑞」九叠篆文。二进院内,古木参天,枝繁叶茂。

二进院院门
道德之门
「蓬壶佳瑞」九叠篆文

穿「道德之门」入第二院,院内古木参天,前方是一过殿。中间是明代弥勒铜座像,右边是铜狮,左边是铜象,二兽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坐骑。

明代弥勒铜座像
明代铜狮
明代铜象

三进院吕祖殿 绕过二进院的弥勒坐像,就来到了三进院。院中央的纯阳宫吕祖殿,建于明代,为宫内主殿。吕祖殿建在月台之上,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黄绿白三色琉璃布顶,吻兽齐备。殿前月台围以青石栏杆,三面设台阶。月台前设御路,等级颇高。殿内台上有明代吕洞宾铜铸造像,两边为侍女侍男。这座造型质朴刚劲中透着玲珑娇巧的建筑,规制极高,是现存明代建筑中的珍品。

吕祖殿
明代吕祖铜像
吕祖殿梁架结构
吕祖殿梁架结构
吕祖殿梁架结构

四进院虚无洞 第四进院的门是「虚无洞」,砖券拱门正上方刻有「虚无洞」,其上有「别有洞天」四字,洞上楼檐下悬「瀛洲妙境」匾额。下书「山西皈一道院」。

瀛洲妙境
虚无洞

纯阳宫内殿堂总计七十余间,建筑最精华的部分当属第四进院的 九宫八卦院 。整个院落平面布局呈方形,抹角八面,按照道家的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方位建造,再加上中间一个「方形三间两层亭」形成「九宫建制」。在院落八面均有砖券窑洞,俗称「九窑十八洞」,体现了道家对「洞天」「福地」的追求。因「仙人好楼居」,道家建筑多楼阁,「九窑十八洞」上层为木构建筑,建有四楼和四座扇形角亭,楼亭之间以围廊相通。

九宫八卦院顶视图

一层的窑洞建筑还有个有趣的名字「九窑十八洞」,东南西北四个面的窑洞并非都一样,北面的窑洞为横窑(其它为纵窑),也叫头窑。这样其它三面每面各三窑,对应了「九窑十八洞」的「九窑」,而十六个窗洞加东西两个门洞合为「十八洞」(南北两个门洞是过道,不在十八洞之列)。窑洞内均摆放着各种造像,佛道均有。

北周菩萨石雕立像
明代道教铜造像
明代泥塑文昌君像
明代铜鎏金韦陀菩萨立像
明代铜质释迦摩尼卧佛像

窑洞内可看到「歪门斜道」的抹角手法,充分利用了角部建筑空间,也形成了与八卦对应的八个方位。

「歪门斜道」抹角手法

四进院中有一「方形三间两层亭」,亭子进深开间三间,一层供有 明代铜质鎏金毗卢佛像 ,二层供有 明代真武大帝铜像

方形三间两层亭

毗卢佛像双手结最上菩提印,头戴五佛冠,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佛像鎏金虽有斑驳,但法相庄严,精美异常。

明代铜质鎏金毗卢佛像
明代铜质鎏金毗卢佛像

亭子二层为八角攒尖亭,亭内是一尊真武大帝像,明代铜铸像,左右一对盛装道家男女铜像。

八角攒尖亭
明代铜鎏金真武大帝坐像

五进院潜真洞 五进院正面为集洞、楼、阁于一体的建筑,东西两侧是木构二层楼。

潜真洞

楼下潜真洞内供奉有常阳天尊像。 常阳天尊像 是「纯阳三绝」之一。相传「常阳天尊」是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学派开创者老子,传说中,又称「太上老君」。因唐代皇室姓李,故追认老子李耳为先祖,兴建道教宫观,塑道教造像,唐朝时道教极为兴盛。

常阳天尊像 雕造于唐开元七年(719年),通高2.56米,像高2.2米,由石像、底座、基座三部分组成。石像以汉白玉雕造,底座和基座以青灰色石灰岩制成。天尊头戴莲花形冠,面相丰颐,细目微眯,长髯垂胸,神态安详,具有典型的唐代造像风格。天尊右手执扇和拂尘,左手凭几而放。身着宽大道袍,盘坐于长方形石座之上。底座正面刻天尊像铭并序计二十二行,两侧及背面线刻弟子道士像和供养人姓氏。四周线刻莲花、忍冬、仙鹤等。

唐代石刻常阳天尊像
唐代石刻常阳天尊像

(4)山西大学堂旧址(推荐指数★★)

点评:只可远观,还得爬墙。

山西大学堂旧址
山西大学堂旧址

(5)首义门(推荐指数★★★)

点评:顺路打卡,夜景漂亮。

首义门
首义门
首义门

2024年2月3日,小雪转阴,太原

(6)迎泽公园(推荐指数★★★)

点评:拍雪景的好地方,休闲散步的好场所。

抵达太原之前,专门查了一下哪些地方适合拍摄雪景,前一晚刚好下了小雪,一大早就跑到迎泽公园拍雪景。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跟着抖音学做的雪玫瑰

(7)山西博物院(推荐指数★★★★★)

点评:强烈推荐!三晋遗宝,尽在晋博,虞弘墓石椁要细细端详。

彩绘蟠龙盘(新石器时代): 口径40.5厘米,高8.8厘米。1984年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泥质黄陶,敞口,折腹,平底。内壁磨光,涂褐色陶衣,在其上以红、白彩绘制蟠龙图案。头在外圈,圆眼,头两侧突出如耳似鳍,张口露齿,长信外吐如麦穗。身向内卷,尾部在盘底中心,周身饰双排鳞纹。该龙形实际以蛇为原型,综合了许多动物的特征为一体,表现出沉稳、神秘与威严,颇具礼器性质,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属庙底沟二期文化遗物。

彩绘蟠龙盘(新石器时代)

兽形觥(gōng,商代): 高21.5厘米,长24厘米。1976年灵石县旌介村出土。酒器。整体状如蹲兽。前有宽流,下承高圈足。盖前端为龙首形,与上翘的流口扣合为颈,高浮雕粗角、尖耳,眉目突出,颈部起扉棱至盖面中部;盖后部作兽面,双耳高耸;器腹前、左、右起扉棱,后有兽首形鋬。盖部以云雷纹衬托两个兽头,器身则以三条扉棱为中轴组成兽面主纹,口沿下饰昂首卷尾夔龙纹,圈足饰夔凤纹,均以云雷纹衬地。三层花纹。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

兽形觥(商代)

鸮卣(xiāo yǒu,商代): 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1956年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盛酒器。形如两鸮相背而立。盖为双鸮首,环目,尖喙,弯眉,盖中央置四阿顶方柱钮,饰雷纹。腹作双鸮身,子口微敛,垂鼓腹饰卷曲羽翼纹。身下为四爪,两两相背。盖腹相合,两鸮昂首背立。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不仅实用,也是精美的艺术品。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

鸮卣(xiāo yǒu,商代)

霸伯尙盂(西周时期): 侈口近圆形,卷沿上翘,厚方唇,深腹,上腹近直,壁略内曲, 两侧附双耳,高出口沿,下腹略垂鼓,腹底圆转,圜底近平,下置三象首足,象鼻向外翻卷翘起, 末端分叉。上腹近口沿处饰兽目窃曲纹一周,以阳线 云雷纹为地。窃曲纹分三组,每组两个窃曲纹之间界以花瓣扉棱。纹饰带下饰凸弦纹一周。三足面饰象首纹。器内铸有长篇铭文。铭文10列116字:惟三月,王吏,伯考蔑,尚历归,弓矢 劳 旁鬯臧尚,拜,稽首,既稽首,徙宾,献,宾用虎皮,‘称’,毁。用章卉献日,命宾曰:「拜,稽首。天子蔑其臼,历践,敏。用章,遣,宾献,贮鱼皮两侧,毁,用章,禾马,又毁,用玉,宾出,以俎,或共伯,或汇舁贮玉,禾车,宾出,伯贵宾于蒿,或舍宾马。霸伯拜稽首,对扬王休,用作宝盂,孙孙子子其万年永宝。铭文是一篇反映西周聘礼的文字记录,伯考代表周王来霸国蔑历和赏赐霸伯,霸伯回赠伯考和周王礼物,这篇铭文可以与【仪礼·聘礼】互相印证。

霸伯尙盂(西周时期)
霸伯尙盂铭文(西周时期)

鸟尊(西周时期): 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鸟尊(西周时期)

荒帷(西周时期): 两周时期贵族的丧葬仪具,即棺罩。古人模仿居室帷幄于棺椁外覆盖纺织品遮蔽,盖在上方的为荒,垂于四周的为帷。荒帷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直到现在,有些地方仍在使用荒帷。2004年,山西绛县横水侧国墓地1号墓出土了迄今为止时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荒帷遗迹,为研究两周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

荒帷(西周时期)

韩钟剑(春秋时期): 剑残,剑身近锷处错金铭1行5字:「韩钟之口剑」。据考证,韩钟即晋卿韩穿。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韩穿为上军大夫,此役晋军败绩,但「上军不败」。公元前588年,晋景公增设新军,韩穿为新上军佐。公元前585年,韩穿率军抗楚救郑。

韩钟剑(春秋时期)

王子于戈(春秋时期): 出土于万荣县庙前村,戈直内三穿,有阑。一面错金鸟书铭文一字,未识,另一面错金鸟书铭文「王子于之用戈」。王子于,据考证是吴王僚即位前之称谓鸟虫书,又称鸟虫篆,是一种特殊的金文字体,即在篆书文字上加鸟、电等纹饰。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盛行于吴、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诸国。

王子于戈(春秋时期)

铜牺立人擎盘(战国时期): 高14.5厘米,长18厘米,盘径14厘米,重1.38公斤。1965年长治市分水岭出土。盘为圆形,侈口,平底,下接支柱,可以灵活转动,盘底以镂空蟠虺纹装饰。牺牲体肥硕,面部表情温顺,双目圆睁,长吻大耳,四足短而粗壮,站立平稳,牲背上站立一人,面目清秀,束发垂脊,身穿右衽长袍,双臂前伸,手握盘柱。「牺」是古代祭祀所用牲畜的称谓。该器的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铜牺立人擎盘(战国时期)

虞弘墓石椁(隋朝): 1999年,虞弘墓发现于太原市王郭村,出土有墓志、俑等各类随葬品。其中最重要的文物是一座仿木构汉白玉石椁,为三开间歇山顶建筑,由椁顶、椁身、底座三部分数十块构件组成,其上浮雕画面施彩并局部描金。内容有宴饮、乐舞、射猎、家居和行旅等,具有浓郁的中亚和波斯风格以及鲜明的袄教性质,展现了墓主人不同寻常的外来文化背景,是北朝至隋唐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历史见证。

虞弘(公元533-592年)字莫潘,鱼国尉纥麟城人。自13岁起,任茹茹国(柔然)高官,曾出使波斯、吐谷浑等国,后出使北齐时被留任官。虞弘在北齐、北周、隋三代历任显职,尤其在北周时检校萨保府,执掌入华外国人事务,是个经历和身份都比较特殊的外籍官员。鱼国未见于史籍记载,其具体方位尚待深入研究。

虞弘墓石椁(隋朝)
虞弘墓石椁(隋朝)
虞弘墓石椁(隋朝)
虞弘墓石椁(隋朝)
虞弘墓石椁(隋朝)

释迦七尊像(北齐): 高46厘米。1954年太原市花塔村出土。释迦佛坐于仰莲座,全身贴金,施赭红彩。舟形背光周边浮雕宝塔、飞天,底座雕莲花化生手托博山炉供养。背面有彩绘佛像。

释迦七尊像(北齐)
释迦七尊像(北齐)

邓峪石塔(唐代): 石塔为砂岩质,通体浮雕加彩绘,圆座方柱形,原件分为4部分套合,其自上而下为塔刹、塔檐(带平座)、塔身、底座。石塔雕凿于唐开元八年(720年)。塔身高177厘米,略呈方柱体,四面各雕一主尊佛像,四个边棱雕串珠形柱,上、中、下部各雕束莲装饰。

邓峪石塔(唐代)
邓峪石塔(唐代)

正面主尊通肩袈裟,火焰形背光,结跏趺坐于由二力士承托的束腰莲花座上,两侧为二龙盘柱。

正面主尊

右侧面主尊倚坐,通肩袈裟,双足各踏由一力士承托的莲花上,力士左侧有两列题记,可辨识的有「李冲晖」三字。

右侧面主尊
「李冲晖」题记

背面主尊通肩袈裟,火焰形背光,双手置于胸前,站立于须弥座莲台上。须弥座束腰处题记「李玄受、李冲玄、李还福」。

背面主尊
李玄受、李冲玄、李还福题记

左侧面主尊通肩袈裟,火焰形背光,结跏趺坐于由一力士承托的须弥座莲台上,须弥座束腰处刻题记「大唐开元八年(720年)岁次庚申三月甲寅朔十五日戊辰」。题记一侧刻「云骑尉耿玄(质)」,另一侧刻「耿玄庆」。力士右侧刻「王怀贞」。云骑尉在唐代属于正七品的中下级武官。

左侧面主尊
纪年题记

菩萨青石立像(唐代) :虽头、臂已残,但肌肉、骨骼刻画非常准确。身体造型采用富于变化的「S」形,更显生动优美。丰满的肌肤,微凸的髋臀,流畅的线条,充满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质感。

菩萨青石立像(唐代)

佛光寺释迦摩尼坐像(唐代): 该佛像为汉白玉石雕释迦牟尼佛像,通高1.08米,宽0.52米。须弥座高1.43米,束腰雕莲瓣花卉,座上雕幔帐似平铺下垂,褶皱清晰。释迦佛结跏趺坐在须弥座上,面颊圆润丰满,双眼微闭,如入定静修。发卷为犍陀罗式,弯曲盘旋。袒胸披衣,衣纹缓曲,线条清晰。须弥座下台山基石高约1米,基石前面阴刻字曰:「大唐天宝四载十一月十五日,博陵径邑西子口村为国敬造台山佛光寺无垢净光塔玉石释迦牟尼佛一躯」。可知佛像雕于745年。

佛光寺释迦摩尼坐像(唐代)

宝宁寺水陆画---四大天王(明代): 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护持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持剑,护持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持蛇或赤龙,护持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持伞,护持北俱芦洲。

宝宁寺水陆画---四大天王(明代)

宝宁寺水陆画---天藏菩萨(明代): 天藏菩萨,双手合十,袒胸跣足,飘带长裙,璎珞被体,立于青莲之上。两旁侍女羽衣飘带,执幡侍立,颇具虔谨之态。

宝宁寺水陆画---天藏菩萨(明代)

阳泉平定宋墓乐舞壁画(北宋): 画面高0.78米,宽1.2米,绘舞台,上额挂青色帏帐,以红、白两色带扎束,与今时舞台大幕相似。大幕前有七名女乐工,作弧形排列。手中均持有乐器,正在演奏。当中有女舞童二人,举手、扭腰、抬足,似随乐作舞。

阳泉平定宋墓乐舞壁画(北宋)

阳泉平定西关村金墓杂剧壁画(金代): 画面高1.2米,宽1.29米,共绘五人其中一人在旁击鼓伴奏,四人化妆演出自左起角色分别为副净、副末、副净、末泥。画面人物配合默契,有趣传神,让人忍俊不禁。

阳泉平定西关村金墓杂剧壁画(金代)

孙龙石椁前挡(北魏): 孙龙石椁是一组重要的北魏洛阳时代葬具,有明确纪年。石椁头挡题铭记述了墓主孙龙为官履历、家族地望、卒年等相关信息。孙龙出自魏晋士族中都孙氏家族,当为永嘉之乱后孙氏留居并州的房支之一。孙龙石椁题铭填补了北朝中都孙氏史料的空白。孙龙石椁头挡总体为上宽下窄状,顶缘略呈弧形。头挡上宽66厘米,下宽60厘米,通高92厘米,厚约8厘米。头挡上部阴刻楷书题铭,字体拙朴,行文布局并不十分规整。由右至左竖书,共14行,满行6字,全文约87字,文字多有残损不可辨者,但大意基本明确。

头挡题铭: 大魏神龟□□,太原中都孙□六世孙孙方兴,父龙,太和之中(颍)川太守,熙平之(中)□为绥远将(军)、□郡太守□□年六十。在□□官,即造石椁(一)区、漆棺一口。葬在乡县岩梁。兴弟保兴少奉朝请,提之椁首,以示后世,记之云尔。

孙龙石椁前挡(北魏)

智家堡石椁墓壁画、棺板画(北魏): 智家堡北魏石椁墓发现于1997年,石椁为抬梁式承重墙结构,单人字坡悬山式顶。整个室由数十块不同形状的砂岩料石拼合而成。彩色壁画分别绘在石椁内四壁、顶部、三角形梁和脊樽上,壁画皆直接绘于石材表面。北壁共绘9人,中央墓主夫妇二人并坐于上,高0.56米。男主人手持麈尾,背后有围屏。两侧有立杆,支撑帐架。墓主东侧为二男侍,西侧为二女侍。

智家堡石椁墓壁画(北魏)

智家堡棺板画是继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之后,北魏平城时期又一杰出的绘画代表作。其题材和技法与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完全不同,表现的不是着汉装的忠节孝子和圣贤列女,而是北方少数民族世俗生活的真实场景。智家堡棺板画画面饱满而紧凑,车马出行、狩猎宴饮等内容,丰富而生动地反映了鲜卑民族的生活场景。这三块棺板画虽残损不全,但仍十分珍贵,为研究北魏定都平城时期的社会生活增加了重要的形象资料。

智家堡石椁墓棺板画(北魏)
智家堡石椁墓棺板画(北魏)

徐显秀墓彩绘石雕墓门(北齐): 石门共有两扇,质地均为细砂石,正面浮雕彩绘,背面粗糙。西门扇高1.6、宽0.63米,上部刻有鸟身兽头蹄足兽,口衔花草。下部刻有一白虎,但在后期彩绘时,在原雕刻的白虎形象上又用颜料改绘出一鸟的形象。门扇四周刻有莲花和云气纹。东门扇高1.6、宽0.64米,上部同样刻有一鸟身兽头蹄足兽,口衔花草。下部刻有一青龙,面目清晰。与西门扇相同,在彩绘时,用颜料改绘出一鸟的形象。门扇中间各有一方形孔洞,方孔周围有径为15厘米的圆形铁锈痕迹,此处为铺首衔环位置。

徐显秀墓彩绘石雕墓门(北齐)

宋绍祖墓房形石椁(北魏): 石椁发现于大同市平城区曹夫楼村,墓主为北魏幽州刺史、敦煌公宋绍祖,葬于太和元年。外观为仿木结构,平面略呈方形,单檐悬山顶,前廊后室,面阔三间,用109块大小不等的构件组合而成。南面有前廊,廊柱为八角形,柱础上圆下方,雕刻盘龙和覆莲,柱头栌斗上承阑额,上施一斗三升, 铺间施「人」字拱 。外壁浮雕铺首衔环和泡钉,内壁有壁画,北壁为抚琴图,其余已难以辨识,是北魏建筑艺术和社会生活的珍贵标本。

宋绍祖墓房形石椁(北魏)
宋绍祖墓房形石椁(北魏)---人字栱

阳泉河底镇东村元墓侍酒侍乐图壁画(元代): 画面人物丰富,共有7人。内容可分左右两部分,左面侍酒侍乐,中部三人各执横笛、拍板、大鼓作鼓乐状;后面一男侍在温酒,前面两女侍作送酒食状。右面为尚食图,一男侍正从朱漆大门出来为主人呈送糕点。

阳泉河底镇东村元墓侍酒侍乐图壁画(元代)

圣母朝会图(明清): 出自浑源县一处深山叫东屋卯村里破败的旧屋(原来可能是一处古代寺观),村里拆盖新房时发现一堵夹墙里存有泥皮画。画面中端坐于中间宝座之上的主神为圣母,其两侧各有三位神祇坐像,其中五位戴通天冠,着衮服,可能为五岳神祇;一位戴道冠,着八卦仙衣,可能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下方两位神祇立像为龙王,手捧文书。背后云端之上是司风雨雷电之神和年直使者、月直使者、日直使者、时直使者等的降雨神祇。主神为后土圣母,后土圣母掌管九土、九垒、四渎、五岳,司降水。

圣母朝会图(明清)

(8)中国煤炭博物馆(推荐指数★)

点评:非常强烈地建议不要去!60元门票,可以看的东西很少。模拟矿井有点糊弄人,如果是自己单独参观还要交50元导游费。

中国煤炭博物馆

(9)太原大关帝庙(推荐指数★★★)

点评:就在食品街旁边,可以顺路一游,别忘了抬头看大殿梁上彩绘喔。

太原大关帝庙,是在金元时期基址上修建的明清建筑。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由南向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崇宁殿(正殿)、春秋楼,两侧分别有钟鼓楼、东西廊房、东西配殿、东西配楼等共计11座建筑。

太原大关帝庙
太原大关帝庙
太原大关帝庙
太原大关帝庙
太原大关帝庙
太原大关帝庙
太原大关帝庙

(10)食品街钟楼街(推荐指数★★★)

点评:商业小吃街,可以逛吃一下。

宽银幕电影院
食品街
钟楼街
钟楼街

逛累了还可以到「晋礼」坐一坐,喝一杯煤球咖啡,参观一下82年的陈醋,见识一下580一个的闻喜花馍。

煤球咖啡
陈醋XO
闻喜花馍
网红打卡点

(11)懿曲社相声茶馆(推荐指数★★★★)

点评:推荐去懿曲社听一次可以让人开怀大笑的相声,演出效果超出我的预期。

懿曲社相声茶馆

2024年2月4日,阴转中雪,太原

(12)永祚寺(推荐指数★★★)

点评:双塔秀美,藻井独特,登塔又是一番风景。

永祚寺,民间俗称双塔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郝庄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永祚寺依山构筑,坐南朝北,由寺院、塔院和碑廊院组成。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门、前院东西厢房、二门、三门和后院的大雄殿、禅堂、方丈室等。塔院现存双塔、过殿和后殿。

永祚寺
永祚寺
永祚寺双塔

大雄殿高两层,平面呈长方形。殿之外表仿木结构,以砖砌出柱、额、斗拱、橡、檐,出檐较短。一层面阔五间,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殿内全为砖券,不用梁架,故又称无梁殿。

大雄殿
大雄殿一层
大雄殿一层---无梁殿

二层为三圣殿,原名观音阁,面阔三间,当心间为正方形穹隆顶,两次间则为两横券;当心间顶部的砖雕藻井。

大雄殿二层
大雄殿二层藻井

双塔位于寺的最高处,均为八角十三层仿木构楼阁式空心砖塔,高54.7米。塔身外部仿木构,饰有砖雕斗拱、枋子和檐椽,檐上饰琉璃脊兽,每层塔身都有券门,塔内有阶梯可登顶。

永祚寺双塔

宣文佛塔、文峰塔,位于双塔寺的最高之处,在永祚寺(双塔寺)的东南方位。宣文佛塔、文峰塔均为13层塔,八边形结构,高约54.7米。双塔蓬勃向上,兼容并蓄,是中国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形制最完善、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组。 双塔高均为54米,南北对峙,均用砖砌仿木构筑,与大雄宝殿结构一致。塔呈楼阁式梭形,随着塔身的上升,每层高度逐渐降低,斗拱由五踩重翘变为三踩单翘,符合人们仰视时下低上高的视觉。两塔的不同之处是旧塔收分不显,素边檐子,雕饰牡丹叶子;新塔收分明显,琉璃剪边檐子,饰有莲花。双塔塔心中空,阶梯设在外壁与内壁之间,游人可盘旋而上,直至第11层。

宣文佛塔
宣文佛塔
宣文佛塔
文峰塔
文峰塔

(13)晋阳阿育王塔(推荐指数★★)

点评:可以在学校门口遥望一下。

晋阳阿育王塔
晋阳阿育王塔

(14)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推荐指数★★★★)

点评:别有一番风味,小而精的博物馆。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
晋阳宫残碑(隋代)
鸟尊(春秋时期)
郭行墓壁画(唐代)---古人比V

(15)晋阳古城城墙(推荐指数★★★)

点评:免费登城,闲着没事可以逛逛,应该比收费的满江红拍摄地好玩。

晋阳古城城墙
晋阳古城城墙
满江红拍摄地
晋阳古城

00:25

(16)晋祠博物馆(推荐指数★★★★★)

点评:强烈推荐!古建筑风格各异,彩塑木雕精美绝伦,关帝庙、公输子祠有壁画。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天气预报非常准,下午15点到达晋祠的时候开始下起大雪,看着路旁的红灯笼,不由自主哼起了春节序曲。

第一次感受在北方的大雪里白了头,人生的体验又多了一项。

大雪游晋祠 https://www.zhihu.com/video/1748240622937473025

雪中游晋祠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唯一的遗憾就是不好在雪中拍照,雪花干扰有点大,只能尝试使用长曝光消除雪花。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金人台
金人台

对越坊建于万历四年(1576年),造型优美,结构壮丽。此匾由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题,二字为榜书金字,笔力遒劲,宛如游龙。

对越枋
对越枋
对越枋

献殿为金代建筑,是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献殿建筑结构简单,不弱不费,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献殿
献殿梁架
献殿梁架

圣母殿 是全祠的主殿,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殿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前廊中的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的「柱升起」、「柱侧角」,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因此,圣母殿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圣母殿
圣母殿
圣母殿
圣母殿
圣母殿
圣母殿盘龙柱
圣母殿盘龙柱
圣母殿力士(明代原品)
圣母殿力士(50年代重塑,与明代原品差距很大)
圣母殿额枋壁画
圣母殿额枋壁画
圣母殿额枋壁画
圣母殿额枋壁画

善利泉亭和难老泉亭,八角攒尖顶,立泉眼之上,既无片砖块石叠加,也无铜锢铆钉,加固,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我国具有木结构建筑技术。

善利泉亭
难老泉亭
关帝庙壁画
关帝庙壁画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还拍了一组黑白雪景照片: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晋祠雪景

雪中告别龙城太原,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汾阳!

下面是 我在山西寻访古建筑和壁画的游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