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旅行

哪个瞬间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

2020-05-09旅行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之时,我瞬间就感到读书确实有用处。

读书,现在不帮我们通过科举,也不是娱乐最好的选择,读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它会给你带来面对生活的底气。有了书,你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都再不是孤身一人,你会拥有一支强大的后援队,跟你一起探索,一起寻找答案。

你读【西游记】,可能会对做好管理有新的思考;一个物理学的关键解释,可能来自一部小说,或者一本不相干的书里一句无关紧要的话,比如「降维打击」。

我们进入任何一个新的领域,获得任何一种新的经验,首先迎面而来的,很可能都是挫败。第一次搬家,打好的包裹,一提起来就散架了;第一次拜访爱人的父母,感觉自己像从动物园跑出来珍奇异兽,被人围观;第一次上台演讲,感觉只有自己的身体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地震。所有的第一次,都混杂了害怕、不解、羞怯和不知所措。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耐心和勇气,再继续尝试下去。

人生,难免会碰到有些坎过不去,有些事想不通的时候。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眼前的世界,只能如此吗?在我们有限的经验里,这种种疑问,或许暂时找不到答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向书籍求助。疑问产生,必须要读书,就像饿了一定要吃饭一样。疑问解开,精神就会暂时感到满足。生活和阅读,会不断带来新的疑问。

真正的疑问,往往不是一本书能够解决的,它一定是跨越分类、跨越学科的。不同的疑问,组合成不同的书群。这个过程,很像是女孩子逛街。上街之前,她也不清楚自己具体要买什么。她只是觉得,春天到了,要置办新装。等到她逛累了,坐下来吃饭的时候,手里已经提着整整两大袋衣服。

一个问题、一个念头、一点疑惑,你把它丢进书堆,它就会开始生长,摇身一变,成为一棵枝干繁茂的大树。

——不过,说来读书也是一件十分奇妙的事儿。人人都承认读书重要,也许是觉得太重要了,以至于大多数人审慎地根本不去读书了。

书籍数量大大增加,获取书变得容易了,人们反而不太读书了。苏轼都曾感慨说「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清朝的学者袁枚也说,书非借不能读。借来的书因为担心要还,很认真就读完了,自己的书太方便了,随时都能读,于是一直拖着不动。太易得到的不被珍惜,阅读越方便,越不被重视,这是人性。

今天,要想读书已经非常非常容易,同时,读书的好处也相应变少了。读书,在学生时代还有些用处,一旦进入社会,好像就只能写在爱好这一栏了。

阅读是反人性的。大部分人不读书,让我们承认这一点。

我们说「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其实没有多少人真的相信阅读会带来乐趣,凡是能说出来的乐趣早就失去了快乐的意味,言辞并不代表选择,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做出选择。正如几乎没有人公开宣称「从做爱中获得乐趣」,但避孕套的销量说明了一切。

书籍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是一种私产。这样的一个人得意洋洋地向你炫耀他的书柜,和一个农民炫耀他的收成,一个猎手炫耀他的猎物,一个商人炫耀他收藏的红酒并没有任何不同。大可以想象,书柜里那些只是一条条腌制好的火腿。这和书香、审美完全没有任何关系,那不过是数量和价格的展示罢了。在这样不断的思辨过程中,如果有任何所得,就把书变成自我炫耀的本钱,读再多书其实也一无所得,这么读书,是不是就有些可笑了?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殊的环境,都具有一种个别的情况,使它的举动行事,不得不全由自己来考虑、自己来决定。当重大事变纷乘交迫的时候,一般的笼统的法则,毫无裨益。回忆过去的同样情形,也是徒劳无功。一个灰色的回忆不能抗衡'现在'的生动和自由。」

那如此说来,我们了解历史还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虽然有点大,这不仅仅是历史观的问题,更是读书有没有用、经验有没有用、学习任何东西有没有用的问题。

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你正在书店里闲逛,桌上、架上,摆满了书,你偶然瞥见了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名著【格列佛游记】。很可能,你是在「外国小说」这个书架上看到它。你拿起它,因为你知道这是一本有趣的冒险小说。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漂流,来到一个个神奇的国度,有大人国、小人国。你想读它,因为它是一本世界名著,中学的语文课上曾经提到过。也有可能,你是在「儿童文学」的书架上看到它的。这时候,你对它的印象就不太一样。你会觉得它是一部童话,或者是一个关于侏儒、巨人以及会说话的马的寓言故事。假如你是在「科幻小说」的书架上看到它呢?也许书店的店员会向你介绍,它是西方科幻小说的先驱。如果把它放到「旅行」的书架上,它又成了西方旅游文学的典范。那它要是出现在「社会学」的书架上呢?社会学家估计会说,他们从中看到作者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观察和讽刺。

书籍分类本身没有什么不好。我们每天打交道的这个世界,就是用分类和分工组织起来的。分类让世界运转得更加高效。但是,凡事都有两面,分类也会带来那个老生常谈的弊端,就是把一切工具化。

如果把书看作工具,我们读书的时候,内心的疑问就会受到限制。你首先想到的,是在特定分类之下规定的问题,所以我们经常会怀疑,我读懂这本书了吗?我理解作者的本意了吗?但是,那是别人定义的问题,不是你自己的问题。曼谷埃尔说,如果我们强行把【格列佛游记】放在「生物学」的分类之下,生物学家会怎么说呢?他们会说,这本书根本是在胡扯。因为生物的大小尺寸,不可能等比例的放大缩小。一个像蚂蚁大小的人或许可以穿上衣服,但表面附着力,会让他根本脱不下来。这么读书,是不是也有些可笑了?

试问,「普通人心目中的精英,就是掌握了核心资源,在食物链上排序靠前的人。」这个,你怎么看?

的确存在一个「食物链」,每个人在这个食物链上的地位,取决于他掌握的资源。资源不一定是钱,更可以是权力,还可以是过硬的社会关系、独一无二的技术、出众的美貌、影响力巨大的名望等等。正如李斯说的两种老鼠的故事,人有了资源,才能有恃无恐。如果有哪个学问说这些都不重要,你只追求内心纯净的精神就行,我看那肯定不是好学问。

但是也没有哪家正统的学问说,别的都不重要,你就专门研究怎么提高自己在食物链上的排名就行。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你在食物链上的排名,基本上不是你自己能决定得了的。

罗伯特·弗兰克的研究结果,让我们知道「精英」们之所以成功,既不全是天赋和努力,也不全是关键时刻理性选择的结果,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家庭出身很重要,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了合适的行业很重要,一些非常偶然的因素也很重要。

所以这条食物链的逻辑远远不是谁努力谁就能占据一个好位置。所谓「精英社会」,是一个神话。那么掌握优质资源的人,是不是都值得被称为「精英」,就是一个问题了。

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读书到底有啥用?

如果读书有用,为什么有些书读得多的人混得并不好,而有些混得好的人根本不读书?有没有可能,读书和精英的相关系数,其实非常低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个食物链上排序不怎么高的人,不好好琢磨挣钱,去读什么春秋大义,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这个问题,是每个读书人都得面对的问题,不能因为有人痴迷于读书就不问有没有用。想明白这个问题,爱读书的才能读得心安理得,不读书的也是理性选择。

食物链排名对个人相当不可控,但是还有另外一条链可以追求,不妨称之为「 智识链 」。智识不是一种资源。资源可以赠送,可以继承,可以一出生就有,智识不能。资源可以出售变现,智识不能直接换成钱。食物链上排名高的人可以威逼利诱食物链上排名低的人,智识链没有这么厉害的效果,但是高下之分也很明显。

还有别的链,社会复杂多元,并非是所有人都排在一条链上一个压一个。食物链和智识链之外,至少还有一条「 幸福链 」。我既不追求富贵也不追求见识,我就想看看电视剧打打游戏了解一下明星八卦过好自己的小确幸,你再厉害又能奈我何?

所以人生大概有好几个维度,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食物链这一个维度上的位置。在所有维度之中,我个人的偏见,是认为「智识」最值得追求。

窃以为「精英」的定义,应该看智识水平的高低。

首先智识比较可控。读书就是提高智识水平最简单的办法,门槛低收费少,你只要愿意下功夫就可以。当然,读书也有天赋和机遇的问题,但是毕竟比食物链上的爬升容易多了。

而且智识水平高的人,也善于在其他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链排名高而智识低,他的地位可能比较危险。美国买彩票中了大奖的人、中国在征地中获得巨额补偿的拆迁户,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财富败光,这就是在食物链上突然攀升之后智识不够用了。

如果一个人的智识高但是在食物链上的排名低,你大概不用特别担心,给他机会他会升上去,实在没机会还可以培养下一代。

那既然如此,智识和食物链的相关系数应该比较高才对。其实也是比较高的,一个国家在国际食物链上的地位,就跟它的国民智商 —— 更确切地说就是国民智识水平 —— 关系很大。从个体而论,人的智识水平和收入水平也是正相关的。社会学家的研究,精英阶层和工薪阶层的思维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对于普通人,精英更相信规则、更能跟陌生人合作、更善于理解抽象概念、更愿意探索未知、更能承担风险,等等等等。

从整体而言,智识水平高的人通常在食物链上的位置也不错。当然这也是相互作用的结果,食物链排名高的人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身居高位而一脑子浆糊的,和见识卓绝而蜗居底层的,都是比较罕见的特例。

那为什么有些特别厉害的学者,没有去争夺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呢?一方面,特别大的权力和特别多的财富都是需要运气和机遇的,他想争夺也争夺不了。另一方面,其中还有一个代价问题。

你不管有多少钱,有多大名望,前面永远有更大的目标。每天差一分钟的表已经不错了,你非得想要一个一个月才差一分钟的。拿了银牌已经是万人之上,但是你总想拿金牌。正反馈游戏就好像吸毒一样,排名越高的人需要的剂量也越高,这个循环最后必然以失望结束。

这就是排名的代价。你要非常辛苦,付出很多牺牲,才能提高排名。那再考虑到幸福链,过分的牺牲可能根本不值得,爬到一定程度停下,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不是更好?

不过现代社会,除了体制、官场之类的个别系统,大多数人和人之间还算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不存在多少威逼利诱。一般人本来就是比较自由的。尤其是发达国家,顶层资源多很自由,底层享受高福利还不用操心,更自由。反倒是中层,一天到晚辛苦工作疲于奔命,名义上很自由,其实享受不到。

所以我们还得研究一下幸福链,到底怎么才幸福呢?这可以回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最高一层叫做「自我实现」。有说这个「自我实现」其实就是低级需求的华丽变种,我看很有道理 —— 它们说的都是食物链的地位。比如说有的高官,当官还不过瘾,退休了还得出本书。有的人经商成功还不过瘾,还得追求社会影响力。小官和小商人,一般顾不上这些。我们大概可以说,自我实现,是食物链和幸福链在一个高度上统一了。

但是我们也得承认,的确有很多人,是踏踏实实想要做成一件事业,而不单纯追究自己在其中获得什么地位。现在关于「幸福」的研究的一个普遍说法,认为这种情况是最高级的幸福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b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 如果你认为这件事特别值得做,那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可以的。

有时候你能感到一个使命在召唤,认为自己就应该干这件事才幸福。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谁都不可能对这样的事儿不动心。

那如此说来,最有意思的人生就是找到机会去做些大事,你既能感到幸福,又能顺便提升食物链排名。

像一些大神读遍古今经典,成一家之言,这就是特别大的事儿,也许青史留名,谁还在乎他家门口的菜贩儿怎么想?

智识,特别有利于做大事,所以就得多读书。

有些书,是专门研究怎么提高食物链排名的。中国管这类书叫「成功学」、英文说法比较低调,叫「self-help」,分类目录连 non-fiction(非虚构) 都不算,有点上不了台面。

如果你只读self-help类,你的最高境界,就是活成了一个算法。

给你一个任务,你知道怎么完成。心中有目标,你知道怎么实现。你知道各种激励自我和自控的手段,你活得非常有效率。但是你是一个工具。因为你只会「执行」。

算法的意思,是给定这样的输入,我就产生这样的输出。如果局面是这样的,我就这样做,如果局面是那样的,我就那样做 —— 如果……就……,这就是算法。

一切逻辑都清晰合理,这就是行动指南给的东西。你听说一个道理,你问「怎么让这个道理落地」?你想要的就是行动指南,你就是想变成算法。

算法,跟精英有本质的区别。精英有决策权。

凡是查「如果……就……」表就知道该怎么办的事儿,都不叫决策,都是算法。你知道「应该」攒钱投资,但是你受不了诱惑没做到,那是你的执行能力有问题,跟决策无关。

决策,是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没有固定算法,没有已知的对错,这个时候你怎么选择。

菲茨杰拉德的名言:「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世界上很多道理都是互相矛盾的。运气重要还是努力重要?保守好还是进步好?要平等还是要自由?先把国内的事儿办好,还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这些问题,每一个都能从正反两方面说出很多很多道理来。遇到一个具体事情怎么办,没有固定的行动指南,你必须参考两方面的道理,自己决策。

大多数人从小到大,可能根本就没有几次需要做决策的机会,所以决策也可以说是精英的特权。这也是为什么「创业者」其实不需要读很多书,时机到来的关键时刻最需要的不是什么决策,而是执行力,简单粗暴最好。但是事业做大以后,局面越来越复杂,你就得读书了。

那读书到底有用还是没用,还是得用菲茨杰拉德那句话 —— 你得同时容得下这两个相反的说法。

有一个农夫对梭罗说:「你不能只靠植物维生,它不能供给你造骨头的材料。」可农夫一边说着,一边跟在一头牛后面。

当然这是个笑话,因为这头牛浑身的筋骨,不都是靠吃草长出来的吗?而且,它还拉着那么沉重的犁。于是,梭罗得出一个结论:有些东西,对生病的人来说是必需品;在某些人眼里,仅仅是奢侈品;在另一些人来说,是根本听都没听过的东西。

也就是说,一样东西的价值不是恒定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气氛都哄到这儿了,如果你还要问我,读书一定有用吗?sorry,你就权当我今天什么都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