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如何評價劉德華、倪妮、劉青雲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 2】?

2020-12-24娛樂

引子

邱禮濤牛逼啊!

這句話,【拆彈專家2】還沒看完,我就已經在心裏念叨了不下五遍——放在這類爆米花大片上,細想想,這其實是個特別稀罕的事情。

尤其是,這片子主演擺著劉德華、劉青雲和倪妮三個大咖,賣點從槍戰、爆炸、斷腿、失憶,到陰謀、反恐、自我犧牲、最後一秒鐘營救,各種大片元素也可謂是應有盡有,但我從頭看到尾,感受就是那五個字:

邱禮濤, 牛逼

有人對這名字不熟悉?可能吧。邱禮濤,【拆彈專家2】的導演、編劇。和劉德華同歲,80年代末在港片的黃金時代以導演、攝影出道,作為導演他有兩個標簽:

一是 高產 ,30年來導演作品超過70部;二是 ,動作愛情喜劇恐怖傳記社會紀實,你能想到的型別,邱禮濤都拍過。

貌不驚人,一頭長發,右腳還有輕微殘疾。這麽多年,邱禮濤從來就不是一線導演,在近幾年開始和劉德華合作之前,他也沒拿過任何電影節的導演提名,更沒有多炸的票房表現。

他就像是個勤勉的「打工人」—— 不挑劇本、不挑演員、不挑預算,給我什麽,我就拍什麽。

但邱禮濤的牛逼,和「打工人」,可一點關系都沒有。

不妨就從這部【拆彈專家2】聊起。

(以下涉及輕微劇透,不影響觀影,但建議閱後再讀)

1.

夾帶私貨,牛逼

單純從一部華語大片的角度,我可以給【拆彈專家2】打個 7分

最直觀的那個優點,當然是 娛樂性

娛樂性這個詞吧,聽著很籠統,好像大片請幾個明星、肯花錢堆點場面就搞定了。其實真沒那麽簡單,這幾年多數大片——無論國產還是好萊塢——說實話在娛樂性上,都做得很一般。

對【拆彈專家2】這樣的動作大片,娛樂性的高低有兩個關鍵:

一是武戲有沒有設計感。

這個很好理解,相比堆砌了多少場槍戰和爆炸, 如何打和如何炸 ,才是決定娛樂性的重點。

這方面,邱禮濤這次不僅給足了量,更是在設計上很花心思,每場動作戲都盡量保證有一個視覺上的爆點。

舉個很小的細節,電影中一場街頭追逐戲,一般導演隨便拍拍,設計劉德華推倒一些雜物來拖慢警察就可以了,但下面這一個小小的設計,觀感上就有一個很好的提升,甚至還起到了刻畫人物的作用(拆彈專家,肯定很懂數理化)。

二是文戲有沒有嚼頭。

熟悉邱禮濤風格的都知道,這麽多年他是港味兒保持得最好的香港導演之一,標準的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 的港式信徒。

港味兒這東西吧,說好聽點是風格是懷舊,若較真的話,其實也不乏缺點——比如邏輯簡單粗暴,制作土法煉鋼,表達粗淺直白。

邱禮濤這麽多年,拍了70多部作品,高分佳作寥寥,也和這濃濃的港味兒有很大關系。

包括這次在【拆彈專家2】,大到連續反轉和人物塑造(劉德華的轉變,劉青雲的雞肋,反派的動機等),小到單場動作戲(醫院一大堆警察楞是抓不住單腿的劉德華),也都有強行硬來的邏輯問題。

但這些問題,在邱禮濤的大亮點面前,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甚至我會因為他這次文戲的表現,願意給電影多加1分,給到 8分 ——也是個人給國產電影打的年度最高分。

為什麽?

因為【拆彈專家2】的文戲,實在太有嚼頭了。

邱禮濤把他的個人表達做到了極致,而在國內電影創作、以及如今陸港關系的大環境下,再來看這種夾帶私貨,就不得不感嘆一句,牛逼。

我簡單說幾個,大家自己去品,先從稍隱蔽的開始:

時間。

電影一上來是2014年,後來就到了2019年,具體日期是10月3日。這兩個年份和時間點,在陸港關系中有多特別,看懂鼓掌;

地點。

電影中段幾場追逐戲,仔細看會發現發生在花園街和通菜街,這兩個街道在過去幾年發生過什麽,看懂鼓掌。

主角。

劉德華在失憶後,被當局強行註入虛假記憶洗腦。而結尾,倪妮作為大陸演員,則是主動要求被註入虛假記憶。這兩個主被動行為,看懂鼓掌;

配角。

出演過河拆橋冷血長官的演員,你可能不熟悉,但下面這張表情包應該見過吧。對,就是右邊這個演員。跟這個大火的表情包結合起來品這個長官,他代表了誰,看懂鼓掌;

另一個小配角蔡瀚億,就是【拆彈專家】中被炸死的那個年輕警察。

這次在續集他繼續被炸死,人物變成了反方的人肉炸彈客。註意,他去炸的,是教統局,為什麽是這個部門,看懂鼓掌;

再說幾個比較直白的:

劉德華斷腿後,被長官強行調離前線,他當眾舉橫幅抗議,「用完即棄」;

劉德華和反派之間的對話,反派說自己像晁蓋,劉德華像宋江,言下之意,再清楚不過;

電影最後,炸斷了青馬大橋,同時在想象中將赤臘角機場夷為平地,這兩大香港地標,都建成於97年前後,而在電影的設計中,青馬大橋就是拯救香港最後的那扇盾牌;

劉德華的幾句台詞,比如「我不是瘋,我是痛」;

再比如說了不止一遍的,「這個世界病了」。

最牛逼的是, 邱禮濤讓劉德華——這個多少人眼中的未來特首、優質偶像——出演了一個如此癲狂、絕望與迷茫的病態人物。

那些反英雄的暴徒氣質,結尾再用自我犧牲的英雄主義來洗白,也洗不幹凈的。

裏裏外外透出的,憤怒的、絕望的、囂張的、戾氣滿身的、不管不顧的、忠臣良將無好下場的情緒…

太狠了。

如果我們把截肢、失憶、註入新記憶,和「用完即棄」的橫幅、與青馬大橋一同沈入海底的結局拼湊到一起,邱禮濤試圖表達什麽,已經再清晰不過了。

知道邱禮濤狠,但沒想到,在這樣一個投資巨大的陸港合拍片中,他的狠竟然還翻倍了。

2.

數十年如一日,牛逼

邱禮濤,其實一直都是個喜歡夾帶私貨的狠角色。

拋開品質高低,他的很多作品,不管什麽型別,都能品出濃烈的個人表達。

有的作品非常嚴肅正經,是對社會問題、邊緣群體的人文關註。

比如 【性工作者十日談】(2007) ,片名看起來噱頭十足,內容其實幹凈得很,對香港千禧年後的性產業做了一次展示與剖析。

性工作者也是人,她們也應該被尊重。還留下了下面這個港片名場面。

比如 【等候董建華發落】(2001) ,在香港回歸的大背景下,講一個拯救少年犯故事背後的香港社會,還是對邊緣人的關懷,也還是邱禮濤一貫的絕望味道。

再比如 【的士判官】(1993) ,這是邱禮濤所謂「變態三部曲」中大家較不熟悉的一部,針對香港出租車司機服務惡劣的現象,老實人被逼急,最終以暴制暴。

再看黃秋生這段台詞,聯想到我們這兩年與網約車司機有關的社會話題,好的電影就是有超越時代的力量。

有的作品相當cult,這集中在邱禮濤最為人熟知的那些作品當中。

比如「變態三部曲」另外兩部, 【人肉叉燒包】(1993)和【伊波拉病毒】(1996) ,多少人小時候第一次看,被黃秋生嚇出陰影。

變態背後,拍的其實還是畸形社會的瘋狂。包括邱禮濤身上的反社會與97思考,如今再看,都是可以拿來解讀97前香港社會心態的好電影。

另外,在一些看起來很難夾帶私貨的電影中,邱禮濤依然照做不誤。

比如前兩年那部 【原諒他77次】(2017) ,蔡卓妍主演,標準的愛情片,但看看裏面那個「50年愛你不變」的愛情盟約,你說邱禮濤沒有借題發揮,我是不信的。

以上這些只是邱禮濤70多部作品中的一小部份,他太高產,型別又太雜,單過去10年,他就拍了18部電影:

有的敏感到網上的電影條目都被刪光,有的冷門到壓根就沒多少人聽過,有的爛到豆瓣連4分都不到,有的則可以在大陸拿到10億+票房的爆款表現。

如果你覺得,這些七七八八也都算不上牛逼,不妨聽我繼續往下說。

3.

站著賺錢,牛逼

很多看完【拆彈專家2】的人,都在提一個關鍵詞,港片未死。王晶看過首映後也站起來狂贊:

真TM的好看。那些說香港電影已死的人,他們可以閉嘴回家睡覺了。

這話聽著好像很解氣很過癮,但從王晶嘴裏說出來,又難免讓人不屑。

這也是我今天最想表達的:

港片已死、國產片垃圾這些言論說了這麽多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導演們帶頭向資本和市場下跪投降。

替邱禮濤和港片叫好的王晶,反過來,就是其中最積極討好資本和市場、創作上也最沒下限的那個。

其他的大導演,無論大陸還是香港,大家可以掰著手指頭數數,依然在堅持做個人表達的,還剩下幾位。

我並不是說,邱禮濤的牛逼,是他的那些個人表達、那些夾帶的私貨有多牛逼。畢竟,我不生活在香港,對他表達的那種憤怒、絕望與迷茫,做不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我想說的是, 邱禮濤的牛逼,在於不管拍的是大片還是小制作,不管是陸港合拍還是純正港味兒,他從來不迎合、不跪舔,不會因為資本和市場而改變自己的導演風格,越是大片,個人氣質反倒越濃烈。

有時候,看著右腳有殘疾的邱禮濤這麽一瘸一拐地輾轉在各個片場,和所有人打成一片,真覺得,這才是一個創作者該有的樣子——在當下普遍慕強的大環境下,導演這份職業被賦予了太多權力感,也讓多少大導演沈迷其中,迷失自我。

還是很唏噓啊:

港片導演北上十多年,吳宇森、杜琪峰日漸老去,徐克、陳可辛、劉偉強等早已和資本其樂融融,最後大浪淘沙,真正沒有被時代改變的,只有邱禮濤。

或者說, 香港那麽多北上的導演,最後站著把錢賺了的那個,竟然是邱禮濤。

結語

最後再說個小感慨吧。

從17年開始,邱禮濤和劉德華合作的這三部:

【拆彈專家】炸紅磡隧道,【掃毒2】汽車飆進中環地鐵站,【拆彈專家2】炸青馬大橋,邱禮濤的個人表達完全融入到這些大場面當中,真可謂作者性與娛樂性很好的融合。

其實細想想,為什麽,我們會被這樣的橋段嗨到呢?全是因為夠猛夠勁爆嗎?

答案其實很簡單:

在國產片動不動就要虛構背景城市的現實之下,也只有香港,還是可以放開一炸的「法外之地」了。

劉德華,繼續和邱禮濤合作下去吧!老板們金主們,務必多給邱禮濤投資,讓他多拍點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