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這部電影缺乏基本邏輯的人,可能完全沒有找到影片真正的情感切入邏輯。主角周冉第一目的根本不是去報復林致光,而是給她這段破滅的愛情尋找一絲愛情存在的證據。
很多認為這部電影缺乏基本邏輯的人認為,主角周冉在發現林致光真實身份時有一萬種更好的辦法將其繩之以法,但是這個前提就已經錯了,原因是雖然女主看上去是想報復林致光,但潛意識雷根本就沒有想直接把詐騙者繩之以法。正是周冉沒有選擇馬上報復林致光的那一刻開始,這部電影的真正表達才正式開始。
女主這一趟的旅程,看上去是去找到、抓住詐騙犯,實際上是為了給她這段破滅的愛情尋找一絲愛情存在的證據。 是一種女性視角中,面對感情中「騙」的內心的細膩解讀。
對於主角周冉來說,給出50萬卻被拉黑的那一刻,理智告訴她是無疑被詐騙了,但是情感上她卻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無法接受的本質其實並不是林致光是詐騙犯這個事實,畢竟這已經有了50萬的實證,她真正無法接受的其實是「愛是不存在的」這件事。
對於周冉來說,愛存在的證據是林致光發給她的一條條語音、一次次夜路的陪伴、一天天入睡的溫暖。即便她已經事實上被騙了,她依然不相信這些全是假的,她無法接受自己真真實實感受到的那一切流動的情感都是虛無的。
對於周冉來說林致光是一團虛無的、從未謀面的,正如影片中島上的霧氣一般虛無的象征,但卻如此充滿真實情感。所以她要去找林致光,她想了解這個騙她的人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即便她知道林致光是個騙子,她也要一個確定的結果、回答,也許是當面對峙,也許是口口逼問,她要一個確定的回答,她還保留著愛存在的希望。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女主僅僅是網戀,且已經被騙了50萬了,為何還對詐騙犯保有愛情。其實很多殺豬盤案例中,被害者都是不止一次被騙,還有一次、兩次、三次,甚至更多次被騙的案例。甚至還有的案例中,詐騙犯已經被警方偵查到,被害者還在為詐騙者開脫。難到被害者是傻麽?被害一次後還不清醒,還要屢次被騙。除了沈默成本之外,我相信極度的/盲目的愛、全身心的信任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借用一句話「不懂愛恨情仇煎熬的我們,還以為殉情只是古老的傳說。」如果你相信為愛而死不是傳說,那麽,千裏迢迢去尋找詐騙者,尋找愛存在的證據的情感邏輯,也許也能建立起來。
如果說周冉女性主義視角中對於感情中被「騙」後的反應和行動,帶給了電影完全不同於其他詐騙電影的視角,那電影中兩個男性角色的設定,帶給了這部電影更多元更廣泛的情感層面。
電影中兩個男性角色許照和林致光都是詐騙老手,按理來說應該是完全出於感情,絲毫不會付出真心,但在電影中,兩人最終卻也淪陷。電影【如麗殺】避免了通常女性視角電影中對於男性角色的理性化、扁平化處理,給了男性角色更多情感上的可能與復雜性。
許照和林致光兩人的設定正好相反,許照對周冉的接觸是「騙」的正向過程,在想騙周冉的過程的中,許照自己卻逐漸分不清情的真與假,最為「騙」的加害者最終淪陷。而林致光則是在「騙」被揭穿之後,重新接觸周冉,被周冉反騙最終淪陷,作為「騙」的受害者淪陷於愛情。
對於許照來說,直到半夜三人醉酒戲之前,觀眾都沒法確定許照對周冉到底是動了真情,還是連林致光一起騙的遊戲,而三人醉酒戲成為了三人共同的情感轉折點。在互吐心聲之後,許照第二天一早選擇了放棄自己的金錢而不是利用周冉來幫助林致光度過難關,而林致光的內心深處也在淩晨的海邊慢慢發生了改變。最終在車站買水的時候,林致光的硬幣相信無論是倒向哪邊,他都會選擇上車,他已經無法逃出周冉的情網。
正如影片中的如麗隱喻,左腳愛、右腳恨,而愛情則是相愛相殺。【如麗殺】用詐騙案這個極端的背景,在主要人物極度巧合的情況之下,探討了愛情中的愛恨相殺。而由於影片中對詐騙恨情緒的邊緣化處理,這種相愛相殺也由詐騙場景引申到了整個愛情、乃至其他情感。影片中的四個主角中,周冉是被傷後依然相愛大於相殺的「盲目」感性代表,龐寧是被傷之後理性占據上風的「殺」的代表,是感性為主導的女性面對感情與欺騙時候的兩種結局。而做為男性的許照和林致光,則是帶著玩弄(理性)入場,最終卻動情的男性。
正如電影中的林致光所說,只要動情都可能被騙,而人活這麽久,哪能不動情,哪能不被騙。
當然,我不是說這部電影非常優秀,電影有很多敘事上的不成熟,導致整個電影的個人化表達還不夠強烈,情感發展不夠順暢,最後的情緒爆發力也比較弱。但它【如麗殺】的確有一些導演對於兩性感情自我表達、在敘事角度上有一些探索與獨特,是一部用心的電影。
其實【如麗殺】其實這部電影其實有點像李安的【色戒】,尤其是最後在火車上周冉猶豫是否報警的瞬間,讓我想到王佳芝最後猶豫是否提醒易先生暗殺埋伏的瞬間。如果說【色戒】是因色生愛,那這部【如麗殺】其實可以被稱做「情殺」,其探討的是無性生情、由騙生情、愛恨交織。如果說【色戒】中是因色生情的那一刻,生情的人就已經輸了。那【如麗殺】中,則是因情無條件投入信任的人就會上當,所謂信者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