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為什麽臥龍鳳雛一詞現在成為了用來譏諷別人的話語呢?

2020-12-22娛樂

十分有幸跟沈騰老師合作過,只可惜那時候我太傻,沒有留下很多照片。

先交代一個前提。開心麻花有非常強烈的屬於自己的編劇風格,以至於出來的每個演員都內建編劇能力。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沈騰老師和我們排練的時候是帶著筆的,對於劇本會在征詢了編導的同意後,大刀闊斧的重塑台詞乃至是核心沖突。

舉個例子,沈騰老師飾演一個剛剛感染愛滋病的患者,在天台企圖自盡。他的母親趕到,之後按照劇情安排,這裏要走一段苦情戲。沈騰老師要求,她在知道兒子患愛滋病的時候,先墊一句:「那你不會傳染媽吧?」然後情感要立刻從關心兒子,轉到擔心自己,而後註意力再轉回來。這就等於是把這個「慈母形象」完全推翻了,這個角色因為這一句自私的表演,立刻就辛辣、諷刺了起來,十分立體。但是反過來,再辛辣、再諷刺,這又是人之常情。關心兒子的健康安全是真,那有憑什麽不關心自己的健康安危呢?

所以你看,這裏就是雙重諷刺,在每個觀眾被這個包袱逗笑的同時,也形成了一個新的諷刺。居然有人在嘲笑「一個人追求健康和安全的權利」,這可是自然法的最最基本原則,可見人類本身是多麽雙標和善於在他人痛苦上建立快樂。看客皆是戲外人,張口一笑陷居中。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開心麻花的編劇也好、演員也好,都帶著開心麻花的編劇風格——辛辣。

和德雲社的損不一樣,麻花善用雙重諷刺,每一個包袱翻出來都赤裸裸、血淋淋,直擊人心並拷問人性。找時間我也想出一篇關於麻花電影和話劇的包袱解讀,其中很多甚至讓人拍案叫絕,另有一些讓人笑過之後自慚形愧,當然這是後話。

回到「臥龍鳳雛」。拋開電影本身,難道你不覺得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諷刺嗎?

姑且認【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羅貫中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有些人只看電視劇而不看書,就只會朦朧的認為【三國】是一部古書,規規矩矩的。非也,羅貫中確實寫動作戲有兩把刷子,但是他寫「虐文」也是一把好手,讀原文就會有非常強烈的感覺,他非常會拿捏人心,或者說,他非常會傷害讀者。

曹操殺呂伯奢一家,陰差陽錯間恩將仇報,世間最虐不過如此。劉備吃劉安的妻子,以親人性命款待英雄,可讀者卻痛英雄落得兩難下場。華容道最終關羽放了曹操,常說這是布局鼎立,可當時確實覺得好幾章的鋪墊,勝利懸之一線最終付諸東流。更不消說大意失荊州、兵敗五丈原,當時就是嗡一下,「啊?!」所以說羅貫中本就是撥動讀者心弦的高手,絕非善男信女。

「臥龍鳳雛」自古也難成佳話啊。大家聽過「高山流水」,也聽過「管鮑之交」,每個都有自己的佳話——故事。可臥龍鳳雛這個沒有啊,從來都是誰是臥龍、誰是鳳雛,就沒有了。甚至臥龍可以單獨使用,有人以為網名,卻鮮有人以鳳雛自居。這個詞從出來就不對等。

當年讀三國,看到「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今得二人,何愁天下。」正以為要開始一篇波瀾壯闊的新史詩,結果翻到第二篇——落鳳坡。多短暫吶?多猝不及防啊?現在三國已經不存在劇透了各位不覺得,如果你把它當第一次讀,這個藝術處理絕對是心肌梗死級別的難受,僅次於呂伯奢。這放在童話故事裏就是,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翻開第二篇,王子發現自己被傳染了梅毒——鬧心啊。

結合了開心麻花,這就又變成了雙重諷刺。「臥龍鳳雛」的聚首,在三國眾人眼裏原本是好話,卻給劉氏集團帶來了損失。在電影裏,莊強和大聰明的「臥龍鳳雛」,王多魚是當好話來說,實際上引申著它原本的含義期待著兩位像古人一樣為自己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但結果卻又驗證了歷史什麽叫做事與願違。反轉、反轉、又反轉。

為什麽這個詞火了,因為以前「臥龍鳳雛」這個詞不好用,倘若真的有商務人士客氣:「二位真實臥龍鳳雛啊。」可能是好意,但是難免引人猜疑,誰是臥龍誰是鳳雛,你什麽意思?所以說這話等於說錯話。若是陰陽怪氣的用呢?也似乎達不到效果,畢竟臥龍的名氣有確實響當當。

透過電影【西虹市首富】,豐富了「臥龍鳳雛」一詞的內涵,那就是——甭管您倆誰是臥龍誰是鳳雛,反正我肯定是倒了血黴了。

此後,這個情感色彩曖昧的詞算是在這個文化圈裏蓋棺定論了,可以大大方方的當諷刺性的貶義詞來用了。這就是語言發展的魅力,更是諷刺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