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如何評價 CCTV 發現之旅頻道播出的【電子競技在中國】系列紀錄片?

2020-03-16遊戲

此時一位電競加班汪+腦洞答主路過……

有幸在紀錄片裏出鏡,雖然只有1~2秒的背影。

當時的場面還記憶尤新,央視的攝像大佬全程徒手控制機位擺動,沒有任何腳架,結果拍出來一看鏡頭畫面如此之「穩」,仿佛央視攝像大佬開著「麒麟臂」一般……

(還請見諒,表問我幾分幾秒,我就4不嗦……)

·「騰訊電競可能是史上最慘的投資合作方之一」

坦白說要不是最後給【王者榮耀】好好地漲了一波臉,看到權師傅、艾露們的工作鏡頭,我真差點懷疑這片子到底是不是騰訊電競牽頭合作拍的。

視訊前40分鐘的大量鏡頭幾乎都和騰訊無直接關系,到了40多分鐘起的Riot公司及【王者榮耀】正式登場,大騰訊終於有機會好好亮相一波了,結果視訊的配音文案是這麽來的:

「(壯大中國電競產業規模)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買買買……(即騰訊收購拳頭)」 (我的內心:合作方都不配有姓名?)

「Riot公司創造的遊戲風靡全世界,卻在2011年被一家來自中國的公司收購……」 (我的內心:你們的金主爸爸連姓名都不配有?前面暴雪和網易的露出倒是給那麽勤快!)

這個紀錄片對於自己金主爸爸的兩款最主要的電競計畫,又是這麽評價的:

英雄聯盟--「孩子依然是別人的孩子,只是過繼到了自己門下」

王者榮耀--「模仿借鑒」

(我的內心:畢竟央視,不是我們民間作者想怎麽黑怎麽黑,「模仿借鑒」可能已經是央視能用上的最「禮貌得體」的詞匯了,可是,TX畢竟是這波片子的最主要合作方……)

好,對比一下,我們再來看看騰訊電競合作出品的這個片子是怎麽給暴雪和網易漲臉的。

第一集大量的鏡頭都給到了暴雪和網易,尤其是前40分鐘。視訊中對暴雪的開發、美術、音樂乃至網易暴雪的中文在地化工作都做了明顯的篇幅呈現和正面宣傳,大贊其「藝術涵養」與「文化素養」,暴雪開發團隊和 @暴雪中國在地化團隊 也大量出鏡,這近似於暴雪和網易的一波企宣了。

而且,字幕也大多不做遮掩,暴雪,網易,大大方方亮相,不僅是廠商,還包括媒體。片子裏多次出現的知名遊戲編輯譚力其實也是網易、暴雪系的大佬,他是【暗黑破壞神】著名社群肯恩之角的創始人,人稱「血臉殺手」,他是 @網易愛玩 的負責人,也是網易大神社群App的主要負責人「扛把子」之一。

網易大神笑嘻嘻,騰訊電競mmp

除了騰訊在遊戲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片子還給了他們在電商/社交領域主要競爭對手一個鏡頭,也就是馬雲的阿裏。以下這個鏡頭拍攝於杭州濱江區網商路,即阿裏杭州濱江園區和網易杭州濱江園區的所在地,鏡頭中左側的建築,系阿裏杭州濱江園區二期。

反觀自己的合作方夥伴,40多分鐘才有機會登場,結果還只能遮遮掩掩地被冠以「某中國公司」……

騰訊電競:寶寶心裏苦啊……

「看完這個紀錄片,我決定去苦練某‘親爹’英雄了」

在【王者榮耀】的世界,有那麽一個英雄,

他的形象原型來自於中國古典神話,

他的後期輸出相當可怕,

他上手輕便,頗受新人玩家喜愛,

他的強度一直線上,不論版本變遷,他自屹立不倒,

他經常被玩家吐槽「怎麽還不削弱」,

大家對他的習慣性稱呼,其中第一個字是「hou」,

他就是---

猴子(後羿:mmp……)

為什麽我決定苦練猴子?紀錄片告訴我了,【王者榮耀】第一個閃亮登場,鏡頭描述也最多的策劃是誰?權威權師傅啊!他能拿到這樣的戲份,說明什麽?說明他是策劃裏相對地位比較高的一個啊!

孫悟空,就是咱權師傅的代表作品之一!(此外據傳他還設計過明世隱、孫策、魯班大師等英雄)(權師傅內心:湯湯,有話好好說,「我設計明世隱」這件事能不能就不要提了……)

所以,你們都說「猴子是策劃親爹」,在我看來,猴子的親爹是策劃裏的大腕兒,練他,幾個賽季都穩,準沒錯!(認真你就輸了)

「下一個最火的電競計畫是啥,紀錄片已經告訴我們了」

據我初步統計,在第一集的紀錄片中,有一款遊戲同時承載了片子裏暴雪部份的開場早期與最終壓軸戲份,它就是:

因此,我想大部份人都可以透過這樣的編排得出一個重要的資訊,

也就是那四個字,

相信咱們也都知道是哪四個字了,那就讓我們一起大聲喊出來吧!

風暴要火!

·「這片子就不是主要拍給咱們看的」

好了,說認真的,作為一個常年從事電競相關各類內容傳播的童(ku)鞋(bi),這裏容我談一個比較直白的「事實」:

央視的這一紀錄片系列,主要的面向群體定位恐怕不是我們這些常年的電競愛好者。

這對於咱們電競愛好者「不太合情」,但承然也沒有什麽「不合理」。畢竟是央視播出,定位「全社會大眾」,「向大眾傳遞新興產業」,顯然比「激發電競愛好者熱情」更符合央視綜合類頻道的定位。

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片中對於幾個重要的電競時間點,都同時配以了一些同時間重大的社會積極事件,這都側面表明著該系列紀錄片的基調定位。 這樣的編排,其實也在體現該紀錄片對於電競的一個態度:中國電競的重要成績,和其他一些社會積極事件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正面「大事件」。

咱們真期待央視也拍一些純熱血純情懷的電競紀錄片,或許還得等到「央視電競頻道」上線或者CCTV5【電子競技世界】的復播了(如果會有那麽一天的話)。

此外,如果真要拍一些很熱血、很情懷的純電競紀錄片,那也不是必須找央視,央視有它無可比擬的「牌面效應」,但騰訊電競找個專業紀錄片團隊單獨做一個,更省錢,流量上也未必會遜色。

同時,說實在的,區別於其他體育計畫,鮮明且難以調和的「電競鄙視鏈」是電競的一個特有現象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基於大量電競計畫拍攝綜合宣傳片,這真的很難「不挨噴」。B計畫的畫面給多了,鄙視鏈上遊的A計畫的玩家會不滿意,B計畫畫面給少了,A計畫的玩家滿意了,B計畫的玩家抗議又來了,橫豎都討不了好……

因此,坦白說,如果讓我負責這個紀錄片的拍攝計畫,且限定我必須做到綜合全面,那哪怕不用代表央視出品,我也還是會直接把內容定位轉為「面向社會大眾的科普」,只有這樣才能走出「鄙視鏈」的泥潭……

Get了這個背景資訊,我們就得明確一點:

評價這個片子,咱們不能太多地基於我們電競愛好者個人的喜好與情緒,而是得站在全大眾的新興產業認知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