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為什麽b站上批判各類消費主義的都有,卻唯獨沒有批判gacha手遊這種明晃晃的消費主義陷阱的?

2023-09-26遊戲

消費≠消費主義

或者說享受型消費不等於消費主義,消費主義本質上是:以消費來定義你的階層。

或者說消費主義試圖灌輸給你的就是這一點。也就是某人企圖用消費某種特定的商品或者服務(例如去××地方旅遊)來證明自己屬於某某更高的階層。

比如消費五星酒店的下午茶就感覺自己屬於資產階級一份子了。比如某奢侈品牌是資本家階層消費的,但是P民們買不起資本家同款怎麽辦?這裏有輕奢款了解一下,雖然小麗用的是減配的輕奢丐版,但標還是和資本家同款包一樣的標,小麗就感覺與有榮焉,自己也算是百萬分之一個資本家了,這不一下子就把階層從P民提升到資本家了?理論上和王思聰可以同桌論道了。例如王漫妮刷爆信用卡升艙,把薪水的大部份用於租住在上海市中心區,從租住的屋子窗外就是CBD,她感覺自己已經是梁正賢這樣的資本家階層的一份子了。

消費主義賣的是這個,或者說賣的是「成為人上人」這種感覺,賣的那個具體的商品反而不重要。

但享受型消費不同,無論一個人經濟上如何困苦享受型消費都是不可能完全磨滅的。比如孔乙己經濟捉襟見肘那他也會擠出錢要一碗黃酒和一份茴香豆。那你說孔乙己把這錢省下來買個餅吃不行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享受型消費的作用是消除內心積累的痛苦,越是生活困苦的人肉體和心靈積累的痛苦就越多,人本能的就會想幹點啥多少減一點痛苦。這個減輕的辦法就是享受型消費,最廉價的享受型消費就是喝酒,喝醉了就能暫時減輕內心的痛苦。

所以會出現有人寧願餓一頓也要省下來錢去買酒,但這並非消費主義。

給手遊氪648其實就屬於這種範疇,本質上都是在做一些無助於生存甚至加大生存難度的看似無意義的享受型消費來緩解精神痛苦,排解精神壓力。類似行為還有釣魚,買一堆STEAM遊戲放遊戲柯瑞又不玩,買PS5一年開不了幾次機等等,買的那一刻感受到一種愉悅的感覺,內心的痛苦就緩解一點,這就是這類消費的價值。

這與孔乙己省出本就不多的錢去要一碗黃酒和一份茴香豆沒啥區別。

當然可能有人會問那怎麽才能跨越階層呢?或者說階層內的相互認同是靠什麽?不靠消費靠什麽?鄙人個人以為靠的是生活習慣。就像曹雪芹家道中落後靠各種從小玩到大的富哥朋友接濟過完了一生,曹家沒錢了曹雪芹就不是原本階層的一份子了嗎?不會的,他的富哥朋友們還是覺得曹雪芹是自己的朋友,是「我們」之中的一份子。【紅樓夢】遺失的結局為何別的作家無法續寫?因為其他作家不是那個階層出生長大的沒有那樣的經歷靠空想是想不出來的。

就比如小地方的人進城也很難被城市土著接納為「我們」,因為別人小時候玩的那些東西你不懂,也不可能後來去學,人家閑談的時候說起來的東西不是出生自這個圈子的人只會一頭問號,這種生活習慣的不同會強烈的提醒別人你不是他們中的一份子,即便你跟他們住在一起,用一模一樣的生活用品,你依舊是「他們」,你再怎麽努力也頂多讓你的小孩融入這個階層,而不是你,任何企圖融入不是自己原本出生階層的努力都是徒勞的,因為你沒有那樣的生活習慣。

這也是外國移民很難融入當地土著社群的原因,生活習慣是無從去學的。就像阿Q去到鎮上,覺得鎮子上的人把長凳叫長凳,而阿Q村子裏叫「條凳」,阿Q就鄙視鎮上的人,明明就是條凳鎮上的人卻偏叫長凳真是可笑。這就是生活習慣區分了人群,也區分了階級。我們假如一個鎮子上的人想融入阿Q他們村,某天一開口說了個長凳那周圍所有村裏的土著就會本能的反應過來這是個外來的人,而一個外來者不可能靠後天的刻意學習把自己方方面面的習慣都改得和村裏土著一樣,某個只言片語,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就會提醒土著們你是個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