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二型糖尿病有哪些常見的伴隨癥狀?

2023-06-18健康

一、早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

1、多尿

是由於血糖過高,超過腎糖閾(8.89~10.0mmol/L),經腎小球濾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形成滲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達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增高,尿糖排泄障礙,在血糖輕中度增高時,多尿可不明顯。

2、多飲

主要由於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明顯增高,加之多尿,水分遺失過多,發生細胞內脫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進一步明顯升高,刺激口渴中樞,導致口渴而多飲。多飲進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機制不十分清楚。多數學者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進出組織細胞前後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時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縮小,刺激攝食中樞,產生饑餓感;攝食後血糖升高,動靜脈血中濃度差加大(大於0.829mmoL/L),攝食中樞受抑制,飽腹中樞興奮,攝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於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缺乏或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組織攝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

雖然血糖處於高水平,但動靜脈血中葡萄糖的濃度差很小,組織細胞實際上處於「饑餓狀態」,從而刺激攝食中樞,引起饑餓、多食。另外,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從尿中排泄,因此,機體實際上處於半饑餓狀態,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進。

4、反復感染

常見膽道、尿道、肺部、皮膚等部位感染,表現為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據統計,糖尿病並行肺結核的機率比正常人高3~5倍。

5、排尿困難

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現排尿困難約占21%~42%。這說明糖尿病與排尿困難的發生呈正相關,中老年人若發現排尿困難,在排除前列腺問題之外,還應該註意糖尿病的早期診斷。

6、上體肥胖

上體肥胖是指腰圍與臀圍之比大於0.7-0.85,特別是發生在女性身上的上體肥胖,該人群的糖耐量測試異常者高達60%。因此,有專家認為這種上體肥胖的體型可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一項指征。

7、皮膚瘙癢

全身皮膚發癢,甚至會影響夜間睡眠者要註意了,這是糖尿病早期癥狀的經典表現之一,由於糖尿病的高血糖狀態對全身微血管的損傷,進而影響皮膚的營養供應,患者往往會感到全身瘙癢不適。

8、萎型舌炎

指的是舌體的中央部位乳頭萎縮表現為局部一塊無舌苔覆蓋的萎形缺損區,在糖尿病人群中其發生率高達62%。從中醫角度,這種台苔屬於地圖舌,往往是陰虛的表現,即中醫的「消渴」。

9、體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盡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體重下降,主要是由於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或胰島素抵抗,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強,消耗過多,呈負氮平衡,體重逐漸下降,乃至出現消瘦。一旦糖尿病經合理的治療,獲得良好控制後,體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體重持續下降或明顯消瘦,提示可能代謝控制不佳或合並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10、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見的,由於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釋放出能量,同時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及負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11、視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診時,主訴視力下降或模糊,這主要可能與高血糖導致晶體滲透壓改變,引起晶體屈光度變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屬功能性改變,一旦血糖獲得良好控制,視力可較快恢復正常。

12、並行癥

尿病並行癥眾多,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癥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皮膚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胃輕癱、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臟病、糖尿病與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糖尿病並行泌尿系感染、糖尿病性神經病、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伴發的葡萄膜炎、糖尿病並結核病等。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並行癥。為什麽說糖尿病並行癥可怕?糖尿病並行癥可累及全身各個器官,如腎、眼、心、腦、足等。糖尿病並行癥一旦出現,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當被診斷出糖尿病時,若早期辨識糖尿病並行癥的「異常訊號」可以延緩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到底如何辨識「蛛絲馬跡」?生活上如何做到提前預防呢?

二、早期辨識糖尿病並行癥的「異常訊號」

1. 「腎病」訊號

腎病是糖尿病的主要並行癥之一,大部份糖尿病患者或多或少有腎功能損傷的情況。在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腎病患病率為 10%-40%

當患者出現 尿液泡沫增多、夜尿增加、眼瞼及雙下肢水腫 時,應註意可能出現糖尿病腎病。

2. 「眼部」訊號

眼部並行癥也是糖尿病主要的並行癥之一,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可能發生的眼部疾病有:視網膜病變(血栓堵塞眼底微血管,出現片狀出血,全球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為 34.6% )、白內障、青光眼、屈光不正等。

糖尿病眼部並行癥早期可無自覺癥狀,晚期可有不同程度 視力減退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 視物模糊或眼前黑影 時,有的患者可能認為是「年老眼花」,但其實是長期高血糖引起視網膜病變或白內障所致。

3. 「心血管」訊號

糖尿病並行癥中,近 90% 的患者會並行心腦血管病變。心血管並行癥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其中冠心病是最為普遍的糖尿病並行癥。

糖尿病心臟病的早期可能會出現 胸悶、心慌、乏力 ,活動量增加以後,就會出現氣短的現象,典型癥狀可能會表現為心前區疼痛。

4. 「腦血管」訊號

在糖尿病人群中,血糖持續上升,可能會影響腦血管,並導致腦血管粥樣硬化或破裂問題。

5. 「胃腸」訊號

糖尿病性胃腸病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並行癥之一,其發病率為 30%~76% 。糖尿病患者後期常有胃腸功能的紊亂,其表現因人而異,有的糖友可出現 腹瀉 便秘 ,有的糖友可能會便秘或腹瀉交替出現。

6. 「足部」訊號

中國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發生率在 8.1% 以上。糖尿病患者要特別註意足部病變的發生。常會出現 足部疼痛、麻木、皮溫降低 等癥狀。糖尿病可引起下肢血液迴圈障礙+周圍神經病變+足部感染,是形成足潰瘍的「三賤客」。

7. 「皮膚」訊號

據報道,約 25%~30% 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皮膚並行癥。患者可能會感覺 皮膚瘙癢 ,像有蟲子爬,忍不住要去撓,還有的患者在秋冬季節,可能出現 皮膚幹燥

8. 「口腔」訊號

很多患者不知道糖尿病也會增加口腔疾病。有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伴發口腔疾患的總發病率為 83.37% ,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3倍。臨床上經常見到各種口腔病變,如口腔粘膜病變、牙周感染、牙齒松動或脫落等。

9. 「骨質疏松」訊號

骨質疏松癥是糖尿病不可忽視的並行癥。近期一項研究發現,全球 25% 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骨質疏松癥。

糖尿病患者透過尿液排出大量的葡萄糖時,鈣,磷等礦物質也隨之排出,加之患者需要嚴格控制飲食,所以此時患者若不註意鈣的補充則容易導致缺鈣。當糖尿患者感覺 腰酸背疼 、且有明顯駝背時,很可能是骨質疏松所致。

當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時千萬不要忽視,一定要提高警惕,盡早進行針對性治療。而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防止並行癥「報道」,糖友們需要做好哪些事情呢?

三、糖尿病前期患者需要治療嗎?

有效幹預糖尿病前期可明顯減少其轉化為糖尿病的可能性。

因此,及時發現血糖正常的高危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人群並進行有效管理是預防糖尿病發生的關鍵。

糖尿病前期篩查和幹預流程圖

共識推薦依據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高低進行分層管理[1]。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風險分層:

◆ 低風險人群:強化生活方式幹預;

◆ 高風險和極高風險人群:在生活方式幹預基礎上考慮聯合藥物治療。

治療目標:

①超重或肥胖者體重減輕 3 ~ 5%(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更嚴格的減重目標)並長期維持;

②改善血脂異常等危險因素,使血糖逆轉為正常,預防或延緩其進展為糖尿病。

對於老年或超老年、老年癡呆、精神障礙、重要臟器功能嚴重受損、預期壽命 < 10 年、獨居老年人等情況的糖尿病前期個體,重點是健康教育、高血糖之外的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控制及定期的血糖監測,一般不需要針對高血糖做特別幹預。

四、如何進行生活方式幹預?

1. 飲食

(1)飲食計劃

建議合理平衡膳食。每日所需總熱量中 45 ~ 60% 來自碳水化合物,25 ~ 35% 來自脂肪,15 ~ 20% 來自蛋白質。每日所需總熱量計算參照【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

(2)註意事項

烹飪時盡量采用植物油,攝入富含多不飽和和單不飽和脂肪酸食品,限制攝入飽和脂肪酸、避免食用反式脂肪酸;適當進食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且應計入每日攝入總熱量。

(3)膳食模式

對糖尿病前期患者並不推薦特定的膳食模式,低脂低熱量飲食、間歇性斷食、地中海膳食、素食等均在短期幹預時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抵抗和代謝紊亂,但要求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完成,同時監測血脂、腎功能以及內臟脂肪的變化。

(4)限鹽、限酒

建議糖尿病前期個體控制血壓,每日限鹽 5 g;不建議飲酒,如飲酒須計入總熱量,每克酒精可提供 7 kcal 的熱量。

2. 運動

【共識】推薦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的聯合運動幹預,推薦每周 ≥ 150 min 的中等強度活動。此外,應增加靜息運動,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

註意,有些糖尿病前期個體同時已伴有高血壓、ASCVD 等合並癥或並行癥,其運動幹預應該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采用個體化的運動處方。

3. 其他

◆ 括充足的休息,建議平均每晚睡眠時間達大約 7 h。

◆ 戒煙,包括避免使用所有煙草制品。

◆ 有經濟條件或健康需求者可選擇健康管理機構、俱樂部、小組管理或家庭互助等多種形式,以提高生活方式幹預的效果。

五、需要使用降糖藥嗎?

根據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風險分層,低風險者先實施生活方式幹預,6 個月後未達到預期幹預目標可考慮啟動藥物幹預;高風險和極高風險者可考慮在生活方式幹預的同時啟動藥物幹預。

藥物選擇:

(1)阿卡波糖

阿卡波糖可使 IGT 人群 3.3 年內進展為糖尿病的風險降低 25%,是目前唯一在中國獲得 IGT 適應證的藥物。

(2)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 2 型糖尿病的風險。2023 年版 ADA 指南推薦,糖尿病前期成人應考慮使用二甲雙胍預防 T2DM,尤其是年齡 25 ~ 59 歲、體重指數 ≥ 35 kg/m2、空腹血糖 ≥ 6.1 mmol/L、HbA1c ≥ 6.0% 的成人及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

但需註意的是,中國尚未批準二甲雙胍用於預防糖尿病。

此外,臨床試驗結果顯示,SGLT2i、GLP-1 受體激動劑、GIP/GLP1 雙受體激動劑、噻唑烷二酮類、奧利司他等藥物幹預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

參考文獻: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 中國成人糖尿病前期幹預的專家共識(2023 版).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23, 15(6):484-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