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如何看待天極網直播評測中教育培訓平板的「防藍光」功能翻車?「防藍光」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2021-03-05健康

不知道知乎是不是偷聽了我跟別人的對話,居然給我推了這個問題。

恰好家屬的前司就是天極,之前她和前同事聊到過這個選題,還問了我兩句意見,當時就引起了我的不少吐槽——就是對視訊裏展示的這些所謂「防藍光護眼屏」。既然知乎給我推了這個問題,那我就把吐過的槽寫下來,不吐白不吐了:

先說結論——「防藍光」本身不是智商稅,一定範圍內的藍光(其實主要是短波長藍紫光)的確會對眼睛帶來傷害,也要防護的必要性——但是那些舉著「防藍光」的大旗搞行銷,卻不分防藍光原理、不研究使用人群的眼睛特點、不搞新技術新方法,只是透過軟體把螢幕調成屎黃屎黃、偏色得一塌糊塗、色域頻閃防眩光都搞得不堪入目的某些「防藍光護眼屏」,就是赤裸裸的智商稅了。

不僅是智商稅,考慮到這些「護眼屏」面對的K12學齡期兒童人群,讓這些孩子盯著這樣的大螢幕上一整天的課,簡直就是禍害了。

其實不光是這種用於教學或會議的大螢幕,很多人家裏的電視、桌上的電腦、手裏的手機也都是一樣的——對,我說的是所有那些螢幕素質本身一塌糊塗,搞個「防藍光「就敢說自己是「護眼屏」,其實就是所謂的透過軟體調高色溫的「軟體防藍光」——這種就是行銷的噱頭。

考慮到很多朋友沒有也沒工夫去看這個一個多小時的視訊(其實做得還是挺好的,選題很用心,但就是沒字幕,看得蛋疼),我就先簡單提煉一下Take Home Points:

  • 測試人員選擇了四款市面上銷售的教室互動大屏,搞了一系列的測試;
  • 測試計畫包括藍光、眩光、延遲、防撞擊等指標;
  • 具體的測試方式是測量螢幕在普通模式和「護眼模式」下的藍光比例,普通模式和「護眼模式」的亮度、對比度,以及螢幕的頻閃、眩光和延遲等指標;
  • 還測試了不同高度螢幕跌落產生碎片傷人的可能性。
  • 下面在吐槽這些個護眼屏之前,要說說到底什麽是藍光,以及為什麽會有人為藍光到底傷不傷眼而爭吵不休:

    所謂的「藍光」,字面意義就是藍色的光,從實體層面上包括了波長為380nm—500nm的可見光,是波長最短的可見光。藍光也是所有可見光中能量最高、穿透率最強的光。在醫學層面,所謂的「藍光」有另外一個名稱——高能可見光(high-energy visible light, HEV),指的是是波段在400nm~450nm之間的高能量短波,也就是藍光中波長更短、更加偏於藍紫色、同時也是穿透力更強的一部份。

    需要註意的是,自然界的最大藍光光源就是太陽。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說藍光是有害還是無害,關鍵還要看藍光出現的方式、時間和形式。比如就有人根據藍光的波長,將波長更長的(450nm~500nm)、同時也更接近於自然界藍光那部份稱為「無害藍光」,而把波長更短(400nm~450nm)、更多來自於螢幕的那部份稱為「有害藍光」。

    自然界反射陽光進入眼睛的藍光,大多是「無害藍光」——更嚴謹的稱呼是「長波段」藍光。這部份藍光對於人體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

  • 調節晝夜節律 ——人體的自然喚醒和睡眠周期。白天暴露於藍光有助於維持健康的晝夜節律;
  • 調節神經活躍性 ——自然界的藍光能夠提高機敏性,幫助記憶和認知功能,並改善情緒。
  • 促進兒童視力正常發育 ——兒童暴露在陽光下不足會影響眼睛和視力的生長和發育。早期研究表明,藍光暴露不足可能會導致近視/近視度的近期上升;
  • (美國眼科醫師協會對陽光促進兒童視力發育的科普)

    而對於「有害藍光」——更嚴謹的稱呼應該是 「短波段藍光」,過多短波段藍光對人體的影響,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 損害視網膜 ——由於藍光的穿透力很強,所以幾乎所有可見的藍光都穿過角膜和晶狀體並到達視網膜,可能破壞視網膜內一種叫視桿細胞的細胞。這種細胞是感光細胞,主要負責弱光下看東西,藍光可能會破壞這種細胞形成影像的正常光化學反應,並有可能進一步誘發眼底黃斑病變和白內障;
  • 加劇視力疲勞 ——來自各種螢幕的藍光會降低顯示內容的對比度,從而導致「數位眼疲勞」(Digital Eyestrain.),眼睛疲勞的癥狀包括眼睛酸痛或發炎和註意力難以集中;
  • 幹擾晝夜節律: 人到深夜(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腦)暴露於藍光過多會幹擾覺醒和睡眠周期,導致睡眠問題和白天疲倦。
  •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短波段藍光的危害,目前的證據大多處於理論研究、離體試驗及動物在體實驗的階段,缺乏大規模臨床對照試驗和人體試驗的數據(主要是這樣的研究很難開展)。不過雖然學術層面上藍光的危害雖然有一定的爭議,但不妨礙我們對它形成一些直觀的認識:

    積極擁抱大自然的「長波段藍光」——陽光,避免暴露於過多的「短波段藍光」——刺眼的螢幕。

    這麽看,這些「護眼屏」們搞「防藍光」好像沒毛病啊?

    其實問題恰恰在於它們搞「護眼模式」的方法。

    比如視訊裏的這張表,展示了這些所謂「護眼模式」的本質:

    1. 直接減少藍色的顯示;
    2. 直接調低螢幕亮度;
    3. 直接降低螢幕的對比度。

    這樣的「護眼模式」帶來的是什麽樣的結果呢?

  • 偏色——看啥都是屎黃色;
  • 太暗——一反光,壓根看不清;
  • 太糊——對比度過低,缺乏對照,看著更累。
  • 讓孩子們上課盯著這樣的螢幕看,看啥都是黃色的,亮度對比度不足孩子看不清楚更得長時間盯著看、瞇著眼看——導致這就是所謂的「護眼模式」?

    再加上某些產品一塌糊塗的「抗眩光」,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吧:

    我還沒說視訊裏展示的有些大螢幕閃瞎狗眼的頻閃問題呢:

    讓孩子們上課用這樣的螢幕看一天,怕是學校得被家長給拆了……

    更何況,讓視力依然處於發育期的長時間盯著那些被「軟體防藍光」搞得極度偏色的螢幕看,本身就會帶來另一個嚴重的後果—— 影響發育中的人腦對色彩的認知,進而成年後人眼對於顏色的判斷。

    用樸素的語言說就是——要是打小看一個「軟體防藍光」的白紙(實際上是偏黃的紙),那長大了就會認為偏黃的紙才是白紙,真正的白紙再看就會覺得是偏藍的紙了(色彩補償原理)。

    所以,結論就很明顯了—— 防護藍光傷害本身不是智商稅,但有些產品是。

    所以,給少兒選擇防藍光產品,更好的選擇是——硬體防藍光。可惜目前硬體防藍光成本較高,但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孩子們的眼睛,多一些成本其實完全可以接受,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真正的「防藍光」產品能被孩子們用到。

    正確的防藍光姿勢是什麽呢?

    1. 控制孩子們的螢幕使用時間,避免暴露於過多的「短波段藍光」;
    2. 進行更多的室外活動,讓眼睛接觸大自然的「長波段藍光」;
    3. 如果確實無法避免長時間的螢幕使用,請選擇一些真正的「硬體防藍光技術」——比如透過改變螢幕像素點中藍色光源的成分和結構,把藍光控制在長波段,減少藍紫色段短波段藍光的比例,這樣既能夠保護眼睛,又能夠最大程度地維持色彩準確,避免顏色辨識障礙。

    這樣的技術現在一些頭部廠商的產品是有的,也有專業的機構對這樣的機構進行認證。只是比較昂貴,但我認為這錢是值的,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查查,這裏我就不點名了,避免廣告嫌疑。

    最後,祝大家都能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參考資料:

    1. Lawrenson JG, Hull CC, Downie LE. The effect of blue-light blocking spectacle lenses on visual performance, macular health and the sleep-wake cycl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phthalmic Physiol Opt. November 2017, (6): 644–654.
    2.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Photobiological Safety for Lamp and Lamp Systems – General Requirements.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10 June 2007.
    3. Margrain TH, Boulton M, Marshall J, Sliney DH, Do blue light filters confer protection agains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Prog Retin Eye Res, September, 23 (5): 523–31
    4. Glazer-Hockstein C, Dunaief JL, Could blue light-blocking lenses decrease the risk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Retina(Philadelphia, Pa.), 2006-01, 26 (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