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為什麽有些演員無論演什麽都像自己,而且總給人用力過猛的感覺?

2019-05-25影視

最早的表演理論是「表現派」,由法國著名演員科格蘭提出。

最著名的口號是:藝術不是「合一」,而是「表現」。

演員既是藝術創造的操縱者,又是藝術創造的工具。「要研究你的角色, 化入你的角色之中,但在這樣做的時候,不要失去你自己,保證你的表演在事先設定好的軌域進行。」

一句話: 演員要清醒、自如地掌握著全部表演

當然,科格蘭也一再申述,這種「掌握」是絕對不會顯露在外的。當觀眾看的時候,看到的就只有角色,而演員自己心裏必須「角色」和「操縱掌握者」之分。

演員必須控制自己,即使當深受他的表演感動的觀眾以為他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時候,他仍然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判斷自己的表演並且控制住自己。

一句話,他在表演這些情感,但本身不受這些情感影響。

真正的「表現派」不會出現用力過猛讓人出戲的情況,那些演什麽都是自己的人,首先不了解角色,也不會控制自己指導自己去表演。

只是這類「表現派」的演員現在很少了,個人認為的代表人物——【甄嬛傳】孫儷。

能做到讓眼淚在哪個時間點流到臉頰,眼淚在那個時間點就不會流到嘴角;笑的時候嘴角說哪個弧度就哪個弧度的型別。

還有大多數戲劇表演者,他們面對的是現場觀眾,進行的是即時表演。比如說表演情緒失控大哭的場面,演員必須一邊控制眼裏和哭聲,一邊不耽誤說台詞。這背後肯定有「第一自我」在控制著「第二自我」去執行表演動作。

科格蘭表示,為什麽要演員控制自己的表演呢?為了美。

演員如果真的在台上、劇中毫不控制地大哭大笑,會是什麽樣子?我們偶然在鏡子裏瞥見自己哭的時候的樣子,會被嚇一跳吧,美嗎?即使再漂亮的演員,如果動了真情哭起來笑起來了,也會喪失藝術的美感。

藝術呈現的是精心構造的藝術形象。

再就是我們都熟悉的「體驗派」了。他的提出者有個很長的名字: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因為【喜劇之王】我們知道了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

「體驗派」的提出比「表現派」晚,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認為科格蘭的演員控制自己的表演,會分散演員的註意力。認為如果想把角色體現好,必須經歷一個設身處地的體驗的過程,讓演員體驗之後覺得「我就是」角色,完全與角色融為一體。

那麽對於性格跟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演員該怎麽體驗?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認為人的機體內蘊藏著富有創造力的自然本性,只要自然、得法地去挖掘激發它,引導和發展它,就可能使演員 依據自己的本性體驗各種角色

體驗只是第一步,熒幕前要求的是結果。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又為演員提供了第二個理論「最高任務」和「貫穿動作」,即你的目的是什麽,你要進行什麽樣的一系列動作?

在自己的天性中找到與角色相符的那一部份,尋找與角色相通的「情緒的種子」,體驗角色的情感,配合角色的目的去行動 。即完成「體驗派」的表演。

假戲真做,到了自我迷惑的地步,人我合一,一切言行舉止都情不自禁。

這就要求演員身上蘊藏著無數個「情緒的種子」,就有人天生「情緒的種子」容易被發掘,容易體驗角色的情感。

個人認為的代表人物:梁家輝。只有把角色的情感、性格、目的吃透了,才能運用自身天性中與角色相同的那一部份去表演,達到角色和自己合二為一的效果。這個時候觀眾看到的就是角色,根本不會因為是誰演的而串戲。

無論「表現派」、「體驗派」,能學得其中一項,都能做好表演。現在大家更推崇「體驗派」,應該是演員對角色必須有清晰的認識,真實的情感體驗和表演,才能讓觀眾覺得看到的是角色而不是演員本身。

這麽說的話,還是第一節課就沒有上好:了解、體驗角色,尋找「情緒的種子」。不過「表現派」的「控制表演」個人認為也是可取的,同樣,也是在對角色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去詮釋啊。

還有第二種,體驗也能體驗,但是就是心裏有口難開,沒辦法展現在熒幕前、舞台上。這真的是「演員的自我修養」了,按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說法,能跟角色的情緒共通,了解角色的目的,就會自然而然地那麽朝著目的按角色的性格行動了。

可能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說有的演員真的是老天爺賞飯吃吧,不僅能理解,還能準確地演出來。

所以,不是誰都能做演員的。或者說,不是誰都能當大眾心目中的演員的。

——部份專業知識參考【世界戲劇學】,一起漲知識啊!

歡迎關註公眾號【十七亞】,期待和你一起看時間,見自己。
回復【60】獲取中戲必讀經典劇本60個,也許你也想了解一些劇中別樣的角色和他們的人生;
回復【讀書】獲取麥肯錫邏輯、工作、寫作能力等書籍,努力很重要,努力的方法同樣重要;
回復【心理】獲取【親密關系】【社會心理學】等心理學書籍,每天更了解自己一點;
回復【PS】獲取Mac-PS安裝系統及教程;
回復【油畫】獲取零基礎油畫學習教程,隨筆畫,給生活加點趣。
回復【考研】:如果你對中戲考研感興趣,一個中戲跨考生也許能提供一點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