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大衛高爾的一生】錄像帶最後肯定會被曝光的,那為什麽還會找女主人公呢?

2016-08-29影視

不請自來,我兩年的豆瓣影評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有看到過這篇影評的,別擔心,我不是盜用,那就是我棄用已久的豆瓣帳號。

供題主參考。

---------兩次半死刑和從死刑中「復活」的女記者貝西——關於女記者存在必要性的一點看法-------

今天看了大衛高爾的一生,上廁所的時候回想了一下劇情,挑出了幾處疑問,然後又想通了。上豆瓣一看,卻發現排在前面的影評都不是很合我心意。於是大略地寫篇東西來談談我的觀感。本篇只從劇情方案進行推斷,在死刑存廢與否方面沒有偏向,也沒有對影片中的某些哲學用典、音樂選擇加以深究,僅供自己備忘和有緣人參考。

豆瓣上很多人表達的態度是「前面的線索給的太多太明顯,像我這種觀影無數的人早就猜到結局了,一點也不沖擊,負分」。對這樣的人我只想說,呵呵,君不見看過的十個人裏八個人都聲稱猜到結局了,然而這並沒有什麽卵用。因為大部份人還是想不通究竟女記者角色的設定到底有什麽用。因為乍看之下,沒有女記者,按照他們的原計劃,殺人、栽贓、死刑、公開錄影帶,也能達到預期效果。這樣玩這個記者,難道就是為了給導演拍部電影賺點票房?

我看到有同學如此解讀:

1、為了賺那50萬,

2、把自己的故事告訴記者好在死後能幫他洗刷罪名,讓他的老婆孩子知道,這一點電影中明確提到了的

3、如果記者腦子快一點或者車好一點,那他就不用死了不是麽,凱文史派西是不是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但如果是的話貌似與他殉道者精神不符。。。

4、最後告訴記者騙了她,自己是故意去死的。。。但是這樣的話記者心情會好起來?

總而言之這個電影並不完美。。。算是優秀吧,IMDB的7.5分較合適


怎麽說呢?這位朋友有在思考,不過沒想進去。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許多人提到的是,為了五十萬的采訪費。好吧,這個無需贅言,不過我覺得這不是根本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我認為大衛他們利用這個女記者,是為了擴大這次事件的影響力,並讓這個女記者成為他們的一員,堅定不移地繼續她保護弱者哪怕是犯罪者的基本人權的報道路線。

據說導演拍這個片子是為了反對布希公開表示支持死刑,所以價值觀導向是十分明顯的。在影片外,我們觀眾和女記者是同一個視角,所以給女記者洗腦,也就是給觀眾洗腦。


(一)我們可以先回想一下大衛為什麽會選中這個記者。

首先,她為了保護一個嫖雛妓的買春者,不惜蔑視法律進監獄呆了七天。這件事可以說明大衛非選她不可的幾個品質:

一、與大衛等一行人相似的正義觀。嫖幼女是罪,她拒不透露那個嫖幼女的訊息來源其實就是包庇罪犯,是非正義的行為。但是她認為這個報道寫出去,會讓社會上的人對未成年賣淫有更深刻的理解,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來避免未成年賣淫。報道帶來的積極意義比單單制裁一個買春者更大。這種比起個案的正義與否,更看重其背後的整個價值導向的的正義觀基本上和大衛等人是一致的,這是大衛他們找她的基礎。插一句,這是新聞價值和新聞倫理的傳統悖論,女主的偏向是明顯的。

二、完美的職業操守和守口如瓶的堅毅性格。眾所周知,保護線人是記者的底線,她維持基本底線不動搖,而且絕不暴露秘密這一個性,也成了大衛放心拉她入夥,且讓她知道所有真相的保證。

這些品質是大衛拉她入夥的基礎條件,也是為什麽兩人一定要單獨談話,實習生也不讓帶的原因。

(二)那這個訪談的過程,告訴她自己的一生,然後又引導她推理出真相,讓她看到垂死的康史坦斯的錄影帶,又讓她明白這些都是為了自我犧牲而做的設計究竟有什麽必要呢?

這個就要回到大衛在課堂上闡述的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了。

So the lesson of Lacan is "Living by your wants will never make you happy". What it means to be fully human is to strive to live by ideas and ideals and not to measure your life by what you've attained in terms of your desires, but those small moments of integrity, compassion, rationality, even self sacrifice. Because in the end, the only way that we can measure the significance of our own lives is by valuing the lives of others.

(譯文:所以拉康教會我們的是,「以你的欲求作為動力而活著,那你永遠不會真正快樂」。成為真正的人意味著努力為思想和理想而活,不是以滿足了多少自己的私欲來衡量你的人生,而是以那些正直,憐憫,理性,甚至自我犧牲的微小時刻來衡量。因為到最後,我們唯一可以衡量自己生命意義的方式,在於珍視他人生命的價值。)

大衛身為反死刑組織的頭頭,給記者來了次「體驗式行銷」,讓她明白自己組織的理念,正是珍視他人生命的價值。而執行死刑,是滿足自己仇恨的私欲,毫無罪惡感地站在殺人的一側,踐踏了生命的價值,給被執行者帶來了難以想象的絕望和痛苦,是非常殘忍的。


(三)大衛高爾和他的設計解析:兩次半死刑和從陰間返回的貝西

電影中的主角們執行了兩次半死刑,大衛一次,康史坦斯一次,貝西半次。

貝西一直是一個非常要強的女記者,強硬地不要帶實習生,哪怕要單獨采訪的物件是一個強奸犯加一級謀殺犯。為什麽這麽強的一個人,看那卷錄影帶的時候被強烈震撼,強大的氣場崩塌,甚至難過害怕到靠在她一向不屑一顧的實習生懷裏哭泣,之後還徹夜難眠呢?

因為她目睹了執行死亡的過程。一個女人,躶體,雙手被手銬禁錮在身後,手銬的鑰匙在自己的胃裏,頭被塑膠袋蒙住,在有限時間內就會窒息而死。她看不見外界,但外界的人可以將她一覽無余,任何私密的角落,看著她掙紮、咽氣。

See?這和給死刑犯執行死刑是非常類似的。記得影片中每次大衛結束采訪被獄警帶走的時候,鏡頭都會特寫一下他雙手別在身後被拷上的鏡頭嗎?這和康史坦斯被銬的姿勢是完全一樣的。一個被法律認定的死刑犯,他的私生活被無限曝光,所有人都可以對他和他的家人指指點點,這和裸體有什麽區別?而大衛的「自由鑰匙」,就是那卷錄影帶。就像康史坦斯自己選擇吞下鑰匙一樣,他也自己選擇將錄影帶交給達斯第藏匿起來。

所以,錄像帶的出現,給貝西帶來的極大的精神震撼來源於:

一、大衛不是兇手,擁有錄像帶的兇手仍逍遙法外,結合大衛的人生經歷,讓她產生了對大衛的憐憫和束手無策的無奈;

二、康史坦斯被殺的過程太過殘忍,非常不人道,造成了她生理和精神上的雙重排斥感;

三、她領悟到,無辜的大衛被州法律執行死刑的過程,與康史坦斯被套上頭套禁錮雙手殺死的過程是如此一致,於是她總算明白了大衛一行人為何要反對死刑,並初步建立了對執行死刑的印象:哪怕是直接旁觀也覺得非常殘忍。


那麽對於被執行死刑的人來說,主觀感受是怎樣的呢?這無從知曉,因為(也是影片中提到過的一句話)「沒有人能回來」向他人解釋這種在絕望中被執行死刑的痛苦。

她為了理清推理的思路,重演了犯罪現場,甚至很拼地自己蒙上塑膠袋,戴上手銬體驗死者在黑暗中窒息的感受。這下她在身體上也感受到了被執行死刑的痛苦。

而真正讓她成為大衛他們的同路人的,不僅僅是她旁觀的感受,甚至也不是身體記得的被窒息的痛苦,而是精神上經歷過一次死刑執行的那種絕望體驗。也正是我所說的半次死刑。


在她收到錄影帶,意識到大衛是無辜的的時候,就已經被套上了窒息用的塑膠袋。但是汽車老是出岔子,律師不給力,警察不提供幫助,法律和政治都站在她的對立面,她綁手綁腳,束手無策,仿佛被戴上了手銬兇手寄錄像帶給她,但又不告訴她真相,這種雲裏霧裏的感覺又像是被蒙住了眼睛。她想救這個無辜的人,但是時間太短,線索太少沒有辦法救他,這種絕望的感覺就像是在黑暗中被執行死刑一樣。她唯一可以用來解脫的自由鑰匙是完整的錄影帶,也就是證明康史坦斯自殺的證據,但是最終也由於時間來不及而在最後一秒失去作用,就像是被永遠吞進了胃裏。


但是最後大衛把真正的「自由鑰匙」郵給貝西,解除了她沒能成功拯救他的愧疚無奈憐憫和絕望,告訴她,這一切都是我知情且參與安排的,你已經盡力了,錯的是我,我利用了你,你沒有任何錯。這把真正的鑰匙在貝西窒息前解放了她。


這一整個過程下來,這個敬業的、堅定的、有著與大衛一行人相似正義觀、且經歷了兩個要案成為著名記者的女人,徹徹底底了解了死刑的殘酷和以道德和正義自居圍觀死刑的荒謬,成為他們死去之後能夠最大限度擴大此事影響力的人。

因為從客觀上來講,兩次爭議極大的案件采訪經歷使她積累的名氣可以讓她的聲音被更大範圍的人聽到,更具影響力。

而從主觀上來說,她是唯一一個經歷過「死刑」,然後又回來世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