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電視的出現對電影產生了什麽影響?

2012-09-19影視
我愛你,電視

文_ @姜不停

說1950年代電影的衰落完全是電視造成的,不公平。

好萊塢的由盛轉衰從1940年代末已經開始。戰爭、麥卡錫主義接踵而至,派拉蒙法案及稅收加重又令電影業元氣大傷。可以講,電視是趁虛而入,在電影體弱之際,在人們生活中占了那個缺。可吊詭的是,也是電視,拉了電影一把。

輸掉色彩

1954年1月1日,全美觀眾都可以在家接收到這樣的影像:玫瑰花車遊行,帶顏色的。

這個日後在歷史中記上一筆的全國性全彩電視放送,在當時的老百姓看來,也不過是圖個新鮮勁兒,很快便被淹沒在日常裏。彩色電視技術太貴了,沒有太多電視台承擔得起,以致於之後的十來年,黑白電視仍然是主流。

而恰好也在這一年,美國院線的彩色電影,在所有上映電影中,超過了一半。

如果單從彩色影像的聲勢來看,1954年,電影,還占著上風似的。

但也是1954年,霍華德·休斯把雷電華的電影片庫,賣給了電視台。

變化早就已經發生了。1954年這個年份,對於電影來說,已經完全是另一番光景了。元旦的那次彩色放映,對電視來說,像預示著它的時代剛剛有了色彩。但電影界,已經吭哧癟肚好多年,使盡全力面對還沒成形的電視的挑戰、讓影像有了顏色,只是其中之一。而電視的彩色放映,宣告它在顏色上追趕上電影,也只是時間問題。

1954年,美國已經有商業電視台233家,擁有電視的家庭,已經達到2600萬家,而美國當年的人口,不過1.63億,而院線呢?1930年到1945年,15年間好萊塢出品了超過7500部電影,有8000萬美國人,每周至少去一次電影院。可這個黃金時代此後一路走低,到1950年代已經是茍延殘喘。

1950年派拉蒙的調查顯示,擁有電視的家庭,觀看電影的頻率下降了20%-30%。到1960年代初,觀眾數量銳減至黃金期的一半,倒閉影院達到數千家。

1955年家庭電視

來到郊區

1954年乃至1950年代發生的一切,要追溯到1920年代。1925年3月25日,「電視之父」約翰·羅傑·貝爾德做了第一次電視移動影像放送實驗,宣告了電視誕生。1928年,WRGB在紐約放送,被認為是最早的實驗電視,並非週期性。1936年,公認的世界第一家電視台BBC,開始定期放送節目。直到二戰拖延了電視的發展。

戰後,人們紛紛在郊區置業。1947年到1953年,郊區人口上漲了43%。這麽一來,遠在市中心的電影院,自然比不得手邊的電視機香。單單是電視的發展並不致命,但與人口遷移疊加,就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客廳結界」。空間有限,電影進不去;路途迢迢,觀眾也不願出來。

電影界想的法子是,不讓我進客廳,咱們做鄰居還不行嗎?一時間,4000座露天電影院在郊區拔地而起,汽車電影院成了一時風景。1956年6月,露天電影院的觀影人數甚至超過了傳統影院。

汽車露天電影院

來自客廳的威脅,還直接促成了如今電影院坐落的格局。人們不願千山萬水出門觀看,但如果是購物時順便休閑,那就不一樣了。在這樣的邏輯中,購物中心電影院誕生了。

人無我有

但地理上的靠近觀眾,還是沒有抵擋住觀眾的流失。電影人們清楚,要在心理上拉動觀眾,還是要靠內容和觀影體驗,告訴觀眾,我們能提供電視提供不了的,做差異化競爭。

這一時期,電影中的成人內容逐漸更多了。

在電影的繁榮時期,好萊塢為避免外部幹涉,而接受海斯法典的種種限制,在它的衰落期,則是另一番天地了。尺度仍關於存亡,但為了生存的尺度,卻隨著時移世易截然不同。電視只能恪守聯邦通訊委員會對於內容的種種規定,大尺度便成了電影的一項競爭力。1960年代初海斯法典便名存實亡,到1966年徹底廢止,與電視的沖擊不無關系。

電視更加提供不了的,是觀影體驗。於是電影技術飛速普及發展。

首先是彩色底片。此前,特藝彩色底片一家獨大,彩色電影的拍攝,需要紅、綠、藍三條負片,操作繁瑣,且因壟斷價格不菲。1940年代末,好萊塢的彩色電影不到12%。1950年,反壟斷法打破了這個局面,柯達只需一條負片的伊士曼彩色底片進入市場。恰逢其時,好萊塢自然迅速擁抱了這一技術,便有了開頭所說的,1954年彩色電影過半。1970年代,黑白電影幾乎絕跡。

另一項為自救而發展的技術,是寬銀幕。

1932年,「學院比例」出台,影像在4:3(1.33:1)的基礎上為字幕留下空間,1.37:1的規格,此後一直通用。直到1952年,影院決定,為了從小螢幕奪回觀眾,他們要讓銀幕變得更大。第一部寬銀幕實驗的電影,名字相當直白:[這是寬銀幕立體電影]。三名放映員守著三部放映機同步放映,投射到巨大曲面螢幕上,花費甚巨,不永續。

寬銀幕

1953年,福斯用他們的CinemaScope寬銀幕,拍攝了[聖袍千秋],這種技術無需任何特殊的攝影機或放映機,而是用變形鏡頭,將廣角影像壓縮到傳統35mm底片上。

到1954年底,除了派拉蒙,幾乎所有片廠都在拍攝這種寬銀幕電影,但不久後,院線發現,成本仍然過高。但寬銀幕的探索沒有止步,史詩大片如[八十天環遊地球]、[戰爭與和平]、[十誡]、[俄克拉荷馬]始終在嘗試。

1955年,陶德寬銀幕問世;1960年研制出的潘那維申,則在1960年代末成為行業標準。

此外,1920年代出現的3D電影,也在此時風靡了一小陣。1952年的[非洲歷險記],廣告語「獅子就像躺在你的膝上」轟動一時。華納隨後的3D影片[恐怖蠟像館]大獲成功,引得各家片廠紛紛跟進。但由於放映裝置、3D眼鏡的成本,這一次3D風潮,很快在電影院偃旗息鼓。

非洲歷險記3D觀影現場

合則兩利

但是,與同時期其他威脅電影的因素相比,電視雖然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帶著三分毒的解藥。

早在電視初生年代,電影人就未曾缺席。1920年代,美國電影協會就開始關註電視發展,並籌備行業報告。好萊塢大小片廠的高層,也對電視技術相當感興趣。傳奇制片人大衛·O·塞爾茲尼克([亂世佳人]、[蝴蝶夢])就與電子電視的發明者費羅·法恩斯沃斯過從甚密。

1930年代,華納兄弟想方設法要把維拉迪摩·佐利金(電視技術先驅)從美國無線電公司挖過來。

1948年,美國最早的九家電視台中,屬於派拉蒙的就有四家。米高梅、華納、福斯等片廠也對電視業務有高度興趣。

從一開始,電視就沒有被當做電影全然的對立面,有遠見的高管們,難免想要合縱連橫,電影和電視的錢,都掙。只是礙於反壟斷法,不能順利擁有主導權。

一個不太成功的嘗試,是「電影院電視」,即在電影銀幕上,播放一些體育比賽、戲劇、新聞報道等「電視節目」。1952年有一百多家影院裝備此類裝置,可第二年就沒人想看了,影院血本無歸。

劇院電視

最終支持電影界活下來的,卻也是電影與電視的互相滲透,盡管不像電視發明之初,高管們所設想的由他們主導。起初,大片廠拒絕為電視台提供電影,但隨著霍華德·休斯以百萬美元的價格將片庫出售給電視台,各家片廠也紛紛跟進,將1949年之前的電影賣給電視台。電影為電視提供了內容,而電視為電影提供了資金。

相似的邏輯下,各片廠的攝影棚與外景地共享給電視制作者,失業的電影從業人員,也進入電視界。B級片等小眾電影逐漸在大銀幕上消失,銀幕上播放大制作,中低成本制作轉移到電視業,逐漸成了一種默契。

整個產業格局隨之大換血。獨立片廠崛起,而原先的大片廠,和電視、報刊、廣播,漸漸整合為媒介集團,變成了巨型集團的子公司。

乍聽之下是下行,實際卻是生存之道。一個反面教材是,英國為了拯救電影業尤其是院線,電影和電視老死不相往來。電影制片人無法在電視領域投資,也就籌不到足夠的錢拍攝電影。而電視台沒有內容來源,BBC無奈只好親自上陣拍片,反倒是又進一步吞食了電影的生存空間。

文章原載於【看電影】雜誌2020年5月刊
轉載請私信聯系,未經授權的轉載將被我們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