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為什麽都在罵【咒】晦氣而沒有人罵【午夜兇鈴】?

2022-07-10影視

一句話回答:【午夜兇鈴】告訴觀眾「有一盤看了會被詛咒的錄像帶」,【咒】則告訴觀眾「你剛看了一盤被詛咒的錄像帶」。

【午夜兇鈴】是讓觀眾看完電影後自己去腦補我家的電視機會不會哪天自己映出一口古井,而【咒】是告訴觀眾你等著貞子馬上真的從你家電視機裏爬出來。

換句話說【咒】並不是讓觀眾腦補「我是不是也被詛咒了」自己嚇自己,而是直截了當的對觀眾騎臉「你死定咯!(比心)」。

【午夜兇鈴】的時代背景是VHS錄影機和手機大量普及進入一般家庭的年代,租錄像帶看電影和家庭拍攝、翻錄影像十分常見。電影利用了這兩個人們身邊的新事物,告訴你詛咒也可以透過這種東西傳播和害人。這是恐怖片成功的通用公式之一:將觀眾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異化、陌生化、有害化,暗示觀眾這些熟悉的事物 可能會 是邪惡的, 可能會 來危險。【閃靈】的度假旅館、【驚魂記】的汽車酒店、【招魂】和【鬼娃還魂】的娃娃、【小醜回魂】的小醜、【鳥】的群鳥,都是將日常生活常見的事物或場景異化,將恐怖概念植入觀眾腦海,讓觀眾自己聯系起自己的真實生活自行腦補。

偽紀錄片模式則會制造真實感與臨場感,用在恐怖片裏則會強調被異化的日常的真實性。【女巫布萊爾】【死亡錄像】【昆池巖】【蒙哥湖】【解除好友】都是這一類。

但即便是恐怖片觀眾仍需要一定的安全感和距離感。電影終歸是電影,觀眾所經歷的是他人的敘述,觀眾和那些能傷害到他們的東西之間永遠隔著一塊熒幕/銀幕,即便是【午夜兇鈴】的貞子也只能在影片中爬出熒幕。觀眾體驗的是一個關於詛咒的恐怖故事,而不是自己本身被人詛咒。

偽紀錄片式的恐怖片也是如此,他們會在時空上給觀眾一個安全保障,之前提到的幾部片子所描述的都是某個特定的森林、廢物、老宅/病毒怪物、露營地、黑客/暗網,這些都是觀眾身邊有類似但又絕非完全一致的事物。

而【咒】的「打破第四面墻」直白地侵犯了這種安全感,將「自己嚇自己」變為了「我詛咒你」,偽紀錄片形式則被用作侵入觀眾個人真實空間的的手段。觀眾與影片之間「安全感」的默契被打破,自己的「真實生活」被侵入。觀眾從「聽故事的人「變成了「被詛咒的人」,有人喜歡這種體驗,自然也有人會覺得被冒犯了。這和詛咒是否有效毫無關系,沒有人會喜歡平白無故被人詛咒,尤其是自己花錢被人咒。

從侵犯個人真實生活這一點來講的話,【午夜兇鈴】相當於一部真實感很強的恐怖小說,而【咒】則是一個寫得很認真的詛咒信。

評論區很多人提【厲鬼將映】,首先【厲】不是偽紀錄片式的,觀眾與最後「詛咒」的關系也依舊是透過影片中的敘事這一轉換載體去經歷的,可以理解為透過虛擬機器執行了一個未知程式,執行之後發現的確是個病毒。它「打破第四面墻」只有抖開包袱的那一刻,甚至那一刻也依舊是個半開放式的病嬌疑問,起到的效果依舊是將被異化後的「懷疑」而非明確的「詛咒」植入觀眾心中,本質上來說依舊和【鈴】屬於同一類。

而【咒】則是早早就「打破第四面墻」再三邀請觀眾和自已一起念咒結印,從這裏開始觀眾就不再是透過一層「轉述」間接代入故事,而是觀眾個人直接接觸了。然而最後卻揭示這些咒語手印不是什麽庇護或祝福,而是詛咒本咒,並且是有預謀的誤導,這就會造成觀眾「個人空間被侵入」的感受,一切都是「私人恩怨(personal)」範疇的了。這就像是一個病毒或者流氓軟體偽裝成防毒軟體,告訴你檢測到你的電腦有114514處安全風險,等你已經執行了電腦已經感染了,才發現這玩意本身就是個病毒。

順便,或許是我閱片量太少,我竟想不起是否有其他恐怖電影透過「打破第四面墻」對觀眾進行欺騙且指向一個下行的負面結局的,甚至我一時想不起小說、戲劇、電子遊戲中是否有這種情況。要知道電影和這些載體不同,你無法反饋、無法改變、無法互動,如果是在電影院話,甚至無法暫停,觀眾實際上是被動且受限的。

主人公(移情物件)、偽紀錄片、「打破第四面墻」,這三個元素天然會讓觀眾去信任,劇情中也沒有暗示主人公是「不可靠敘述者」的暗示,最終卻表明這是有預謀的欺騙且指向了一個下行負面的結局,而觀眾對這一切無能為力。

怎麽說呢,覺得這是一次很有趣的敘事嘗試,但被抱怨晦氣也是情理之中的吧。

至於看盜版有沒有資格抱怨,看恐怖片少有沒有資格抱怨……這高地實在太高,我畏寒,就不湊這個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