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為什麽公司內部提拔,采用的是「舉薦制」而不是「科舉制」?

2024-02-07影視

事實是,「舉薦制」或者應該說是「察舉制」,本身就比「科舉制」要更適合用於現代企業管理。

從「察舉制」到「科舉制」,如果只按照課本上的說法,我們的理解可能僅限於:

科舉制度的建立,標誌著中國歷史上選官方式的重大變革,從過去的門閥世襲和推薦制度逐漸轉變為較為客觀、相對公平的考試選拔機制。

然後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一個誤區,似乎「科舉制」處處都比「察舉制」好,因為它象征著公平,象征著進步。

但實際上,之所以隋唐時期的統治者推出了「科舉制」,最主要的目的絕不是為了所謂的公平,而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把豪強和門閥的力量給打破掉。

因為沒有了「察舉制」,那些地方豪族們的後代也要去參與到科舉的過程中。雖然避免不了肯定還會有一些灰色操作在,但已經大大削弱了權力在豪族內部的轉移。那麽選拔人才的權力在誰那裏呢?在中央手裏。

其次才是能夠充分呼叫全國內的人才資源,方便管理區域如此廣大的大一統的國家。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優勢,這裏就不過多展開了。接下來重點說說「科舉制」有什麽劣勢。

其實從科舉制後期的走向就能看出一二了。同樣是在課本上,到了明清時期,原本在隋唐時被大力贊揚的「科舉制」,卻變成了讓幾代文人深惡痛絕的「八股文」。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關鍵的我認為有2個:

  1. 表面原因:考試形式過分僵化導致的教條主義盛行,一切最終解釋權都交給統治者,而不接受任何新興的知識和資訊
  2. 深層原因:封建政府沒有隨著時代推進而升級對應的管理方式,一味追求統治的穩定,最終被時代所拋棄。

巧合的是,如果你對管理學有所涉獵,你會發現這兩點,剛好是許多管理學大師一直強調的「大公司病」的典型表現。

當代最偉大的管理學家之一彼得德魯克曾多次強調創新的重要性,並認為「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

組織應當把創新視為一個系統的、有目的的過程,不斷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市場。

另一位著名管理學及創新理論大師凱瑞史坦森,也曾在著作【創新者的窘境】裏這樣描述優秀的大公司為什麽會失敗:

在價值網路內,每家企業的的競爭策略,特別是對市場的選擇,決定了他對新技術的理解。這些理解反過來又反映了不同企業希望透過延續性創新和破壞性創新獲得的報酬。
優秀的管理者只做對企業有意義的事情,而什麽是有意義的事情,由企業所處的價值網路決定。

如果我們用現代管理學理論去套在清朝封建政府身上,你會發現這個描述竟然也是出奇的精準:

清政府的管理者只會去做對清政府有益的事情,而對清政府來說,維護中央集權管理是最高的要求,發展和創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百日維新)都是次要的。

以上說了這麽多看似無關的廢話,如果你看完一點印象都沒有,那你其實只需要記住下面這一句話就好了:

「科舉制」絕不是處處優於「舉薦制」或者說「察舉制」,二者的實施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去做具體的判斷和決策。

那麽為什麽現代公司內部提拔采用的是「舉薦制」而不是「科舉制」呢?答案其實也很好理解了,那就是「舉薦制」確實比「科舉制」要更適合現代公司管理。

原因有三。

1、「舉薦制」比「科舉制」更加靈活,能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

現代科技的發展讓市場環境的叠代變的異常迅速,以往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能出現的發展視窗期,現在可能幾個月就會出現。

這也就意味著公司需要快速發展出能夠適應市場快速變化,制定出因地制宜的策略並快速執行。

時間就是生命,而時間的背後則是對效率的極致追求。

那麽作為公司,當管理層發現了一個新的風口,需要快速跑馬圈地的時候,是直接安排一個信得過的人去快速執行呢?還是先內部搞一下「科舉考試」選擇出一個人呢?

當然是前者。「科舉制」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適用,因為新風口出現的時候,根本沒時間讓你去慢悠悠地在兼顧公平的情況下挑人,更何況你哪裏來的資訊和材料去設計這樣一份「考卷」呢?

2、「舉薦制」更符合管理者的人性。

說到這一點可能很多人又要罵了,什麽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性化,什麽資本家都唯利是圖之類的。

實際上要求管理者去處處考慮公平人,讓每個員工都有平等的競爭機會,本身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

因為作為一個公司的管理者,首先要考慮的就應該是怎麽讓公司活下去,給自己開足夠的薪資、獎金和分紅。

就算是「科舉制」最發達的時候,也伴隨著「門生」等規則的出現。比如一屆的學生考中之後需要「拜碼頭」,預設成為當屆考官的預設」門生「。其實說到底還是「察舉制」的內核,只不過一個明一點一個暗一點,一個主動一個被動罷了。

任何違反人性的制度,都是不可能真正落地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各種變形。

3、社會執行的底層邏輯,其實永遠都是「舉薦制」。

其實在前文已經說過了,「科舉制」並非完全為了公平,更重要的是加強中央集權,把人才掌握在中央手裏。

換個角度,這算不算變相的「中央舉薦制」呢?只不過給舉薦加了一個看似可以量化的標準罷了。

所以,任何一種社會形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無法避免這個問題:

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一定會導致生產資料私有化和階級分層,上位者會壟斷權力和財富,以及下位者的上升渠道。

或許只有到了馬克思筆下,那個生產力高度到達,社會資源無限的終極形態社會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而顯然我們距離那個時代,還差了很遠。

既然整個社會運作的底色還是「舉薦制」,你如何要求一個身在局中的,以經濟效益為追求的公司,去搞那一套其實本就不存在的,絕對公平的「科舉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