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評價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2019-03-24影視

1990年,Freddie Mercury的身體已經衰弱到幾乎無法走路,他還在錄制自己人生中最後一張專輯。

錄制專輯裏最後一首歌的時候,吉他手Brian擔心Mercury太過虛弱無法唱出歌裏的高音。在錄音室裏,Mercury只回了一句「I'll fucking do it, darling」,然後齜著牙喝幹一大杯伏特加,完成了樂隊歷史上最完美的一次錄音。

巧合(必然)的是,這首歌叫「The Show Must Go On」。自知時日無多的Mercury,絕不想給自己和樂隊的音樂畫上句號。

一年後,主唱謝幕,但樂隊演出繼續至今。

非常遺憾,電影裏沒有把這一段拍出來。故事在1985年的LIVE AID曲終後戛然而止,不免給路人觀眾一個錯覺,好像Mercury把最牛逼閃閃的自己扔在了那個舞台上就沒能再撿回去,愛滋病敗給了舞台上的他然後馬上擊垮了現實中的他。

並不是這樣的。那場演出之後,Queen陸續又出了3張專輯,還做了創紀錄的全球巡演,Mercury更是挺到去世前一天,才向公眾承認自己患有愛滋病。

這部電影裏的另一個遺憾,完全屬於自然災害,與人力無關:絕對沒有人能復制Freddie Mercury的神跡。

Rami Malek已經做得夠好了,他對Mercury進行了從板牙到腋毛的全方位模仿,好到已經被評論界認為值得一個明年奧斯卡的提名。

但是,撇開唱歌的能力(實在沒什麽可比性),電影中的Freddie還是少了一種……勁頭。這種「勁頭」可以是男人味和壓迫感,還是那股跨越性別的風騷之氣,Malek那雙太大的眼睛也不如Mercury的那般充滿神采。

就算刨除這些正常人難以挑戰的要求,Malek的板牙是不是也有點太大了?

Mercury的神采和嗓音沒法復制,他們所屬的那個時代也不行。

1970-1980年代,不管是對剛剛從殖民帝國手裏獨立的非洲,還是剛剛從精神疾病名單裏刪除的同性戀,大西洋兩岸的年輕人們,都還抱著也剛剛萌發的同情心。那是一個好意還沒有泛濫,善舉還沒有被劫持的美好時代。

在如今的世界,殘酷的理性正在逐漸回潮,搖滾青年們的理想越來越渺茫,連搖滾樂都失去了舞台中央的主流地位。就像是美國的政黨輪替一樣,這倒說不上是進步還是退步,但那個時代走了就是走了。

我只是覺得,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在同一家小酒館裏偶然湊齊的楞頭青樂隊,就是比滿街星探苦心挖來的天才少年團,更能撩得起少年心氣。

但是有些東西可以復制。

這就是一部,縱有再多遺憾,單靠最後20分鐘的神級發揮,不僅能值回票價還能賺走眼淚的電影。

如果在觀影之前看過那段祖傳的超低清4:3片幅LIVE AID現場錄像,你一定會被這部電影的最後20分鐘震驚到失語。

這部電影最大的成功和最可貴的貢獻,就是對搖滾史上最生猛華麗的20分鐘,進行了分子層面的細致還原。

從上場開始,Malek就對Mercury的每一個動作進行了ctrl+v級別的模仿,其中包括每一次揮拳、每一次咧嘴;場景中所有肉眼可見的物件,小到鋼琴蓋上的那幾杯可樂和啤酒(我比較了擺放位置和液面高度)以及舞台上雜亂的電源線,大到整座溫布利球場,也都跟錄像中一模一樣。

最重要的是,電影成功還原了1985年現場的氣勢。拜技術進步所賜,我們終於能夠跳出了舞台上下那幾個固定機位,讓鏡頭從體育場上空俯沖下降,掠過7萬觀眾頭頂,再聚焦在Mercury揮舞的手臂上。搖滾傳奇伸手可觸,山呼海嘯近在眼前,讓曾經需要腦補出的東西都變成現實,是整部電影最美好的地方。

對我來說,這種感覺就像是玩到了VR3D高畫質重設版的超級瑪麗,或者用意念控制的全像投影版樂高積木,終於不用追憶似水年華,而是直接青出於藍了。

祖傳原版錄像
從預告片裏截出來的復刻版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