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白蛇:緣起】中有哪些彩蛋和不易發現的細節?

2018-12-12影視

寫一下跟傳統文化相關的細節吧,由於鄙人並非專業人士,如有遺漏謬誤之處,請多指正。其實我覺得白蛇這部電影對傳統文化真的非常熱愛和用心。

開篇一張圖,內容全靠編,咳咳咳~不是不是,是這個有圖有真相!

太陰道士、太陰真功

電影開篇就講到國師捕蛇練法,電影中段,小青說過國師喚作太陰道士,修煉的是太陰真功,與蛇族修煉的功法同出一脈,所以才能采蛇之精氣魂魄修煉。那什麽是太陰呢?

在傳統文化裏,太陰指向很多,它是指月亮,月亮又叫做太陰星;它是指月神;它是指方位北方。它是太極裏的太陰等等。不管它指向什麽,我們至少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國師修煉的功法是陰內容的,而且是癸水之陰。為什麽是癸水之陰呢?因為太陰指北方,北方按照天幹劃分是壬癸水。而電影就是將這一概念變作了國師功法的內容。既然國師修煉的法門跟蛇母所傳功法同出一脈,那麽我們有理由推斷小白小青蛇母他們修煉的功法一樣是癸水陰內容的。明白這一點我們再看電影後段,國師、蛇母、小白之間的鬥法就很有意思了。怎麽有意思法呢?我們接下文繼續看。

離火、艮土、紙人、符篆所化的仙鶴

電影後段國師與蛇母、小白之間的鬥法是整部電影的一個高潮,十分精彩。這段精彩的鬥法富有想象力,但卻不是導演編劇的胡思亂想,它是有根據的,是對天幹、八卦、五行等傳統文化進行了藝術加工。

撒豆成兵、剪紙為人、符篆等等大家熟知的就不贅述了,我們主要說一下電影裏那只由紙人和符篆所化的仙鶴。在催法化鶴之前國師掐訣念咒地喊了兩句詞:「離火、艮土!」這可不是隨便喊的。離火是八卦中的一卦與坎水相對;從方位上講它是南方丙丁火,與北方壬癸水相對;但從陰陽上講它卻屬陰,所以單靠離火還不夠。因為前面講到蛇母小白修煉的功法也是癸水之陰的功法,五行生克水克火。所以國師又加了一道法術「艮土」。艮山也是八卦中的一卦,與兌澤相對,從五行上講屬土。而五行中,火生土,土克水。國師是利用離火之陰生艮山土之陽,陰陽互化,五行生克,以陽土克陰水,所以那只巨大的紙鶴以一敵二,迎戰兩只巨蟒絲毫不落下風。若非那支可以吸人法力的發簪,可以說國師基本上是穩贏的局面。

那麽為什麽是化鶴而不是別的什麽動物呢?在傳統神話裏常見飛禽之獸克龍蛇之屬,比如天鵬以龍為食、迦樓羅以那迦蛇為食等等。書裏面也很常見,比如【西遊記】裏孫悟空與楊戩的鬥法,【封神演義】裏楊戩與袁洪的鬥法,都是一方變蛇,另一方旋即變做飛禽。而且鶴往往被道教看做是仙靈的象征,是祥瑞之物。結合國師道士的身份,催法化鶴非常合理。

五行八卦相生相克,陰陽轉換不僅僅體現在這幾處,其實還體現在電影人物的刻畫上,國師是道士,卻修煉與妖術同脈的功法。以癸水之陰法求長生。五行水生木,木有生發之意。可太陰真功卻為癸水之陰,陰水生陰木。故而國師和其弟子越是修煉越是形如老槐(槐是陰木)。國師練道法求長生,越練越像妖,是人實妖;小白小青練妖法卻越練越像人,是妖實人。妙,妙!

女土蝠、畢月烏,二十八星宿,鬼金羊、心月狐,東南向的亢角軫翼

當許宣與小白在最後的困妖伏魔陣法中摔倒時,許宣看著地上冰面的星象倒影說出了這樣一句台詞。這句台詞也不是隨便念的,許宣口中所念恰是二十八宿裏的星宿名字。

女土蝠是北方玄武第三宿,畢月烏是西方白虎第五宿。在陣法運轉之下能看見這兩宿的倒影說明此時許宣處於或面向陣法的西北方。然後許宣回首擡頭看向天空時,就看到了相反方向的南方朱雀第二宿的鬼金羊和東方青龍第五宿的心月狐,在這兩個星宿之間就是東南向的亢金龍、角木蛟、軫水蚓和翼火蛇。到此許宣已經分辨出陣法中的八個方位,在陣法無人主持無有變化(此時國師已下線)的情況下,許宣便可以根據所學奇門遁甲從中推斷出生門所在的方位。

在佛塔下的道門地宮裏也有一個陣法,小白被陣法所困時許宣說過一句:「朱雀在頂,玄武入宮,宮為內卦,門為外卦。」朱雀玄武同樣是判斷方位的,在金光咒鎮壓的妖怪的屍骨周圍同樣刻有星宿圖。宮為內卦這個宮指的是九宮。九宮,是古代中國天文學家將天宮以井字劃分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九個等份,在晚間從地上觀天的七曜與星宿移動,可知方向及季節等資訊。再結合上面的星宿圖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方位了。門為外卦就是指的八門遁甲裏的八門,就是下面的內容。

奇門遁甲、生門

許宣與小白初相遇時就說過自己學過奇門遁甲,醫蔔星象。後面也數次依靠這些雜學知識相助小白。在這裏我要表達一下我對許宣的敬佩之情,我作為一名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新時代青年,我完全看不懂中國奇門遁甲這一玄學術數之作。而許宣不僅看得懂還能活學活用從陣法中走出來,要是我可能就徹底迷路了。八門,我也僅限於從【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演義】裏知道的陣法,什麽八門金鎖陣之類的,裏面有開、休、生、傷、杜、景、死、驚八門。

【奇門遁甲】是中國古代術數著作,也是奇門、六壬、太乙三大秘寶中的一大秘術。「奇」是指三奇,即乙、丙、丁,「門」是指八門即「開、休、生、傷、杜、景、死、驚」。

遁甲則指六甲旬首遁入六儀即「戊、己、庚、辛、壬、癸」。【奇門遁甲】最初創立時,共有四千零九十六局,後改良為一千零八十局,到周朝時姜尚因為行軍布陣的需要壓縮為七十二局,漢代的張良得黃石公傳授後,再次改革,成為現在使用的陰遁九局、陽遁九局,共十八局。由此可見【奇門遁甲】是中國古代很多代人共同研究的結果,它包含有天文學、歷法學、戰爭學、謀略學、哲學等。現在【奇門遁甲】又通常被人簡稱「奇門」、「奇門遁」、「遁甲」。民間流傳的俗語有’學會奇門遁,來人不用問‘。

奇門遁甲的基本格局反映了社會的人事、生活、社會制度,及天文、地理、物候等,其典型代表人物,在古代,有傳說的黃帝、姜太公、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古代奇門遁甲套用於戰爭,四兩撥千斤,百戰百勝、無往不利。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萬劫,證吾神通······

這句台詞是小白在地宮陣法中看到的符箓碑文,看過動漫【一人之下】的朋友應該對電影裏的碑文很熟悉,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光咒。電影裏是摘錄了道教金光咒裏的幾句話。金光咒是道教早晚功課經中八大神咒之一。全文如下: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萬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受持萬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馭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內有霹靂,雷神隱鳴。洞慧交徹,五炁騰騰。金光速現,覆護吾身。

金光咒也叫金光神咒、金光大法神咒,是為朝拜太陽真君,采取太陽金光,乃真傳之養生長壽妙法。據說長期堅持行持這個妙法,可以使人卻病延年,健康長壽(當然作為一名唯物論者,我覺得念這個就跟對自己心理暗示是一樣的作用吧)。

地宮中是太陽真君鎮壓妖魔的金光咒,地上還有個趕盡殺絕的太陰真君,而小白還要面臨同族的追殺,閨蜜的質疑。真真是天要殺,地要殺,人要殺,道士要殺,妖怪也要殺。太陰太陽,朗朗乾坤竟無一絲活路。就是在這樣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絕境中,只有阿宣給了小白溫暖、信任和愛護。天地間只有他,而小白卻明白自己終究是沒辦法跟阿宣在一起的,除了這一時歡情還能留下什麽?在精怪亡形的金光咒前,在一地的妖魔屍骨前,只有最本能的愛。對於小白來說,也許出了這座陣法,從此就要行同陌路,甚至陰陽兩隔了吧。所以管他什麽天地規矩!管他什麽不得不做的事,老娘就是要把阿宣上了!咳咳~不好意思,皮一下。

本人非常喜歡,伏魔地宮中金光咒前,男女主為愛鼓掌這一情節。這一情節設計真的是巧妙感人,令我十分震撼。知乎上有位網友分析的非常好,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下。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100 84988/answer/580555271

三華全亂,周天動搖

這句是開篇小白走火入魔後的一句台詞,用來形容她每每修煉到關隘處而不得突破時的狀態。全亂、動搖可見走火入魔的很嚴重,那麽三華是哪裏?周天又是指什麽呢?

所謂三華,也叫三花,乃是道教內丹學術語,表示人體精氣神之榮華。三花又分為天、地、人三步,三步三花,修煉有成,謂之三花聚頂。

人花,又謂「煉精化氣」,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為種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精不妄瀉,則精滿不思淫,鉛花生矣;地花,又謂「煉氣化神」,人之生存賴以氣,心必空於中焦,無驚無恐,無忿無怨,則氣平順,道暢通,中氣足而不思食,銀花生矣;天花,又謂「煉神還虛」,精氣雖足,無神者,則其體無光,其人無命,故神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執不著,神滿不思眠,常清常醒,則脫殼還虛,歸入虛空境界,則金花生矣;精氣神混一而聚於玄關一竅,便是「三花聚頂」了。心肺處是上焦,脾胃處是中焦,胃以下是下焦。至於具體如何修煉精氣神,我不是內丹派道士,不敢妄言。

周天亦是道教術語,修煉行氣,周而復始謂之周天。周天又有大、小周天之分。小周天即身體某幾處運功行氣之迴圈,常見的比如說三陰三陽的迴圈,任督二脈的迴圈。大周天,有體內體外之分。體內大周天是指全身經絡之大迴圈。體外大周天是指人體之氣與天地自然之氣相互交換。

電影裏寶青坊坊主狐妖取走的許宣的精氣,其實就是許宣的三花(個人理解)。所以後世的許仙不再靈動、勇敢、聰慧。而許宣的神魂又在伏妖陣法中飽受消磨差點魂飛魄散,所以轉世後的許仙迂腐、懦弱、愚笨······真是一世悲、二世悲、三世悲啊。

又說到電影最後的困妖伏魔的陣法了,這個陣法的作用國師說過,就是能把妖怪煉化,形神俱滅。形神俱滅大家都知道,就是死的不能再死了,渣都不剩了,等同於魂飛魄散。形就是指形體,就是魄,我們常說一個詞叫體魄。神就是指魂,就是靈魂。古代認為魂是陽氣,構成人的思維才智。魄是粗糲重濁的陰氣,構成人的感覺形體。魂魄(陰陽)協調則人體健康。人死魂(陽氣)歸於天,精神與魄(形體)脫離,形體骨肉(陰氣)則歸於地下。魂是陽神,魄是陰神,道教有「三魂七魄」之說。

最後彩蛋

彩蛋是寶青坊狐妖泛舟西湖上,執板清唱晁補之的水龍吟,不是許白西湖相逢。看電影的不要著急早走錯過了。

狐妖最後唱的那首歌名叫春問,作曲郭好為,填詞的是宋代的詞人晁補之,原詞是【水龍吟·次韻林聖予惜春】,如下: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長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春恨十常八九,忍輕孤、芳醪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最多情猶有,尊前青眼,相逢依舊。

原唱是微博@啊源源源源源,她微博裏有連結。qq音樂、華為音樂裏都有【白蛇:緣起】的電影原聲帶,電影裏所有的配樂都能搜到。

彩蛋中,西湖橋下,狐妖將一件物什給了湖中的妖怪。我大膽猜測(以下純腦洞),湖中的妖怪可能就是還沒修煉成型的法海,它想要化妖為人。狐妖給它的則是當初取走的許宣的精氣。狐妖曾說過對這種人妖互換,奪天地造化的事情很感興趣。或者湖中的妖怪是沒死透的常盤,它要狐妖用許宣的精氣練成一件法器,以此來報復許仙和白素貞。常盤化身法海,法器則是金缽。

木、離、甲午位,下面英文字幕寫的是方位31

這句是阿宣初入寶青坊時,聽到狐妖喊的一句話。這句話不是喊給阿宣的,後面那句「呦,來客人了。」才是對阿宣說的。這句話其實是對下面兩位舔狗說的。大家註意細節,狐妖出場時是坐在一個由兩名舔狗操控的帶有起落架可以任意轉換方向的機械車上面喊出了這句話,背景是一大堆盒子。很顯然,狐妖就是利用這個機械裝置來拿取盒子的。那麽這些盒子怎麽記錄尋找呢?秘密就藏在狐妖的那句」木、離、甲午位「裏。這五個字裏麵包括了五行、八卦和天幹地支。在傳統文化裏,這三者都可以指代方位,五行可以指東西南北中五方,八卦可以指東南西北等八個方位,而天幹地支可以指代更詳細的方位,三者結合甚至可以推演天象、節氣、吉兇、六十四卦等等,包羅永珍。如圖:

狐妖應該就是利用這三者的特性,給自己的盒子設計了一整套定位系統,以五行、八卦、天幹地支為座標軸進行定位,就可以找到任意一只盒子了。其實我們仔細看電影就會發現寶青坊的地磚上面就是刻了一個類似於上圖的結合五行八卦天幹地支的圖案,而狐妖背後多次閃現挪動的盒子上面也有很多寫了字,或寫五行,或寫八卦,或寫天幹地支,有的什麽也沒寫。由此見電影制作者 可能 真的為寶青坊設計了這樣一套定位系統,但很遺憾由於目前披露的寶青坊設計細節太少了,我能力有限無法推演出來。我自己設計的幾套定位方案又跟電影中出現的細節無法完全對上號,所以實在抱歉了。只能期待有朝一日,追光能夠把寶青坊的具體設計細節曝光吧。對了,英文字幕之所以是方位31,是因為甲午位是六十甲子的第31位元。甲午位轉譯過來就是方位31。

這個細節設計的可以說很巧妙,很符合狐妖這一角色的設定。狐妖有兩面,一面狐一面人。狐妖自身也說過她對人妖互換這種奪天地造化的事情很感興趣,可以說她自己就是人、妖兩結合互換的試驗品和踐行者。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她自身,還體現在整個寶青坊。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一個鏡頭,就是狐妖和主角們在一個水面上一翻轉就像來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真正的妖的世界。在人世界裏,狐妖像人一樣坐著起落架把櫃台上面的商品拿給客戶,燈籠散發著柔和的暖光。可是到了水面下的另一界,從前台貨架到後台制作工廠,這位老板娘兼售貨員陡然就變成了一個法力高強,能奪天地造化的狐妖!搖搖煙桿,盒子自己就會飛來。就連最不起眼的燈籠都散發著妖異的冷光,那倆舔狗都收起了賤樣,變作了猙獰可怖的舔狗······舔狗始終是舔狗。包括最後彩蛋也是這樣。湖面和橋下,狐妖對人對妖也是踐行著這樣的一個角色設定,這可能就是狐妖的修行吧(難道說狐妖其實是一個精分病嬌?嘿嘿嘿,開玩笑開玩笑)。

天之道,有所得必有所失

這句算是狐妖的經典台詞了。其實這句話大家都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因為這句話是化用了【老子】的」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這句話轉譯過來就是: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余的人。那麽,誰能夠減少有余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這句話反映了老子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種規律性的認識。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對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狐妖就是化用延伸了這句話。

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裏同樣化用了這句話,作為【九陰真經】的內容。這句話逼格真的很高。我小的時候,中二病犯了就感覺念兩遍這句話我就是武林高手了,其實然並卵。

小道士的坐騎

小道士的坐騎有三個鳥頭,這就讓人聯想到【山海經·西次三經】中記載的一種奇鳥——鵸鵌。原文說:「翼望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食之不厭,又可禦兇」。就是說山中有種鳥,外形像烏鴉,長著三個腦袋、六條尾巴,經常發出像人笑聲一般的聲音,叫做鵸鵌,吃了它的肉,人就不會做噩夢,還可以辟除兇邪之氣。這可能就是電影小道士坐騎的原型吧。

主題曲【何須問】

【何須問】是大毛作詞,郭好為作曲並演唱的電影【白蛇:緣起】主題曲,收錄於2019年1月11日發行的專輯【白蛇:緣起 電影原聲帶】中。跟【春問】一樣,在QQ音樂,華為音樂均能搜到。

這首歌歌詞很短,只有三句話。但三句話均有出處,而且結合的十分巧妙。第一句「君不見東流水,來時無蹤跡,一去無窮已」,其中的「君不見東流水,一去無窮已」出自唐代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原句是:

君不見東流水,一去無窮已。

君不見西郊雲,日多空氛氳。

群雁徘徊不能去,一雁悲鳴復失群。

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沈中路分。

賀蘭進明這個人很有意思,生卒年月均不詳,流傳的資訊很少。但是據傳說他取了個狐貍做老婆,而且很賢惠,但是他家裏人對這個狐貍媳婦並不好。據【廣異記】記載,每到節令的時候,賀蘭進明的狐貍媳婦常常到京城的住宅去,通報姓名並住在那裏,並且帶來賀蘭進明的禮品和問候。家中的人看見了她,覺得她相貌很美。到五月五日這天,從賀蘭進明到家中的仆人,都能得到她送給的禮物。家裏人卻認為這不吉祥,大多燒了她給的禮物。狐貍悲傷地哭泣說:「這些都是真的禮物,為什麽燒了它們?」以後再得到她給的東西,就留下來使用了。後來甚至主動向狐貍媳婦索要東西,有個人向她要個背面上漆的金花鏡,她沒有啊,沒辦法就到別人家裏偷了鏡子掛在脖子上,順著墻往回走,被主人家給打死了。這真是個悲傷地故事。

第二句「君不見城上日,今暝沒山去,明朝復更出」出自南北朝鮑照的【擬行路難十八首·其五】,原詩是:

君不見河邊草,冬時枯死春滿道。君不見城上日,今暝沒盡去,明朝復更出。

今我何時當然得,一去永滅入黃泉。人生苦多歡樂少,意氣敷腴在盛年。

且願得誌數相就,床頭恒有沽酒錢。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貴賤付皇天。

你看他這詩寫的,一副啥都不在乎的樣子,但是這個人其實內心極其自信且想當大官。他曾經求見臨川王劉義慶,毛遂自薦。但是人家不咋待見他。他特別不開心,準備獻詩言誌。別人就勸他,說:「你地位不高,大王不待見你就算了。」他立馬就怒了,說自己是英才異士,不能被埋沒,說老子怎麽能成天跟你們這幫廢物呆在一起混日子呢。然後立馬就獻詩(投簡歷)去了,臨川王一看這個人簡歷寫的這麽666,就重用他了。

第三句「何須問,浮生情,只此浮生是夢中」這句出自唐鳥窠道林禪師的一句禪語;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

鳥窠道林禪師也是位奇人,他本來號道林,法號圓修,不叫鳥窠的。有回他老人家雲遊到西湖的時候,看到西湖旁邊山上有一棵松樹長得特別好,還有喜鵲在上面搭窩,然後不知道他怎麽想的,他就住樹上去了。時間長了,路人老看見樹上鳥窩旁邊有一光頭,就給起一個外號叫「雀巢和尚」。

有一天,白居易任杭州太守的時候,也聽說有這麽一位「雀巢和尚」,就很好奇,就去拜訪他。一看樹上鳥窩旁邊真有個光頭。白居易就說:「大師,你下來吧,樹上太危險了。」禪師笑著說:「你說誰呢?你才危險呢。」白居易很納悶,就說:「我是當官的,我有什麽危險的?」禪師就說:「當官的都比較黑,指不定哪天你就被人陰了。」白居易就問:「那咋辦呢?」禪師就說了一句名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轉譯一下就是幹好事別幹壞事。白居易就覺得自己被忽悠了,這三歲小孩都知道的道理好不好!禪師就很嚴肅的對白居易說:「三歲的孩子都知道的道理,百歲的老翁都不一定能做到。」白居易被他這麽一說,對鳥窠禪師肅然起敬。

白居易與鳥窠禪師結識之後,經常問禪於他。有一次,白居易以偈語請教鳥窠禪師:「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鳥窠禪師以偈語答曰:「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是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白居易聽了鳥窠禪師的開示,愈加佩服。這段話很拗口,包含了佛家四大皆空這樣的禪學思想在裏面。簡單講就是八個字:浮生若夢,來去同空。都是空,何必問呢。

三句出處都說完了,現在我們把三句詩合起來看。結合小白為失憶而苦惱的故事情節,和宣哥的一句台詞:人生無常,苦多樂少,多記住開心的事情不就好了。這首歌是真真正正唱到了小白的心裏,為小白帶來了極大地寬慰。這首歌何嘗不是唱到了我們的心裏,試問我們在為人生瑣事而苦惱的時候,有沒有一個朋友對自己就像雁群一樣不離不棄的?自己有沒有那種「存亡貴賤付皇天」的灑脫?自己能不能看破浮生若夢?不能怎麽辦?不能就多記住開心的事情就好了。話說回來,宣哥真的是個文化人,文化人撩妹都與眾不同。三句詩就把我要撩你但我不說破的意思表達的淋漓盡致。小白很開心,小青很不開心。

這首【何須問】裏的歌詞都是用唐和南北朝的詩,宣哥這位唐朝的「博學家」唱出來一點也不違和。五百年(這是個概數,意指很多年也有朝代更叠的意思)後,當狐妖泛舟西湖上唱的就不是唐朝的詩歌了,唱的就是宋詞【水龍吟·次韻林聖予惜春】了。從這裏也能看到一個時代變遷,一在唐,一在宋。

捕蛇者說

整部電影的故事背景其實取材於唐柳宗元的【捕蛇者說】,這篇文章是學校裏必學的,老師都會講到,很多人可能都倒背如流。我這個胸無點墨的半瓶水就不浪費大家時間了。

註:

本文圖表均來源於網路

其實本人所寫內容只是電影所涉及的一部份而已,電影中還有很多跟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未及細言。日後有機會的話再補充。

補充

洞虛衍道 太陰真君

這是電影後段國師登場時的自報家門,這八個字其實非同凡響,屬於特別能鎮場子的那種。

八個字前後兩個稱號,我們先說第一個——洞虛衍道。這個稱號的出處是洞虛演道沖素真君張應韶。張應韶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他有一個身份,大家一定如雷貫耳。他是龍虎山第十六代天師!沒錯,就是【一人之下】裏的那個天師,就是那個代代流傳至今不絕的天師稱號。

張應韶,字治鳳,生卒年月統統不詳。一生博學經典,精通道術,後隱居於龍虎山南龍須井上(現金溪縣何源太山龍須井上),擅長辟谷之術,能百日不進食。善吹鐵笛,與妻兒耕作自娛。一日,懸笛井上,以印劍授子順告知曰∶「吾世傳真人之教,功及於人多矣吾今垂年,汝當傳守。」言迄,端作井上瞑目而化,年99歲,遂葬井旁,所耕之地號「黃沙坑」。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賜號為洞虛演道沖素真君。洞是洞察,虛有虛空不真實之意,演是推演,道就是老子強名曰道的那個道,沖素的意思是沖淡淳樸,連起來這個稱號就是說張應韶是個能洞察虛空不真實的推演大道的返璞歸真的名望很高的神仙。

電影其實就是把張應韶的封號借來按到了國師的身上,很符合國師的身份。

第二個稱號——太陰真君。這個比前面那個更厲害,出自【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誰寫的不知道,似乎出於唐宋年間。這本經書說的是什麽呢?說的是元始天尊在大羅天白玉京黃金闕承華殿上為天上地下水裏的仙人們講解這個兩曜五星羅睺計都二十八宿等真君的名號、樣貌、職責等等。說白了,就是給人民群眾介紹一下相關部門的領導。介紹這些幹嘛呢?用原經文的話就是:「令九地之人,依法遵敬,獲種種福,俱得延齡······九地世人,若遇災星臨照之處,但依受此法,無不獲諸福慶······永不墜諸惡類,獲種種福。」這······這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說,只能說666。下面摘錄一下太陰真君那段經文:

太陰真君,主肅靜八荒,明明輝盛,如世人運炁逢遇,多有慘慘之憂,宜弘善以迎之。其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素紗之衣,手執玉簡,懸七星金劍,垂白玉環佩。宜圖形供養,以異花珍果,浄水名香,燈燭清醴,虔心瞻敬,至心而咒曰:

太陰真君,常弘正道。陰德不愆,福我億兆。

簡單講就是你要是過得不好,有「慘慘之憂」。你就幹好事,然後按這段話描述的樣子畫個畫像,準備好異花珍果、浄水名香、燈燭清醴,然後虔誠尊敬的在心裏面默念最後那十六個字,太陰真君就會保佑你了。當然了按我的理解,嫌麻煩的同學直接默念老天保佑也是一樣的,老天爺收費還便宜點。

太陰道積,煉形之宮。道人行備,道神歸之

這兩句話是電影開篇國師練功的時候念的咒語,這也是有出處的(在此我想問一下電影設計組的大大,你到底讀過多少本書?你到底是對國師有多偏愛?)。這句話出自漢代張道陵寫的【老子想爾註】。

【老子想爾註】就是張道陵給【道德經】寫的註釋,是道教哲學兼丹經的經典著作,為天師家學。【老子】就是【道德經】,大家都知道。這個「想爾」是什麽呢?【雲笈七簽】裏說想爾可能是個仙人的名字。這就很有意思了,張道陵自己寫註釋不說是自己寫的,說是想爾這位神仙寫的。這個套路有沒有很熟悉的感覺——魯迅。

這句咒語出自【想爾註】中的煉形之法,煉形就是指神魂脫離肉體到太陰中聚氣復生。原文是這麽說的:「太陰道積,煉形之宮也,世有不可處,賢者避去,托死過太陰中,而復一邊生像,沒而不殆也。俗人不能積善行,死便真死,屬地宮去也 。 道人行備,道行歸之,避世托死於太陰中,復生去為不亡,故壽也 。」

這段話簡單講,就是聖賢跟普通人不一樣,聖賢死不叫死,叫避去,托死太陰中,還能復活。俗人就不行了,死了就是真死了。道人修行到了一定境界也可以搞這個VIP待遇,「故壽也」。怎麽搞這個VIP待遇呢?【老子想爾註】裏寫的都有。大家想像一下,張道陵拿著這本書傳教五米道,創立正一盟威道。信徒看著這本書,這個誘惑力有多大。

最後的陣法

電影最後的陣法,大家看了一定很震撼,那特效那想象力那中國式獨有的陣法威力!當然了,我也被震撼到了。除了震撼之外,我還有一絲絲熟悉之感。看了好幾遍電影老是想不起來,這個熟悉之感從何而來呢?直到前兩天,我把第一二篇搬到知乎的時候,有位知乎使用者楊樹在評論裏提醒了我,這不就是【封神演義】裏寫的十絕陣之一的寒冰陣嘛。我給大家看兩段原文:

這兩段節選自【封神演義】第四十四回子牙魂遊昆侖山和第四十六回廣成子破金光陣,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多看一下,真的很像。在這裏再次感謝知乎楊樹同學。

五百年時間線設定

自白蛇上映以來,很多人說故事設定時間線不對。唐末五百年後,那都到明朝了,怎麽會是宋朝呢?

首先要說明一點,五百年是個概數,就是大概的數位。不是說這五百年正正好好,一年也不多一年也不少。這種數位表述的用法常見於文學創作中,比如【三國演義】裏動不動百萬大軍,【西遊記】裏動不動修行了多少多少年·······最出名的就是李白那一句:「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你能拿著【地質學】和地圖說李白說的不對嗎?而且五百年還有朝代更叠的意思。

其次,故事背景是【捕蛇者說】,作者是柳宗元,公元773年生,公元819年去世。805年永貞革新失敗後,9月,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貶為永州司馬。南宋1279年滅亡,中間間隔474年,約等於五百年。所以說,這個時間線真的沒有什麽問題,難道你以為白蛇緣起涉及了這麽多傳統文化知識點,考慮了方方面面。就是不知道唐宋元明的時間?這就像我們常說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你總不能拿著各種學術報告和歷法硬說這個說法是謬誤的吧。(我在前面講過許宣唱【何須問】和最後彩蛋狐妖唱【春問】印證了一在唐一在宋的時代背景設定,感興趣的可以翻一下前一篇。)

最後,【白蛇:緣起】也好,【白蛇傳】也好,它就是個神話故事。它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它不是歷史研究報告,你不能以歷史研究的標準去要求一個神話故事呀,對不對?

註:

本文圖表均來源於網路

其實本人所寫內容只是電影所涉及的一部份而已,電影中還有很多跟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未及細言。日後有機會的話再補充。

我真的是中了蛇毒了。白天想著去電影院刷票房,晚上想著寫文章安利。茶不思飯不想夜不寐,為伊消得人憔悴,但我還是要說:

補充

許宣 輪回轉世 許仙

隨著電影的熱播,大家對【白蛇傳】一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就不介紹白蛇傳了,我見有的網友已經不滿足於扒各種白蛇故事,開始扒白蛇學術論文了,嘶~簡直白學家?蛇學家?白蛇學家?好像都不太準確),比如說許仙原來叫「希宣贊」後來又有「奚宣」、「許宣」之名。馮夢龍在【白娘子永鎮雷鋒】中稱為許宣,到了清代話本【義妖傳】就有了「許仙」之名。

電影裏說許仙是許宣的轉世身。這裏有一個問題,許宣和許仙算不算同一個人?這個問題這幾天我經常碰到,說這個許宣投胎轉世了,記憶不存,所以許仙跟許宣就不是同一個人了。我觀察了一下,持這種觀點的網友一般分兩類,一類,討厭許仙,認為許仙沒有許宣優秀。另一類是可憐許仙,認為許仙是小白找的備胎。但是我認為,許宣和許仙就是同一個人。

理由有二,先說第一個,許仙是許宣的轉世身,許仙就是許宣,所以小白找到許仙再續前緣。這就是電影的設定,故事就是這麽編的。新白也是這麽編的,白素貞報牧童的恩,嫁給了許仙。

第二個理由,跟啥是輪回轉世以及傳統藝術創作對輪回轉世的套用有關。輪回轉世一開始是一個佛教的觀念。生死輪回,意思是眾生生死死,在死亡後,靈魂又重新投胎,像車輪一樣轉動不停,迴圈不已。【楞嚴經】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佛教認為,靈性是不滅的,故有前世,今世和來世。一切眾生因無明故,在六道五趣四生中輪回。六道,指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等六種世界。五趣是眾生投生的五種去處或生存界,即地獄、畜生、鬼、人和修羅。其中,地獄、畜生和鬼界為惡趣,人與修羅為善趣。依六道眾生出生之形態,可分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等四類。打個比方,投胎跟搬家差不多,我們的軀體不過就像我們居住的房屋一樣,生死不過是一個舍此取彼的過程。道教也有類似的觀念,叫「奪舍」,這個按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更形象,還是搬家。投胎也好奪舍也罷,你人還是那個人,就是靈魂換了個住的地方。

很多創作者在文學及其他藝術創作中,同樣遵循了這一傳統的設定。除了白蛇的故事之外,我再舉兩個一樣廣為人知的例子:第一個【西遊記】裏的奎木狼跟披香殿侍香玉女。奎木狼跟玉女有情,發生了私通之事。「恐玷汙了天宮勝境」,玉女思凡托生為寶象國公主百花羞,奎木狼「不負前期,變作妖魔,占了名山,攝他到洞府,與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

第二個例子,【紅樓夢】裏的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原文是這麽說的: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便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饑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郁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現在我們假設,一旦投胎轉世,就不再是同一個人了。那癡情不改,不負前期,寧為鴛鴦不做仙的奎木狼就是一個變態啊。他自己媳婦死了,楞是強搶別的女人,完了還說你是我媳婦的轉世,我跟你來再續前緣的。對於百花公主來說,本來被個妖怪搶走就夠悲催的了,完了還是個變態妖怪。再看紅樓夢,更沒法看了。絳珠仙草跟個神經病似的,都不是同一個人了,你下凡還什麽淚啊?你下凡投胎做人了,跟你現在又不是同一個人,你發的什麽瘋非要投胎。依著這個假設,我們再看白蛇,愛你一世都不夠滄海桑田生生世世的都要愛你的白蛇瞬間就變成了,老公死了,找一個跟老公長的像的人當備胎,還一樣愛的死去活來的白蛇。狗血不狗血?這樣狗血的白蛇還有多少人喜歡?還能成為流傳千古的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嗎?

我們再做一個假設,相親相愛的夫妻倆,妻子遇到危險了,丈夫為了救妻子,變成了殘疾且失憶了。這個時候妻子是一如既往的愛著丈夫,還是把丈夫當另一個人,甚至當累贅呢?別人作何選擇,我不知道。但是小白選擇的是繼續愛著他,無論他投胎何人,是何模樣,還記不記得。

所以說,投胎轉世了,我們一般還是把他當做同一個人,這是有道理的。如果各位看官實在不滿意現有的許仙的劇本,我們可以改劇本嘛。白蛇的故事之所以能流傳到現在,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它有活力,不僵化,可以改編成各種版本。比如說,白素貞盜仙草救許仙這段我們可以改成,小白以仙草和玉簪裏的法力、記憶補許仙上一世交易給狐妖的精氣和陣法中被消磨的神魂,這樣許仙精氣充沛,神完氣足,明了前世今生,則許宣歸來,與小白再續前緣。皆大歡喜。但是要註意,改編不是亂編,基本設定要遵循(此處不是六學)。如果我們當許仙許宣是同一個人,我們就可以這樣改,讓許宣回來。如果不遵循投胎也是同一人的傳統設定,則白蛇變狗血。

精氣

在說精氣之前,我要聲明一下,在第一篇中,我說狐妖取許宣的精氣就是取許宣的三花,這是我個人對精氣的理解。

為什麽我要這麽理解?我們先看一下精氣的概念,什麽是精氣。

精氣一開始是指生命和萬物的本源。【易·系辭上】第四章寫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轉譯一下就是精神氣質合則構成萬物,靈魂是生命的泉源,它是隨著生老病死而變化的,由是我們可以探知鬼神的情態。【管子·內業】說:凡物之精,比則為生。下生五谷,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轉譯一下就是物的精氣,結合起來就有生機。在下就產生地上的五谷,在上就是天體的群星。流動在大地之間的叫作鬼神,藏在人的心裏就成為聖人。

不過這些都更偏向於哲學意義上的解釋,我們可以從醫學的角度更直觀看一下啥是精氣。【黃帝內經·素問】裏面多次提到了精氣。比如【上古天真論】裏的精氣:「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這是指生殖之精,男人一般男子不會超過六十四歲,女子不會超過四十九歲。到這個時候,天地所賦與的精氣都已竭盡,也就不再有生育能力了。

【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這是指構成生命本源的物質,陰氣和平,陽氣固密,人的精神才會正常。如果陰陽分離決絕,人的精氣就會隨之而竭絕。

【宣明五氣篇】:「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謂五並,虛而相並者也。」這是指五臟之氣,五臟之精氣相並於某一臟所發生的病變:精氣並聚於心則喜笑無常,並聚於肺則悲哀,並聚於肝則憂愁,並聚於脾則畏懼,並聚於腎則恐慌。

【奇病論】:「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這是指精陽之氣。這種病是胎兒在母腹中得的,由於其母曾受到很大的驚恐,氣逆於上而不下,精也隨而上逆,精氣並聚不散,影響及胎兒故其子生下來就患癲癇病。

【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這是指正氣。邪氣盛,就是實證,正氣被傷,就是虛證。

【上古天真論】:「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是指精神,使體內真氣和順,精神內守,這樣,疾病又怎麽會侵襲你呢?王冰次註:「精氣內持,故其氣從,邪不能為害。」胡天雄【素問補識】雲:「其實古代精、氣、神三字是通用的,精氣、精神可以互用。‘精神內守’即‘精氣內守’」。

精氣的概念大致就是這些了,對比著三花的概念看。我之所以把精氣按三花理解,原因是這樣既直觀又一定程度上符合精氣的概念,且不與白蛇故事情節相違背。簡單講,三花就是精氣神,精氣也包括精氣神但大於精氣神。再強調一遍:這是我的理解,是將道教術語跟醫學術語結合起來的對神話故事的理解,不是理論研究,不是理論研究,不是理論研究。

不管精氣是哪種概念,按理說取了精氣應該有副作用的呀,那為什麽宣哥失了精氣跑的比狗還快,比以前更勇猛了呢?跟我們印象中的妖怪取精氣的認知不符啊。大家註意細節,寶青坊主說了,副作用就是許宣只能做最弱最小的妖。許宣再弱小,他也是個狗妖啊!這就是寶青坊數千年來的科研成果(口胡)!

這裏還有一個細節,狐妖在說將你變成妖還要取一件物什。沒說是從許宣身上取,看向許宣下體並偷笑的是取精氣的蜻蜓妖,那是在跟許宣開玩笑,嚇唬許宣而已。所以狐妖只取了許宣的精氣,沒有另外再從許宣身上拿東西了。

金光咒側面印了個啥

仔細看地宮中那塊鎮壓妖物的碑,正面印的是金光咒,側面有個特寫,上面印的也有字。一開始我也不知道那印的是個啥,直到前天微博有位李還玄網友告訴我,那上面印的是「神霄十字天經」,感謝李還玄網友。

十字天經就是十個字「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這是道教雷部的最高天神,為南極長生大帝之化身。【玄都雷霆玉經】說「雷霆者,乃陰陽之樞機,號令萬物之根本。故無有雷霆,則無以宰禦三界。是以雷者,類也,是以出萬類而起群品也。是元始生殺之機也。宇宙之始蓋因陰陽相交一時之爆發,此即也是雷霆之用也,所以無處不有雷霆之顯現。」雷聲普化天尊所主萬物生殺枯榮、善惡賞罰、行雲布雨、斬妖伏魔等事。上照天心大道,下濟幽冥群苦。

彩蛋裏路人帶的帽子

之前講彩蛋裏狐妖唱春問,唱的是宋詞,我以此作為時代背景的論證之一。有網友提出疑問,說彩蛋裏小狐貍調戲的路人戴的帽子是唐朝帽,可我說他是宋朝的······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讓我又發現了一個電影細節。那就是船上兩位戴的帽子。

那個帽子叫做襆頭,又名折上巾、軟裹,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因襆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也稱「烏紗」,俗稱為「烏紗帽」。襆頭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稱為襆頭腳。相傳始於北周武帝。始名「帕頭」,至唐始稱為襆頭。初以紗羅為之,後因其軟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紗內,使頂高起。裹襆頭時除在額前打兩結外,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後取消前面的結,又用銅、鐵絲為幹,將軟腳撐起,成為硬腳。襆頭有各種樣式,唐時皇帝所用襆頭硬腳上曲,人臣則下垂。五代漸趨平直。至宋,襆頭以藤織草巾子作裏,用紗作表,再塗以漆,稱為「襆頭帽子」,可以隨意脫戴。其式樣有直角、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等,身份不同,式樣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腳襆頭、兩腳向兩側平直伸長,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則多戴無腳襆頭。

據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襆頭,一謂之「四腳」,乃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故亦謂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腳。晚唐方鎮擅命,始僭用硬腳。本朝襆頭,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凡五等,唯直腳貴賤通服之。又庶人所戴頭巾,唐人亦謂之「四腳」。蓋兩腳系腦後,兩腳系頷下,取其服勞不脫也;無事則反系於頂上。今人不復系頷下,兩帶遂為虛設。

轉譯一下就是:襆頭,又叫「四腳」,就是四條帶子。兩條帶子系在腦後下垂;另兩條帶子由下巴頦下折返,系於頭頂上,所以襆頭又叫「折上巾」。唐朝制度,只有人主的襆頭能用金屬線支撐的硬腳。晚唐時,地方鎮守官專擅權力,開始僭越本分而用硬腳。本朝的襆頭,有叫做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的五種,只有直腳的一種是不論貴賤都通行服用的。又老百姓所戴的頭巾,唐人也稱之為「四腳」。大抵兩條帶子系於腦後,兩條帶子系於下巴頦下,是為了在勞作時襆頭不致脫落;若無事時,則都反系於頭頂上。今人不復系於下巴頦下,則前面的兩條帶子都成為無用的設定。

兩條,第一,彩蛋裏的襆頭明顯是硬腳襆頭,而硬腳襆頭在唐朝是皇帝專用。在晚唐才有地方官僭越穿戴,到宋朝才平民化。彩蛋裏的那兩名男子像是仕子出遊,可不像皇帝。第二,襆頭雖有不同的樣式,但宋代的襆頭與唐代的襆頭明顯不同。彩蛋裏的襆頭更像是宋代的局腳襆頭(局腳:即曲腳,硬腳彎曲者)。

給大家看一幅畫,宋徽宗趙佶畫的【聽琴圖】,大家直觀的看一下宋代的局腳襆頭。

註意看紅藍兩位帶的襆頭,跟彩蛋裏的幾乎一模一樣。彩蛋裏美中不足的是,襆頭正面多了個帽正,帽正清朝才流行起來,下次最好能去掉那個帽正。

永州

關於永州,這幾天我看了幾篇永州的介紹和永州本地人的描述。我才知道,原來永州城在歷史上比電影裏還要壯觀,永州也有關於白蛇的傳說,永州城外真的有座塔,真有傳說塔下面鎮壓了一個妖,永州城外真的有銀杏道、水道、瀑布、滿山杜鵑花·····

貼兩條連結

【白蛇:緣起】背後的真實永州古城https:// new.qq.com/omn/20190128 /20190128A05NTU.html

知乎唐安,永州本地人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055 02782/answer/587764094

據電影制作者說為了做好這部電影還去參考了真實的唐朝建築及參考了建築史料研究文獻等,很用心。

插個題外話,故事背景是柳宗元的【捕蛇者說】,除了這篇文章之外,課本裏還收錄了【永州八記】裏的【小石潭記】,永州真是個好地方,一下子讓我在學生時代背了兩篇課文。我覺得我是不是有生之年應該去一趟。

註:

本文圖表均來源於網路

其實本人所寫內容只是電影所涉及的一部份而已,電影中還有很多跟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未及細言。日後有機會的話再補充。

寫在最後

快過年了。不知道,過年期間,有沒有排片。我可能要暫時跟白蛇告別一段時間了。這篇可能就是年前我對白蛇的最後一份助力了,希望我能撐住這猛烈詭異的蛇毒,咱們年後再會。不妨不妨,來日方長。

再說一句,狐妖相關我就不介紹了,狐妖算比較熱門的知識了。我只希望以後不會有人看到狐妖想起來的是日本、南韓等國家,卻忘記了狐妖起源於中國。

補充

電影【白蛇:緣起】重映了,我和大家一樣又重溫了一遍這部電影。為了紀念這次重映,我決定把第五篇寫出來。本篇主要是對之前觀者提問的一些問題的回答,依然是側重傳統文化方面的,也依然是對之前四篇沒有寫到的地方的補充(白蛇緣起怎麽給我一種無盡藏的感覺)。

紅牙板

之前有網友問,在電影最後彩蛋,狐妖唱晁補之【水龍吟·次韻林聖予惜春】的時候手裏拿的樂器是什麽?看著像禦子。我當時的回答是狐妖所持的是拍板,禦子的前身。

什麽是禦子?禦子就是兩塊板,一般為竹子制成,相聲演員演唱太平歌詞的時候當作伴奏工具。「禦子」正字應為「禦賜」。相傳恩緒(相聲八德之一馬德祿的嶽父)入宮為西太後表演太平歌詞,沒有伴奏樂器,只以掌擊大腿相和。西太後遂差李蓮英去禦花園砍竹兩片手掌大小的竹片,賜予恩緒用來伴奏。後便以「禦賜」相稱。再後來,人們叫差了,都稱為「禦子」、「禦板」。

禦子由來的傳說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我覺得這個傳說就跟咱們國家大江南北的小吃特產大多乾隆都吃過都是禦用的傳說差不多。其實禦子的歷史應該更悠久。它的前身就是狐妖所執的樂器——拍板。

拍板,中國碰奏體鳴樂器。又稱檀板、綽板,簡稱板。用於戲曲、曲藝和器樂合奏。古時由西北傳入中原。唐代用於散樂(百戲和雜戲),宋代用於民間說唱、民間器樂、教坊大樂(宮廷飲宴的歌舞燕樂)和馬後樂(禦駕儀仗鼓吹樂),元代用於宮廷音樂和雜劇,明、清用於宮廷和民間音樂。

拍板流傳至今,適用於很多藝術表演形式。不同的藝術表演形式,用不同的拍板,不同的材質,不同的板數,不同的名字,不同的演奏方法。拍板的板數有二、三、五、六、九不等,材質有紫檀木、紅木、花梨木或其他硬木甚至竹子。比如說,南音拍板就是五塊板,用荔木制作。上端用繩穿系在一起,繩端有彩穗為飾。演奏時,雙手持拍板,三塊握在左手,兩塊握在右手,互相撞擊發音。看過國家寶藏的朋友應該有留意到在國家寶藏第二季第3集河北博物院-奏漢唐華章介紹彩繪散樂浮雕時,就介紹過這件樂器,只不過在國家寶藏裏是六塊板。

拍板雖然有很多種,但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即鼓板、書板、墜板。鼓板多和板鼓一起用於奏樂,書板和墜板多用於民間說唱藝術。鼓板多是三塊板,書板和墜板多是兩塊板。

那狐妖拿的那兩塊板是什麽板呢?這裏要講一個可能大家都聽過的故事。俞文豹在【吹劍錄】裏說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普都外、殘風曉月’。學士詞,須關東大漢,執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這個幕士說的很妙,柳永的詞就是婉約詞,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板,橘裏橘氣的。蘇東坡的詞就不一樣,豪放派要關東大漢彈銅琵琶,敲鐵綽板,氣氛瞬間就哲學了起來。這裏的紅牙板和鐵綽板,都是拍板,唱歌的時候打節拍用的。一般或句首句尾或重音或節點或始末拍擊。鐵綽板就是金屬制的。紅牙板就是紅色檀木做的,樣式精美。尤其是教坊歌妓用的紅牙板,往往雕刻繪制的非常漂亮,上面還要彩線系穗。

狐妖拿的就是紅牙板,但是從動畫呈現的材質紋理色澤來看,好像不是紅木的。不過仔細看動畫,真的可以說是纖毫畢現。拍板材質的紋路,上面的雕刻彩繪,旁邊狐妖的青絲和美甲上的反光。畫面細節處真的是做到了極致啊。

水龍吟·次韻林聖予惜春

在第一篇,我就寫過狐妖執板清唱的是晁補之的【水龍吟·次韻林聖予惜春】,但是沒細說,只是摘錄了原詞。這個詞其實有兩個版本,另一個版本不一樣的地方在最後一句。第一篇裏的水龍吟最後一句是「最多情猶有,尊前青眼,相逢依舊」。另一個版本則是「縱樽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我個人其實傾向於第二個版本。為什麽?其實跟晁補之這個人有關。

晁補之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與黃庭堅、秦觀、張耒並稱蘇門四學士。他這個人寫的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像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自己號歸來子,從號裏面都能感受到那種濃厚的消極感。這種風格具體到【水龍吟】這首詞裏面,應該是保持一致。【水龍吟】是一首傷春詞,春光易逝,人愁春老,春恨······傷春傷到這種地步的真的很少見,讀完了能抑郁嘍。如果是「最多情猶有,尊前青眼,相逢依舊」,那傷春的味道就不對了,作者本來一直在描寫的傷春,在渲染的氣氛,在表達的感情,都在這最後一句上戛然而止,甚至一百八十度掉頭回去了。這就給我一種「你何必呢"的感覺。另一個版本就不一樣了。「縱樽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縱然是痛飲美酒,依舊像昔日那樣狂歌,相逢時也難以像以往那樣豪情滿懷了。這是什麽?這才是光陰一去不返的大悲傷,韶光一過,哪怕是同樣的春光同樣的人同樣的酒,也再沒有當年的感覺了。變了,一去不返了。在我看來,這挖心致郁的一句才符合整首水龍吟的基調甚至昇華了整首詞。

永州·廻龍塔

本來想詳細描述一下電影跟現實永州相似的地方,但是我沒去過永州,對永州的了解全部來源於網路上網友們的分享,我要是照搬過來不太好。所以在這裏只說一條,即永州廻龍塔。
永州城外真的有座塔。塔下面真的封印了一只妖怪。

永州歷史上又叫零陵,明洪武元年,永州府治零陵縣(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區)。零陵古城坐落在瀟水河邊。在明萬歷甲申年,有個零陵人呂藿,官至都察院右僉都禦史。有一次回鄉聽到這麽一個傳說:零陵常年水災,是因為瀟水河裏有一條暴虐成性的孽龍在作怪。又有一位風水先生說,永州是一塊龍頭寶地,但這條孽龍使永州這塊寶地不得安生。若要永州太平,必須在河邊建一座寶塔,鎮住孽龍的這股邪氣。呂藿作為本地人又是大官,一聽有這種事趕緊就捐資建塔,於是有了這座廻龍塔。

廻龍塔座北朝南,外貌凝重、莊嚴、挺拔,磚石結構,呈八角形,外觀七層,內實五層,構造獨特。內無神像,純粹為了封印妖魔,據說可以登上去。不知道有沒有永州本地人去過。我沒去過廻龍塔,只能搜一些圖片看看,但是這個塔真的很好看。

至於塔裏封印的妖怪嘛,原型應該就是歷史傳說的這條孽龍了。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嘛。不過電影裏那具全程觀看宣白不可描述的妖骨,真的是妖怪要素過多,完全辨別不出綱目來。難道是長了翅膀的蛟?前進演化線選的是應龍,然後前進演化失敗了開始興風作亂,為禍人間。然後被呂藿用鈔能力加對妖寶具——廻龍塔給懟死了?嘶~鈔能力恐怖如斯,果然鈔能力才是最厲害的······

寫在最後

本文是對前面未寫到的部份的補充,但依然只是電影【白蛇:緣起】所表現出來的傳統文化的一部份,由此可見白蛇在傳統文化方面是多麽的用心和熱愛,希望大家都能看到這份用心和熱愛。由於鄙人並非專業人士,如有遺漏謬誤之處,請多指正。

暫時先寫到這裏吧,感覺寫這個系列真的變成了一件沒完沒了的事情,啊!好幸福!好痛苦~不會以後還要更新吧。如果咱們國家每一部跟傳統文化有關的國漫都能做到像【白蛇·緣起】一樣,那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