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王晶和周星馳為什麽會分道揚鑣?

2014-05-14影視

王晶跟周星馳分道揚鑣是很正常的。

這不是王晶的問題,因為從結果來看,周星馳跟誰基本都會分道揚鑣。

這裏面有天才曲高和寡的原因,但更多的源於周星馳本人對於金錢的渴求及對於名聲的愛惜(雖然這兩者往往是相悖的,但周其實想全都要)。

所以老一輩合作過的導演裏,周星馳真正能留住的朋友只有名利心最淡薄的劉鎮偉。

王晶是個很值得玩味的人,他是一個秉承極端實用主義的文人。

他的祖籍是浙江紹興,一個以出師爺聞名的地方。雖然出生在香港,但王晶很好的吸取了紹興師爺式的文化,或是先天就有這樣的稟賦。也正因此,他曾短暫的被香港影壇推到了一個並不符合他真實能力的位置上。

紹興師爺的標誌是精明、務實,然而也有短板。就是他在讀書的能力上無法取代科班出身的封建官僚,只適合擺弄關系、出點子。古代的幕僚班底往往以這批讀書失意,但有精明幹才的文人組成。 他們無法擔當寫入歷史的重任,但在細微處可以見到非凡的眼光。

而周星馳是業務能力極強,然而野心更強的人物。這使得他始終生活在一個很痛苦的區間當中,盡管被無數人擡舉為星爺,然而他的影響力卻始終局限於東亞較為不發達的地區,以及東南亞一些小國。這使得他成為「雙周一成」其中一員以後,也帶有更大的警惕感。因為論市場,他是三人中最狹小的,周潤發的南韓市場、成龍的泛亞市場,都是當時他無法企及的,然而他卻是脾氣最大,也最有野心的一個。

以王晶自己的回憶,兩人的相識是周星馳主動討好,此時的周已經拍了「一本漫畫闖天涯」、「咖哩辣椒」等作品,王晶則是靠賭神剛剛破了香港票房紀錄—— 幾個月後,這個記錄被周星馳的「賭聖」所打破。

可以說,周星馳早期與王晶合作,是奠定他影壇地位的必然選擇。因為王晶在台灣的市場的影響力遠大於劉鎮偉,且王晶對於台灣觀眾的心態把握也更勝一籌。

然而台灣的商業片口味本就是泥潭,甚至可以說在台灣越賣,證明這個電影越低俗——這點其實跟後來二十年的內地商業片規律很接近,畢竟同文同種。

比如周星馳跟劉鎮偉的心血之作「大話西遊」,在香港票房其實算是「尚可」,而在內地及台灣,都是災難性的失敗,需要等待大學生看盜版才講口碑逐漸建立起來。

但這也恰恰是王晶的短處,因為他如紹興師爺可以欺騙當地進城農民、小商販一樣,只能跟這些人打交道。

作為一名導演,王晶其實對於電影技法處理的能力十分不足。他某種程度上是低配版的周星馳,因為周星馳也這樣。所以當他希望炫技的時候,往往是找一個會攝影、會安排畫面的馬仔導演跟拍,就如同周星馳的組織能力極差,需要李力持、郭子健等人平衡,才能坐穩導演位置一樣。

然而與周星馳不同的是,王晶屬於一個具有聰明頭腦、文化底蘊,卻天資有限的做題家式電影愛好者。這與天馬行空的周星馳在藝術價值上相差甚遠,無法用藝術品味來補足。

其實王晶是很有藝術品味的,起碼有商業片的藝術品味。他拍電影爛片居多的重要原因,並非是許多宣傳稿寫的那樣「不嚴肅」,實際上是能力問題。因為有品味不一定能執行的好,如同紹興師爺有滿肚子的謀略,最後仍需要老爺拍板執行一樣。

他是一個一流的商業片影評人、準一流的電影監制/投資人、二流的電影編劇,以及三流導演。

因此他挑選明星向來是獨具慧眼,所選片種也極為討巧。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卻往往力有不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曾力捧的鄭伊健。

實際上,王晶的眼光極佳,看得出鄭伊健能紅。94年左右已經在各大媒體兜售這位明日之星。

可是他拍不出能令鄭伊健紅的片子,最後是拍了幾部後心灰意冷,交給馬仔劉偉強拍200萬的小制作「古惑仔」才爆冷殺出重圍,而王晶此時卻絲毫不看好這部古惑仔,認為他必定會輸給自己當時精心籌備的愛情喜劇「偷偷愛你」。

他對於周星馳的把握,以及對於各類合作明星的把握,有一樣是值得人激賞的。 就是他永遠會抓住藝人本身多重臉譜裏,最為廣大觀眾所喜愛的一張,加以演繹發揮。 如果做香港電影史的話,王晶或授權以作為一個「遊方道士天眼通」之類的形象出現,經過他的雙眼,可以看到明星最為大眾所喜愛的一面是如何的。

甚至跟他基本盤審美相悖的張國榮,他也曾有過設計,希望其與鄭伊健合作,演一部抄襲奧斯卡最佳電影「騙中騙」的老千喜劇,令張國榮扮演保羅紐曼式的角色。雖然張後來以「不希望跟陳百祥合作」為由而推掉,但起碼看得出王晶的慧眼獨具,因為這的確是最適合張國榮的商業片臉譜——一個具有熟男魅力,且智慧性感的中年老千。

然而王晶的這點優勢,配合上他的拙劣拍片能力,很多時候是無法產生佳作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他與周星馳最後一次合作的電影「千王之王2000」。他很好的將周星馳步入中年以後,越發狡黠嚴肅的氣質加以包裝發揮,然而喜劇橋段的落後,令周星馳只能「食自己」,更何況還有張家輝在一旁攪局,安排各種無聊卻頻繁的笑料。無論是出於對自身羽毛的愛護,還是出於對王晶心思的揣摩,周都不會甘於繼續合作。

當然,早在1992年,兩人的關系已經變壞。此後一直是各取所需的維持。王晶自傳裏曾回憶,周為了800萬而單方面背棄了與自己合作公司的計劃,令兩人想拍的「少年李小龍」胎死腹中。換做周自己去嘉禾拍「武狀元蘇乞兒」。

結合當年的報道,此事應當為真。

可以說,王晶作為一個市儈的商人形象,只有在周星馳面前,才會顯出文人的委屈與清高。因為他的小算盤在周星馳的眼裏是無效的,周星馳拿錢就走,而他總是需要絞盡腦汁的騙錢之余,企圖贏得一些人格尊重。就像他本來想發揚風格,答應周星馳拿六成片酬,自己拿四成。怎知周星馳三次壓價,最後以「我八你二」成交以後,王晶自認為是「為藝術犧牲金錢」,但周卻馬上因此試探出了王晶的虛弱,直接連兩成也不給,獨攬八百萬去拍獨角戲去也。文化流氓面對社會流氓的力不從心,一覽無余。

92年報道
王晶20年後所寫的回憶錄截取

周星馳會怎樣看這位老搭檔呢?

以我對周星馳的了解,及當年的資料綜合,我更傾向於周星馳在「神龍教」一片開啟台灣市場以後,王晶在他心裏就已經是個死人了,他就像一具埋在台南風水寶地的屍體,令周星馳需要金錢的時候把墳裏殘留的金子挖出來,供自己進行投資房地產及拍片。

與其說90年代後期是王晶消費周星馳,不如說周星馳在消耗王晶80年代末靠「最佳損友」、「賭神」等電影積攢下來的一些國語市場口碑。

除此之外,王晶對周星馳來說是毫無價值的。

因為王晶會的所有東西,都是周要麽更好、要麽完全不屑於了解的,可替代性極強。論包裝與捧紅一個人,周比王晶更有敏銳度,雖然「新喜劇之王」失敗了,但在此之前的一系列電影中,星女郎在自己的電影中如何出鏡,如何設計,都可以看出他是個真正的造星大師,在香港電影圈可謂無人能出其右,可以說是兼具了王晶的眼光與王家衛的行銷手段。

可以說,從93——00年,王晶對於周星馳在藝術上唯一一次正向的幫助,就是結合了公案評書及「審死官熱潮」的「九品芝麻官」。

這些年裏,王晶時常對周星馳的人品惡言相向,同時又鼓吹其演技是香港第一。這看似矛盾,實則不矛盾。

因為王晶大概從92年以後,就深知自己只是一個看似流氓,實際文人氣很重,且能力極為不足、短板明顯的電影人。他能做的只有投機、鉆營、市恩。而周星馳的天才與勤奮都遠超於他,如果不是被病態的貪錢心理所阻礙,周的成就只會比現在還要高。

一個自詡為狡猾的讀書人,遇到真正有馬基雅維利式大智慧的流氓無產者,只能在心裏深為拜服,但嘴上又極為憤恨。因為他知道自己不被其需要,也知道自己永遠達不到對方的水平。

我是猴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