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音樂劇、歌舞片、音樂劇電影這三個概念有何異同?

2014-09-05影視

不久前,應【環球銀幕】約稿,我夫人(筆名葉葳蕤)主要執筆,和我一起寫了一篇小文,簡單梳理了「音樂劇」、「音樂劇電影」、「音樂電影」、「歌舞片」等概念(即使這樣也查了幾天的資料)。貼在這裏就教於方家。

作為一個喜歡電影的人,你可能對愛情片、科幻片、動作片、西部片、喜劇片等等電影型別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最近些年,你會發現在中國熒幕上有一種不那麽熟悉的電影型別多了起來,這就是「音樂劇電影」。比如在國內取得不錯的票房和口碑的【悲慘世界】,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愛樂之城】,由休·傑克曼領銜主演的【馬戲之王】,迪士尼出品的【魔法黑森林】、【冰雪奇緣】、【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獅子王】,還有不久前上映的【貓】等等,都屬於音樂劇電影。

之所以我們對音樂劇電影(Musical Film)這個叫法耳生,是因為以前國內將它轉譯成「歌舞片」!但這種轉譯最終帶來了一些混亂,下面我們會說到。

【莫札特傳】【舞出我人生】等只能叫與音樂(Music)相關的電影,而非音樂劇電影(Musical)。但早期國內籠統轉譯成「歌舞片」導致了各種含糊混亂。

到底什麽是音樂劇電影?根據美國電影學院(AFI)給出的定義: 一部電影中,音樂配合歌詞(有時輔以舞蹈動作)極大推動了劇情,發展了角色,成為電影敘事的一部份,則它就是音樂劇電影。 以此為參照,我們會發現像【莫札特傳】、【海上鋼琴師】、【波西米亞狂想曲】或者【舞出我人生】、【探戈課】、【黑天鵝】等等影片,或以描寫音樂人為主題,或含有獨立於敘事的單純歌唱表演、舞蹈展示的電影,可以說包含了「音樂」(Music)型別,國內一直把它們和音樂劇電影都統稱為歌舞片,但它們與音樂劇電影截然不同!再如傳統的寶萊塢電影,以及中國1964年拍的【阿詩瑪】等也在我們對歌舞片的認知範疇內,而它們其實也不是音樂劇電影的範式和風格。型別混雜會導致欣賞與研究時的迷惑和概念分歧,現在是時候將「音樂劇電影」這種起源於美國的經典型別片做單獨區分並加以觀察了。

美國影史上的音樂劇電影雛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部有聲電影——1927年的【爵士歌手】。這部片子作為默片向有聲電影過渡時期的產物,呈現出非常有趣的特色,當電影中的「旁白」進行簡單的劇情交代以及人物之間進行對話時,都是用字幕來表達的,與以往的默片相差無幾,但當歌唱段落出現時一方面因為人物處在表演環境中(無論小酒館、大飯店還是劇場),因此顯得很自然,另一方面演唱的歌詞又往往跟劇中人物正在發生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情感緊扣,具有暗示或闡明的作用。【爵士歌手】表明了美國電影自早期階段就已開始摸索讓歌曲發揮敘事功能的表現手法了。

緊隨其後至1940年代末期出現了引人矚目的美國音樂劇電影大爆發的現象,其中佳作輩出,比如【百老匯的旋律】、【演藝船】、【愛我在今宵】、【42街】、【淘金女郎】、【緑野仙蹤】、劉別謙的「艷史」系列三部曲、【相逢聖路易】、【黃金夢】、【艷曲迷魂】等等。再有弗雷德·阿斯泰爾和琴吉·羅傑斯合作系列如【柳暗花明】、【禮帽】、【搖擺樂時代】、【隨我婆娑】、【樂天派】、【金粉帝後】等,片中的歌舞設計精巧表演高超,與劇情的融合度也超越了前輩們的作品,可惜其中有些仍擺脫不了劇情簡單的缺陷。至於巴斯比·柏克萊以他揚名天下的「攝影棚頂部俯拍」而貢獻出的電影奇觀,如【淘金女郎】、【花團錦簇】中的人體萬花筒式的歌舞場面,則是走上了「脫離劇情,敘事暫停」的極端道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上映開啟了迪士尼公司以音樂劇手法打造動畫電影之路。美國童星秀蘭·鄧波兒參演的【起立歡呼】(1934年)及之後十幾部作品則顯示了美國對兒童題材音樂劇電影的不斷探索。

【西區故事】中的各種動作都被加以歌舞式的表達,是非常典型的「歌舞敘事」

經過二三十年間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淘洗和沈澱,電影界漸漸探索出了從容有序、別具一格的音樂劇電影敘事技法,這種型別片自1950年代漸漸步入成熟期,並在之後的半個世紀裏不斷開疆拓土豐富著自身定義和內涵,其中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作品有【錦城春色】、【雨中曲】、【蓬車隊】、【國王與我】、【西區故事】、【窈窕淑女】、【音樂之聲】、【黃色潛水艇】、【歌廳】、【耶穌基督萬世巨星】、【洛基恐怖秀】、【油脂】等等。

我們應該註意到兩個現象,首先,電影早期發展階段雖有【演藝船】、【萬事皆空】等少數是先有成功的舞台版而後改編成電影,但更多作品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大部份其實是專為熒幕而打造的,即使有些還存在著某種舞台化的痕跡,但音樂劇電影這一型別的「自生」特性從開始就已奠定,在後來的影史中也一直有所延續。反而在進入新世紀後,隨著【芝加哥】(2002年)與【劇院魅影】(2004)的爆紅,大量舞台版音樂劇反復被改編登上熒幕,而原創性的音樂劇電影卻大大衰落,導致人們似乎忘記了音樂劇電影從不是必須來自於火爆的劇場版IP,或是為了助力於劇場版行銷而生的。從這一點上看,【愛樂之城】在當下原創音樂劇電影大低谷時期,能夠獨辟蹊徑,以現代性的腔調,溫柔地應和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遙遠回聲——盡管它的歌舞敘事方面乏善可陳(除了最後那場決定女主命運從此走向成功人生的面試段落,有沈靜而驚艷不俗的表現)。那麽【愛樂之城】未獲最佳影片而導演卻能憑此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最佳導演」,不是沒有原因的。

21世紀音樂劇電影的另一重要現象,是對影視尖端科技和新奇特效的極力追隨,比如3D和全景聲、CGI技術。不過電影人們雖然「技高人膽大」,普通觀眾們卻還未必因此買賬。比如今年剛上映的新版【獅子王】裏用去擬人化呈現的動物角色們,和新版【貓】預告片裏極端擬人化的「真貓們」,都給相當多的觀眾帶來了某種「驚嚇」和「生理不適」的感受。

當代音樂劇電影還有一個非比尋常的難關,就是對 「演唱方法與風格」的處理,這在那些由舞台版翻拍而成的電影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因為音樂劇演唱的多種發聲風格中有些所謂舞台腔,比如傳承自歐洲歌劇的Legit、Falsetto唱法,在劇場中由於假定性原理,當一個演員塑造上世紀初某位歷史人物時可以自然沿用那吊嗓似的美聲唱法而不違和,但影院裏的觀眾則要敏感得多,對與現實生活脫節的某種聲音形象會感到困惑,這也就是為何【悲慘世界】電影版中的底層少女芳汀和【馬戲之王】裏「瑞典夜鶯」珍娜·林德這兩個角色都與身份和年代不符地選擇用當代pop嗓來演唱,但另外一些聽過【悲慘世界】劇場版和珍娜·林德真實演唱錄音的觀眾卻表示完全不能接受上面兩位電影女演員的演唱配音,這被看成是「水準問題」。在前途未蔔的新版【貓】電影當中,這個矛盾也將凸顯,因為劇場版【貓】的歌聲向來透著輕歌劇範兒的傑利科貓精們的仙氣飄飄,而這次電影版卻大膽引入了泰勒·斯威夫特招牌式的小清新民謠風,預告片中其他演員的唱法也很可疑,在舞台版【貓】的死忠粉心裏,這事兒也許算很「坑」了。

說了這麽多,讓我們拭目以待本世紀第3個十年開始,音樂劇電影會經歷怎樣的新冒險吧。

關於音樂劇和音樂劇電影的兩個小tips——

1.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

其實把它看做是一種獨特的表意形式和邏輯就不覺得奇怪了,比如黑幫片也是一言不合就開槍火拼;西部片是一言不合就拔槍決鬥啊!

2.傳說中的「四大音樂劇」到底是世界上哪四部作品?

這個別懷疑了,就是【劇院魅影】(註,此轉譯比現在流行的【歌劇魅影】更恰當準確)、【悲慘世界】、【西貢小姐】、【貓】這四部。但凡宣傳還有其他「四大音樂劇」的人都是為了牟利妖言惑眾。但是等等!音樂劇圈裏並沒有「世界四大音樂劇」這種名牌!上面這個「四大」其實是有明確限定的啊!全程應該叫「卡麥隆·麥金托什」(英國制作人,業內尊稱「音樂劇沙皇」)麾下的最具有商業價值的四部經典佳作,也即「麥金托什的四大」而已。

文/葉葳蕤、電子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