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評價電影【寶貝兒】?

2018-10-18影視

十天前我就有幸看了【寶貝兒】的提前場。

現在電影上映了,看了一些回答,還是寫點什麽吧。

首先致敬一下導演劉傑,他導的【青春派】到現在依然是我最喜歡的國產校園電影,看完【寶貝兒】後,也在現場聽他說了一些創作的意圖,對理解整個故事起到了一些幫助。

電影的故事講的是女孩江萌(楊冪飾)出生時是個缺陷兒,在寄養家庭長大,成年後在醫院做護工時遇到了徐先生(郭京飛飾),一個剛剛出生的有嚴重先天缺陷的孩子的父親。

徐先生眼前正擺著一個必須做出的痛苦決定,那就是不得不放棄治療自己的孩子。

江萌知道後,當即暗下決心要阻止徐先生,哪怕冒著違法的風險把孩子偷走,也一定要「救」這個孩子。

電影的宣傳語是一個問句——

「如果我不完美,是否還是你的寶貝?」

瀏覽電影評論的過程裏,我看到好多人把重點全放在了主演楊冪上。

有一些回答的篇幅有上千字,卻只說了楊冪如何如何,還有幾個電影公眾號,標題恨不得只寫「楊冪」二字,點開文章,內容就像要為楊冪立傳一樣...

我不是不能理解。

畢竟楊冪在這部電影裏咖位最大,以前也沒演過這種素面朝天的角色,大家自然喜歡以此來說道一番。

可別忘了這部電影好歹拍的是個現實題材——【我不是藥神】上映的那陣子,雖然大家也喜歡討論徐崢王傳君等的表現,但說完他們,重心也還是會回到格列衛和白血病患者上。

因此,我在這裏就不談楊冪了(也都被大家談完了),談談電影本身吧。

老實說,【寶貝兒】的觀感和我的預期不太一樣。

記得幾年前我到電影院看【親愛的】,當時就哭成了個淚人...

所以看【寶貝兒】之前,我做好了這部同樣講「救救孩子」的電影很煽情、很催淚的準備。

但我真是白準備了——在觀影過程裏,我一點不覺得淚腺有被刺激到。

更專業一點地說,我沒有在整部電影裏看到關於煽動觀眾情緒的「設計」。

整部電影的敘事十分克制,克制到...不正常。

有時,我甚至覺得是在看一部沒有旁白的紀錄片。

這是好事,但也是壞事。

在一部現實題材電影裏,克制的好處是——能保證呈現的內容足夠客觀,便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導演的主觀立場對觀眾思考的左右。

但物極必反,極度的克制和客觀又讓觀眾很難獲得和角色的「共情」——尤其是主角劉萌,很多時候我都感覺沒辦法深入看到她的內心世界,只能透過電影裏的背景鋪設來推斷她的行為動機,當然,這中間也有楊冪表演的一些問題。

觀眾情緒沒有很好地與角色同步,到最後就很難發泄。

所以,在一小時半的片長結束後,我不禁在想:是不是還有些什麽沒講完呢?

這就說明了這部電影不是對所有觀眾來說都能足夠友好和暢快。

可以說,我的情緒是在片尾曲【寶貝兒】響起後,聽柔和的鋼琴聲中吳青峰唱著「我能知道堅持是什麽,是因為我從未放棄過」,才逐漸上湧、翻滾了起來。

這時我再回想了一遍電影,在腦海中重新審視了一次這個故事背後想要表達的東西,才得以把壓抑著的情緒發泄了出來。

不過情緒帶來的倒不是想落淚,而是更想如一個老一輩人那樣,長長地嘆一口氣感慨道——

「唉,這都什麽事啊...」

這部電影想說什麽呢?

因為電影裏的孩子有無肛癥,又有諸多細節和當初天津無肛嬰兒事件相像,導致不少不了解狀況的觀眾只記住了「無肛」兩個字,以為這部電影想說患有「無肛癥」的病人群體。

但導演在電影結束後特地跟我們說:你們可能沒有註意到,這個小孩除了無肛癥,電影裏還說了他有心臟(和別的)的問題。缺陷不只有一個,而是全身都有毛病,所以即使決定救他,做了手術,也不一定能活得下來。

他的意思是,這部電影關註的並不只是「無肛癥患者」,而是整個「缺陷兒群體」。

要拍一部「缺陷兒」電影的靈感,實際上就源自導演劉傑自己身邊的真實事件。

劉傑有個朋友,中年得子,小孩生下來就重度腦癱,醫生下了通牒三天內不做手術小孩就會死,救不救完全取決於他。

這位朋友事業有成,本該踏入人生新階段,那時不知所措,只能深夜拉著劉傑到外面喝酒。

中年男人的痛苦沒有太多發泄途徑,酒精、黑夜,很難缺少的兩環。

三天後,劉傑聽說,他的朋友最終還是救了這個小孩。

後來,這個朋友把房子車子都賣了,搬到了北京的郊區,同時放棄了有大好前景的事業。

這件事深深觸動了劉傑。

正好那陣子劉傑還去了北京郊區的一個福利院,在那裏看到了幾個殘疾的孩子,都是以寄養的方式生活在村子裏的各戶人家中。

那時候劉傑意識到——這樣的孩子可不是少數,雖然他們其中有很少的一些成為了網路熱搜、熱點,但更多的孩子都在不被人註意到的角落裏。這才有了這部電影。

我覺得,雖然這部電影有一些問題,但還是有很大的優點的——追求真實。

之前我就了解,導演劉傑拍電影的習慣一直都是沒有劇本和台詞,只有故事走向和大綱。

因此我有註意到,電影裏楊冪在和福利院長對話時,會一直重復自己之前的台詞。

後來經過導演解釋才知道,那是因為楊冪當時講南京話詞窮了,只能重復自己說過的話,但其實這很符合江萌當時那種不知如何應對的狀態。

這就是演員按導演的要求進入一個情景所得出的真實反應,而不僅僅是按設計去表演,就會讓演出更加貼近「真實」。

此外,電影裏的很多地方都選擇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去拍攝,比如菜市場、火車站,還用了好幾位素人演員,比如警察和福利院長,在現實生活也是和電影裏相同身份的普通人。

整部電影大部份畫面都選擇用冷色調,還用了許多手持鏡頭。

因為導演希望,這部電影呈現的效果是「走向童話的反面,走向現實」。

電影裏的菜市場,來自導演微博

說到電影的真實感,不得不說演員在表演上的貢獻。

比起楊冪,我覺得兩位優秀的男主演更值得一提——李鴻其和郭京飛。

他們都是我過去就非常欣賞的演員,這次在【寶貝兒】裏的表演也都非常出彩。

尤其是郭京飛,我是對他粉轉忠粉了。

過去觀眾熟知的,往往是他在喜劇裏幽默搞笑的一面,但這次他在演這種嚴肅題材的電影時所展現出的難以估量的對角色的控制力,讓人不禁感慨——果然一個真正優秀的喜劇演員演正劇的潛力也是無限的。

在警局的那場沖突戲中,郭京飛飾演的徐先生此時應當是極度的憤怒,如果換做有些演員來處理,可能就會青筋暴起、大吼大叫,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演戲「用力過猛」。

但我註意到,當郭京飛和楊冪發生沖突時,他明明是用「喊」的方式來丟擲台詞,音量卻沒比說話時大多少。

這就說明,這個角色早已在這段時間痛苦的撕扯中精疲力盡,空有滿腔的憤怒和苦痛卻無法最大程度地大聲展示給人們。

據說,郭京飛為了呈現角色的這種抉擇困境和困頓狀態,曾三天三夜不睡覺。

真的希望還沒有看過電影的朋友在看電影時多註意一下這段教科書級別的表演。

郭京飛僅用了兩三句台詞,就讓觀眾徹底相信,這就是一個身處在痛苦和無奈的巨大矛盾漩渦中的父親——

「你這是在往我的傷口上撒鹽你知道嗎?」

「我比你們任何人都愛她!」

當然,既然是現實題材,電影的真實還離不開現實的土壤。

何謂真正的「真實」——數據是最真實的。

一個數據是:中國的缺陷兒占新出生嬰兒的5.6%,導致每年有將近100萬個新生缺陷兒。

另一個數據是:中國每年約有10萬兒童被遺棄,絕大多數是殘疾兒童,其中約17.9%的孩子被寄養在非親家庭裏。

數量居然如此龐大。

可問題在於,為什麽我們很少註意到這些人?為什麽似乎你我身邊都沒幾個這樣的人?

這些問題也讓我想到曾經在網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標題:

【為什麽中國的盲道上總是看不到盲人?】
中國隨處可見的彎彎曲曲不知通向何處的盲道

這些問題的答案,從電影裏的幾位角色可見一斑——

主角江萌,從小圍繞著福利院長大,生活圈就是福利院,只有小軍這個可以依靠的聾啞朋友,要離開家去找工作都讓她感到恐懼。

而小軍呢,身邊的朋友、生活圈都是同樣的聾啞人群,但他似乎也並不指望能擁有「除此之外」的生活,最大的願景就是對江萌說的「我們以後就一起過吧,能省一半錢」。

在他們吃火鍋時,小軍的朋友們勸江萌去領殘疾證,這樣就能做兩份工了。這時,其中一個聾啞朋友打著手語說:哪怕自己拿著殘疾證,也依然會在面試時被公司拒絕。

從電影裏的角色們可以看出,這個人群確實存在且數量龐大,但社會的排斥和他們的自我排斥,把他們和我們分到了兩個世界裏。

我們,看不見他們,或選擇性地無視了他們。

而他們,也慢慢失去了被我們看見的渴望。

這才是這部電影要聚焦的東西。

前面說了,電影的宣傳語是「如果我不完美,是否還是你的寶貝」。

其中,「我」是缺陷人群,那麽「你」指的是誰?

令我意外的是——【寶貝兒】在國內正式上映前,外媒給出的評價都很不錯。

在外國觀眾的評論裏,我還看到了諸如「這部電影展示了獨特的中國文化」之類的話。

可能有些觀眾會一頭霧水:這部電影怎麽和中國文化也扯上邊了?

這又要涉及到電影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寄養。

在電影裏,江萌成年後被「強制」要求搬離自己的寄養家庭,正是因為她是被寄養在這個家而不是被收養的,在十八歲後,她和養育自己長大的母親就沒有了法律上的關系。

缺陷兒的寄養其實是一種「中國特色」。

在社會較為發達的英國,寄養主要是針對的是孩子父母酗酒、吸毒、生活混亂,無法承擔教養孩子的責任的情況。

而在中國,發展寄養家庭最大的一個動力,是考慮到孤殘兒童的情感需求。

在一個家庭環境(而不是福利院環境)中,這些孩子更能體會到家的感覺。

在一些社會環境發展得更完善的國家,想收養孩子的家庭對孩子的要求總體上會更寬松一些,許多孤殘兒童也可以透過收養進入一個家庭。

而在中國,一個家庭要收養孩子,往往會有更高的標準——希望孩子是趨近完美的,至少不要聾的、啞的、缺手指的,最好也不要精神有點問題的。

這當然有很多因素的影響,社會環境啊,收入啊,傳統觀念啊等等,綜合導致了中國的家庭沒有那麽大承擔養育缺殘兒童的責任的能力。

所以在中國,像江萌和小軍這種孩子,幾乎不會被收養。

那麽解決方式就是——寄養。

在中國的法律裏,「寄養」與「收養」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寄養是在不變更監護權的基礎上進行,享受政府給予的生活、醫療與教育費用,簡單來說,就是不用負那麽多責任。

從條文上來看,寄養是一種比收養更淡薄的關系。

但中國人對親情的理解和處理方式,和西方人不一樣的地方就在這裏。

中國人,或者擴大到部份亞洲人,對家庭的理解比西方人更深、也更復雜,從最近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也可以看出——哪怕不是血親而是自己選擇的家人,無論哪個在年齡段,上下兩代人的羈絆都可以比海還深。

法律沒有承認寄養裏這段關系的「親」,但這份「情」卻是不需要法律承認的。

中國人喜歡用「相依為命」來形容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

雖然江萌的母親嘴上說著「當初就不該把你領進門」,但她和江萌早就是相依為命的母女關系了,這種關系在江萌成年之後也不會輕易被斬斷。

所以,江萌才會不願離開,才會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吵起來,才會去試圖找一份能回家住的工作。

其實說起來,如果不了解江萌的背景的話,看她那麽不顧徐先生和孩子面臨的壓力,只是一味讓徐先生不要放棄孩子,會覺得這個人很讓人討厭、很「聖母」。

但她哪裏只是在救這個孩子,她是在救她自己。

這個孩子對她來說就是過去的她,一旦否定了這個孩子活下去的意義,就否定了她這十八年來的生命。

人們,包括觀眾,都容易覺得缺陷兒救活了也「沒有未來」,不如死了算了。

可是,當年是缺陷兒的江萌不就有了未來嗎 ?

如果未來是錢、房子、高收入的工作,她沒有,但她依然有自己堅持的人生原則和對她人的善良。

有人說,這部電影裏沒有一個真正的「寶貝兒」。

我卻認為,江萌就是這部電影對「寶貝兒」下的一個定義——

在看透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這就是一種未來,這樣的人就是「寶貝兒」。

也許這種「未來」不是所有缺陷兒都能獲得,但我們千萬不要輕易否定這種「未來」。

最後,說點題外話。

我是在北京王府井看的【寶貝兒】,那天北京不知道為什麽突然變得特別冷。

我一個人穿著很薄的風衣,坐了一小時半地鐵才來到影院所在的商場,來到影院門口時口渴得不行,接過了工作人員給我遞的碳酸飲料和爆米花,到最後一排的角落坐下,電影正好開場。

和導演交流之後,我一邊走出影城,一邊悄悄聽身邊同場的媒體人談論起這部電影。

他們說,電影是還不錯的,就是不知道觀眾對楊冪演這個角色能接受多少。

我沒有接他們的話,而是慢慢走向地鐵站,順便給我媽發了微信,我說陳老師,我這幾個月來真的很不快樂,但我會慢慢來的,我現在就想好好工作賺錢買房子給你住,不用擔心我。

我給我媽的微信備註是陳老師。

陳老師很快給我回復:「好,有誌氣,自己奮鬥,以後媽媽也可以幫著一點。但前提是照顧好自己,把自己變有錢的同時把自己變壯變帥。」

我和陳老師就是中國的親子關系在孩子成年後的一個典型——我想報答她,但我對她來說依然是個孩子。

那麽,感謝陳老師給了我健全的身體。

同時,也祝在看文章的各位,父母身體健康。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