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位

為什麽國內不少科技部落格的文章都帶有轉譯腔?

2013-04-09數位

我就不信知乎沒有一個跟我一樣,認為科技專業文章轉譯,信和達的需要遠勝過雅的。

我寧願看轉譯腔,我寧願看到中文,大概就能聯想起英文大概是怎麽寫的那種轉譯,也不要給我看那種辭藻華麗,卻搞不清他到底有沒有了解原作者到底想說什麽的那種轉譯文章。

你就是個轉譯好嗎,真辭藻華麗,你去原創啊……

我就是被語言欺負,不想捎帶腳也被你欺負好吧?

什麽stay foolish stay hungry,你最好給我轉譯成保持傻子狀態,保持饑餓狀態,也嫑給我轉譯成: 1.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2.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3. 常保饑渴求知,常存虛懷若愚。 4. 好學若饑,謙卑若愚。 5. 求知永若渴,大智常若愚。 7. 若饑若渴,大智若愚。 8. 留餓,留憨。 9. 不進則退,停下來會變的很餓,會更愚蠢,一定要積極進取……這種東西吧?

我要是不懂一點英文,我得被你這個轉譯欺負成什麽樣子?我會以為賈伯斯是一個酸儒書生呢……

幹!

在我偶爾能看到一些據說很傳神的轉譯的原文之後,總是覺得:X,一定要學好英語,不然還得被這些人操一頓啊……我都不敢想在其他語言領域,都被淩虐成什麽樣了……(林少華版和施小瑋版本的村上春樹,到底哪個才是正宗,我也搞不清楚,但大概讀了一下,這分明是兩個寫作風格啊,你們嫑這麽搞我們這些不懂日文的好不好……)

所以,非常感謝那些轉譯腔的譯文。

謝謝!

@梁海

舉的這個例子是錯譯,是機器轉譯,不是轉譯腔。

我讀過為數不少的部落格、雜誌文章,書籍,它們與網路如何令我們孤獨、愚蠢,或者又孤獨又愚蠢相關,因此我開始相信它們的說法。我要找到到底互聯網「對我們做了什麽」,這樣我才能反擊。但,互聯網並非個人的追求,它實際上令我們彼此相連。
I'd read enough blog posts and magazine articles and books about how the internet makes us lonely, or stupid, or lonely and stupid, that I'd begun to believe them. I wanted to figure out what the internet was "doing to me," so I could fight back. But the internet isn't an individual pursuit, it's something we do with each other.

所謂轉譯腔,應該是:

我讀過足夠多的關於互聯網是如何讓我們孤獨或者蠢或者孤獨且蠢的部落格、雜誌和書籍。我想找出互聯網「對我做了什麽」,以便我能夠回擊,但互聯網並不是什麽個人事務,它是那種我們必須交互作用的某種東西。

@內小妞

提到的這個例子,狀語從句單列,我是完全贊成的,但這種單列其實更容易更清晰地看到原文是如何表達的,當你看到「這就是設計的挑戰——去發現真正的需求,即使那些需要它們的人們也還未能表達出來。」其實大概是能想到「那些需求」四個字,在英文裏應該是個that\which什麽的。

That' s the design challenge—to discover real needs that even the people who need them cannot yet articulate.
Emotional.Design.Why.We.Love.Or.Hate.Everyday.Things

譯文:

這就是設計的挑戰——去發現需要它們的人們甚至還未能表達出來的真正的需求。

我英語不好,瞎噴的一個答案……

和諧了不和諧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