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位

智慧科技,會讓孩子的創造力下降嗎?

2019-12-17數位

幾乎在每一種新技術普及之前,人們都會報以過分誇張的焦慮或期待。但當它真正普及之後,人們又幾乎註意不到它,並理所當然地預設它的存在。

我們傾向於把自己這一代的創新創造視為「技術」「科技」"進步",而過去幾代人的創新在我們眼中卻只是理所當然的東西。從農耕時代到拖拉機, 工業革命,蒸汽機到現在的人工智慧,大數據一樣,電腦、智慧型手機,甚至紙質印刷的書本和木桌也都是技術的產物,只是年代有些久了,僅此而已

先來講一個故事:

兩歲時,有個女孩接觸到一個特別的「裝置」。這個「裝置」有復雜的圖形界面,能讓訊號沿著視覺神經迅速地傳遞,在她的大腦中開啟另一個引人入勝的世界。7歲時,女孩開始把它帶進學校,上課時不聽老師講課,而是在桌子底下偷偷地把玩。優雅邁步踏入舞廳的女士、戰場上奄奄一息的男人……15歲時,「裝置」中各式各樣的場景都要比她的青春期生活來得真實。女孩能夠專註地盯著它一動不動地坐上好幾個小時,對周圍的一切完全沒有反應。她對「裝置」愛不釋手,甚至上癮到抓著它熬夜。 長大後,這個「裝置」統治了女孩的家,占據了家中所有的房間,就連吃飯和去洗手間,她也要帶上它。當她的孩子因腦震蕩不得不去醫院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把「裝置」帶上。最可悲的是,只要她的孩子長到足夠大,她就用盡全力讓孩子們也迷上這個「裝置」。心理學家認為她已經無法離開這個「裝置」生活了。只要「裝置」能接觸到她的視覺神經,她就會不由自主地被掌控。神經科學家也已驗證,她大腦中曾致力於了解現實世界的很大一部份,但現在已經完全被「裝置」占領了。 [1]

以上是【園丁與木匠】的作者的自傳。

當然,這裏所說的「裝置」指的是書本,而作者一生都在遭受著它的「毒害」。

這個「裝置」的比喻觸及了當今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蘋果手機、微信以及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各種網路社交平台、各種最新的前沿科技產品會對我們的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會讓孩子的創造力下降嗎?作為家長又應該做些什麽呢?

網路新聞也有各種負面的報道,孩子沈迷手機電腦遊戲,不會思考,更別提動手創造,因為壞訊息總是最令人著迷。而更簡單也更真實的科學答案是:我們真的不知道未來的智慧科技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在下一代長大成人之前,我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孩子創造力會下降嗎? 在這背後其實還有更多更深層的問題:孩子和科技的關系究竟是什麽?這個問題指的不僅是我們的孩子與現在的高科技之間的關系,還包括每個歷史時期的孩子與當時的科技之間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

創造力在百科上的定義是:創造力 ,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 創造力 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 創造 新事物的能力。 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 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最佳化構成的。

結合電腦軟體技術發展史,我們一起看看對我們日常生活和軟體開發影響很大的劃時代的故事和節點,看看科技從歷史到未來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對曾經是「孩子」的我們,曾經是「孩子」的我們的父母,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同時一起思考下曾經是「孩子」的幾代人創造力下降了嗎?科技是否有幫助我們產生創造新事物呢?

時間:44000年前,座標:印度尼西亞

就在前幾天,一個來自澳洲和印尼的研究小組釋出了他們在印尼的一個偏遠山洞裏的發現——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具象壁畫,歷史超過了40000年,而此前此類壁畫的最早記錄大約是8000年前在法國山洞裏的發現。

畫的內容是人類的手印和一頭鹿,拋開藝術的價值不說,這標誌這在大約4萬年前,人類就開始記錄他們的生活,透過不同的方式,壁畫、結繩記事等等,記錄生活、數量、時間以及我們無邊的想象力,這些內容我們可以把它通稱為 資訊 ,而與之相關的技術我們也可以統稱為 資訊科技 壁畫、書寫、四大發明中的造紙等等都可以算在這個範疇,資訊科技的出現,除了記錄外,也方便了人們的交流以及知識的流傳。

時間:1943年,座標:美國,新墨西哥,阿拉莫斯

作為人類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科技工程之一,曼哈頓計劃在這裏開始實施,這裏匯集了美國一批最優秀的科學家,開始探索制造原子彈,在這裏,除了科學家的理論工作,還有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是, 計算 ,算出最終的數值解。距離首台電子電腦的出現還有3年的時間,所以一切的計算都以人力在運作,當科學家們設計好他們的計算之後,計算工作會被送到計算部門,這個部門由女性主持,在這裏,利用一種叫做Marchant的機械小算盤(Calcualtor),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1000+次運算,她們分3班倒不分晝夜的進行計算工作,保證了曼哈頓計劃的成功,而當時,「computer」這個詞,指的就是這樣一群女性,而不是機器。

隨著科學的發展,對計算的需求越來越高,曼哈頓計劃可以說是在前電子電腦時代的頂點,在同一世代,類似的機械計算裝置還有德國的密碼機恩奈格瑪密碼機,它也是一種利用機械進行加密解密的裝置,而在二戰中,由於幾名波蘭密碼學家的傑出工作,盟軍成功的破譯了這種密碼,為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現代密碼學打下了根基。

時間1946年,座標:賓夕法尼亞大學

前者是第一台電子電腦ENIAC,耗資40萬美元(約合現在500萬美元),它的出現使當時需要數周才能實作的計算可以在10幾秒鐘之內得出答案這台機器隨後被美國軍方采購,用於軍事上的各種運算。作為第一台電子電腦,它,是圖靈完備的。

這就不得不提到圖靈這個人,他是一位非常豐產的英國的數學家,電腦科學家,研究成果涉及賽局論,密碼學,AI,計算科學等等,而圖靈完備就是其中之一,它實際上對可計算問題給出了可計算這樣一個定義。

ENIAC的編程要透過手動改變接線方式來實作編程,而與ENIAC同時代稍晚的MARK I和MARK II就先進了很多,他們可以透過打孔機輸入由圓孔表示0和1的紙條,來實作真正的編程,這就要提到另外一位牛人Grace Hooper,她就是當時MARK I的專職程式設計師之一。作為一位海軍成員,因為她在電腦科學上的成績,成為美軍第一位獲得準將軍銜的女性。她的出名有兩個,第一她給電腦的錯誤起了一個名字:「bug」,因為有一次她們的程式總是有錯誤,最終她在一個繼電器上發現了一只蟲子也就是bug,並將它永遠的保留了下來,如下圖,所以現在電腦軟硬體中的問題就一律被稱為bug了,然後卻再也見不到蟲子了。

二是她設計並實作了歷史上的第一個編譯器,現在大家能看到的程式,不論是常見的用文字錄入也好,還是少兒領域見得比較多的積木編程scratch也好,都是高級語言,和面向機器的只有0和1的程式碼截然不同,早期的程式輸入也確實是人手工寫好的機器碼,但這項工作實在太過繁瑣,如何用類似人類的文法作為輸入描述解決問題的過程,而讓電腦自動的生成電腦可以認識的二進制程式碼呢?對,這就是編譯器做的事情,而這位Hooper女士就是第一個發明這樣東西的人,可以說是所有高級語言之母吧。

時間:1972年,座標:紐澤西,貝爾實驗室

這一年Dennis Ritchie為了重新實作Unix系統而開發了一個程式語言,它就是大名鼎鼎的C語言,從電腦和軟體發展史來說C語言應該算不上劃時代的創造,但是介於它的影響力過大,還是在這裏提一下,畢竟我們日常使用的大量的語言都被歸類成類C語言,因為語法和C語言看起來很像,根據維基上的統計多達60種以上,包括流行的C++, JAVA,C#,go,swift等,這也側面說明的C語言的成功。

人們將這種非直接和硬體打交道的語言稱為 高級語言 ,以區別於直接和機器打交道的組合語言以及上面提到的二進制程式碼,所以所謂高級,就是更接近人類所使用的語言和思考方式,而低階就是更接近電腦所使用的語言,這也可以看出,高級語言之中 也分更高級的,也就是更接近人類語言的,當代語言的發展趨勢很大之一就是接近裏所描述的問題領域,從而更快速的實作開發

時間:1974年,座標:IBM

前面一直沒有提過IBM,其實從MARK I開始,IBM就是主要的參與者,提供了大量的技術和支持,前面提到的用來編程的打孔器其實在電腦之前就是IBM家的拳頭產品。在這一年,IBM的工程師釋出了SQL這種查詢語言。

說查詢語言可能大家並不容易理解,那麽換一種說法,前面從曼哈頓計劃開始,電腦解決的是同一類問題,數學和邏輯運算,這一點應該是很直觀的理解,不過查詢語言可不是這樣,它結局的是從大量的數據中快速的找到我所需要的數據,比如全國有14億人口,我想找到名字叫大樹和棉花的,當然這是一個和單一的條件,如果復雜一點呢,我想找一位曾經在外企工作的女程式設計師,現在在知乎上幫大家解決親自教育和少兒編程問題的人呢?查詢語言就是定義了一套通用的語法,來解決尋找你需要的數據的語言,他背後依托的關系型數據模型所表述和儲存的數據。

不要小看了這樣一種語言,要知道,它表明了電腦的套用領域出現了大的變化,也就是從單一的數學運算跳出來,開始解決資訊的儲存和尋找的問題了,這樣一種語言的的出現使的電腦會更廣泛的被各種商業企業所采用,畢竟我不一定要做大量的數學運算,但是出場尋找客戶資訊,庫存資訊還是人員數據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標誌這電腦的套用開始從科學領域轉向了商業領域。

時間1977年,座標:Los Altos賈伯斯養父母家的車庫

APPLE II在這一年釋出了,賈伯斯產品經理+沃茲工程師的超級組合,讓他們開發出了APPLE I和II這樣的微型化電腦,APPLE最初的產品有幾個特別突出的優勢,第一,它內建了顯視器,尤其是II帶有一台彩色的顯視器和音效功能,要知道在當時電腦產品的主要客戶是企業,甚至是大型企業,很多並沒有標配顯視器,其次,他的體型夠小,看起來像一件家用電器,而不是一個大塊頭的電子裝置,第三,它足夠便宜,只要1000塊錢出頭,使它的客戶遍及中小企業,教育系統以及個人愛好者,累計賣出了5-600萬台,在當時看來應該算是天文數位。

IBM在1980年也推出了自己的個人電腦產品,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這台電腦的售價僅為9340美元「,看看當年的蘋果有多良心,哈哈。拋開價格不說,IBM在個人電腦上其實也有一些對未來影響極大的決定。首先,在個人電腦中IBM沒有閉門造車,而是選擇設定標準,利用市面上現有的產品和技術來實作產品,這樣一來,廣大的第三方可以投入進來,在框架內生產各式各樣的產品和軟體,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參與進來,讓功能,尤其是軟體功能極大的豐富,在與蘋果的競爭中占優,其次,它接受額微軟的按份收費的模式,使得微軟和inter這一組合在後來的20年中統治世界。當然,IBM不是做善事的,它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也是設定了壁壘,也就是IBM電腦的BIOS,最基礎的軟硬體介面,理論上沒有IBM的授權歷史沒有辦法生產相容電腦的。但當時康柏逆向工程了IBM的BIOS為以後的相容機鋪平了道路,同時,這一模式也獲得了法庭的認可,API——程式介面不被版權所保護,透過這種方式實作了軟體的互通。有一部美劇叫做Halt AND Catch Fire用虛構的任務講述了這段故事。日後Oracle和google關於android上的JAVA也有一場類似的世紀官司,同樣再次確認了這一原則。

這一時期電腦硬體軟體告訴發展,影像化界面也開始進入市場,多媒體,也就是影像音訊視訊的處理和展示技術得到了極大的推動,讓普通人,即使沒有相關的知識也可以輕松的使用電腦,讓電腦的成為了真正的大眾產品。

同時這一時期,也造就了蘋果和微軟兩家公司,這裏有個故事,APPLE的影像化技術來源於全錄XEROX,是透過轉讓股份獲得的技術,賈伯斯對這項技術也給予了厚望,蓋茲在了解到蘋果的圖形化界面時也想從其中分一杯羹,於是他成功的說服賈伯斯,告訴他真正的敵人是IBM,而微軟可以用辦公軟體幫助APPLE獲得勝利,於是賈伯斯給了微軟3台影像化樣機,使得微軟在很短的時間內後來居上,成為了影像和作業系統的王者。當時APPLE在公司總部使用海盜旗,作為他們的標誌,巴爾默在聽說賈伯斯居然給了微軟樣機的時候對蓋茲說,「蘋果就是一群海盜,你居然說服他們把皇冠上的寶石給了你。」而蓋茲回應道「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is steal」。有一部電影「矽谷海盜」對這段歷史做了非常有趣的演繹,推薦有興趣的朋友看一看。

時間:1982年,座標:美國

美國軍方宣布采用TCP/IP,這標誌這互聯網時代的開端。在互聯網之前,美國軍方采用的是一種稱為ARPANET的網路技術,用以實作在同一網路內部的通訊,但他解決不了大範圍的網路互聯的問題,所以在這過程中開發出了以TCP/IP協定為核心的一系列互聯技術,以及一系列相關的協定,讓網路互聯的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成為了可能,成就了今天全球互聯的網路,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互聯網技術,當今的世界會是怎麽一副面貌,而這一切距今居然還沒有我年齡大:(。

互聯網由一系列協定組成,而這種模式在現在也成為大規模合作的基本模式,把一個宏大的目標分層、分解成一個個小的模組,然後就這些小的模組,各廠商、大學、政府組織等可以建議自己的方案,得到大家投票一致認可的就會成為標準,被所有人接受,保證與之相關的伺服器產品、客戶產品,套用等等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實作互通,促進技術的快速推廣。不論你了不了解,你每天都在使用這這些協定的產品。

在互聯網協定最上層的HTTP協定,其實是我個人最為喜歡的一個協定,因為他代表的是一種自由互聯的模式,比如我有一個網站,你有一個網站,只要加一個連結就可以相互連通,標誌這資訊可以無限制的共享和分發,而與之相對的,現在大家用的多的手機APP則是將使用者限定在了特定範圍之內,可以說與互聯早期的精神以及相去甚遠。

在1987年9月20號,我們國家的網路也實作了與全球網路的互聯,並從北京發出了 中國史上的第一份電子信件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距今也不過才32年。

時間:2007年6月29日,座標:舊金山Macworld會展中心

這個時間節點,想象大家都不陌生,第一代iPhone在這一天正是上市,從互聯網的發明倒圖形化界面的普及,倒iPhone上市的這20年中,不是沒有改變軟體世界的成就,google改變了人們使用互聯網額習慣,facebook也真正急速的擴張,但是沒有一項技術或產品像iPhone一樣,在這麽大的尺度上改變電腦與人的關系。拋開商業上的成就不說,我覺得最核心的改變有兩個方面,其一是改變了人們使用電腦的習慣,以前你要用電腦的化需要去找到一台電腦和合適的時間,而現在,手機無時不刻的陪伴著你,其二,第一次,機器對我們的了解超過了我們對他的了解,智慧型手機不只是能上網,能放套用,用APP,它還是一台超級傳感器,它知道我們去了哪裏,停留了多長時間,速度,加速度,溫度,可以說我們在智慧型手機面前幾乎使透明的,我們的一舉一動它都知道,因此它也可以變得解決我們的一切問題了,之不過在當時,還沒有足夠的技術和計算方法去使用這些資訊,而要等到下一個突破點,大數據和AI,但它從源頭上解決了資訊來源的問題。

時間:2016年3月15日,座標:南韓首爾四季酒店

在對李世石的最後一局中,google,DeepMind團隊開發的人工智慧AlphaGo勝出,從而以4:1的戰績擊敗了人類的頂尖選手。長期以來軟體在圍棋這項智力遊戲中的戰績一直不佳,在職業選手面前完全沒有抗衡能力,知道AlphaGo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狀況。那麽在圍棋這種無法窮盡結果的遊戲中,電腦使如何取得優勢的呢。打個比方,AlphoGo看過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家譜,而後又自己和自己下了數千萬局,並從中積累經驗,超過了人類過去1000年在圍棋這個遊戲上投入的時間,也就是說它真的是用學習而不是蠻力計算擊敗了人類,相信人類之後應該沒什麽計劃再超越它。

AlphaGo的成功只是AI的一個戰場,facebook的人臉辨識有超越人類的成功率,tesla的自動駕駛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功,而這僅僅是一個開端,隨著手機和物聯網這個大數據的源頭的套用場景越來越多,和AI二者相輔相成,透過AI的計算能力,會在服務於個人的場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由此可見,我們不僅有創造力,能進行技術創新,還能把新技術一代代傳承下去。其他任何動物都無法與其比擬的是,人類在不停地改造著物質環境,而從中獲得的各種經驗也不斷地重塑著人類的大腦。

簡單的易重復的工作大部份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創造力已經從曾經的奢侈品變成如今的必需品。

比如未來的醫生可以透過AI了解你的生活習慣,飲食等等,從而怎麽分析,設計,套用到調節慢性病的治療是需要人的思考,創造的,教育可以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和接受能力來調整教學計劃和方式,廚師可以根據每一個客戶的口味和愛好來調整食物的風味,銷售輔助會幫助你制定談判策略,等等,只要你能想得到,未來的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享受倒超越100年前帝王的服務,這才是AI的真正價值所在。其中AI是在錄入大量數據,用時間找出規則幫助我們實作了很多需要人類大量時間的重復性的工作,其中的人的創造力是不能替代的.

大資料來源頭——手機和物聯網裝置,加上AI,兩者一個作為輸入,一個作為輸出,已經在過去的10年中滲透入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個趨勢只會越來越強,我們不需要每個人都會寫程式,未必需要了解每一個演算法的細節,但是一定要」人」了解軟體可以幫我們做什麽,從而幫助我們思考,利用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從而創造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為這個世界也為了我們自己。

在科技時代長大的孩子將會像我們掌握閱讀能力一樣,自然地掌握這個時代特有的技術。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孩子的經驗和大腦不會被互聯網影響和改造,這對生活在21世紀手機,電腦裏的我,20世紀、泡在印刷世界裏的我們的父母,和生活在19世紀、目不識丁的農民來說,都是一樣的。 [2]

的確,會有些很多擔憂的事,沈迷的案例,錯誤方向的使用, 我們承認技術和文化變革的必然性,對於孩子,我們只需要為他們提供一個結構嚴謹的穩定環境,這正是保證他們自由無序、隨心所欲地嘗試、發展和創造的前提。

@知乎親子

參考

  1. ^ 園丁與木匠
  2. ^ 園丁與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