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 哪來的溢價.... 現貨早就遍地是.
iPhone 13 Pro 之前缺貨了好久, 現在也是有貨的.
且不說使用體驗, iPhone 13 並不是 21 年的招牌機型, 發售後到了雙十一就有優惠了, 當然搶先發也可以走官方二十四期免息, 算下來其實差不太多. 如果到了小米 12 釋出之後還能在二手平台回收到 4.7K, 那說明保值率還可以.
要是小米賣 5K 價位的旗艦, 雙十一先降 1000, 然後又追加降了 400. 等於三個月出頭就掉了三成.
看了下這個寄售的行情, 估計買家當時要是買 8+256 能回本一半都玄, 這才釋出了半年不到.
要說為什麽人家會買 iPhone, 就算不談本身的體驗, 之前積累的Mac/AirPods/iPad/Apple Watch 都是同一個生態系下的體驗基礎.
要是談裝置本身的體驗, iPhone 13 確實沒有高刷. 但是就對一般人來說, 高刷本身和「易用性」「設計感」沒直接關系. 反倒是最佳化不理想會增加額外的耗電, 系統的渲染效率不夠高在高刷下更容易引發掉電快和卡頓.
別看小米今年也吹 LPTO 變速重新整理, 吹小屏減重, 但是 xiaomi 12 續航還是不如 iPhone 13, 更不用說有真正實作框架級最佳化高刷的 iPhone 13 Pro.
另外拿手感碰瓷也是挺沒品的, 真當消費者是沒學過幾何比例的小學生呢?
小米12的設計我覺得根本算不上旗艦機: 連 IP67 防水都沒 . 曲面屏中框就不說對螢幕的保護能力, 那個電源鍵的手感, 按下去就跟割肉一樣. 而且厚度還是比 iPhone 厚, 重量甚至沒有比 iPhone 13 更輕. 也就敢復讀下比 iPhone 13 窄.
到了人家不銹鋼中框面前, 還是只敢復讀窄, 可問題是買 13 Pro Max 就是沖著大屏去的, 雖然不銹鋼中框裸機手感不太行, 但是人家蘋果皮革保護套手感做工一流.
所以小米看上去價效比高, 很大程度上只是局部碰瓷出來的結果. 就拿之前有些人動不動復讀小米 4000/5000 毫安大電池, 但問題是 iPhone 的 A15 比火龍888/S8G1省電多了; 小米吹自己VC散熱多好, 可問題是這玩意就是給處理器擦屁股的, 根本不應該拿來吹; 吹 MIUI 萬物互聯, 還不想想最近幾年多少人新裝修上的是 Aqara 的 HomeKit 全屋客製...
說到這裏就不是什麽「溢價買蘋果」的事情了. 別人在享受裝置生態帶來的便利, 不管是生活體驗還是工作效率都能帶來提升. 而如果你還是關註「手機該買小米還是蘋果」, 那說明你的生活體驗還僅僅是圍繞手機, 或者是手機上微信/支付寶/淘寶/抖音這幾個 App. 自然是沒辦法理解為什麽 iPhone 是一大部份人的預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