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四川崇州發現大量「六不像」,在山間覓食打鬧,老虎之下無天敵

2024-05-15科學

四川崇州內出現一群「六不像」,在山間吃吃喝喝的,還打打鬧鬧,似乎是有求於他們的兇猛動物都縮了頭,根本不受他們的管制,直到一頭獅虎出現,其他生物才不敢逾越雷池一步。
冒牌「獅虎」雖然兇猛,但比不上這群「六不像」在他們的家園,它雖然搞不過他們,但也沒人敢惹它。

而這些「六不像」則是羚牛群,它們生活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內,在這裏它們才能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用擔驚受怕,而大熊貓則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而羚牛本身就是瀕危動物,所以大熊貓的傘護很大程度上保護了羚牛的生存。

一、大熊貓國家公園。

大熊貓國家公園占地27000公頃,跨瀘州、成都、雅安市,其中漣濱、大邑、崇州三個區縣是主要生態保護重點區域。
這個片區涉及成都平原到大熊貓棲息地,生態保護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這個片區被劃為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的重中之重。

作為綜合型的的國家公園,其生態系也多樣化,重要的是這個國家公園還是大熊貓的故鄉,形成大熊貓公園體制後,也為四川的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其次公園中的野生動物也受益於大熊貓形成的一張傘護,因此不僅有羚牛群,還有上百種野生動物和珍稀鳥類,它們只有在國家公園內才能生活得自由自在,能夠在這萊恩家落戶,沒有疾病和獵殺的威脅,能夠好好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其中羚牛群就是崇州片區監測到的,一大群「六不像」的身影,大白天還在山間吃吃喝喝、有說有笑的,似乎是動物王國,直到一頭老虎出現,其他生物才不敢逾越雷池一步。
「獅虎」雖然兇猛,卻比不上這群「六不像」在他們的家園。

它們在崇州片區的一處監測點前後徘徊,來回走動,玩的不亦樂乎,其他野生動物全被它們的熱鬧給吸引過去,就連鳥類都飛過來和它們一起玩。

二、來自「西藏」。

崇州片區最常見的就是羚牛了,它們分四個亞種:藏亞種、西藏亞種、新疆亞種和四川亞種,而四川亞種則是在崇州片區出現的。

四川亞種羚牛在外形上和藏亞種非常相似,但是由於生活在不同的環境當中,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體形大小和身體特征也有所不同。
四川亞種羚牛的體形更加嬌小一些,而且在身上還有黑色紋路,而且在尾巴上的毛更長,尾巴尖部還有黑色的毛發,看起來特別的漂亮。

藏亞種則相對更大一些,體形也更加粗壯,而且沒有黑色紋路,同樣在尾巴上也有黑的毛發,但是沒有四川亞種漂亮。
而崇州出現的羚牛就是四川亞種,即使是同為四川亞種,在不同的地區也會有所不同,能夠從四川羚牛身上就能看出它當屬於崇州羚牛。

羚牛外形大體為羊,但是後半部則像是一頭牦牛,所以有人就稱羚羊為六不像,它們分布的範圍也是非常廣闊的,在中國的西北草原上就有其身影,而在中國的南西部也有著羚牛的蹤跡。
其實羚牛在古代還是中國大部份地區都能見到的動物,但是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野生動物也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四川亞種羚牛就面臨者生存危機,以至於一度短幾成絕。

直到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得到了重視,羚牛才得以生存下來,它們的數量也不斷增加,但是仍然是瀕危動物,需要得到更好的保護。

三、「六不像」。

羚牛是食草動物,盡管外表看起來溫順,但是內心卻有著兇猛的心,可謂是外溫內兇,它們的眼睛瞇成一條線,看起來十分溫順。

它們群體性很強,出現在大群,是中國西部高原上最常見的大型野生動物,而且會排成一排,一邊吃一邊看著四周,即使是黑夜,它們也不敢放松警惕。
當有風吹過來的時候,它們也會用鼻子聞聞,判斷風的方向,有可能是有狼等動物靠近,它們就會不快腿地逃跑。

在秦嶺也出現過羚牛,其中就有秦嶺羚牛,由於羚牛蹤跡較少,很難見到,而且秦嶺羚牛的平均體重也比較小,一般都在70-80kg之間。
它們的角雖然小,但是危害不小,只要是羚牛,就有可能用角抵抗,甚至是對人進行攻擊,而且攻擊的攻擊力還是非常強的,很有可能會造成傷亡。

長江中遊常常出現羚牛,因為這裏的氣候適宜,所以許多約會高原的大型動物都會在這裏看到。
羚牛還在崇州出現,這也是它們目前比較多的地區,因此在崇州常常能看到羚牛群,有人就稱羚牛為「崇州羚牛」。

而這個稱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在崇州羚牛群出現頻率非常高,看到它們簡直就像是路邊的野兔一樣不稀奇。
崇州也恰好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的核心區,它們也隨時會出現在監測區,因此工作人員也能經常看到它們的身影,而且能拍到一些不一樣的行為。

那就是羚牛群有紀律,領頭的羚牛總是走在最前面,其他的羚牛會跟在後面,領頭的羚牛也會不快速舔地,用鼻子聞聞,判斷前方是否安全,其他的羚牛也會重復領頭的動作。
這樣一來,羚牛在行進的時候有探向性的,能夠抵禦外來威脅,並且保護整個隊伍,領頭的羚牛還能靈活地避開障礙物,不會讓其他羚牛受傷。

結語

大自然萬物皆有靈性,野生動物間也有著自己的社會結構和規則,他們能夠和諧相處,正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因此人們對野生動物要保持尊重,不能一味地接近,要在距離上遵守野生動物的準許,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