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酒在甜品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024-08-05科學

米酒可自成一道甜品

中國人吃的最多的含酒精甜品那一定是米酒了。古時叫做醴,現在有些地方稱之為酒釀,有些地方稱之為廖糟或醪糟,當然也有不少地方直接稱之為米酒。

到了秋天,在酒釀上撒上些許桂花,那直接就是經典的桂花酒釀了。

全國各地也有各種不同的套用,熱食可以做成酒釀小圓子、廖糟蛋等等;冷食可以作為蘇式綠豆湯和冰粉的重要配料,當然也可以來上一碗純純的冰鎮酒釀。

米酒除了甜味,發酵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乳酸,因此酸甜可口,酒精倒是可以忽略不計了。

酒漬水果

而在西式甜點中,酒精的味道倒是會更為濃烈。我個人印象最深的是各種酒漬水果。

說是酒漬,其實主要還是用糖,只是同時會加上些許中高度酒。

要知道在過去沒有冰箱和反季節水果的時候,想在秋冬天品嘗春夏的果味,那只能靠腌漬保存。加入酒精當然可以大大延長保存時間,同時酒精作為一種有機溶劑,可以更好地將果味溶出。後來漸漸地西方人不僅用酒腌漬鮮果,也會腌漬各種果幹。

反而到了現代,有了先進的種植保鮮技術和各種風味添加劑,酒漬水果在甜點中的運用倒不如過去常見了。

餐廳中常能吃到的酒漬水果,多用波特酒、幹邑白蘭地、朗姆或甜味力嬌酒腌漬,這些酒的共通點是甜味相對比較明顯,本身也有不少水果香氣,用來腌漬水果本身就比較搭調。

幹邑草莓、朗姆葡萄乾、君度橙皮是最為常見的組合形式。雖說酒漬水果看似只是甜點中的配料,但其風味還是能夠占據主導。酒漬水果的果味有了酒精的加持,反而更顯濃郁,酒味不算重,口感層次會更加豐富。

歐美的不少家庭逢年過節也會用大量酒漬水果烤蛋糕,經過烘烤加熱,酒精基本都散去了,而濃郁的果香保留了下來。

把酒作為烘培的催化劑

在一些西式甜點的烘培中,酒本身可能並不一定用來調劑風味,反而更像是催化劑一般的存在。

比如在派皮胚子中加入伏特加,可以讓烘烤後的派皮更加酥脆蓬松。

在蛋糕中加入葡萄酒,可以讓蛋糕的質地更加濕潤柔軟。

還有人嘗試過加入不同種類的酒對烘培出來的蛋糕結構的影響。如果喜歡吃質地比較緊實厚重的蛋糕,那應該在烘培時加入一些雪莉酒或白蘭地。

而這些在烘培過程中加入的酒,經過高溫加熱之後酒味基本微乎其微了。

酒味較重的甜點

當然不是所有甜點都只是把酒作為點綴或助力,也有一些甜品的酒味非常重。

朗姆蛋糕是英美和加勒比海地區比較流行的一種傳統蛋糕,傳說是英國人殖民中北美洲的時候發明的。因為思念家鄉的傳統水果布丁,但是加勒比海的天氣非常炎,蛋糕或者水果都很難在航行中保存,於是英國人就把各種果幹浸在蘭姆酒裏,然後在烘烤蛋糕時,加入大量的浸過水果幹的蘭姆酒,這樣烘烤出來的蛋糕就會有非常明顯的水果風味,同時由於酒精含量比較高,也能在炎熱的天氣裏盡量長時間地保持不變質。

而另一種非常著名的酒味濃重的甜點朗姆巴巴,由一位波蘭國王發明;然後他的女兒成為了法國王後,就把這道甜點帶到了法國,並且經過了法國廚師的改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道甜點在法國不那麽火了,倒是被義大利拿坡里,當成了當地的標誌性甜品。

朗姆巴巴的初代版本,是直接將波蘭當地一種幹硬的蛋糕,放到蘭姆酒中,吸滿酒液,從而變得松軟。後來,法國人改良了一下,不直接浸在酒裏了,而是把蛋糕浸在用蘭姆酒調配的糖漿水中,糖漿水經過了加熱,這酒精味才終於比較容易讓人接受了。當然甭管怎麽改良,這酒味有多重想一下就知道了。

如果說許多人沒有嘗試過朗姆蛋糕或朗姆巴巴,那麽提拉米蘇對國人來說應該是相當的熟悉了。提拉米蘇是義大利聞名世界的一道甜點,許多人都知道,做正宗的提拉米蘇需要放酒,但其實我們國內能吃到的,已經是改良版的改良版的改良版了,要是在義大利吃原版的,那一口濃重的酒精味,絕對能夠齁住你。

也難怪朗姆巴巴在歐洲轉了一圈,最後在義大利發揚光大了,看來往甜點裏兌酒這件事,義大利人才是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