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考古中國」釋出重大計畫進展:夏王朝南方核心聚落在此

2024-09-14科學

本文轉自【河南釋出】;

9月13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計畫重要進展工作會,釋出河南省方城縣八裏橋遺址等考古計畫最新進展。考古發掘表明,八裏橋遺址面積135萬平方米,功能區劃完備、有夯土建築區、手工業區、墻垣、道路等設施,出土有玉器、蔔骨、綠松石嵌片、冶銅遺存等高等級遺物,彰顯出八裏橋遺址較高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地位,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

八裏橋遺址位於河南省方城縣赭陽街道程莊村,潘河西岸,因八裏橋而得名。遺址地處南陽盆地東北隅,扼守中原地區經南陽盆地進入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是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區域,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在「考古中國」重大計畫支持下,2022年以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南陽文物保護研究院在八裏橋遺址開展系統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獲。

聚落呈「多網格」布局

勘探表明遺址是一處大型環壕聚落。南環壕殘長750公尺,西環壕長約1800公尺,現存面積135萬平方米。八裏橋遺址是豫西南地區面積最大的二裏頭文化中心聚落,時代為二裏頭文化二期至四期。

遺址內探明溝類遺存11處,寬8-12公尺,深2.5-3.7公尺,兩側5-8公尺的範圍內多為空白區。這些溝類遺存縱橫交錯,規劃有序,將南部區域分為相對完整的5個區塊,呈現出與二裏頭遺址相似的「多網格」布局。

大型夯土建築集中分布區面積約4.8萬平方米。1號夯土基址位於一處近長方形黃色夯土台基中部,整體為一處坐北朝南、四周有廊、前有庭院的大型建築,柱網結構。主體建築南北進深12公尺、東西寬31公尺,面積372平方米;南側有2處門道,寬1.5公尺,門道處用碎石子鋪墊。2號基址位於1號基址東側,兩座基址東西並列,發現有柱洞,夯土狀況與1號基址一致。基本營建程式是先把因制陶取土形成的大型取土坑和灰坑、陶窯等遺跡墊平夯打結實,然後鋪墊較為純凈的黃土進行夯打,夯土外圍則采用較細膩的灰土進行鋪墊。夯土基址周圍分布有形制規整的灰坑,出土較多完整陶器,制作精致,規格較高,多見磨光泥質黑皮陶,以酒器、食器、儲藏器為主,以及塗朱石人頭像、玉柄形器、綠松石等,時代與夯土基址一致,應當屬於夯土建築的祭祀坑。

考古發現有墻垣與手工業遺存。墻垣遺存目前探明部份呈曲尺形,已探明南部長190公尺,推測東部總長至少可達到150公尺。墻垣主體寬4.5-5公尺,殘高1.5公尺,有明顯夯層,多次修築而成,兩側呈斜坡狀,底部最寬處可達8-10公尺,部份是在原有的溝類遺存基礎上進行營建。墻垣底部發現兩處人祭現象,均為仰身直肢。

考古發現有大面積灰黑土堆積,包含有較多碳粒、燒土顆粒和紅燒土塊,周圍出土有銅煉渣與爐壁等冶銅遺存,預示著存在冶鑄青銅器手工業的可能性。發現道路4條,其中L2已探明長度320公尺。部份區域保留有明確車轍痕跡,間距約85厘米,與二裏頭遺址的車轍(88—92厘米)間距相差不大。

遺址西南部為1處濕地,發現有較多的螺殼和淤泥,濕地與附近的壕溝、河流相連。

王都資源轉運控制樞紐

八裏橋遺址出土遺物豐富,計有陶器、石器、玉器、蔔骨、綠松石器等遺物。出土的石器以石斧、石鑿為主,不見石鐮、石刀等農業生產工具,側面印證了夯土建築區的高規格。綠松石發現較多,主要以嵌片為主,飾品較少,另有少量的廢料,說明遺址可能存在以加工綠松石嵌片為主的手工業。此外遺址還出土有玉柄形器、石鉞、塗朱石人像、刻畫符號等遺物,反映了八裏橋遺址精神生活。陶器組合和器物特征與二裏頭遺址高度一致,凸顯了王都地區對八裏橋遺址的強大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八裏橋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夏文化科研規劃室副主任王豪介紹說,八裏橋遺址形成於二裏頭文化二期,正是夏文化開始向外擴張的關鍵時期。夏文化越過方城埡口進入南陽盆地,興建一大批二裏頭文化聚落,並在埡口附近建立大型中心聚落八裏橋遺址用於對南方的控制,保障王都的安全,是夏王朝在關鍵時期關鍵節點設立的關鍵遺址。遺址所在地理位置是連線中原腹地和江漢平原的關鍵咽喉,是南方銅礦、綠松石和朱砂等礦產資源進入王都地區的重要安全保障,是二裏頭王都資源轉運與控制的重要樞紐。

考古發掘研究表明,八裏橋遺址面積135萬平方米,功能區劃完備、有夯土建築區、手工業區、墻垣、道路等設施,出土有玉器、蔔骨、綠松石嵌片、冶銅遺存等高等級遺物,無不彰顯出八裏橋遺址較高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地位,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

王豪認為,八裏橋遺址在聚落布局、功能區劃、陶器組合和器物形態以及精神生活方面與二裏頭遺址保持高度一致,體現出八裏橋遺址和二裏頭遺址存在著高度的內在關聯。二裏頭時代的聚落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裏頭遺址,次級中心聚落如望京樓遺址、大師姑遺址聚落布局不甚明晰,八裏橋遺址的聚落布局填補了次級中心聚落研究的空白。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